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带着空间做倒爷 > 第33章 复刻成功

第33章 复刻成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店员轻笑说:“若它是假的,你恐怕要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

    小孩子家的,你回去让家长来买吧!”

    估计是因为见他身材瘦小,怀疑他是偷偷带家人票来的。

    这样就好处理了,易卫东从背包里掏出工作证,递给店员:“大姐姐,我已经工作了,这是爸妈为了表扬我而奖给我的手表票。”

    店员看过他的证件才回答:“那好吧,我卖给你是没问题的。”

    随后,在柜台上开了一张票据,指示易卫东:“ 付款台付钱。”

    带着单据,易卫东走到收银区,交付了事先准备好的120元和腕表票。

    他取回盖章后的票据,返回手表柜台。

    店员在接过票收好后,这才从柜台下面取出一个长木盒子,放在展示台上的玻璃罩上,吩咐:“你自己动手,调整时间。”

    易卫东打开木盒,掏出全钢质的腕表,旋转上弦轮逆时针转了几圈,接着拉开把时间调准。

    “谢谢阿姨。”

    他全然不顾对方近乎瞪人的眼神,优雅地拿起包装盒离开。

    阶的时候,他已经将腕表存进了空间,欢欢喜喜地离开百货大楼。

    既然今日无事,他决定回家尝试能否复刻这款腕表。

    他走向东单乘坐106路回到北新桥。

    经过一番忙碌,现在不过上午十点半,他进了家,先从厨房拿来一个白馒头,在蜂窝煤上烤至微焦,搭配咸菜尝了一个垫底,确保门已锁紧并进入了西侧屋,随即消失进了次元空间。

    召唤出新入手的上海牌全钢腕表,内心涌起一丝想法,顿时腕表旁出现了另一块全新腕表。

    用思维之力在次元空间内探寻和扫描……第一小片缺失于铁锭,一只盐罐上多了一个孔洞。

    取来些许盐罐,接着近乎疯狂般复制它们——两个变成四个,再是八个,最后竟成了令人惊奇的整整一百二十八块崭新手表。

    然而,在此之前,易卫东停了下来,他以一百二十元低价抛售——这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超过一万五千元。

    毕竟,他并未贪心地一次性倾售,选择保持低调。

    仅卖出足够自用数量,如有额外需求再售不迟。

    离开空间,他斜倚在床上捧着《杨家将》这本书,沉迷于其中。

    直到傻柱下班归来进入房间,易卫东才发现整个下午都在读书的时间里过去了,相比之下,或许到城外河边坐一天捕些鱼,还能收获几百斤,赚得上百块钱呢。

    放下手上的杨家将,易卫东走出西屋,发现傻柱正在揉面。

    上前询问:“大哥,今天有什么美味准备?”

    傻柱答道:“要下老母鸡汤的擀面。”

    意料之中,易卫东并未立刻发现饭盒的踪影,于是故作不知地问道:“你今天没带上饭盒吗?”

    傻柱顿了片刻:“路上我把那份给秦姐送去了。”

    果然如易卫东猜想的,昨日未带回不说,今天又直接在路上给了秦淮茹。

    易卫东说出了内心担忧:“是不是秦姐嫌我不讨喜?这么多天仿佛没见我一样。”

    傻柱一边继续和面一边解释:“怎么可能,秦姐心眼好的,不会那样。”

    易卫东轻轻撇嘴,洗净了一串葡萄开始享用。

    决定不贩卖空间内的果实,因为利润太薄了,对微薄之利不再感兴趣,正好留下自用。

    “大哥,我不是针对秦姐,你能为她带东西我没意见。

    关键你要照顾好自己饱肚子才去帮别人。”

    易卫东说道。

    傻柱回应:“我知道的,小小年纪,责任还挺多的。”

    原还想多说两句,想了想却止住。

    再怎么提醒也没用,否则傻柱也不会一辈子为秦寡妇奉献了。

    易卫东转换话题,说:“大哥,明天你准备好推车,再来几个藤条筐和木板,后天我捕鱼。”

    “仓库里多的是藤筐,你要木板干嘛?”

    傻柱问。

    易卫东比画道:第&34;&34;别担心,卖掉给钢厂的外,剩下的够咱们食用。

    &34;&34;傻柱回应。&34;&34;我说的是送到食堂就行,不是让你供我吃喝。&34;&34;易卫东不愿白白享用傻柱之物,因为他深知欠下越多日后须还的道理,这样做对他良心有责。

    现在虽然不算艰难,但仍有许多人食无饱暖,而自己也非无法挣钱。

    完成这回卖鱼任务,偿清工作尾款后,偶尔回收个手表,就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傻柱和完了面团擀成面条后,易卫东端来一个小铁盆,走进西屋拿出一小盆青枣和两个石榴,清洗后摆在圆桌上。

    傻柱毫无迟疑直接取用食物。

    易卫东等水沸后煮面,做完面后傻柱吩咐道:&34;&34;去给聋老太太拿一碗去。

    &34;&34;&34;&34;遵命。

    &34;&34;易卫东首先为自己和她准备了两碗面,再托一碟递向后院。

    来到聋老太太的门外,他轻拍门喊:“奶奶,进来。”

    聋老太太听闻,回答:“进来吧,我的好孙儿。”

    为何这一切让他有种异样的感觉?在这个大院里,唯有聋老太太心明眼亮,洞察一切,并且深深关怀傻柱,最后甚至赠送他房产。

    即使在牵线傻柱和娄晓娥的那段时光,有人质疑对她不公平,可重生之人又何可能预见长达十年的社会动荡?实际上,娄晓娥因社会形势被迫离开,并非聋老太太插足拆散二人。

    仅仅时机不对,傻柱随后离开大陆。

    推开屋门,易卫东将托盘置于桌上说:&34;&34;奶奶,这是老母鸡熬汤下成的面条,特意给你送来尝尝。

    &34;&34;接着,他走上前搀扶老人坐在桌子边,奶奶满脸笑容:&34;&34;宝贝孙子真好心,这么好吃的都记得送过来。

    &34;&34;聋老太太轻拍易卫东的手臂继续道:&34;&34;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瞧你瘦的这样。

    &34;&34;&34;&34;奶奶,你先慢慢吃,我去吃午饭了。&34;&34;易卫东回应道。

    第清晨醒来,易卫东加热了母鸡汤,烤了两个馒头,简单的早膳后,并没如常去雍和宫的鸽市。

    他怕过于靠近可能会碰上熟人,于是改乘44路环城公交至德胜门站下车。

    出了城市中心大约走一里多地,他会找到一个废弃工厂——这是京城最大的鸽市所在地。

    因为京北部较富,德胜门北方的这座鸽市规模也不小,且商品极为齐全。

    入门前他依旧用手帕蒙住口鼻,工厂四周已辟了不少入口。

    随便挑选一个通道进入,眼前的市场如集市般热闹:摊贩们各自搭建起了临时的摊档,只需找个空处,垫上麻袋即可开始做生意。

    作为顾客,易卫东开始漫游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对象。

    寻常的日用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卖家。

    他的目光敏锐,在人群后方看见一名年轻人正在摊子上铺开麻袋,取出一把式军壶,摆放在其上。

    易卫东迅速接近,拿起军壶,发现里面还有些冷水,旋开盖子验证无泄漏迹象。

    年轻小伙子解释道:“这是我特地用来试验是否漏水的。”

    易卫东点头致意后问道:“这支军壶价格是多少?”

    随即青年从兜里掏出一把式剃刀和一叠纸钱。

    他道:“每个军壶是3块5毛,若是都想要就10块钱或粮票。”

    易卫东接过剃刀审视,锋芒毕露且已磨得精光,但他对此类东西并不懂价。

    这位年轻 的样子看来刚刚离营,由于当时退役补助微薄,很可能就是靠这些从部队拿到的手工艺品谋生,否则再喜爱也无法成为日常用品。

    他爽快地拿出两张5元钞票递给了退伍兵。

    接着收起剃刀和纸,倒 壶的凉水,将它斜背在肩上。

    小伙子没了其他货品,在确认钱币真假后,收拾起摊位准备离开。

    易卫东售卖的并非军壶而是手表,因此不愿在人群中显眼叫卖。

    他选中一位相中的票贩,趁周围无人之际,走近低声道:“可以拿新手表换取粮票吗?”

    第128节那双目光敏锐的倒票者眼睛一亮地说道:&34;&34;当然没问题,但得看手表的状况。

    &34;&34;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易卫东拉到了摊位后面。

    易卫东答道:&34;&34;全新的货,都没怎么戴过。

    &34;&34;随即从背包里拿出一只上海牌全钢手表递给倒票者。

    倒票者接过手表,用电筒仔细检查后道:“确实未曾使用,那你想卖什么价钱?&34;&34;易卫东坚持说:&34;&34;要价140块,一口价。

    &34;&34;倒票者皱眉道:&34;&34;你要价这么高,那块价值120的表加上票要20块,你这算不便宜啊!&34;&34;对此,易卫东反驳道:&34;&34;可是手表票你也未必找得到。

    这是我全新未用的表,提价也能售出。

    &34;&34;易卫东观察过市场情形,注意到大部分人都在买卖电台票,而其他的如手表票,鲜有人关注,这就使他有信心按原价出售,同时也是试探一下行情。

    因为熟知市面,倒票者的回答能体现出市场对于这种交易的接受程度。

    手表票与自行车这类大物件最为流行,但自行车体积大、材质复杂;相比而言,手表携带更便利,况且不锈钢材料本就昂贵。

    倒票者回应道:&34;&34;也是,最近都还没卖出几块手表票。

    &34;&34;易卫东焦急地追问:“如果我不卖给其他人你会怎么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