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邙山大战(上)
公元543年,东西两魏第四次大战(邙山大战)揭开序幕。此次战争的起因看似与高澄调戏李昌仪有关,实际上这只是导火索而已。
本质上是因为渤海高氏和博陵崔氏的矛盾爆发。由于崔暹是高欢的心腹,而高澄又是高欢的长子,所以高欢在这些争斗中偏向于博陵崔氏。
高慎的大哥高乾是由于高欢要试探孝武帝元修而被皇帝赐死的。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故高慎对高欢是一直有刺在心的,弟弟高敖曹又被高欢的堂侄子高长乐因为个人私怨拒开城门放他入城,因而被西魏追兵射杀,所以高慎便对高欢父子起了惊惧之心。
因为有了兄弟的前车之鉴,高慎自然要为生存作准备。只是在此事发生之前,正好发生了高澄调戏李昌仪的事情,两相叠加让高慎感到非常惊惧。
于是他利用外调北豫州的机会,突然起兵占领了战略要地虎牢关,并且向西魏宇文泰投诚。
高慎的叛变使得高欢措手不及,同时也十分愤怒。最令高欢痛心的是东魏战略要地虎牢关落入西魏宇文泰之手。
他痛恨高慎的举动令自己一方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这虎牢关向来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军事重镇,无论如何都要抢回来。因此高欢决定再次向西魏宇文泰开战。
虎牢关自古以来便是军事重要据点,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东西两魏大战的核心,所以双方都出兵争夺,由此引发了邙山大战。
因为东魏高慎的投诚,并献出虎牢关军事要塞,令西魏的宇文泰甚感高兴,为表示对他的看重,宇文泰亲率诸军接应高仲密(高慎),军至洛阳,包围河桥南城。
高欢也亲自带将兵十万为东魏左路军,自黄河北岸渡河,据邙山为阵。双方数日交战,都不能向前推进。
为了轻装前进,宇文泰尽留军队的辎重在河桥南城,自己亲自率领着西魏右路军,与大将若干惠等人 趁着夜色强登邙山,想要突袭高欢的东魏左路军。
东魏侦察骑兵发现了情况后火速赶回去报告高欢:“报!启禀大丞相,西魏兵只带上兵器和干粮,登邙山而来,想要突袭我军,现距我军仅有四十里,望大丞相早作准备。”
“知道了,下去吧。”高欢听后就对众人说:“邙山上没有水源,他们是打算要渴死吗?”于是,高欢严阵以待。
这时,大将彭乐就说:“高王,末将愿领骑兵杀退宇文黑獭。”
“好,彭乐,你去领数千精锐的骑兵,作为我军的右路大军,从北侧入阵,务求将敌军击溃。”
“是,末将领命。”
于是,彭乐点上精锐骑兵从邙山的北侧方向直接冲杀入西魏的左路军,由于彭乐所带的皆是鲜卑强悍的骑兵,所到之处,敌兵溃不成军。
彭乐乘胜追击,一直深入到西魏左路大军将领赵贵等人的大营内。这时,有人回来报告高欢,说彭乐已经临阵叛逃了。
高欢听后大怒,他无法相信彭乐竟然会背叛自己。正在他生气的时候,又有人来报:“报!小人是彭将军的信兵,启禀大丞相,彭将军大捷,已绑了俘虏的将领正在回来的路上。”
高欢听后才将高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让人赏了彭乐的信兵,又命人鸣鼓发起进攻。这一仗下来,共俘虏了西魏皇室宗亲将领四十八人,斩首敌军首级三万余个。
其中包括临洮王元东、蜀郡王元荣宗、江夏王元升、钜鹿王元阐、谯郡王元亮等。东魏军大捷,高欢下令休整一天。
转天过后,西魏右路军与东魏左路军开始再次交战。其时,东魏军的一名士兵因为私自杀驴子食用,被人举报,受到执法官的杖责,他心有不甘,竟然愤而向西魏军投降泄密。
他向宇文泰报告,将高欢的营帐所在地位置告诉了宇文泰,并献上高欢的旗鼓作记认。宇文泰见到后,识别了出来。
他立即召集了三千名敢死队卫兵,让他们都手执短兵器匕首,以前军大都督贺拔胜作为首领,带领兵士直击高欢营帐所在位置。
高欢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营帐位置被敌军识破,匆忙之间骑上战马就要逃生。这时贺拔胜带领的三千敢死队已经来到,他们一个个勇猛无比,将高欢的近卫兵全部斩杀。
高欢骑着战马飞奔逃跑,这时一阵箭雨,射中他的坐骑,战马一个马失前蹄就倒下了,高欢也被抛在地上。
高欢的坐骑被射死,他的手下赫连阳顺见到后急忙跳下马,把自己的马让给高欢骑,他连同身边的七个人随后保护。
这时,追兵已然聚至,高欢的亲信都督尉兴庆就对他说:“大王您赶快离开,我的箭袋中还有一百支箭,以末将的箭法,足以射杀百人,可以保护大王撤走。”
高欢听后十分感动,就对他说:“好,如果我们都能在此逃脱生还的话,本王封你为怀州刺史。如果将军不幸战死,本王就封你儿子做刺史。”
尉兴庆听后就说:“大王,末将的儿子太小了,请大王封末将的哥哥做刺史吧。”
“好,本王定不食言。”高欢一口答应。高欢于是骑上赫连阳顺的战马向前飞奔。留下尉兴庆一人殿后杀敌。
尉兴庆果然如其所说,箭法百发百中,当一百支箭用尽后,西魏兵士上前围攻他,对他乱刀砍杀,尉兴庆终是不敌,当场牺牲。
在战乱之中,贺拔胜发现了正在策马飞奔的高欢,他于是提着手中的执槊与十三名骑兵一起追赶上来,一直追了数里,有好几次他的执槊尖都几乎刺中高欢的坐骑了。
贺拔胜一边追一边大喊:“贺六浑(高欢的鲜卑名字),我贺拔破胡(姓贺拔名胜,字破胡)今日必定要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