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超市扛大米 > 第二十二章 新的订单

第二十二章 新的订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姜然兼职撰写的小说——确切地说是一部穿越后的回忆录即将完成。通过这段时间的写作实践,她的文笔似乎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于是,她打算着手创作高中时期一直梦想着要写的科幻小说。

    高中和大学阶段,姜然对科幻小说情有独钟。毕业后参加工作,购买了电脑的她又迷上了观看科幻电影。在工作的四年里,她每天至少观看两部影片,而到了周末,一天甚至能看多达十几部。这里所说的并非那种仅有几分钟时长、讲述电影情节的短视频,而是货真价实的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看完的完整电影。

    然而,这些备受瞩目的科幻大片,或许是受到商业因素或制作条件的限制,往往显得较为单一。比如太空飞船这一元素,在许多电影中的呈现方式都颇为相似。姜然对此心知肚明,毕竟当她发现某部电影精彩绝伦时,便会去寻找与之相关的纪录片来观看,从而了解到特效制作的奥秘以及无实物表演的技巧等方面知识。于是,即便科幻电影为许多人提供了对未来的想象,但这种想象恐怕也是不够全面,或者说是比较单一的。

    姜然觉得,也许可以尝试把自己曾经想象过的未来写出来。她所想象的未来,有点类似于北方国家拍摄的一部在火星上建农场的短片的风格,不过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就是城市里普通年轻人的未来生活。

    当她沉浸在对这部小说的构想中时,好友又接到了一个订单。对方是某部科幻电影的狂热拥趸,准备斥资十万订购一套类似电影中主角穿戴的装备。要求是看上去该有的功能都要有,法律禁止的可以没有。

    姜然仔细观看了那部电影,将一些目前无法实现的功能记录下来,让好友一一向对方解释。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 8 万元的价格接下了订单,定金 2 万,限期一个月。

    姜然打算用这 2 万元为客户打造出高质量的订单。这一次,她没有找厂家,而是选择亲自动手。她购买了各种材料和工具,并以每月 500 元的租金在楼下商业街偏僻角落租了一个闲置已久的小门面房,当作自己的工作室。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钻进工作间埋头制作。

    这次姜然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将大学所学知识运用到极致,还加上了一些外曾祖父传下来的缝纫技能,终于赶在限期之前做了出来。买方很满意,爽快地付清了尾款。除去成本,净赚 6 万,这次好友提出让姜然拿 5 万,她只拿 1 万。姜然假意推辞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毕竟手工制作确实挺辛苦的。如果不是有之前受试增强的那点体质,她早就扛不住了。

    如今她已经通过外贸挣到了 8 万元,再加上两个月的工资和小说收益,就是 9 万元了。还清贷款之后,还剩余 3 万元。父母虽然颇为心疼她,但也松了一口气。

    母亲也欣然同意,等夏天过去就不上班了,在家跳跳广场舞,刷刷小视频,听听姜然写的小说,安心养老。

    姜然并没有停下寻找兼职的脚步,她敏锐地注意到,自己工作的超市没有服装区。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或许可以利用自己租的小门面,加工制作一些服装,然后放在超市里售卖。

    她向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顺利签好合同。她交了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等费用,并约定如果月销售额大于 2万,就按 15的销售额扣点;如果月销售额没有达到 2万,也要交 3000 元的场租。

    超市分给她位于通道旁的一节货架的正反两面,姜然决定把中间的隔板去掉,用一个窄椭圆岛架挂式陈列一些样品,然后在底下放置一些高低错开的格子,用来陈列叠好的服装。这样,商品清晰可见,也方便顾客挑选。岛架可以由心灵手巧的姜然自己制作,超市提供木格子。如果她愿意的话,还可以制作一些旋转发光变色的小组件,以此来吸引顾客的注意,或者提供免费的自助挂熨服务。总之,现在有众多工具在手,没有姜然做不到的,只有姜然想不到的。

    由于姜然租的门面房较小,只有 20 平,所以她决定第一批货物从老家的服装厂进货,然后进行二次创作,再拿出来售卖。这样既能保证服装的质量上乘,又能让款式别具一格。

    姜然拜托老家的亲戚找到了合适的货源。老家不仅盛产棉花,还有桑蚕养殖,所以蚕丝制作的服装也不少。夏天主要出售的是蚕丝睡衣、防晒服、简约百搭的短袖和裤子,考虑到周围的白领较多,也会卖一些衬衣。定价比较亲民。而且因为姜然本身在超市上班,每天下班前查看一下哪些商品缺货,上班时提前一点把商品带过去补货,不需要额外请促销员。

    就这样,一个月后,得益于巨大的客流量,销量竟然出人意料地好。销售额达到 3 万多一点,而老家拿货价格也便宜,除去各项开支,收入有 15 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