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柳荫小路二 > 第4章 难过的六零年代1

第4章 难过的六零年代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园,1958年2月开展了除四害运动。1960年3月四害被重新定义为:老鼠、臭虫、苍蝇以及蚊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旱、冻、虫、风、雹、水灾相继发生,尤以水灾最为严重,被淹耕地约1亿亩,灾民约4000万人。

    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老百姓生活朴素简单。土匠、木匠是当时最受尊敬的职业,多是家族传承。地主们用多年的积蓄才能建一座砖瓦房,四合院就是当时门第的象征。

    这个城市的建筑大多显得是有些破旧,规模也不算大,可供选择的职业也没有想象中的丰富。能在城市谋得一份工作,无疑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识字与否,是划分有文化与没文化的一大标志。

    人民翻身做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却十分富足。毛主席成为大家崇拜的伟人,中华大地经历百年分裂后,又重新围绕红太阳凝聚在了一起。

    朝鲜战争的胜利,更是一剂强心针,让老百姓对新中国有了更多的期许。

    1950年,结实、轻快、漂亮的“飞鸽”牌自行车正式面世。车架杠可以坐人、放东西,特别适合三口之家前面坐孩子,后面坐媳妇,瞬间风靡全国。

    拥有一辆自行车,能够让年轻人充满自信,成为时尚的代表。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价格在80元左右,而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25元左右,所以购买一辆自行车需要攒半年的工资,因此自行车仍然是很少见的消费品。

    到了60年代以后,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了家庭富有的象征。

    1963年,主要依据工龄定级,分配上的“大锅饭”开始形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因为其技术性和知识性,成为了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为了推动重工业发展,大量资源被倾斜到工人阶级,同时,工人阶级也因为其辛勤工作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宣传,成为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在1950年5月,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部法律的首要目标是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这一改革旨在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实现男尊女卑、包办强迫等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的彻底消除。

    &34;女性驾驶拖拉机出现在硬币上,为女性平权注入了新的动力。当时的人们始终坚信,社会主义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自信、纯朴、奉献,成为建国初期那代人的奋斗记忆。

    社会主义民生的初步探索1958年,“吃饭不要钱,劳动更积极”成为激动人心的时代口号,预示着传承千年的中国乡土生活将迎来巨变。

    每个村都有一个公共食堂,大家一起吃饭、不用花钱。

    当时,工人的月薪平均为30-40元。出行时,“交通基本靠走”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人乘过汽车,甚至有很多人从未见过汽车。农村的孩子见到汽车就像见到外星生物一样,跟在汽车后面追,能摸一下汽车也能炫耀一天。

    “千万别挤啦,您赔得起这玻璃吗?”50年代的公共汽车通常要等一两小时才能来一辆。1955年,公共汽车票价分为5分、1角、1角5分和2角四档,对于很多人来说,公共汽车票还是有些贵。

    在那个时代,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每天能乘坐公交车去上班也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为了节省开支,陆学胜每天步行拉着驾车赶着小毛驴去单位上班。因为搬运公司的汽车少,就是指望工人每天搬运各种物资,离不开驾车托运。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左右,单位不需要驾车搬运了,老陆才卖了毛驴,每天坐公交汽车去上班。

    六零年陆学胜老家那里也因为饥荒讨饭逃荒的也饿死了不少人,大多数人都出去要饭投亲戚寻出路了。老家的叔婶子带着儿子媳妇孙子一大家七口人,也奔到了九龙岗站后村陆学胜家里躲饥荒。

    陆学胜的工资养活一家五口人还可以过得去的,又多来了七口人的口粮就有点紧张了。但是没有办法啊,生活再紧张,陆学胜知道秦永英有点小心眼,担心她想法多,对叔婶子带脸色看,所以就背后交待:“别闹情绪啊,看我的面,咱啥别说,不能眼瞅着叔婶子和侄子孙子们给饿死了,咋说在我这里不能亏待了他们。等这难关过去了就好啦。”

    “嗯,我知道你为老家人,情愿自个委屈了也不会让别人委屈的,你是啥脾气,我晓得的。但是你的钱真的是不够花啊,每个人都吃半饱都不够花啊,如果他们一家人待个月把还可以受,这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你说咋不愁死人了呢?”

    那个年代,外面工作不好找,生意不敢做,做不好就是投机倒把,搞不好就会进牢房的。东头住的老表陈造天自从去工作了,都没有敢让家里的婆姨去干生意。不要说野菜了,就是外面的树皮都被扒光了,所以饿死人可是正常的。现在这年头可以凑合吃半饱只能先对付,过一天算一天吧,没有办法啊!

    有一天中午全家人正分了饭准备吃呢,忽然又来了三个要饭的在叫门:“好心人呐,给口吃的吧?”秦永英已经习以为常了端着自个的碗出门。

    她这一期每次遇到来门口要饭的都是自己少吃一半,扒一半饭给别人。

    只见是一个老人端着一个破旧的小盆哆哆嗦嗦的看着秦永英扒拉过来的饭,连声说着:“谢谢好心人,谢谢好心人啊。”然后就把盆里面的饭给跟着的一个老年婆婆还有一个中年男人,那个中年男人好像是两个老人的儿子。秦永英摇摇头,心想:“这个男人可真够懒的,让年迈的父母要饭给自个吃,咋能吃下去的。”

    那时候老年人要饭,别人同情些,如果是年轻人要饭会被别人讥讽白眼的。

    她刚要转身回去,就听见“大妮吗?”只见年轻人眼睛一亮对身边的老人说,“俺看像是大妮,被俺赌博赌给别人的大妮。”

    十来年了,老年人眼睛也不行了,没有认出来,可是年轻人才四十来岁,眼里头还是亮的。

    秦永英心里一抖,定神一看:“咋这么巧啊,这不是常工吗?”

    秦永英都忘记长工叫啥了,只知道当时那个长工姓常,在别人家里打很多年长工赚了钱,被别人介绍拿粮食换了媳妇回来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呢。在一起二年的光景也就只听别人叫长工,因为他姓常,就直接叫长工了。她心里约摸,估计也是因为闹饥荒被逼着出来要饭的。

    但是她想:把自个给赌出去让她遭了那么多罪,大行差点都没有命了,不是逃到九龙岗老陆这里,她都不知道可能活到现在呢?可这都是旧社会时期的事情了,现在新中国了,还和一个要饭的人计较啥呢?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看来早与来迟。罢了罢了,不提了,让一切都过去吧!

    想到这里,她就故意大声说:“噢噢噢,你们好像是我和父亲逃荒路上遇到过的人吧?既然又遇到了,我回去和我孩子爸爸说一下,让多给你们盛点饭吃饱吧。”

    然后她决然回头不再看他们了,回到家里到厨房又刮出来了大半碗米饭,对陆大行说:“大行,去把这碗饭送到外面那几个要饭的那里,告诉他们,以后别来了,帮人不帮穷,咱一大家十来口人,可以吃饱饭也是紧粑粑的。”

    “好的,妈妈”。陆大行已经十四来岁的中学生了,说话很洪亮。

    他欢快的跑到大门口不远的柳树底下,把碗里面的饭到在老年人的小盆里,边扒边说:“老爷子,我妈让我告诉你们,你们以后别再来咱家要饭了,我们家里十来口子人吃饭呢,也是快吃不上了,自个都顾不上了所有也就顾不上别人啦!”

    年轻人的眼睛湿润了:“嗯,俺知道了孩子,这孩子真漂亮,有十来岁了吧?”

    大行不疑有它,听到别人夸他漂亮,心里面挺高兴,乐呵呵的说,“是的叔叔,我已经十四岁了,还是中学生了呢。”

    年轻人一把握住了大行的手,眼泪不由自主的滴到了孩子的手臂上。

    这时屋里面传来了秦永英的叫声:“大行,快回来。”

    “好的,娘。”大行拿着碗赶紧跑回家去。

    当秦永英再出门打扫门口地上垃圾的时候,柳树底下的三个人已经走远了。

    也许那个长工是没有脸面再过来了,往后余生秦永英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这个长工。这也许是秦永英生命中路过的过客吧,人的命天注定,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无法挽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青春慢慢从她的身边溜走,过去的事情大概就是故事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