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规划目标
胡艳玲开着那辆奢华的宝马车,一路疾驰,连夜从温州赶到了苏州,她的目的地明确无比--吴县纺织染总厂的招待所楼下。然而,尽管她已经到达了这里,却碍于姐妹间的情面,并没有选择上楼。毕竟,她在这边两个厂的投资已经付出了一千多万元,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投资,眼看着即将迎来爱情与经济的双重收获,却有人突然要来抢场子、偷搞她心爱的小帅哥,妄图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这绝对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曾经,她们在生意场上亲如姐妹,遇到困难时互相帮衬,这也是温州老乡情企业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美酒时共同品尝,赚钱时也会大方地分享。但唯独男人,是绝不能共享的!胡艳玲心思缜密,早就料到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她提前在招待所花费少量金钱结交了一个贴心的小姐妹。只要陈泉源在招待所有任何风吹草动,那位小姐妹就会立刻前往马路边的公用电话亭,将消息转达给她。
胡艳玲一直待在苏州,尽管陈泉源会时刻的伺候着她,她爱他入骨却不能分身,温州生意场上也极需要她去亲临现场,也需要她去运作,她待在苏州舍不得离开,全靠手提大哥大遥控操持着温州庞大的生意圈,这边的陈泉源却有时还看不住,这天她接到招待所小姐妹打来的电话,迅速的化了一个妆,就是熟悉人不仔细瞧也认不出她胡艳玲,她去以前熟悉的出租车公司租了一辆有贴膜的轿车,就是里面人能清楚看外面,外面人看不到车内情况的贴膜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胡艳玲在车里焦急地等待着。突然,她看到招待所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陈泉源。
只见他行头毕挺,夹着公文包走出招待所,扬手喊了一辆出租车,胡艳玲心中一动,赶紧发动汽车跟了上去。
出租车最终停在了一家酒店门口,陈泉源下车后走进了酒店。胡艳玲停好车,悄悄跟在后面也进入。
陈泉源进去了一个房间,胡艳玲走到门前,听见里面似乎传来了女人“嘻嘻”的笑声。她的脸色变得阴沉至极,拳头紧紧握起。
就在她准备冲过去砸门的时候,手机大哥大突然响了起来,她闪入走廊尽头接电话,是招待所那位小姐妹打来的电话。
“胡姐,我一直盯着陈厂长带着一个女人进了酒店…”小姐妹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胡艳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知道了,谢谢你。”她挂掉电话,转身离开了酒店。
尽管纺纱厂已经开始正常运转,并向纺织厂供应着用于织布的各种规格的粗细纱线,但染布的染色厂仍处于紧张的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大量的白坯布成品堆积如山,近期更是传出胡艳玲的出口遇到了阻碍。陈泉源从胡艳玲那淡淡的语气中也察觉到了她的冷淡,或许她的业务进展并不顺利吧?于是,他拨通了姚雪玲的电话,希望她能想想法子开拓一下白坯布的销售渠道。然而,姚雪玲却毫不掩饰地直说:“咱们这里市场上的白坯布生意,基本上都是胡大姐的天下。她的出口一旦受阻,大家都要跟着过苦日子啊…”
上午,王小康支书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他放下材料看了一会报纸,又心里想着这“纺织染总厂”,开头小规模的纺织厂是湖珊村他们几人孵化出来的一只生蛋鸡,随着产业的拓展与发展,慢慢的变成了一只金鸡,现在可以说成凤凰了,他这小地方一个小小的村委,真的容纳不小这只产大金蛋的金凤凰,可惜了!但也没有办法,搞售销业务出去,一个村办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名头上差了一个级别档次的,这个就是残酷的现实。现在变成乡镇企业,行政财务上已不属于湖珊村,但偶尔经过,瞧瞧那一大批建筑群及生机勃勃的生产景象,还有里面那二千个在此打工的岗位,王小康满足了,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抛砖引玉,孵化出一只当地的金凤凰,那也是一个功德无量的,造福千秋的伟大业绩!
村委及村办企业就这点范围与能量,也只能做到这一点点事情了,如果百姓们能理解他王小康就是ok的事情,若不理解他只要敬业尽职也对得起这张办公桌了。一通考虑后王小康打定主意决定去村里面去转转,他下了办公楼推出了自己的自行车。当时已经九十年代了,苏南各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早已普及了自行车,出行上班既方便省力又快捷。
王小康有意识地骑着自行车,朝着张全娥家的家具厂疾驰而去。这一路上,他的思绪不断翻涌着。他已经很久没有来到这里了,记忆中的场景渐渐涌上心头。想当初,张全娥未开始当上村里的妇女主任,也未兼任纺织厂的生产厂长时,她家的家具厂业务都是夫妻俩人共同经营着的,最开始创业时的原始资金老本钱也是张全娥来给他王小康借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如今,家里所有的大大小小事务都交给了她的丈夫林木匠一人打理,他手下也就五六个工人,尽管规模不算大,但每年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相比之下,吴二花家那个濒临倒闭的豆腐干厂就逊色多了
王小康把自行车停在围墙外,“咳嗽”了一声进入院墙,但见院内的西墙边用帆布遮盖着叠得一层一层很高的叫不出啥树的厚木板。南边的一排简易棚子里三台中型木工机械,电木锯、电车床之类的。五个工人各自忙碌着在制作落地沙发张全娥丈夫林木匠在烧饭,一见王小康赶紧的招呼“王支书,您稀客呀,快坐快坐”因为平时王小康从不来的,林木匠以为有事有点紧张的开门见山的问“王支书,您来有什么事吗?”王小康看着林木匠稍显紧张的脸打趣说道“我难道不能来看看吗?我是来给你借二万元钱用用的,”林木匠也知自己神经过敏了,连忙摸摸头不好意思笑笑说道“也是的,支书来村子里面走走也太正常了的。”于是他给王小康泡上茶“王支书,您喝茶。”王小康接过茶水说“谢谢,您也不用管我,你现在干啥就干啥,我随便转转的,我们老朋友了,不用客气!”林木匠说“我刚给工人们做好了中饭随便的炒了个菜,等下午一道干活,王支书你在此随便吃个便饭,我也没有什么菜的,我们好久未在一起说说话了。”王小康说,“饭不吃了,我等会还要去豆腐干厂瞧瞧。”
王小康端起了手中那杯热气腾腾的茶,然后饶有兴致地注视着眼前那些工人师傅们正在熟练而又忙碌地制作着各种各样沙发所需要的木框条。他心里明白,这个行业主要依赖于手工技艺,虽然机器设备也能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工匠们精湛的手艺和经验。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作坊产业!它非常适合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勤劳节俭、小本经营或获取单一订单定制定做的。
回想起前几年的时候,王小康从未想过要将林木匠那个小小的家具厂转变成为村级规模的企业。毕竟这样的家庭式手工艺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一直以来都依靠着家族成员之间的默契与协作,干这木工活也必须的要有基础的手艺。尽管规模不大,但却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过过日子的那种,而且这种小打小闹的经营方式,也真的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能取得定量效益的那种,王小康对这种传统模式并不是特别的看好,一句话,不适合发展大规模村办企业的项目。他礼貌性的喝了一杯茶告辞林木匠,“我要继续去转转,你忙你忙”林木匠客气的送王小康出围墙门“王支书,您有空常来啊、等哪天我老婆全娥厂休了,炒几个菜咱俩喝一回小酒。”王小康客气地答应着蹬起自行车就跑路了。
来到吴二花的豆腐干厂,看到偌大的厂房场地上晾晒着一排排的粉丝挂条,王小康皱了皱眉头,感觉顾爱民的经营理念成问题的,主要是他摆脱不了过去那种小农意识,小打小闹的适合于家庭作坊搞搞。自从浙江商人包老板撤资后,豆腐干厂原本三十几个人裁减成六个亲戚了,主要是二台真空包装开开,三条自熟锅炉流水线只有一条也偶尔的开开,附近十几家超市、卖场缺货了,顾爱民开着面包车自己去送送货,养活几个工人刚刚好,厂房也是原本村部的也反正不用交房金,电费自理,自来水靠自己打的一口小深井。
此刻吴二花正好要外出,看到王小康来到厂里,便往里喊道,“爱民、王支书来厂里了。”里面顾爱民赶紧的从里面奔出来喊道“王支书啊,请坐请坐!”
顾爱民口袋中取出一支牡丹牌好香烟递给王小康,“王支书,抽根烟”,王小康摆摆手,“我从来不拉香烟的,”王小康从随身带的包包中掏出一本书,对顾爱民说,“爱民,我过来给你送一本书的,希望你能认真读读。”顾爱民接过来一看,书的题目《企业家的眼光与战略》。
这边吴二花捧过两杯热茶,每人一杯。吴二花看了看书有点羞涩地对王小康说,“王支书,我和小康经营方针有点问题了,真的辜负了你的一片厚望。”王小康也真诚地说,“不可能每个士兵能成为元帅的,但关键要有大局观念,希望你与爱民好好看看这本书,你们夫妻俩也是很好的管理人才,我们全是差不多年龄的好朋友,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如果你们实在不行可以转行转项目。”王小康坦诚相待说。这时王小康包中的“大哥大”电话响了。
“喂、王支书吗,我爸今天又弄到大黑鱼了,上午打过您电话忙音,可能网络不好,所以我打电话您,我在村部等你、一块过去吃饭。”王小康答应道,“好嘞”。吴二花要留支书吃饭,王小康说,“早上就约好上碾米厂黄伟忠这边去吃鱼了。”就此告辞吴二花顾爱民走了。
时间在十一点半左右,妇女主任黄红芳开着斯柯达载着王小康支书来到碾米厂家里吃饭,席间黄红芳打开牛奶饮料,黄伟忠打开了一杯二锅头,“香啊!”闻了闻笑着问王小康,“支书、您阿要来一点点?”王小康这边吃了n次饭,反正熟了、他拿过一只杯子,那我也来一点点白酒喝喝吧”。
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小康对白酒也有缘分,喝进去嗓子感觉很爽、身体实际并不拒绝酒精,喝了小半杯感觉醇香无比的,脸不改色心不跳的!黄伟忠一看支书能喝,赶紧的满上了,酒逢知己千杯少啊,看得一旁的黄红芳也眼热不已,“索性我也喝一点,就这样、三个人菜、鱼没吃多少,三瓶二锅头喝的精干。”三人烂醉如泥,等黄红芳头个醒来,把老爸拖在床上给他盖被子还在酒醉沉睡中
黄红芳心急如焚地冲向一旁的地毯布,她看到王小康醉得不省人事,瘫倒在地。她迅速伸出手,试图将他从地上拽起来,并焦急地喊道:“支书啊!快快醒来吧,上班时间就要到啦!”王小康像个无主的木偶一样,任凭黄红芳摆布。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扶起,然后依附着他缓缓走向汽车。每走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但黄红芳咬紧牙关,凭着弱小身材还是坚持不懈地把王小康弄到了汽车旁边。
当他们终于来到车旁时,黄红芳使出浑身解数,将王小康塞进了后排的三人座位里。就在这时,两人突然间清醒过来,彼此对视一眼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迷迷糊糊中竟然相拥在一起,松开又紧紧的相拥了、这一刻,时间似乎凝固了,世界也变得安静下来,只有他们的呼吸声和心跳声交织在一起。
砖窑厂也要改制,郑必正来到窑厂与洪金发、刘二妹一道开会研究,到了吃饭时,郑必正看到窑厂发货员,原村治保主任邓之相,喊住他“老邓,快一道过来吃饭。”
实际砖窑厂发货员也是个有实权的香饭碗,人家来买砖头,不可能一块块精打细算数数的,全凭发货员照哪一条砖块、哪一壁的砖块计算大有讲究的,若是有人拎不清斤斤计较,你懂的!当时王小康一到村部当上什么团书记时,他真的还是不看好的,所以当王小康要加入组织他要拖他一拖,后来看到他做事认真有能力,就感觉自己真是老眼昏花不识宝贝了,也非常后悔当初反对他提早加入组织,到后来龙支书身体查出有毛病,党委罗书记宣布王小康当支书时,他天旋地转的晕了半天,感觉自己的那次阻挡会得到报应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结果报应来的太快了,尽管王小康调他下降到窑厂、大道理官面文章做的非常足,但他邓之相几十年老村干部了焉能不知道这里的道道湾湾的!
唉唉看看现在他当初看好的那个上门女婿,真的是自己瞎了眼睛,真正的一个平庸之辈,单单长的帅有狗屁用场,不学无术、还好喝懒做的,看看现在的王小康就是人中龙凤,寒门出状元的那种,可惜了他如花似玉的大女儿,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真是,真正的越想越惹气邓之相出神之际猛听得老村长在喊自己过去吃饭,也是的、同僚一场邓之相有点百感交集!这郑村长人的能力与气度也是不错的,他赶紧说、“郑村长,您们全是干部在商量,我插进来吃饭感觉不好咯?”郑必正打趣道,“老邓说啥话呢,论干部你也是窑厂发货员,我们县官不及你现官,快快别推辞了。”刘二妹也感觉高兴,连忙去拿筷子与碗,“老邓、郑村长喊了就别客气了,你们也是老熟人的。”邓之相讪讪的笑着,“好好,我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麻烦大家了。”
吃好晚饭,郑必正村长继续开会,“同志们,现在我伲苏州的经济发展非常快速度,吴淞江北面已经建立了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以独墅湖高校区发展的经济带、以电脑、软件、生物研究为主要经济载体,在这几年内要彻底的关停污染的小微企业,我伲砖窑厂就属于关停的小微企业。根据今天的苏州市政府文件已确认,位于太湖东山的有名水泥企业--苏州水泥厂已经正式关闭,那根高高的标志性几百米高的水泥厂大烟囱管,昨天已请解放军军工部队在昨天夜里定向爆破拆除了。”
“我们开会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一年时间里,把还有一座生产砖坯的泥山,就是以前购进来制砖坯的小泥山彻底消化掉,为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郑村长深入浅出的分析与发言获得了大家的赞同,窑厂洪厂长也发言,一定不辜负村领导对砖窑厂的关怀与信任。洪金宝当场与几位窑厂干部刘二妹、胡瑞高、邓之相几位详细商量落实方案:就在窑厂的南部空地厂,搭建临时的十大间彩钢板板房,每间五百平方米,预计十天能完工,再增添十台烧窑轮机装十只车间,突击购买大型高效率制砖机组设备一套,每天出成品红砖50万块,如此可以在一年内制作出一亿四千万块红砖,这座“泥山”基本上能消化了,短期再招工100个左右,报请王支书商议开会后实试。
砖窑厂如此的规划,肯定属于短期效益,但也是迫在眉睫的无奈之举。砖实厂就是属于消耗土地资源及高污染的小微企业,湖瑞村的突击砖窑厂发展也是政策犹豫期的大手笔。
邓之相他细细盘算分析、在纸上计划了一番他要主动、要挽回要出击,看着自己那个刘阿斗扶不上墙、烂狗屎不如的那个上门女婿殷立坤,整日吊儿郎当的不是套网摸黄鳝,就是打牌弄麻将,虽然家里天天吃鲜鲜,但这有啥的,只有没出息的人、胸无大志的人,才去弄这些。他想到如花似玉的女儿,感觉眼睛一亮
这一天下班后,王小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一开门,就看到妻子陆金花正领着蹒跚学步、嘴里还“咿咿呀呀”说个不停的女儿练习走路。就在这时,邓之相登门拜访来了。王小康见状,赶忙放下手中的饭碗,起身亲切而又客气地打招呼:“邓叔啊,您怎么有空过来串门呢?真是稀客啊!快快一起来吃晚饭!”此时,陆金花的父母早已收拾好碗筷并将餐桌清理干净离开了客厅。陆金花迅速泡好两杯热茶,然后带着女儿回到房间里。王小康热情地邀请邓之相坐下,并开始闲聊家常。他们谈论着村里最近发生的事情,谈论探讨着窑厂上一些管理问题。王小康对邓之相的来访感觉诧异的,心想、因为平日里大家都忙于各自的事务,很少有机会相聚交流。就是平时邻里之间的互动也在慢慢的开始淡化了。
在交谈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夜幕渐渐降临,但王小康和邓之相的谈兴依然浓厚。他们继续畅聊着,话题从家庭琐事延伸到工作经历,再到对未来的展望。邓之相就是不说此行的目的,但东拉西扯的交流也增进了他俩彼此的了解,也让他们的关系有种前嫌尽释的感觉。
最终,当邓之相准备离开时,他拿出来包中的东西,二听好茶叶及小孩子冲泡的二罐进口牛奶粉、价值不菲的!王小康哪里敢要他的东西,坚决的不收,可邓之相真诚的眼里也要流出来了,“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邓叔,我来实际有事相托,我大女儿美萍一直在家没工作,如果村里企业或什么地方拜托王支书给弄个饭碗,薪资不限的。”王小康说“你家美萍也是高中毕业生有文化的,这个我可以答应你能办到,但东西你若不拿走我肯定是不答应你的要求的”最后乡里乡亲的各退一步,拿了一半东西,邓之相千恩万谢的出来,王小康亲自送他出门并送上一程,并客气的说,“以后邓叔若方便就常来我家里吃吃饭。”
王小康果然没有食言。由于村委的事务异常繁忙,尤其是财务方面,需要涉及到每个村民的详细账户数据。再加上年事已高的顾之洞老会计对新生产物电脑一窍不通,所以给他安排一个出纳助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就此,王小康与顾之洞会计商量,给他配一个年轻的出纳助理懂电脑的,顾会计听说后欣喜万分!
于是、王小康前往窑厂找到了邓之相,并邀请他的女儿邓美萍担任村部的出纳会计,协助老顾会计处理账目和使用电脑。邓之相听完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情绪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个机会对于女儿来说意味着什么,老顾会计六十几岁了年龄也高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成长和发展的机遇。他感激地抓住王小康的手,连声道谢,“真诚的谢谢王支书,”他表示一定会督促女儿好好工作,决不会辜负王支书的期望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