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进入神农山
观音菩萨破空而去之后,玄奘恍惚了好一阵,才慢慢的回过神来,想起自己来火珠山香山寺的目的,是为了打听神农山的方位而来的,不是为了跟观音空谈来的。
于是,玄奘在连续问了几个来往的香客之后,基本上了解了神农山大体方位,便离了火珠山向神农山而去。
在去往神农山的一路之上,玄奘又向无数人打听了‘神农山无有子’这六个字是何意义,但得到的答案,几乎都只能理解到神农山的方位而已,对于‘无有子’三个字都莫衷一是,谁都不明白是啥意思。
而在整个去往神农的过程中,玄奘整个人则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头发彻底变长了,另外他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靠化缘解决饥饿的途径,取而代之的是以找野果、挖野菜、撸野粟子为食。
当然除了这些素食之外,他也遇到了一次几乎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改善伙食的机会。那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玄奘如同往常一般在路上漫步。走着走着,他突然间发现路边躺着一只与野鸡般大小的鸟儿。走上前去仔细查看后,他发现这只鸟儿已经死去多时,但尚未腐烂发臭。
玄奘的第一反应是要挖个小坑将其掩埋,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生命的不敬。然而,就在这个瞬间,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烤鸡画面。这突如其来的想象令他惊愕不已,一股强烈的罪恶感涌上心头。
与此同时,他那空荡荡的肚子却开始发出抗议的鼓声,仿佛在向他示威。潜意识不断提醒着他: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位严守佛门清规戒律的出家人,不必拘泥于不能杀生和食荤的束缚,那些曾经视为铁律的规定,必须要抛诸脑后。
在内心的反复挣扎中,玄奘渐渐迷失了自我。他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和坚持,心中的道德准则也变得模糊不清。食欲与良心之间的拉锯战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究竟是坚守佛法的教诲,还是满足肉体的渴望?一时间令他无所适从。
可惜最终,本我的玄奘还是选择了放弃,内心深处的那道防线始终无法跨越。
就这样,脚步未曾停歇过一刻,饥饿如影随形,苦难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泛起涟漪。当玄奘抵达神农山脚下时,已然是秋日时节。望着漫山遍野的枫叶,那些未落的榆树叶,还有四处可见的各色花草树木,红、黄、青、绿交相辉映,与远方的蓝天白云共同勾勒出一幅绝妙的人间画卷。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如此美景并没有让玄奘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相反,随着神农山的逐渐逼近,他的心情愈发慌乱。直到他站在绵延数十里、深度未知的神农大山脚下,他完全陷入了茫然之中。“无有子”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仍然一无所知。曾经打听过的人中,有些人认为这可能是指某个人。如果真是指代一个人的话,这个人是谁?住在神农山的什么地方?是做什么的?玄奘的脑海中充斥着无数个疑问。
除了满脑问号之外,玄奘是要面临该何去何从做出抉择,是直接向前进入茫茫深山进行寻找,去直面峰险陡峭、沟壑纵横的艰险,以及随时可能遇到豺狼虎豹的袭击、蛇虫鼠蚁的侵扰;还是安全起见,先围着山脚四周继续找人打听,以求得到正确的指引,再进行寻找。
两条路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走法,不同的道路,会经历什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仿佛一切随的都是机缘。
玄奘在经过短暂的苦恼后,他做出了决定,他选择了进入茫茫大山,选择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玄奘先是顺着眼前的一条羊肠小道一路向山上进发,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小道与一条约六尺左右宽的山道相接,他便沿着山道继续向上走,再走了一炷香功夫,六尺山道出现了岔道,右边的岔道望去是一片立满墓碑的坟地,左边的岔路则是林森叶茂、幽幽不知尽处的蜿蜒峭壁,玄奘当时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左手方向的岔道,因为右手边的路显然是留给死人的。
然而,殊不知等他后来出山的时候才知道,这条死路才是一条唯一的近路,也是唯一的一条出路。
玄奘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直向前走着,先是遇到一条小溪挡路,趟过小溪之后,前面又是绵延的山岭,后面还有过不去的悬崖峭壁,但是他没有选择回头,他是遇岭则翻,遇到翻不过去的悬崖峭壁就绕道而行,好在秋天的山里长满了松子、柿子、枣子、栗子、榛子、核桃、山楂等野果,不用再像山外一样忍饥挨饿。
吃饭的问题虽然有了着落,但是随着往山里越来越深入,碰到老虎、狼、豹子、熊、野猪等野兽的机会也越来越大,危险系数也越来越高,玄奘为了安全起见,特地打磨了一根尖头的木棍防身,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爬到树上睡觉,偶尔也有那种不深的石窟可以沾沾地气,但是还得要提防蜘蛛、蜈蚣、蝎子那些小毒物们。
玄奘这一路上运气还是不错的,在深山老林中东奔西走、上蹿下跳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竟然没有遭遇任何野兽的袭击,也没有被蜈蚣、蝎子等毒虫咬伤过。这段时间里,他探访了好几座庙宇和道观,偶然遇到了几位猎人,但向他们打听的结果,每个人都只是摇着头,表示一无所知。玄奘甚至开始怀疑,千峰寺的住持是否写错了地名,将神农架写成了神农山,不然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知道“无有子”这三个字到底是啥意思。
然而,随着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山中夜晚的露水愈发浓重,玄奘已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树上安睡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冒险在地面上寻找安全的山洞或地窖,以躲避严寒并稍作休憩。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增加遭受野兽攻击的风险,但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别无选择。
记得有一天,玄奘如同往日一样在山中转悠。正当午后时分,远方的山谷中不时传来阵阵巨大的雷声。按照常理来说,此刻已临近初冬季节,不应该出现打雷的现象。而且后面紧跟着就是倾盆大雨,雨势还来得异常急促,让玄奘猝不及防。他急忙四处奔跑寻找能够遮风挡雨之处。
在一路狂奔之中,路过一处山坳时,一棵倒下的大树引起了玄奘的注意。他停下脚步,好奇地凝视着这棵断树。仔细观察断口处被烧焦的痕迹,他推断这应是刚刚遭受雷击所导致的。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若是这雷击中了人,那后果将会是何等凄惨啊!”想到此处,玄奘不禁心生怜悯与恐惧。
玄奘心悸之余,特地查看一下四周是否有殃及的小动物什么的,他绕着这颗倒下的大树走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任何小动物的踪迹,但在树的背后,发现了一个被杂草遮挡的山洞,此时雨势依然很大,容不得他多想,他便迅速的钻入了山洞去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