第27章 风云际会珠三角
既然公公不肯回去,叶白只好回去接婆婆来广州。好在我婆家和娘家离得近,叶白多花半天时间,就让分别三年的婆孙会师了,然后祖孙三代乐呵呵地坐了火车出发,来到广州北站,打车到丽景苑2号,把他们安顿在新房里。
当时要买家具家电,没有钱,我只好找我的娘借,将空房子布置得像一个家了。我买了中式风格的组合沙发、饭桌椅、一个大床,一个冰箱,空调只敢买一台,凑合住,有钱再添置。
松子来了,很高兴,把每个电灯开关都按一遍,跑来跑去的看,然后,他笑着问我:“妈妈,你说过,我们搬到了新家,你就不去了工地了,是不是啊?”
我说:“计划变了,原来说今年有招聘,我有机会调回来,现在又说要到明年了。不过,我经常要回这儿开会,能常回家陪你的。”
松子不满地说:“你就是一个骗子,老在骗我!”
我说:“这个院子里,好多孩子的妈妈,都在工地上班,你平时下楼和他们玩,就知道了,每个妈妈都想调回来,但是都很难,不是我说了算的,我只是尽量争取机会。”
我和叶白,在新家陪了松子两天,给他对接了幼儿园,接送了两次,他就习惯了。幼儿园就在我们小区对面,全天照顾,包吃两餐,一个月不到300元。接送就是过一条马路,前后用十分钟,就可以了。
我们这边,新家里达到了五个人同住。东莞那边,亲人的群体也是快速增加。
我的弟弟和妹妹,和一般的打工人不同,像我弟弟,是18岁就做个体户,跑了7年的客运,只有25岁的年龄,但他有50岁人才有的成熟思维,他跑到广州来,不是打工,是要做老板的。
我妹妹去了制衣厂以后,因为22岁的妙龄,加上长相靓丽,身材曼妙,还有外来妹中少见的卫校中专文凭,吸引了多个小伙子的追求,其中有一名修平车的张志鹏,初次约吃饭,就送了她一块手表。
我妹妹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心软,而且她有一个思维定势,她知道找不到有编制工作的老公,那就找一个有技术的,比如维修工。在荆州的那个汽修工,就是这样被她看中了,媒人才上门,结果被我父亲截胡了,以他是农村户口拒绝了。
张志鹏也是农村户口,还是河南省的,都跨省了。以后嫁到河南农村去吗?这是我们全家都不会同意的。
所以,我弟韩小涛第一次找到韩小雪厂里,就是为了带她走。张志鹏极力阻拦,双方还大吵一场。因为韩小雪不肯离厂,韩小涛一时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制衣厂附近找一个旅馆住了下来。
这个时候,张志鹏急忙给我写信,说以后就在珠三角生活,不会回河南种地,要我劝说家里人同意他们交往,结不结婚,以后再说。
第二天中午,韩小涛又去找张志鹏,他这样说的:“我妹一个黄花大闺女,跟你这个人太亏了,她在老家,比你条件好的追她,我们都嫌门不当户不对,你能给她什么好的生活?”
“我有技术啊,各种家用电器我都会修,我哪天开一个店,不比打工强?”被逼急了,张志鹏急中生智。
他无意中跳出的这句话,正好与韩小涛心里没有明确的目标相撞了,是啊,我就是来做老板的,这里工业发达,打工潮一波推一波,人来人往的,以家电买卖维修为生,都是在风口上赚钱。
但是,谁也没有看到张志鹏到底能修几样电器,水平如何?
我出了两个主意,如果我们都不接受张志鹏,就让他陪韩小雪回荆州,说是见家长,然后说不满意,让张志鹏走,把韩小雪关在房间,劝她死心。第二个,让张志鹏马上找一家电器维修店入职,韩小涛和小雪,装作顾客从旁观察,看他能否修好电器。
经过我和娘家人的商量,说不要他们跑来跑去了,浪费车费和时间,用第二个主意就行了。
于是,他们三人去了东莞的万江镇,那里开了一家叫宏达的电器维修店,门口正好写着要招维修师傅。这种店,有一个行规,就是不管是否需要维修师傅,都会隔三差五的把招师傅的广告牌拿出来,一是让在职的维修人员不要提涨工资的事,二是找备胎,万一有师傅辞职,就能马上物色到新的维修人员。找的备胎当时不给入职,但会留下他的手机号,方便后面联系。
“宏达”店就叫张志鹏试工,里面要修的家电堆了半边房,想修哪个修哪个。张志鹏进到店里,韩小涛和小雪,都在远处观望。约定半小时不出来,就可以进店了。
他们进店时,装作客户,说家里的热水器坏了。店家也没有怀疑,让他们等着。这个等的时间,正好看张志鹏修好一个冰箱。然后,他们有事,改天再来,就走掉了。
后面的几天,兄妹俩趁店主外出时,就进店看张志鹏修电器。这样过了一个周,确定他是能修各种家电了,就安了心,准备物色店铺。
至于店铺的租金,张志鹏已经在店主那儿问到了,每月租金800元。
他们就在同一条街,租了一个铺子,东家要租金1200元,他们还价到了800元,租期三年。后面三年一续。
他们的店铺紧邻工业区,人烟密集,生意不会差。
启动资金接近两万,不是问题,我弟出一半,另外一半,我的娘给了,说:“只当是给小雪的嫁妆,不用还了。”
那时候的电器维修店,开在风口上,收入比打工强多了。
张志鹏大约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一个人出来打工,才三四个月,就活成了一支队伍,有了事业基础,有了未婚妻,还有了小舅子夫妇,大姑姐。他们的店开张时,我也去见了面。
他们的店,在筹备的时候,我弟媳也去了东莞,她和我妹在街头卖甘蔗。我一直很佩服她们,当时,我弟媳24岁,我妹是22岁。她们一天要削几十根甘蔗,手臂都削肿了,虎口打起血泡。城管来了,她们跑,城管走了,她们继续卖,在夹缝里求生存。
她们也可以找个私人门诊打工,但没有去找,而是守着各自的老公(男朋友),想把店开起来。
他们开店的第一天,只挣了3元钱,但过了不久,因为张志鹏能修各类电器,收费公道,待人和气,生意就开始红火了。
我弟最开始是走街串巷收旧货,学着修电器,他能吃苦,上路快,过了三个月,他就独立出来开分店,在同一条街上。
这时,张志鹏打过工的宏达店被挤垮了。他转行开了茶叶店。
在他们生意上道以后,我弟来看望过松子,一来就给了300元红包,还买了水果零食。但他走的时候,却把电饭锅拿走了。
我婆婆舍不得电饭锅,但我弟说是他买的,拿去店里用,她也不好拦着。婆婆说:“他来一趟,车费要80多元,还要跟松子给钱,就是为了拿走电饭锅?”
我说:“他来肯定找了东西的,然后把东西藏到电饭锅,这样出门坐车安全。”
婆婆说,他是到处找,老头子一眼不眨的跟着看,也没看出名堂来。
我笑道,电饭锅是用来装钱的。我弟藏了钱在我家,没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