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怎能与我相提并论?
在诗会热烈的讨论中,沈易的脸色由最初的震惊转为愤怒。他无法接受一个无名之辈李彻的词作竟能获得如此赞誉,甚至威胁到他在文坛的地位。沈易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在紧张的气氛中响起,带着一丝傲慢和不屑:
&34;诸位,我沈易自幼饱读诗书,金陵第一才子之名非浪得虚名。李彻不过是个无名之辈,他的词作虽好,但怎能与我相提并论?&34;沈易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李彻的轻视和对自身地位的坚持。
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李彻身上,继续说道:&34;我父亲乃是元婴期的修士,更是朝廷中的高官,他的权势和影响力,岂是你们这些文人能够比拟的?&34;沈易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他试图以家世背景来压制李彻和在场的众人。
紧张的气氛在诗会上空弥漫,诗人们面面相觑,他们未曾想到沈易会以这种方式来回应对李彻的赞誉。一些诗人的脸上露出了忧虑和不安,担心沈易的威胁可能给诗会带来不快。
沈易的话语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原本和谐的气氛中爆炸开来。他的傲慢和威胁让原本轻松的讨论变得紧张而沉重。诗人们的议论声渐渐低沉,他们的目光在沈易和李彻之间徘徊,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在沈易的威胁声中,老者,作为诗会的评委,此时也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权威和公正,仿佛一股清流冲刷着紧张的气氛:“老夫乃是国子监祭酒孙清。”
孙清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他的声音在诗会现场回荡,每一个字都显得格外有力:“沈易,你太过放肆了。”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沈易的心上,也敲打在每一位在场诗人的心中。
孙祭酒,作为国子监祭酒,他的名字与无数文人墨客的成就紧密相连,桃李满天下,声誉显赫,地位崇高。他的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远非沈易所能撼动。
面对沈易的傲慢与威胁,孙祭酒并未有丝毫的畏惧,反而以更加严厉的态度批评沈易:“沈易,你身为文坛后辈,竟以家世权势来压制他人,这是何等的荒谬与不智。诗会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圣地,是文学的净土,岂容你如此玷污?你的行为,是对诗会精神的亵渎,是对文学的不敬。”
沈易被孙祭酒的严厉批评震住了,他原本傲慢的脸色瞬间转为惊慌,显然没有预料到孙祭酒会如此强硬地站在李彻一边。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原本准备好的反驳话语,在孙清祭酒的威严面前,变得支离破碎,声音微弱,无法形成有力的抵抗。
孙祭酒继续为李彻说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语气中透露出对李彻才华的认可与尊重:“李彻的《定风波》,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感人至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诗人的心。他的才华和情感的表达,远超过诗词本身的技巧,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沈易,你若以诗词为名,就应当以诗词的优劣来定胜负,而非以权势来压人。”
孙祭酒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话语不仅批评了沈易的不当行为,更是对李彻才华的高度肯定。在场的诗人们纷纷点头,对孙祭酒的评价表示赞同,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李彻的敬佩和对孙祭酒公正评价的尊重。
沈易站在人群中,他的脸庞如同被一片阴沉的乌云所笼罩,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怒的光芒。孙祭酒的公正评价和在场众人的低声议论,如同一根根尖锐的针,深深刺入他的自尊。他意识到,自己原本想要借此机会巩固文坛地位的企图,反而成了自取其辱的闹剧。
在众目睽睽之下,沈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他的威胁和傲慢没有为他赢得任何同情,反而招致了更加明显的排斥与轻视。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与羞辱,这种情绪在他胸中沸腾,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寻找着宣泄的出口。
终于,沈易无法再忍受这种压抑的气氛。他咬紧牙关,从齿间挤出几个字:“今日之事,我沈易记下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了威胁,每个字都透露出他对未来报复的暗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随即,沈易愤然转身,他的衣摆随着他的动作翻飞,仿佛带着一股不甘的风暴。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没有再回头,他的背影显得孤独而又倔强。沈易的离场,让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沉重,诗会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在场的诗人们被沈易的离去所震惊,他们的目光随着他的背影移动,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随着沈易愤然离去的背影在诗会的尽头渐行渐远,孙祭酒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的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在寂静的空气中荡起涟漪:“诸位,让我们重拾诗会的精神,继续我们的文学探讨。”
孙祭酒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温柔地拂过在场每一位诗人的心田,慢慢驱散了沈易离去所带来的阴霾。在他的引导下,诗会的气氛开始回暖,诗人们的表情由紧张逐渐转为放松,他们开始重新投入到诗词的讨论中,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在此,我不得不再次提及李彻公子的《定风波》。”孙祭酒转向李彻,目光中闪烁着对他才华的赞赏,“此词不仅展现了李彻公子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周春和来安宁,两位才华横溢的女子,也对李彻的《定风波》赞不绝口。周春率先开口,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李彻公子的词作,清新脱俗,情感细腻,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来安宁紧接着表达了自己的赞赏,她的目光中闪烁着对诗词之美的欣赏:“确实如此,李彻公子的《定风波》在技巧上无可挑剔,在情感表达上更是达到了诗词创作的高峰,令人钦佩不已。”
在孙祭酒的公正评价和周春、来安宁的真诚夸赞下,李彻的词作《定风波》再次成为了诗会的焦点。诗人们围绕着这首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对李彻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沈易的不当行为也引起了一些批评,但这些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化解。
随着诗会的热烈进行,终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孙祭酒站在讲台中央,他的声音清晰而充满喜悦:“诸位,经过深思熟虑的评选,我们荣幸地宣布,李彻的《定风波》荣获本次诗会第一名。”
会场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诗人们对李彻的才华和作品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孙祭酒继续宣布:“作为对李彻公子卓越才华的认可,他将获得一百两银子的奖励。”
在场的众人都明白,这一百两银子虽是一笔可观的奖赏,但并非本次诗会最宝贵的奖励。最珍贵的,是诗会会场诸多学者前辈的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名气和声誉。这对于一位文人来说,是无价的财富,能够为其文学生涯带来深远的影响。
李彻站在一旁,他的脸上洋溢着谦逊而满足的微笑。他向孙祭酒以及所有给予他赞誉的人深深鞠躬,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感谢孙祭酒和各位前辈的厚爱,我会继续努力,用我的诗词去触动更多的心灵。”
随着诗会的圆满结束,诗人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和满满的收获纷纷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