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唯识三十颂讲记 > 第十二讲 明唯识位——唯识五位修行

第十二讲 明唯识位——唯识五位修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lt;唯识三十颂&gt; 的三十首颂文,前二十四颂在于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在于明唯识性,最后五颂在于明唯识位。广明前二十五颂的用意,无非是使我人明了世间万法,唯是依他 (因缘) 而起,如幻如化;唯有证得圆成实的真理,始能转识成智,得到大菩提与大涅槃的佛果。然而要证得佛果,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修无量福德智慧,断得烦恼、所知二障,证得我、法二空,始能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二种胜果。在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过程中,要经过五位、四十一阶位元的层次。

    唯识修行五位,一者是资粮位,二者是加行位,三者是通达位,四者是修习位,五者是究竟位。 &lt;成唯识论&gt; 卷九曰:  [云何悟入唯识五位,一、 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 加行位,谓修大乘顺抉择分。三、 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 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 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正觉。]

    又曰: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 在通达位,如实通达; 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 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四十一阶,是十住、十行、十行、十回向、妙觉菩萨。现依次分释五位如下:

    一、 资粮位————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资粮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第一位,这是初步的准备阶段,于此位中修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以储修道之资粮。

    资粮位,在修道五位中只是方便道。称资粮者,譬如有人远行,必先筹集资财粮食,以备途中所需。修唯识行,亦要先积聚下相当的福德智慧。福德智慧如何积聚,即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唯识行菩萨,以四种因缘力闻知唯识道理,但以定慧力量不够,尚不能了达唯识性相,而仍执取外境名言差别,故其所修之行,非禅定、观念等观行,而是客观的散心事相————六波罗蜜、三十七菩提分、四摄、四无量心等福智。三十颂于此位称: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lt;成唯识论&gt; 解释此颂曰:  [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抉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 又谓:  [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颂文中未起识的识字,即未起顺扶择分的识。唯识性指圆成实性————真如。二取,是能取所取。随眠,又名习气,亦即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由于初修唯识行,其抉择的智慧尚未生起,未能伏灭二取随眠,故未能住于唯识实性中也。

    二、 加行位————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致,非实住唯识。

    加行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第二位,意谓加倍努力以积聚修行功德。修唯识行者,在资粮位中,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终,将入见道,勤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而得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这是为入于见道位的方便加行。

    此加行位,迹近见道,故称‘顺抉择分’,即随顺真如境界,生起抉择的智慧。原来在资粮位时,修行者偏于修福,而于加行位,是重于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以伏断分别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现行二障。

    此位菩萨,虽较资粮位行者观智殊胜,但因尚未起无漏智,在唯识三性观中,难免错观所变的相分为圆成实性。因此不能住于无相真如的唯识实性中。三十颂于此位称:

    [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致,非实住唯识。]

    &lt;成唯识论&gt; 解释此颂曰:  [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 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又谓:  [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

    在资粮位中,由于二取随眠未能伏灭,故未能安住于唯识实性。在加行位,以修四观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境界已现于前,但此时还有一点障碍,就是现前立有少物,谓此少物即是唯识实性。然唯识实性,非空非有,虽得而无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犹未能实住于唯识也。

    [四寻思观’,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观法。即是名寻思观、义寻思观、自性寻思观、差别寻思观。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所诠的义理,自性是名和义的体性,差别是体性上种类的差别。兹再分释如下:

    一、 名寻思观: 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称,在事物名称上去推求观察,则知所谓名者不过是假名施设,即‘谓于相上有所增语’,然名者实之宾,僧肇法师曰:  [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 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我人执名求实,徒生种种烦恼。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虚妄不实,此谓名寻思观。

    二、 义寻思观: 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马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心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虚幻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观。

    三、 自性寻思观: 自性者,诸法各自之体性。有为色心诸法,皆是仗因托缘,唯识所现,离识非有。由是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皆空,谓自性寻思观。

    四、 差别寻思观: 差别者,名与义上的差别相。名之差别,如一言多言; 相之差别,如长短方圆,善恶美丑,一一法上,各有差别,而此差别,皆假有实无。由此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云者,只是假有实空,曰差别寻思观。

    于加行位中,继四寻思观后的观行,是四如实智。即以前之四寻思观所推求的假有实无为因,再加以印可决定的观法。由此可知,‘所取’的名、义、自性、差别等,固然是离识非有,即是‘能取’之识也是了不可得,如此空掉能取所取,即名‘四如实智’:

    一、 名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二、 义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三、 自性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四、 差别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修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观,要历经‘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 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观能取、所取俱空。四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是唯识宗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加行的阶位。

    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寻思观,顶是上品的寻思观; 忍是下品的如实智观,顶是上品的如实智观。这四种观,是由明得、明增、印顺、无间等四种定而发出的。兹分述如下:

    一、 暖位:&lt;成唯识论&gt; 曰: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 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

    二、 顶位:&lt;成唯识论&gt; 曰:  [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 明增,是智慧增长,增长后进一步观察所取境空,修寻思观至此达于绝顶,故称顶位。

    三、 忍位:&lt;成唯识论&gt; 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乐忍。’印顺定的印,是印可决定。印顺,是印前顺后,就是印持前面四种寻思智观,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种所取之境,皆空无自体,即能取之心识亦不可得, ‘所所取既无,能取亦空。’印前所取无,印后能取无,称印顺定。

    四、 世第一位:&lt;成唯识论&gt; 曰:  [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 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 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

    三、 通达位————若于时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通达位,是唯识修行五位的第三位,这是菩萨的见道之位,于初地之入心 (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此即见道位。

    有情无始以来,为无明烦恼覆障,因而颠倒妄想,起惑造业,沈缅苦海。自发心学佛以来,历经多劫修行,犹未能认佚识唯识真实义性。不过,于世第一法的次刹那,于十地的初地极喜地,至此通达真实识性,入通达位,即是见道位。此位所见之道,即二空真如,亦即是唯识实性。三十颂曰:

    [若于时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lt;成唯识论&gt; 解释此颂曰:  [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取所取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在加行位时,所修的四观四智,以犹带相故,未能实住唯识。而在此通达位,不但所取之境空,能取之心空,即能观之智亦空。而实证此二空境界之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诸智的根本,故又名根本智。依于根本智,先亲证法性,即实住唯识————亲契真如,然后即起有分别的后得智。见道菩萨,即以此二智————根本智与后得智,缘真俗二境。

    四、 修习位————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修习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第四位,修行者在见道以后,达到第十地的满心佛果之前,重修习妙境以断余障,即是修习位,亦称修道位。

    修行菩萨于见道位,虽然证得无分别智,断除一切心识上的颠倒知见,但微细烦恼尚未断除,还需要修习。故菩萨于此位修十种胜行————即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舍二种粗重,由此即能证得转依。即转烦恼障证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得大菩提。三十颂称此位曰: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lt;成唯识论&gt; 解释此颂曰:  [菩萨从见道起已,为断除余障证得转依,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远离戏论,说为无得; 妙用难测,说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俱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中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是一种能所两空,‘无智、亦无得’的空慧。这种空慧不可思议,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它能舍灭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以此而证得菩提及涅槃二转依果。

    颂文中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粗重二字,仍是种子的异名。‘转依’,是‘转染成净’。转者转舍,依者依止。转舍去染污的烦恼、所知二障,依止于涅槃、菩提二果。此亦称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阿赖耶识摄持无漏有漏种子,修唯识行,以修持熏习力,舍有漏种子转为清净种子,至见道位,证二空真如。转染成净后的阿赖耶识,即转舍虚妄的识心,变为清净的智心。转依,即‘转其所依’,唯对‘所依’的看法, &lt;成唯识论’谓有二义:

    一、 第一师义谓:  [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 据上所说,转依是由虚妄的依他起————即染分的阿赖耶识,转为净分的圆成实。

    二、 第二师义谓:  [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毕竟安乐。’ 据第二义,谓依即是唯识真如,转舍迷妄颠倒的真如,转证悟的真如而得涅槃。

    转依,有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四种意义。

    一、 能转道:此即是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的智 (能转道的道、即是智。)此有二类:

    1、能伏道: 即是有漏无漏的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智慧伏二障的种子势力而使其不生现行。

    2、能断道: 即是无漏的根本后得二智,此智慧断除二障的种子。

    二、 所转依:即是能转之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而成为所依,此亦有二类:

    1、持种依: 即是第八识,此识能任持染净诸法种子,故为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2、迷悟依: 即是真如,若迷真如则生染法,悟之则生净法; 故为迷悟根本之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三、 所转舍:即是由能转道所转舍的有漏种子,此亦分为二类:

    1、所断舍: 断舍的即是烦恼所知二障种子。在无漏的真无间道生时,此类种子乃被断舍。

    2、所弃舍: 弃舍的即非障的有漏法、及劣无漏法的种子。这些虽不是障法、而不用断舍,但能持的第八识转为纯净圆明的时候,即不能任持此类种子,而自行将其弃舍。

    四、 所转得:即是以能转道,转舍二障之因而转得者,此亦有二类:

    1、所显得: 显得者即真涅槃,断烦恼而显发者。

    2、所生得: 生得者即大菩提,断所知障而生起者。

    五、 究竟位————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最后一位。修行菩萨于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无间道,刹那之间,断尽二障种子,并于解脱道永舍劣无漏、及有漏诸法,以证菩提妙果。此即是圆满究竟位。三十颂曰: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事实上就是佛位,佛位是诸漏永尽,清净圆明,故称无漏。界是藏的意思,谓此中含藏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曰‘无漏界’。不思议者,佛之法身,不可执有,不可执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故曰‘不思议’。善者微妙之净法,远离生死; 常者尽未来际,恒无变易。

    以上颂文,其中不思议、善、常、安乐,是二转依果体所具有的殊胜德性,是彰显究竟的无漏法界,兹分诠如下:

    一、 不思议: 无漏界、离心缘相,故不可思; 离言说相,故不可议。亦即是二转依的果体————涅槃与菩提,甚深微妙,断绝寻思之境,不可以世间一切譬喻言议,故曰不思议

    二、 善: 纯净法性,离诸烦恼。亦即谓清净法界的真涅槃,离生灭之法; 四智心品的大菩提,妙用无方,而二转依俱有顺益之相,与不善反,故成为善。

    三、 常: 二转依的果体,永不变灭,无有尽期。亦即是真涅槃无生无灭,性不变易;大菩提常住真如,为所依故,故成为常。

    四、 安乐: 清净法界,没有逼恼,亦能使所化有情安乐,故成其安乐。

    颂文 ‘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者,解脱身是解脱烦恼障的缠缚而得到的果身。大牟尼、译为寂默。佛果的二障断除净尽,故名解脱身,亦名法身。法身是三身的总称,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