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真不是个海盗 > 第五百六十章 无畏时代(四)

第五百六十章 无畏时代(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舰种上来说无畏舰其实就是战列舰,只不过它不是一般的战列舰,而是近代战列舰和现代战列舰之间的分水岭。

    前面也说了,促使无畏舰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然而事实上真要仔细算起来则至少要上溯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甚至更早的中日甲午战争。

    这几场结局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海战从装备到战术上都带给了人们大量的经验教训,其中关于战列舰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舰上的大口径主炮命中率太低,特别是距离较远的时候。

    这其中固然有炮手训练上的问题,但也反映了当时火控系统的落后。

    2远距离命中率的低下迫使双方在战斗中必须缩短距离,而一但距离近了战舰就会遭到对方120~150毫米中口径舰炮的打击。

    这些中口径炮的射速相当快,虽然打不透战列舰上厚重的铁甲,但其发射的爆破弹却可以有效地杀伤舰员、毁坏上层建筑及设施并引发火灾。

    对马一战中日本人干脆就将爆破弹当成了主要弹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航速对一直以装甲和火力为优势的战列舰来说同样也很重要,在黄海大东沟海战和日俄对马海战中日本舰队均发挥了航速较快的优势积极运动以占位、攻击、追赶或撤离,对最后的取胜作用颇大。

    各国的专家们虽然都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教训,但最先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则是当时公认的海洋上的老大--英国。

    对这个雄霸海洋数百年之久的国家来说,发明或是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设计及建造最新式的战舰中去,几乎已经由掌握制海权的客观需要演变成了一种嗜好。

    象铁甲舰先驱之一的“勇士”号、世界上第一艘完全撤除风帆仅靠蒸汽机推动的铁壳战列舰“蹂躏”号、世界上第一艘全钢舰体的战列舰“君主”号等等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的战舰均出自它富有革命精神的设计师之手。

    这些因建造年代不同而大小形态各异的面目狰狞的海上怪兽们无一不体现着日不落帝国对海权这一生命线的执着和追求。

    这一次它又执牛耳,时任海军大臣的费舍尔勋爵及众海军专家们在认真分析了这几场海战并总结了前人经验后,率先提出了一种战列舰设计的新思路:

    第一,装备尽可能多的大口径主炮,以数量换取命中率,主炮口径要一致以利于校正弹着点,射程还应尽可能远以利于在较远的距离上把对手解决掉以减小已方的损伤。

    第二,航速要快以利于占位、机动。第三,装甲要坚实得足以承受对手炮火的打击,生存力要高。

    皇家海军的舰艇设计师们根据以上设计思路迅速完成了一级新舰的设计。

    然后,新舰开始动工建造,工程师和工人们仅仅用了四个月不到的时间便将它送下了水。

    新舰被命名为“无畏”号,它刚一露面就引起了轰动,因为它在当时来说是一艘空前绝后的超级战舰。

    “无畏”号的的标准/满载排水量为17900/21845吨,这个吨位倒并不特别大。

    这是考虑到要控制造价及必须使她能为当时英国及附近地区现有的船坞所容纳的缘故。她的特色在于:

    第一,取消了同时期各国战列舰上普遍配置的150mm副炮,装设了清一色的5座双联装305mm主炮。

    当然,此点并不一定正确,实践表明中口径副炮对战列舰来说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以后的各级舰又重新装上了它。

    其中舰首一座,舰尾两座,两舷中部各一座。

    可见,“无畏”号从舰首可发挥6门主炮的火力,而从每一舷则可发挥8门主炮的火力。

    而同时期各国其它型号的战列舰一般均只在舰首和舰尾各装一座双联装主炮,“无畏”号火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畏”号采用了当时刚出现不久的火炮射击指挥仪。

    在以前舰炮的命中率主要取决于炮长个人的经验和技能,尽管大英帝国海军一向以射击技术自诩,但要为它战舰如云的舰队配齐数量足够的经验丰富的炮手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火炮指挥仪可以快速地测定和计算射击诸元,不再单纯依靠炮手的经验,从而明显提高了反应速度和命中概率。

    第二,用以煤和重油为混合燃料的4台总功率高达23000马力的蒸汽轮机取代了以往单独烧煤的往复式蒸汽机,航速达到了破天荒的21节。

    而同时代其它各型战列舰就算加应急情况下加足火力把锅炉和蒸汽管道快胀裂了也只能短时间地达到19节。

    而它们既使是14节的航速一般也只能维持数小时,再要勉强下去机械就有损坏的危险。

    考虑到往复式蒸汽机的弱点,英国人已试验性地在少量驱逐舰和轻巡洋舰上装备了蒸汽轮机,但在“无畏”号这样的大船上采用则还是第一次。

    第三,“无畏”号水线、指挥塔和主炮塔的装甲均达279毫米,堪称盔坚甲厚。

    在舰内结构设计上它尽量取消了舱室之间的水密门,舰员们进出这些舱室只能通过头顶上的垂直扶梯。

    这既加强了舱壁的强度、简化了工续,也避免了战损后因水密门未关或故障而引起的进水泛滥,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战舰的水密性,提高了战舰的生存能力。

    最后还要再次提到的是,“无畏”号取消了以前各级舰上古老的作为最后一着用来撞沉敌舰的冲角,这一点也是区分近、现代战舰的一个明显标志。

    由以上各点可见,“无畏”号不愧是造舰史上的一次飞跃,自打它出现以后各国不得不纷纷重新制定自己主力舰的设计标准,而“无畏舰”从此也成了各国建造的类似战舰的代名词。

    至于紧随其后出现的比“无畏”号更为强大的战舰则被人们称作是“后无畏舰”或“超无畏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