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办公室里的八G > 第 31 章 老板的沉闷不语,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第 31 章 老板的沉闷不语,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知道别人家的老板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是否会在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予他们应有的肯定与赞扬呢?而在我们这里,永远听不到老板的肯定。

    我们的老板似乎永远都不会用言语来肯定或表扬我们这些员工。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工作,取得了多少成绩,她总是保持着沉默不语的态度。这仿佛成了她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方式。

    有时候,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得到一些认可的时候,但总会失望。

    之前说过,我们会把每日的设计图发到工作群里,老板看到后,有时候会提出意见和建议,也算一个实时的反馈。

    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老板会给这个反馈。

    首先,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这张设计图是老板亲自下达的任务,她会先向我们阐述她内心的一些构思和设想,然后我们就依据她所提供的这些信息来展开具体的设计工作。最后呢,老板会审视这张设计图,看看它是否完美地呈现出了她最初期望达成的那种效果。

    接下来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去发挥创意,自由地进行设计。然而,当她看到我们的设计之后,如果她认为这个设计与她个人的审美观不符,又或者它并不契合目标消费者的审美偏好,甚至可能因为制造成本过高而不利于产品销售等各种原因,那么她同样会给予我们相应的反馈意见。

    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给出了反馈,就说明这个设计没设计到她心里,她的反馈意味着我们要不断的调整,不断的沟通,沟通中会不断的接受到批评。

    那什么时候会给出我们肯定或者赞美呢?

    没有!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出肯定!

    之前就这个问题,我们几个私下讨论过。

    那个时候还是我和花花做设计的时候,得到最多的反馈就是一句:“你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

    实际上,每当她尝试向我们阐述她内心的所思所想之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她的语文水平是不是差了点。毕竟她在表达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似乎总是无法确切说明自己真正渴望得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许在她自己的认知当中,她已经表达得足够清楚明了;然而,当这些话语传入他人耳中,却是含混不清、令人困惑不已。。

    举个例子:她可能想要头大象,并且她在内心已经想好了这头大象的大小、体重、象牙有多长、鼻子有多长等等,但她表达给我们的只有:我想要的东西有个长长的鼻子。

    我们会根据她的描述:“一条长长的鼻子”来进行设计。等她看到设计图后来一句:“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接着她会重复她的想法:“这个东西它有一条长长的鼻子,但鼻子不是这样的,是弯曲的,而且你没有画出来它的象牙”。

    然后我们又根据“这条弯曲的长鼻子,和象牙”来设计。

    第二天下班她看到设计图后再来一句:“哎呀,你怎么还是不明白呢,我说了‘它有弯曲的长鼻子和象牙’你就只画鼻子和象牙呀?它的其他特点呢?你不能我说一句,你重复一句啊………”

    这个时候,她已经生气了……

    但我们也很委屈啊,你要不要先表达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工作群里再稍微明确一点地询问一下她的想法,亦或是阐述一下我们对于这个设计的构思,那么你立刻就会收到一篇长达数百字的小作文。

    这篇小作文到底有多长呢?长到我需要不停地翻动手机屏幕才能看完的程度!

    实际上,我们的初衷仅仅是想要进一步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希望能够针对这个设计展开一场清晰明了的交流探讨。然而,事与愿违,从她那里,我们根本无法获得任何有效的沟通反馈,取而代之的只有源源不断、需要不停翻页的斥责之词。

    起初的时候,对于她这种独特的行事风格,我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彻。每当遇到设计方面的问题时,我都会非常诚恳地提出疑问,并想与她展开讨论。然而,换来的却是毫不留情的斥责和喋喋不休的批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我逐渐领悟到了她的行为模式。于是,我也不再固执地坚持与她探讨设计相关的话题了。

    每次接收到她的反馈意见后,我只需简单地回复一句:“好的、收到”,或者说:“好的,我再调整一下”,这一天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她也不会再句句紧逼了。至于明天的事情,那就等到明天再说吧。

    …………

    为什么我今天想写这个主题呢,因为这两天老板又给我们说她的想法了。

    接下来我就仔细讲讲。

    前天,老板说又有了想法,并且和我们(我和小紫)描述了一下。

    她边说,我边理解消化,她描述完后,我和小紫又复盘了一下从她那里得到的信息。

    她说完的第二天就出差了,导致接下来的沟通全都是线上沟通,大大增加了我们沟通成本和难度。

    我们理解后得到是这样的信息:

    她想要一个凳子,大小形状不详。

    这个凳子的材质是木头,木质不详。

    凳子上要有花纹,花纹不详。

    事后,小紫把这个设计推给了我,她表示不想设计这个东西。

    我按照这三个条件画了张设计图,下班后丢到了工作群里。

    老板看到后回复的还是那句熟悉的配方:“你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

    “首先,这个凳子形状不对,我要方的,不要长的”

    “其次,你这个木料太便宜了,我要贵的,要很高级的那种”

    “最后,这个花纹也不一定要这样的”

    我回复:“好的,我再调整一下”

    第二天,我按照她的描述又画了两张草图,这回我先发她私信,问她是否是这个意思?

    她回复:“差不多吧,总体来说,我想要的是那种高级感。”

    “高级感”,多么抽象的一个描述。

    曾经小紫用这个词向客户描述过我们的一款产品,被老板训斥了,理由就是这个词太抽象了,因为什么是“高级”呢,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

    我按照这两张草图又进行了一番创作,下班后又丢群里。

    这回收到的反馈不是那句话了。

    “如果这个方能再方点就好了”

    “如果有必要,可以加点金属”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我又画了一张加金属的设计图,私信发给她。

    “这个方可以再方一点”

    “金属可以换个颜色”

    “你也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再设计一下”

    我按照她说的,又来了一番创作。

    晚上我又丢了群里。

    她来一句“我觉得咱们还得花时间探讨”

    紧接着又来了一句:“可能我的要求限制了你的发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把“形状是方形的”去掉”。

    这是今天下班后收到的反馈,我决定在她出差回来之前,我不再调整这款设计了,我要等她回来,面对面的沟通。

    ………

    因此,如果我们的设计图未能获得她的反馈,那么这可能是最佳情况。

    这意味着要么她对该产品没有特别的看法或意见,要么她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创意或想法。另一种可能性是,她本人也认为这款设计非常出色,无需进一步的修改或建议。

    所以不管是哪种,只要她没有反馈,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安静舒适的下班时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