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什么!我的叔父是当朝权宦 > 第28章 新历法

第28章 新历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国子监要月考了。

    冯安的第一次月考。

    麦祖母每日早上都会耳提面命,

    让两个浑小子好好读书。

    月考还没来。

    僧知行来了。

    “张相公可是生气了。”

    冯安笑笑,张龄九拜相后他可是一直没去拜访过。

    “隔日就去,禅师今日咋想起来我这了。”

    “你可知道朝中有一个来自天竺的历算专家?”

    冯安摇头。

    “不知!”

    “他叫瞿昙。”

    冯安冲泡好了茶,给僧知行满上。

    僧知行点头,接着说道:

    “经过张相公介绍,我面圣并建议修改历法。”

    僧知行顿了句,又接着说:

    “结果皇帝询问太史监,瞿昙坚决反对,所以张相公建议圣前辩论。”

    太史监,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字很多,比如司天监、浑天监、钦天监。

    太史监是负责天文观测和历法编制的机构。

    “禅师佛门中人,突然插手历法,有人反对也是正常的。”

    “阿弥陀佛,我也是无奈之举。”

    “禅师,化外之人,何来无奈啦?”

    僧知行喝了一口茶。

    又缓缓说道:

    “朝中在修《道藏》,你可知?”

    冯安点头。

    他大概明白了,道统之争。

    “我年少时为人迫害,只能剃度为家,佛门庇护了我十余年,我也当为佛门争一争。”

    佛道之争,由来已久。

    只是阳朝皇室自诩是张天师后人,所以比历代都崇道。

    唯一例外就是周后时期。

    周后信佛。

    也是因为周后,

    当今皇帝登基后,又开始打压佛教,让道教回归国教的地位。

    冯安叹了口气。

    其实佛道之争,是哲学理念之争。

    两家虽然都是武林中最大的门派,但是却喜辩论,不喜打斗。

    冯安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给僧知行斟茶。

    “我其实不奢望佛能压道,只是希望为朝廷立下功勋,让朝廷减少对佛教的打压。我佛门的度牒,这五年,不到五十张。如果如此下去,佛门就要凋敝了。”

    “那禅师为何来寻我?我好像帮不了禅师。”

    “我不担心明天的辩论,麟德历已经施行了五十几年。误差已经很明显了,气朔和日月食的预报十之八九是不准的。不管太史监如何狡辩,新历法是必然推行,瞿昙必败!”

    麟德历是阳朝现在施行的历法。

    古代历法是皇权的象征,关系到王朝威信,毕竟指导思想是“天人感应”吗!

    而且农业生产依赖历法,历法不准确会贻误农时,是关系生产的大事。

    “那禅师找我何事?”

    “我找小友是因为望远镜。”

    冯安楞了下,望远镜都给了僧一行,制作方法都给了,还有啥事能找自己?

    僧一行还是很平缓的接着说:

    “没钱!琉璃太贵了。一个望远镜的成本都是天价。”

    冯安一副黑人问号的表情,咋个都来找我要钱?

    僧一行却不管冯安的表情,接着说:

    “望远镜可以更好的观测宇宙,但是也意味着以往的数据并不准确,重新测量观测是个大工程。我计划招揽一批人在全国多地建立多个观测站。这需要一批望远镜,还有新式的浑天黄道仪。”

    冯安品了一口茶。

    “确实是个大工程,能青史留名的大工程呀。”

    冯安想过直接告诉僧一行子午线的长度,以及九大行星,开普勒三大定律。

    只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古人的局限在于生产力的落后,很多理论是生产力发展后自然就被突破了。

    比如,望远镜之所以要到近代才发明,是因为玻璃工艺需要的温度太高,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

    同样,炼钢也是一样,炉子能烧的温度高低制约了钢铁,而不是古人的认知。

    生产力也在局限科学的发展。

    如果你告诉他们这些跨越时代的东西。

    又没有相关的东西去论证。

    一样会被认为是错误的。

    就如之前说过早在东汉张衡等人就提出地球是圆的。

    但是没有有力的论据,这只是一种假说。

    最终,古人还是认为天圆地方是对的。

    如果冯安说了这些,那么同样有一个问题,他没法论证。

    给出望远镜,让僧知行自己去发现、测量、论证是最好的方法。

    僧知行又说道:

    “不过筹钱可以慢慢来,我更需要朝廷的支持,我目前能说服的只有你和张相公。”

    冯安明白了,僧知行是来拉盟友的。

    或者,他想让冯安背后的宦官集团不要反对。

    甚至帮助他说服皇帝。

    “禅师与我有授业之恩,我定然支持禅师。”

    僧知行满意的离开了。

    ——

    僧知行和瞿昙的辩论赛其实受到的关注并不多。

    毕竟这个时代的文人关注天文历法的是少数。

    但是国子监的算学里的学生就很兴奋了。

    甚至向国子祭酒请愿,去皇城旁听。

    国子祭酒于是向皇帝打了个报告。

    皇帝也欣然同意了。

    冯安带着狄三思这个爱凑热闹的主,

    也跟着进了皇城去看辩论赛。

    围观的人不多。

    主要是太史监官员和国子监的学生。

    政事堂的宰相陪着皇帝高坐在北边高台上。

    中间是瞿昙和僧知行。

    一个是大胡子的天竺人。

    一个是极有气质的高僧。

    国子监的学生纷纷赞叹。

    “这知行禅师果然是气质不凡呀!”

    在皇帝作了领导讲话后。

    双方行礼,僧知行率先开口:

    “华夏从有史以来,已推行了23部历法,都是最开始十分合农时,也能精准预报各类天文事件。但是只需要几十年,就会失效。”

    僧一行缓了口气,接着说:

    “就说前秦吧,才30年,就有三部历法,我朝百年,已有二部历法。如今使用的麟德历已经用了60年,农时常有不准,日月食更是时常误报。试问这样的历法是不是该更换了。”

    瞿昙也开始反击,

    那一口别扭的汉语,让大家听得很是无语。

    瞿昙的意思是,目前在历法上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推行新历时机未到,只可小改麟德历。

    随后两人开始争论日月盈缩、岁差、气朔等问题。

    此时冯安已经开始听不懂了。

    再然后就是关于麟德历中的疏误的争论。

    瞿昙主张在麟德历的基础上稍微修改。

    僧知行主张重新观测,结合观测结果,在前人的基础上推出新历法。

    狄三思早已听不懂,拉着冯安说我们撤吧。

    冯安其实也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他更想知道结果。

    最后在张龄九的建议下,太史监去取了麟德历的预报记录,以及实际观测记录。

    基本上只有不到四成的准确率。

    皇帝最终同意了僧知行重新观测和大改历法的建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