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亲的出生既是苦难的开始也是希望的诞生
在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那个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位于广西偏远山区的桂平市石龙镇上黄村阵里屯,有一户壮族农家,那便是爷爷奶奶家。他们以种植水稻和上山砍柴为生计,生活异常艰苦,日子过得十分贫苦。
然而,命运却对这个家庭开起了残酷的玩笑。就在 1957 年奶奶生下父亲后不久,爷爷竟然因病离世,给这个本已贫困不堪的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面对如此困境,奶奶实在无力继续支撑下去,最终选择了改嫁他人。
失去父母庇护的父亲只能被寄养在爷爷最小的弟弟家中。而爷爷共有三个兄弟,爷爷排行老大;二爷则在村里排名第八,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八爷”;至于小爷,则是爷爷的三弟,因其年龄最小,村里人通常唤他作“小爷”。
奶奶改嫁那年,父亲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幼儿,仅仅只有两岁多一点,甚至还没有断掉母乳。由于家庭的变故,他被迫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被寄养在小爷家中。那个时候,小爷家尚未迎来自己的孩子,于是父亲便成为了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爷家陆续迎来了四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他们便是后来的叔叔和姑姑们。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有两个男孩从一出生开始,听力方面就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有些耳聋。与他们交流时,必须凑近他们的耳朵并提高音量,他们才能勉强听清话语。
原本小爷家的经济状况就颇为拮据,如今又多出了一个需要抚养的孩子——子轩的父亲,生活变得愈发艰难起来。他们一家人主要依靠种植水稻来维持生计,将收获的稻谷拿到市场上去售卖,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而父亲在年幼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困,连小学二年级都未能完成学业,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逐渐成长为一名健壮的青年。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他毅然踏上了求学之路,跟随他人学习木工技艺。父亲经常上山砍伐木材,并用这些木材制作各种家具或大床,然后将它们拉到集市上去出售,所得的收入则用于支持叔叔和姑姑们继续接受教育。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父亲已至弱冠之年。在这个青春洋溢的年纪,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成熟与担当。23岁那一年,小爷毅然决定帮助父亲寻找人生伴侣。经过一番寻觅,终于找到了一位同样来自壮族的女子——未来的母亲。她家居柳城市铜陵镇,与父亲所在村落相隔约四十里之遥。母亲的家境贫寒,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兄,下有一弟,还有三个小妹。如此一来,家中便共有六兄妹,这与小爷家情况相似,只不过性别比例略有不同,小爷家是二女四男,而母亲家则是四女二男。再加上父亲,家中便是五位男性成员了。
母亲之所以愿意远嫁至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看中了丰厚的彩礼。这些彩礼可以供她的弟妹继续求学深造。就这样,父亲和母亲携手走入婚姻殿堂,共同组建起一个温馨的家庭。成婚后,父亲搬回了爷爷的居所居住,不再留宿于小爷家中。尽管两家距离不过百米,但这份独立与自主却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自在和舒适。
岁月如梭,两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就在1982这一年的八月份,一个平凡的清晨,子轩那亲爱的姐姐呱呱坠地。当时,农村地区的人们并没有前往医院生产的习惯,而是邀请经验丰富的接生婆来到家中协助分娩。母亲的堂姐,那位早年出嫁至邻村的姑妈,正是当地备受赞誉的接生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附近村落中的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几乎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父母居住的房屋,仅由两间泥土砖建造而成,一间用作卧室,另一间则兼具厨房与卫生间的功能。那个时候,农村的卫生间主要用于沐浴,同时放置一只木桶以供小便之需。至于大便,则需要前往简陋的茅房解决。茅房的构造相当简单,只需将两块砖头平行放置,双脚踩踏其上即可。方便完毕后,再用把子将粪便掩盖在烧饭剩余的柴火灰下,最后将这些污物堆积至角落。
父亲既不抽烟也不喝酒,这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农村来说是相当罕见的,毕竟村里的男人们大多都有抽烟的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父亲这种老实本分的品质给后来的子轩树立了一个绝佳的榜样。
而母亲同样是一个勤劳且任劳任怨的人,但她的性格相对较为强势一些,因此常常会与村里的人发生争吵。不过,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像其他家庭那样,仅仅因为无法忍受生活的艰辛便选择离家出走。
子轩的姨母,也就是母亲的大妹,比母亲还要早两年嫁到隔壁村庄去。然而,在生下三个孩子之后,姨母由于无法承受艰苦的生活,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要知道,当时姨母家的经济状况可比母亲这边要好得多呢!
尽管如此,母亲却接连生下了五个孩子,并且从未因为贫穷或者困苦而离开家庭。相反,她始终坚持不懈地辛勤劳作,竭尽全力赚钱来供孩子们上学读书。
那时生活异常艰辛,日子过得举步维艰,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子轩,让他自幼便懂得吃苦耐劳的重要性,并明白在面对困境时不应怨天尤人,更不能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