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天幕直播历史,古人都震惊了 > 第49章 科举,神宗哲宗

第49章 科举,神宗哲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新旧党的矛盾,不仅是政治上的矛盾,也是学术上的矛盾。懂的人都知道,不同学术派别争论起来,那真是令人头大。谁也撕不过谁,恨不得把对家的书都烧了。】

    【宋朝文风鼎盛,科举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释经权”的垄断,许多大儒开宗立派、提出自己的见解,各种学派层出不穷,二程、朱熹之流更是桃李满天下。】

    【科举制达到巅峰,也就走向了固化。经义研究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内卷了。奥义越来越深,但也研究不出什么新花样了。】

    有人不服气,也有人觉得文风确实日渐凋零。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大儒”的名声越来越臭。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节,研究出来的东西可想而知。】

    许多学子想反驳,但是天幕并没有讨论经义,只是单纯讲述事实而已。

    倒是他们的老师,听得很是认真,研究学问久了,疑问却越来越多,他们也希望能从后世得到答案。

    王阳明看着院中的竹子,他已经研究七天了。不知自己“格竹”又算不算闭门造车呢?

    【古文最后的辉煌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出名当然不止是文章写得好,更是因为内容鞭辟入里。柳宗元被贬而写《永州八记》,亲眼见到捕蛇者的艰辛,才写出这样寒峻的文章。】

    李世民仔细一看,发现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两位是唐朝的,不由扼腕叹息。

    【宋朝喜欢神童,除了科举的内卷,神童也是君王有德的象征。晏殊十四岁殿试,李淑十二岁做官,嗯,李淑是真宗时期的,宋真宗有德啊。】

    【王安石、司马光也是有名的神童,在这样的光环下,王安石却看到了背后的浮躁风气,写下了《伤仲永》,告诫世人别太内卷年纪了,神童也应该好好读书。】

    【大家研究学问,本没有错。错的是只能研究四书五经,才能实现阶级跃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只研究这一种理论,想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

    王安石喃喃自语:“世间大道,都为我所用?”

    【这样的背景下,这种方式选出的官员,王安石的“失败”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当然王安石不是腐儒,他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的,只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同理,八股文本身没有错。不就是固定格式写作嘛,想必中学生们很熟悉。本来就只是筛选掉脑子不好的人,错的是死板的考试范围和选官制度。】

    【其实考什么都无所谓,脱产埋头苦读的学子缺乏社会经验很正常,至少他们会公文写作。八股取士也选出了不少名臣,还有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

    朱翊钧向张居正投以崇敬的目光,以张先生之大才,名留青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大家都去研究经义,才是思想僵化的根源,这也是封建农业社会的极限了。不过明清小说盛行,思想虽然僵化,小说越发世俗露骨,这种现象也很有趣。】

    冯梦龙停下疾书的笔,不知这世俗小说里有没有自己一份。

    【从“大复仇”的公羊儒到程朱理学,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不能因为后人的思想僵化就把曾经走过的路全盘否定。】

    【之前看到一本穿越小说,主角下令把四书五经全烧了,好家伙暴君也没有这么干的,古文学家见了都得脑溢血晕过去。把过去全盘否定这种二极管行为和腐儒差不多了。】

    【说回来,宋人对于王安石的讨论没什么意思,他们大多在理论上互相指责挑毛病,而不是总结变法的得失,成在何处失在何处。】

    事功学派的学子激动不已,别人总说他们过于功利,但国家大事不谈“功”谈什么?

    【碰到了徽钦二宗,是王安石倒霉,人们把几十年后的动乱归咎于他,使得他的政策和理论被全盘否定,让本就保守的思想雪上加霜。】

    【神宗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此前的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神宗看出了士大夫阶级的局限性,但却看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符合神宗需求的只有王安石。】

    【宋人嫉妒王安石“得君之专”,甚至称其为“野狐狸精”。王安石却认识到了君臣目标的不同,两次辞去相位。王安石走后,神宗继续进行改革,加强集权。】

    苏轼摸了摸鼻子,所以不是王安石狐媚惑上,而是官家需要王安石?

    【但集权就是踩油门,西汉在宣帝之后快速衰落,就是因为武帝踩了这个油门,平庸一点的君主都握不住方向盘。很不幸,神哲短命去世后,迎来的是徽钦高三连击。】

    赵顼忍不住磨牙,他决定在煦儿出生后就不生了,不让这个宋徽宗出生!

    【西夏战事用人不当,永乐城惨败损失三十万大军,神宗可以说是被气死的,享年三十八岁。】

    【他前五个儿子早夭,实际上的长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赵煦年幼登基,由祖母高滔滔摄政,起用旧党废除新政,大肆清算新党成员。连蜀党带头人苏轼都看不过眼。】

    【和别的朝代相比,甚至和同时期的辽金夏相比,宋朝的太后很难评。宋朝党争激烈,不被重用的人就把目光投向太后,所以太后往往是保守势力和投机主义的大本营。】

    赵顼神思不守,母亲将自己的政策全部废除,又将自己置于何地?

    看到朝臣中为首的那人,赵顼定了定心神。他至少要活到煦儿亲政,以防万一,还要限制母后的权力。

    【随着旧党领头人司马光去世,斗争进一步升级,旧党蜀、洛、朔三党也开始内斗。“车盖亭诗案”大起文字狱,贬官的范围也扩展到岭南地区,真是奔着让人死去的。】

    【赵煦从小在高压环境下长大,看到敬仰的父亲的心血被毁,朝廷闹闹哄哄。高太后对赵煦很严厉,臣子们也不尊重他,以及生母朱太妃被刁难,都令赵煦很受伤。】

    【高太后去世后,赵煦才亲政,首先就是贬谪旧党成员,指责高太后“老奸擅国”。之后更是让章惇独居相位,打破了北宋几个丞相制衡轮换的传统。】

    有人很不满:“送走了一个王安石,又来了一个章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