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到达
“不用,妈觉少,你过去睡吧。”
“妈,您知道的,我一向不怎么睡觉的,尤其在车上,就算占着卧铺也睡不着,白白浪费了。”
“妈,姐,你们都不去的话,让我去吧,我好累啊。”
“累也得忍着,给我继续站着。”
“老姐,你也太狠了,站到明天我腿都肿了。”
“水肿没关系,我揍一顿就好了。”
“妈,你看她,太狠了,一点也不心疼兄弟。”
“那是你活该,别跟你姐扯来扯去的,否则下了车,她不揍你,妈也得揍你。”
“妈!”
“给老娘闭嘴!站好!”
“是!我算是栽了!”
教训过儿子,余妈拿货行李和卧铺票,“闺女,那妈过去了,免得一会儿过不去了。”
“嗯,您快去吧,到了那儿洗洗就睡吧,明天醒来差不多就可以到雁市站了。”
“知道,你困的时候让你弟看着行李,你睡觉。”
“好!”
……
第二天上午10点多,他们终于到站了,余河清已经摇摇欲坠,连路都走不稳了。
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富裕起来了,哪里受过这种罪。
不过睡了一觉的余妈和闺女的状态都还不错,而且默契地都没有理余河清的抱怨和嘟嘟囔囔。
余海晏习惯了熬夜,平时每天的睡眠平均也就在四个小时左右,晚上靠着窗户睡了一会儿,就又活力满满了,让她对面座位的那个带孩子的妈妈好生羡慕。
三人在站台下汇合之后,顺着人流走出了车站,由于行李过多,只好打了两辆车直奔机场,分头取票、托运行李,才堪堪赶上了最后的检票时间。
近四个小时的飞行之后,三人终于落地,取了行李,走出航站楼,就看见了焦急等待的余软软和她的未婚夫何见水。
两人慌忙上前接住余妈妈和余海晏手里的行李。
“大娘、晏晏姐、河清,欢迎你们回来,路上顺利吗?”
“挺顺利的,软软、遇水,辛苦你们跑一趟了。”
“大娘,咱们都是一家人,跑一趟机场有什么辛苦的,车在停车场,咱们赶紧过去吧。
我爸妈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刚才还打电话问你们到了没有呢。”
“好,咱们快走!”
余家所在的村里离机场不远,大概二十分钟的车程, 他们到的时候,余家老爷子和老二夫妻俩都在门口张望呢。
“爸、二弟、二弟妹,我们回来了,麻烦你们了。”
余老爷子看着大儿子的媳妇和一双儿女,就想起了去年出车祸去世的大儿子和老伴儿,顿时老泪纵横。
“回来好,杭城再好,也不是咱们的家。”
“嗯,爸说得对,我们都到家了。”
余海晏心疼爷爷一大把年纪,还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且听二叔说他经常悄悄落泪,连忙示意老弟出马安慰。
不是她不愿意安慰老人家,主要是爷爷有三个儿子,只得了余河清这一个孙子,心里自然更疼他一些。
“爷爷,您是不是见孙儿回来了,高兴得都掉眼泪了?”
“对,爷爷高兴,快,进屋,歇歇脚,再吃饭。”
“好嘞,爷爷!”
大家从去年三月份,余家老太太和老大的葬礼过后,都没有再见过面,所以边吃边讲两边儿发生的事儿,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在爷爷昏昏欲睡的时候终于结束。
“河清,扶爷爷回去睡觉吧。”
“好嘞,爷爷,孙儿陪您午睡去。”
“哎,行!”
余海晏的二叔见快八十岁的老爹扶着侄子走得轻快,不禁感叹。
“爸看见河清,心情好了,今天拉条子都多吃了半碗。”
“嗯,老爷子确实疼他。只是这孩子太不省心,明知道是别人的圈套还硬要往里钻,我怎么拦都拦不住,要是你大哥还在,也不至于这样,说来还是我无能。”
余海晏的二婶耿红樱见妯娌说着说着就泪如雨下,“大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好在,河清还年轻,回到这里,大家一起看着他,让他尽快改掉坏毛病,将来还是会有出息的。”
“是呀,大娘,您别忘了,河清可是科大少年班出来的,是少有的天才。
我听大伯说过,他还在咱们国家的大数据应用中心实习过,成绩很好,若不是奶奶和大娘不舍得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他估计已经留在那里了。”
说起来,余海晏姐弟俩,情商都一般,智商却都挺高的,尤其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都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老爸在的时候经常疑惑,夫妻俩智商都一般,为啥能生出高智商的孩子,想来想去,最后只能归于神秘莫测的基因突变。
“嗯,是呀,我现在还后悔,若是当初同意他留在贵省工作,就不会出这样的事儿。”
“大娘,您相信我,等河清缓过劲来,前途不可限量呢。”
“哎,就怕他改不掉呀,那他这一辈子就完了。”
“妈、二叔、二婶、软软、小何,大家请记得,千万千万不要借钱给他。
不管他说得多可怜、理由多正当,都不要借,还有,不要让他接触到你们的身份证和其他能贷款的证件。
另外,我打算将我们家屋后的空地改良下土壤,然后作为我研究的新品种的试验田,让他帮我在家干活。
这样一来,他在村里的时间就长了,我怕他跟别人混熟了之后,又闹幺蛾子,何况咱们附近还有个林场,里面年轻人不少。
我和我妈顾不上的时候,请大家帮忙监督他些。”
众人齐齐点头,可二叔有点忧虑,“我们知道了,可重点是你爷爷那儿,他那么疼河清,只要河清开口,他肯定会拿给他。”
“是呀,还有老三那儿。老三两口子快四十了还没有孩子,对河清宠爱得很,况且他们开饭馆,现钱多,河清很容易从他们那儿弄到钱。”
“二叔,爷爷那边麻烦您去说,别人的话,估计爷爷也听不进去,您一定要说得严重点,让爷爷意识到管住河清的重要性。”
“行,我今晚上就去找你爷爷。那你三叔三婶儿那儿需要我去说吗?”
“我和妈妈去说吧。”
“行,他们明天就跟着做宴席的师傅们一块回来了。”
“婚礼的宴席是让二叔饭店里的师傅做洛市的流水席吗?”
“对,咱们家和何家都是中原来的,宴席也理应按那边的规矩。”
这也许就是华国人对根的执着吧,无论走到哪儿,最不能割舍的还是家乡的习俗。
“嗯,不错,流水席比这儿当地的宴席有意思。”
“那大嫂那天一定要好好尝尝。”
说来搞笑,余家只有余妈妈一个是宿县的当地人,其他都是内地迁移来的。
“老婆,先就这样说吧。他们娘仨路上折腾了这么久,肯定累了,该回去休息一下了。”
“对,嫂子,家里,我已经给你们收拾好了,基本上什么都有了,不用添置太多东西。”
“麻烦你们了,真的谢谢你们!”
“嫂子,一家人不用客气,我们该去上班了,就不帮你们收拾行李了,软软和见水,你们家去帮忙。”
“好的。”
“不用麻烦两个孩子了,他们还得忙后天结婚的事呢。”
“结婚的事儿,都忙得差不多了,明天我们都请假,再最后过一遍就行了。”
“好,明天我们早早过来帮忙。”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