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释名译注 > 释名卷第二

释名卷第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释州国第七

    【题解】

    州国,指州邑与封国。本篇一一解释了这些州邑与封国各自的得名之由,包括州名、国名、郡名,以及井、邑、丘等较小的行政区划之名。

    71 青州1,在东,取物生而青也2。州3,注也4,郡国所注仰也5。

    【注释】

    1青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东德州、齐河以东,马颊河以南,济南、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市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地。东汉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北)。

    2取:采用,选用。

    3州:古代行政区划名。

    4注:集中,聚集。

    5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注仰:同“属仰”。抬头注视,注目仰望。

    【译文】

    青州,在东方,选取植物青绿的特色而命名。州,得名于“注”,郡县和侯国注目仰望它。

    72 徐州1,徐,舒也2,土气舒缓也3。

    【注释】

    1徐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东南部地区。东汉治郯(今山东郯城)。

    2舒:缓慢,从容。

    3土气:土壤的性质。舒缓:从容平缓,舒展缓慢。

    【译文】

    徐州,徐,得名于“舒”,土壤的性质舒展平缓。

    73 杨州1,州界多水,水波扬也。

    【注释】

    1杨州:即扬州。或称“维扬”。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译文】

    杨州,境内很多水面,水的波浪激扬。

    74 荆州1,取名于荆山也2。必取“荆”为名者,荆,警也3,南蛮数为寇逆4,其民有道后服5,无道先强6,常警备之也。

    【注释】

    1荆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二省及河南、广西、云南、广东的一部分。

    2荆山:山名。在今湖北南漳西部,漳水发源于此。

    3警:戒备。

    4南蛮: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数(shu&ograve;):屡次。寇逆:贼寇,叛逆。

    5有道:谓政治清明(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后服:较迟降服。与“无道”(政治纷乱)对言。

    6无道: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译文】

    荆州,得名于荆山。之所以一定要选取“荆”作为名称,荆,得名于“警”,南方的民族屡次成为贼寇叛逆,那里的人民在政治清明时较迟降服,在社会纷乱时首先强横,需要时常警戒防备他们。

    75 豫州1,地在九州之中2,京师东都所在3,常安豫也4。

    【注释】

    1豫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

    2九州:传说中的中国上古行政区划。实际上只是当时学者各就其所知的大陆所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

    3京师:泛称国都。东都:此指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故称。

    4安豫:安宁快乐。

    【译文】

    豫州,辖地在九州的中央,都城洛阳所在地,经常安宁快乐。

    76 凉州1,西方所在2,寒凉也。

    【注释】

    1凉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2西方:古人观念中的西部边远之地。

    【译文】

    凉州,西边地方的所处之地,寒冷清凉。

    77 雍州1,在四山之内,雍翳也2。

    【注释】

    1雍州:东汉兴平元年(194)分凉州河西四郡置。辖秦岭以北、弘农以西诸郡。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建安十八年(213)移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西北)。

    2壅翳(y&igrave;):隐蔽,障隔。

    【译文】

    雍州,处在四面的高山里边,障隔隐蔽。

    78 并州1,并,兼并也2,其州或并或设3,故因以为名也4。

    【注释】

    1并(bing)州:汉代以今山西及陕西的旧延安、榆林等府地为并州。

    2并(bing),兼并(b&igrave;ng)也:原作“曰土无也”,据卢文弨、邵晋涵等校改。邵晋涵曰:“《御览》作‘并者,兼并也’。”

    3或:有时。并:合并。设:建立,开设。

    4因:依照,根据。

    【译文】

    并州,并,兼并的意思,这个州有时合并有时分设,因此根据这个情况用它作名称。

    79 幽州1,在北,幽昧之地也2。

    【注释】

    1幽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蓟县(今北京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天津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

    2幽昧:昏暗不明。

    【译文】

    幽州,在北方,是幽暗不明的地方。

    710 冀州1,亦取地以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2,帝王所都3,乱则冀治4,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5。

    【注释】

    1冀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大致为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和河南北端。

    2有险有易:有乱有治。

    3都:建都。

    4冀:希望,盼望。

    5荒:收成不好,凶年,歉收。丰:丰收。

    【译文】

    冀州,也是选取地方特点作为名称的,那地方有治有乱,是帝王建都之处,社会动乱了就希望得到治理,国力弱了就希望能够强盛,年成不好了就希望获得丰收。

    711 兖州1,取兖水以为名也2。

    【注释】

    1兖(yǎn)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

    2兖水:即沇(yǎn)水。济水的别称。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至温县入黄河。又自荥泽复出黄河南,东流至山东琅槐(今广饶)入渤海。

    【译文】

    兖州,选取兖水用作名称。

    712 司州1,司隶校尉所主也2。

    【注释】

    1司州:三国魏通称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辖区在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

    2司隶校尉:旧号“卧虎”,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因率领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而得名。主:主宰,主持,掌管。

    【译文】

    司州,它的得名是因为它是由监察官司隶校尉掌管的。

    713 益州1,益,阨也2,所在之地险阨也3。

    【注释】

    1益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2阨(&agrave;i):同“隘”。狭窄,险要。

    3险阨:险要阻塞。

    【译文】

    益州,益,得名于“阨”,所在的地方险要阻塞。

    714 古有营州1,齐、卫之地于天文属营室2,取其名也。

    【注释】

    1营州:古九州之一。大致位于今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青州东北、辽东等地。

    2齐:古国名。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卫:古国名。大致位于今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天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营室:星名。即室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译文】

    古代有营州,齐国、卫国一带的地方在天文上属于营室,就取了它的名称。

    715 燕1,宛也2,北方沙漠平广3,此地在涿鹿山南4,宛宛然,以为国都也5。

    【注释】

    1燕(yān):周代诸侯国名,又称北燕。姬姓。周公奭之后,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

    2宛:曲折,弯曲。

    3北方:在我国多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平广:平坦广阔。

    4涿(zhuo)鹿山:位于河北涿鹿东南。相传黄帝曾于此大战蚩尤。

    5宛宛:盘旋屈曲、蜿蜒曲折的样子。

    【译文】

    燕,得名于“宛”,北部地区的沙漠平坦广阔,燕地在涿鹿山的南边,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把它作为国都。

    716 宋1,送也,地接淮泗而东南倾2,以为殷后3,若云滓秽所在4,送使随流东入海也5。

    【注释】

    1宋:周代诸侯国名。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时,武庚叛乱被杀,又以其地封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

    2接:靠近,连接。淮泗(s&igrave;):淮河与泗水。泗水位于山东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与淮河连称。倾:偏斜,倾侧。

    3殷: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世因称商为殷。至纣亡国。

    4滓秽(zi hu&igrave;):污浊。

    5随流:随着流水。入海:进入海洋。

    【译文】

    宋,得名于“送”,宋国地域靠近淮河与泗水而向东南倾斜,作为殷商的后代,好像是说渣滓污秽存在的地方,运送他们随着流水东到大海。

    717 郑1,町也2,其地多平,町町然也3。

    【注释】

    1郑:周代诸侯国名。姬姓。本周西都畿(ji)内地,周宣王封弟友于此。在今陕西华县西北。周平王东迁,郑徙于潧(zhēn)、洧(wěi)之上,是为新郑,即今河南新郑。

    2町(zh&egrave;ng):平地。

    3町町:平坦貌。

    【译文】

    郑,得名于“町”,郑国土地大多平缓,平平坦坦的样子。

    718 楚1,辛也2,其地蛮多而人性急3,数有战争,相争相害,辛楚之祸也4。

    【注释】

    1楚:周代诸侯国名。芈(mi)姓。始祖鬻(y&ugrave;)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ying,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2辛:辛苦,困苦。

    3蛮:荒野遥远,不设法制的地方。泛称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性急:性情急躁。

    4辛楚:辛酸痛楚。

    【译文】

    楚,得名于“辛”,那地方蛮荒遥远而人性情急躁,多次发生武装斗争,彼此争斗互相残害,是辛酸痛楚的祸害啊。

    719 周1,地在岐山之南2,其山四周也3。

    【注释】

    1周:朝代名。姬姓。前11世纪武王灭商建周。都城镐(h&agrave;o)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2岐山: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境。上古称“岐”。

    3四周:四面环绕。

    【译文】

    周,地域在岐山的南边,那里的山四面环绕。

    720 秦1,津也2,其地沃衍3,有津润也4。

    【注释】

    1秦:周代诸侯国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翳之后非子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秦襄公始立国,至秦孝公,日益富强,为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全部占有今陕西省地,故习称陕西为秦。

    2津:润泽,湿润。

    3沃衍:土地肥美平坦。

    4津润:滋润,湿润。

    【译文】

    秦,得名于“津”,那里的土地肥美平坦,有水滋润。

    721 晋1,进也,其土在北2,有事于中国3,则进而南也4;又取晋水以为名5,其水迅进也。

    【注释】

    1晋: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尧之故墟唐,南有晋水,至叔虞子燮(xi&egrave;)父改国号晋。故址在今山西、河北南部、陕西中部及河南西北部。

    2在北:在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洛邑(今河南洛阳)等京师之北或西北。

    3事: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于:往,去。中国:京师,国都。

    4南:南去,向南行。

    5晋水:汾(f&eacute;n)水支流。在今山西太原西南。

    【译文】

    晋,得名于“进”,它的地域在国都的北边,有大事要去京师的时候,就向南进发;又选取晋水作为名称,而晋水得名是因为它的水流迅速前进。

    722 赵1,朝也2,本小邑3,朝事于大国也4。

    【注释】

    1赵:周代诸侯国名。嬴姓。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与魏、韩三家分晋,建立赵国。疆域包括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2朝(ch&aacute;o):朝拜,进见。用于卑见尊、下见上。

    3邑(y&igrave;):侯国。

    4朝事:臣服。大国:古指大诸侯国。

    【译文】

    赵,得名于“朝”,赵国本来是个小的侯国,要朝拜于大的侯国。

    723 鲁1,鲁钝也2,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3。

    【注释】

    1鲁:周代诸侯国名。姬姓。故地在今山东兖州东南至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

    2鲁钝:粗率迟钝。

    3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朴鲁:朴实鲁钝。

    【译文】

    鲁,就是粗率迟钝,鲁国境内有很多山和水,人的天性朴实鲁钝。

    724 卫1,卫也2,既灭殷3,立武庚为殷后4,三监以守卫之也5。

    【注释】

    1卫: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前11世纪周公封周武王弟康叔于卫。大致位于今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

    2卫:防守,卫护。

    3殷:即商朝。

    4武庚:商纣之子,名禄父。武王克殷,封为殷侯。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霍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

    5三监: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yong),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b&egrave;i),由武王弟霍叔监之。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

    【译文】

    卫,得名于“卫”,在灭掉殷商以后,把商纣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由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并防卫他。

    725 齐1,齐也2,地在渤海之南3,如齐之中也4。

    【注释】

    1齐:周代诸侯国名。姜姓。故地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

    2齐:通“脐”。肚脐。比喻当中,中央。《列子·周穆王》:“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

    3渤海:海名。在我国东北,以山东、辽东两半岛环抱而成。亦称“北海”。

    4如:原作“勃”,据吴志忠本校改。吴翊寅曰:“吴本作‘如齐之中也’。案:‘齐’即‘脐’字。《庄子·达生》篇:‘与齐俱入。’释文引司马注云:‘齐,回水如磨齐也。’《列子·黄帝》释文同,是‘脐’古作‘齐’之证。《汉书·郊祀志》:‘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苏林曰:‘当天中央齐也。’又《水经·淄水》注引《地理风俗记》云:‘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又《史记》索隐引《齐记》云:‘临菑城南有天齐渊……言如天之腹齐也。’‘勃齐之中’谊不可通,当改‘如’为是。”中:居中。

    【译文】

    齐,得名于“齐”,齐国的地域在渤海的南边,就像肚脐在肚子的中央。

    726 吴1,虞也2,太伯让位而不归就3,封之于此,虞其志也。

    【注释】

    1吴:周代诸侯国名。也称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

    2虞:通“娱”。下同。

    3太伯:一作“泰伯”。姬姓。周太王长子。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他与弟仲雍同避江南,改从当地风俗,断发文身,建立吴国,成为吴国的始祖。让位:让出官爵或职位。归就:回归就位。原作“就归”,据吴志忠本、佚名校改。

    【译文】

    吴,得名于“虞”,周太王长子太伯让出职位而不回归就位,周太王就把他分封在这里,使他娱情乐志。

    727 越1,夷蛮之国也2,度越礼义3,无所拘也4。此十二国,上应列宿5,各以其地及于事宜制此名也6。至秦改诸侯、置郡县7,随其所在山川土形而立其名8,汉就而因之也9。

    【注释】

    1越:周代诸侯国名。姒(s&igrave;)姓。春秋时兴起,战国时灭于楚。

    2夷蛮:东夷和南蛮。古代中原地区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

    3度越:犹“超过”。礼义:礼法道义。

    4拘:拘守,约束。

    5列宿(xi&ugrave;):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疏证本曰:“郑注《周礼·保章氏》说十二次之分野云:‘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

    6及:和。于:以,依照。事宜:事情的道理。

    7秦: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原,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郡县:郡和县的并称。郡县之名,初见于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国内为三十六郡,为郡县制之始,汉初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其后郡县遂成常制。

    8山川:山岳、江河。土形:地形。

    9就:凭借,趁着。因:沿袭,承袭。

    【译文】

    越国,是东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超越礼法道义,没有什么约束。这十二个国家,上面对应天上排列的星宿,各自根据地域或依照事理而制作国名。到了秦代废除诸侯、设置郡县,根据它们所在的山河土地形势而设立地名,汉代依旧沿用了这些名字。

    728 河南1,在河之南也2。

    【注释】

    1河南:即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前205)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原阳、中牟二县以西,孟津、伊川二县以东,孟津至荥阳段黄河以南,汝阳、临汝、新密、新郑等县市以北地。

    2河:专称黄河。

    【译文】

    河南郡,在黄河的南边。

    729 河内1,河水从梁山而南2,从雷首而东3,从覃怀而北4,郡在其内也5。

    【注释】

    1河内:即河内郡。秦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卫辉)以西地区。在汉代有地狭人众之称。

    2河水:专指黄河。梁山:指吕梁山。位于今山西西部,黄河与汾河之间。主峰在离石东北。昔日大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便是指此。原作“岐山”,据卢文弨、疏证本、朱彬校改。

    3雷首:即雷首山。今山西的中条山脉西南端,介于黄河和涑水间,主峰在山西芮城西北。东:向东去。

    4覃怀:今河南武陟以西、孟县以东地区。原作“谭首”,据吴志忠本、佚名校改。吴翊寅曰:“吴本‘谭首’作‘覃怀’。案:‘谭’即‘覃’之或体,各本作‘谭首’,涉上文‘雷首’而误。此据《禹贡》《汉·地理志》改,当从之。”北:向北去。

    5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周制县大郡小,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因之。

    【译文】

    河内郡,黄河从吕梁山向南流,再从雷首山转向东流,又从覃怀地区向北流,郡就在这个弯子里。

    730 河东1,在河水东也。

    【注释】

    1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秦汉时指以今夏县为中心的晋南。河东郡,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

    【译文】

    河东,在黄河的东边。

    731 河西1,在河水西也。

    【注释】

    1河西:汉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后,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因地在黄河上游以西,地理上自成一体,政治上联系密切,故称“河西四郡”。

    【译文】

    河西,在黄河的西边。

    732 上党1,党2,所也3。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4。

    【注释】

    1上党:即上党郡。战国韩、赵各置上党郡,其后韩郡并入赵,入秦后仍置上党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上党地区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地高势险,自古为战略要地。

    2党:处所。

    3所:处所,地方。

    4党: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等增补。

    【译文】

    上党郡,党就是“所”。在山上,这个处所最高,所以叫作“上党”。

    733 颍川1,因颍水为名也2。

    【注释】

    1颍川:即颍川郡。秦置,汉沿置。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辖境约在今河南中部及南部等地。《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2颍水:河川名。源出河南登封西境的颍谷,东南流经河南、安徽,至西正阳关入淮河。

    【译文】

    颍川郡,根据颍水取名。

    734 汝南1,在汝水南也2。

    【注释】

    1汝南:即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2汝水:河川名。有南北之分。此指南汝河,为淮河支流。源出河南泌阳北黄山东,东北流经遂平之汝南、新蔡,汇合于洪河(古称澺水),又东南流出息县注于淮水。

    【译文】

    汝南郡,在汝水的南边。

    735 汝阴1,在汝水阴也2。

    【注释】

    1汝阴:即汝阴县。秦置。治所在今安徽阜阳。

    2汝水:此指北汝河,为颍河支流。源出河南嵩县外方山,经汝阳、汝州等县市,东至商水县入颍河。阴:水的南面。

    【译文】

    汝阴县,在汝水的南边。

    736 东郡、南郡1,皆以京师方面言之也2。

    【注释】

    1东郡:秦置。汉因之。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约当今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地区。南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汉辖今湖北粉青河及襄阳以南,荆门、洪湖两市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重庆巫山。

    2京师:泛称国都。方面:方向,方位。

    【译文】

    东郡、南郡,都是按照国都的方位命名的。

    737 北海1,海在其北也2。

    【注释】

    1北海:即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分齐郡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东昌乐东南)。辖境约当今山东潍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市县。东汉改为北海国,移治剧(今山东寿光东南)。

    2海:此指渤海。

    【译文】

    北海郡,渤海在它的北边。

    738 西海1,海在其西也2。

    【注释】

    1西海:即西海郡。西汉末于今青海附近置。治所在龙耆城(今青海海晏)。后因以为青海的别名。

    2海:此指西北方的大湖或大池。

    【译文】

    西海郡,海在它的西边。

    739 南海1,海在其南也2。宜言“海南”3,欲同四海名4,故言“南海”。

    【注释】

    1南海:即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秦、汉之际地入南越,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后复置。辖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

    2海在其南也:原作“在海南也”,根据上文“北海,海在其北也”“西海,海在其西也”以及下文“东海,海在其东也”之例改之。顾颉刚说:“谓‘南海,在海南也。宜言海南’,然则五岭之北岂为大海乎?南海一郡将孤悬海中乎?”

    3宜:应当,应该。

    4同:齐一,统一。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

    【译文】

    南海郡,海在它的南边。应当说“海南”,因为想要使四海的名称一致,所以说“南海”。

    740 东海1,海在其东也2。

    【注释】

    1东海:即东海郡。秦置。治所在郯(t&aacute;n)县(今山东郯城)。楚汉之际也称郯郡。西汉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连云港赣榆区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

    2海:先秦时期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

    【译文】

    东海郡,海在它的东边。

    741 济南1,济水在其南也2。

    【注释】

    1济南:即济南郡。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以济南郡置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济南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长清、章丘、济阳以及滨州邹平等地。景帝三年(前155)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

    2济水:河川名。源出河南济源王屋山,南流注入黄河。亦称“沇水”。

    【译文】

    济南郡,济水在它的南边。

    742 济北1,济水在其北也2,义亦如“南海”也3。

    【注释】

    1济北:即济北郡。

    2济水在其北也:根据下条“济阴,在济水之阴也”之例以及济北郡的地理位置,疑当作“在济水之北也”。

    3义:意义,道理。

    【译文】

    济北郡,济水在它的北边,道理也就像“南海”那样。

    743 济阴1,在济水之阴也。

    【注释】

    1济阴:即济阴郡。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景帝中元六年(前144)从梁国分出,始为国,明年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东汉时期,济阴郡属兖州八郡国之一。

    【译文】

    济阴郡,在济水的南边。

    744 南阳1,在国之南而地阳也2。凡若此类郡国之名取号于此3,则其余可知也,县邑之名亦如之4。

    【注释】

    1南阳:即南阳郡。秦置。包有河南旧南阳府和湖北旧襄阳府。汉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十堰郧阳区之间地。

    2国:国都。阳:山的南面。

    3郡国:郡和国的并称。取号:选取名号,命名。

    4县邑:县城。如之:如此,像这样。

    【译文】

    南阳郡,既在国都的南边又在大山的南边。凡像这样的郡和国的名号是从地理形势方面选取的,那么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了,县城的名称也像这样。

    745 大曰“邦”1。邦,封也2,封有功于是也3。

    【注释】

    1邦:古代诸侯的封国。

    2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授给王族或有功的人。

    3有功:有功劳、有功绩之人。于是:在此。

    【译文】

    诸侯的封国面积大的叫作“邦”。邦,得名于“封”,分封有功劳的人在这里。

    746 国城曰“都”者1,国君所居2,人所都会也3。

    【注释】

    1国城:国都。都(du):国都,京都。

    2国君:天子或诸侯国之君。

    3都会:会集,会聚。

    【译文】

    国都叫作“都”,它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会集的地方。

    747 周制1:九夫为井2,其制似“井”字也3。四井为邑4,邑犹悒也5,邑人聚会之称也6。

    【注释】

    1周制:周代的制度。

    2夫:成年男子的通称。井:井田。

    3制:形制,样式。

    4邑:人民聚居之处。大曰都,小曰邑。泛指村落、城镇。

    5悒(y&igrave;):忧郁不安,亦即心中郁结。

    6邑人:同邑的人。聚会:聚集,会合。

    【译文】

    周代的制度:九个成年男人耕种的田地为井,因为它的形制像“井”字。四处井田成为村邑,邑好像说“悒”,是同邑之人都来聚集结会的称谓。

    748 四邑为丘1。丘,聚也2。

    【注释】

    1丘: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

    2聚:聚集。

    【译文】

    四个村邑成为丘。丘,得名于“聚”。

    749 四丘为甸1。甸,乘也2,出兵车一乘也3。

    【注释】

    1甸(sh&egrave;ng):古代征赋划分田里、区域的单位。

    2乘(sh&egrave;ng):车子。春秋时多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3兵车:战车。一乘:古时一车四马。

    【译文】

    四个丘成为甸。甸,得名于“乘”,要应征拿出四匹马的战车一辆。

    750 鄙1,否也2,小邑不能远通也3。

    【注释】

    1鄙:边邑。

    2否(pi):闭塞,阻隔不通。

    3小邑:小的村落、城镇。远通:通达远方。

    【译文】

    鄙,得名于“否”,小的村镇不能通达远方。

    751 县1,悬也2,悬系于郡也3。

    【注释】

    1县:地方行政区划名。周时已有县邑。秦统一六国后,始以郡统县,历代沿用。

    2悬:吊挂,系挂。

    3悬系(x&igrave;):悬挂系结。

    【译文】

    县,得名于“悬”,悬挂系结在郡的下面。

    752 郡1,群也2,人所群聚也3。

    【注释】

    1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周制县大郡小,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用。

    2群:指人群。

    3群聚:成群聚集在一起。

    【译文】

    郡,得名于“群”,人们成群聚集在一起。

    753 五家为伍1,以“五”为名也。又谓之“邻”2,邻,连也,相接连也。又曰“比”3,相亲比也4。

    【注释】

    1伍: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2邻:古代行政单位。五家为邻。

    3比: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

    4亲比:亲近依附。

    【译文】

    五家成为伍,把“五”作为名称。又叫作“邻”,邻,得名于“连”,互相连接。又叫作“比”,互相亲近依靠。

    754 五邻为里1,居方一里之中也2。

    【注释】

    1里:古代地方行政组织。自周始,后代多因之,其制不一。此以二十五家为一里。

    2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加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多用于计量土地。里:长度单位。古以三百步为一里。

    【译文】

    五邻成为里,处于方圆一里的范围之内。

    755 五百家为党1。党,长也2,一聚之所尊长也3。

    【注释】

    1党:古代地方基层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党。

    2长(zhǎng):尊敬。

    3聚:村落。尊长:尊敬,尊重。

    【译文】

    五百家成为党。党,得名于“长”,在一个聚落里边奉为尊长。

    756 万二千五百家为乡1。乡,向也2,众所向也。

    【注释】

    1乡:基层行政区划名。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2向:仰慕,归向。

    【译文】

    一万二千五百家成为乡。乡,得名于“向”,众人所归向的地方。

    释形体第八

    【题解】

    形体,指身体。本篇解释了全身多达一百零七个身体部位名称的得名之由。其解释的顺序,是先释表示全体的词,如体、躯、形、身,次释表示局部的词,如毛、皮、肤、肌、骨、肉等。就解释身体局部的词来说,先释表示身体上部的词,如发、眉、头、额,再释表示身体中部的词,如胸、腹、心、肺、要(腰),后释表示身体下部的词,如股、胫、脚、足等,自上而下,依序排列,体现了古人对人体的系统认识。

    81 人,仁也1,仁生物也2,故《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3。”

    【注释】

    1仁:仁爱,相亲。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2生物:生长万物。

    3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立人,立身,做人。

    【译文】

    人,得名于“仁”,仁爱能够生长万物,所以《周易》上说:“立身做人的正道在于仁爱和道义。”

    82 体,第也1,骨肉、毛血、表里、大小相次第也2。

    【注释】

    1第:等级,次第。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2表里:表面和内部。次第:依次。又指排比编次。

    【译文】

    体,得名于“第”,骨和肉、毛发与血液、表面和内部、大与小排列编次有序。

    83 躯1,区也2,是众名之大揔3,若区域也。

    【注释】

    1躯:身体。

    2区:区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

    3众名:众物之名。揔:同“总”。聚合,汇集。

    【译文】

    躯,得名于“区”,是众物之名的聚合,就像一个地区那样。

    84 形1,有形象之异也2。

    【注释】

    1形:形象,面貌。

    2形象:形状,外貌。异:不相同。

    【译文】

    形,有形状外貌的差异。

    85 身,伸也1,可屈伸也2。

    【注释】

    1伸:伸开,挺直。

    2屈伸:屈曲与伸舒。

    【译文】

    身,得名于“伸”,能够屈曲与伸舒。

    86 毛,貌也,冒也1,在表所以别形貌2,且以自覆冒也3。

    【注释】

    1冒:覆盖,蒙盖。

    2表:外表。所以:用以,用来。形貌:外形,容貌。

    3覆冒:蒙盖,掩蔽。

    【译文】

    毛,得名于“貌”,也可以说是“冒”,在外表用来区别外形容貌,并且用以蒙盖掩蔽自己。

    87 皮1,被也2,被覆体也3。

    【注释】

    1皮:本指兽皮。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2被:覆盖。

    3被覆:覆盖,掩蔽。

    【译文】

    皮,得名于“被”,覆盖掩蔽身体。

    88 肤,布也1,布在表也。

    【注释】

    1布:铺开,分布。

    【译文】

    肤,得名于“布”,分布在外表。

    89 肌1,懻也2,肤幕坚懻也3。

    【注释】

    1肌:肌肉,瘦肉。

    2懻(j&igrave;):坚强,强硬。

    3肤幕:皮膜。此指覆盖在肌肉外表的筋膜。幕,通“膜”。人或动植物体内的薄皮形组织。坚懻:坚牢,坚韧。

    【译文】

    肌,得名于“懻”,皮膜坚韧。

    810 骨,滑也,骨坚而滑也。

    【译文】

    骨,得名于“滑”,骨头坚固而光滑。

    811 胑1,枝也,似木之枝格也2。

    【注释】

    1胑(zhi):同“肢”。

    2木:原作“水”,据疏证本、黄丕烈、吴志忠校改。周祖谟说:“吴改‘水’为‘木’,是也。苏舆云:《御览·人事十六》引正作‘木’。”枝格:长枝条。

    【译文】

    胑,得名于“枝”,像是树木的枝条。

    812 肉1,柔也。

    【注释】

    1肉:此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译文】

    肉,得名于“柔”。

    813 筋1,靳也2,肉中之力,气之元也3,靳固于身形也4。

    【注释】

    1筋:肌腱或附在骨头上的韧带。

    2靳(j&igrave;n):原作“力”,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校改。疏证本曰:“今本误作‘力也’。案:‘力’声不近‘筋’,据下‘靳固’之言,当改为‘靳’,则音谊皆合矣。”靳,牢固,稳固。

    3气:指人的元气,生命力。元:根源,根本。

    4靳固:坚固,牢固,稳固。身形:身体,形体。

    【译文】

    筋,得名于“靳”,筋肉的力量,元气的根源,稳定在身体上。

    814 膜1,幕也2,幕络一体也3。

    【注释】

    1膜:人或动植物体内的薄皮形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2幕:覆盖,笼罩。

    3幕络:连绵牵络、笼罩蒙覆貌。一体:指整个身体。

    【译文】

    膜,得名于“幕”,连绵牵络、笼罩蒙覆于整个身体。

    815 血,濊也1,出于肉,流而濊濊也。

    【注释】

    1濊(hu&igrave;):水多貌。

    【译文】

    血,得名于“濊”,源出于肉,濊濊流淌。

    816 脓1,也2,汁厚也。

    【注释】

    1脓:疮口溃烂所化的黏液。

    2(n&oacute;ng):浓厚。

    【译文】

    脓,得名于“”,脓液浓稠。

    817 汁1,涕也2,涕涕而出也3。

    【注释】

    1汁:眼泪。

    2涕:眼泪。

    3涕涕:泪流的样子。

    【译文】

    汁,得名于“涕”,滴滴掉落的样子。

    818 津1,进也,汁进出也。

    【注释】

    1津:汗水等体液。

    【译文】

    津,得名于“进”,体液进进出出。

    819 液1,泽也2,有润泽也3。

    【注释】

    1液:原作“汋(zhu&oacute;)”,蔡天祜刊本作“汮(jun)”,文义均不通。疏证本曰:“人身无所谓‘汋’者,‘汋’字盖误也。疑当为‘液’。”此说有理,但证据未足,现申说之:一、从字形上看,“液”字又写作“洂”,与“汋”形近,与蔡天祜刊本“汮”字形更近。《释名》全篇无“液(洂)”字而有“汋”字,可能多处“液(洂)”讹为“汋”。二、从读音上看,“液”为喻纽铎部,“泽”为定纽铎部,古音相近,符合《释名》声训条例。《释形体》同篇:“腋,绎也,言可张翕寻绎也。”以“泽”作“液”的语源,正如以“绎”作“腋”的语源。三、从文意上看,汁、津、液、汗前后相次,符合《释名》以类相从的编撰条例。四、《释饮食》篇:“吮,循也,不绝口,稍引滋汋,循咽而下也。”“汋”亦为“液(洂)”之形讹。汉班固《白虎通·情性》:“口能啖尝,舌能知味,亦能出音声,吐滋液。”滋液,就是唾液,与“吮”条文意相合。据此,改“汋”为“液”。

    2泽:湿润,滋润。

    3有:助词,无义。用作形容词词头。润泽:滋润,使不干枯。

    【译文】

    液,得名于“泽”,滋润不枯。

    820 汗,涆也1,出在于表2,涆涆然也。

    【注释】

    1涆(h&agrave;n):原作“”,据《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李善注及王先谦校改。下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澔澔涆涆,流离烂漫。”李善曰:“澔澔涆涆,光明盛貌。”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曰:“《汉书·刘向传》:‘汗出而不反者也。’‘’字字书所无,疑是‘涣涣’之误。《易》言‘涣汗’,又叠韵字。《说文》:‘涣,流散也。’《诗·溱洧》:‘方涣涣兮。’传:‘涣涣,盛也。’以释‘汗’字,于义亦安。”按:从字形看,“涆”字更近似。涆,水迅速流动的样子,又光明盛大的样子。

    2表:外表。

    【译文】

    汗,得名于“涆”,汗水流出身体外表,哗啦啦明晃晃的样子。

    821 髓1,瀢也2,瀢瀢然也3。

    【注释】

    1髓(sui):骨中的凝脂。

    2瀢(wěi):流动貌。原作“遗”,据吴志忠本、佚名校改。

    3瀢瀢然:鱼贯而行的样子。原作“遗然”,据吴志忠本校改。吴翊寅曰:“吴本作:‘髓,瀢也,瀢瀢然也。’案:‘汗’言‘然’,故‘髓’言‘瀢瀢然’,亦据谊改。”

    【译文】

    髓,得名于“瀢”,相随而行的样子。

    822 发,拔也1,拔擢而出也2。

    【注释】

    1拔:抽出,拽出。

    2拔擢:抽引。出:出生,生出。

    【译文】

    发,得名于“拔”,抽引而生出。

    823 囟1,峻也2,所生高峻也3。

    【注释】

    1囟(x&igrave;n):原作“鬓”,据疏证本、吴志忠校等改。周祖谟说:“‘鬓’别见下文,毕校改作‘囟’,‘囟’‘峻’同音。”囟,囟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在头顶的前部中央。也叫“脑门、顶门”。按,“囟”字又写作“顖”,“鬓”又写作“”,形近易讹。

    2峻:高,陡峭。

    3高峻:高耸峭拔。

    【译文】

    囟,得名于“峻”,生在高峻的地方。

    824 髦1,冒也2,覆冒头额也3。

    【注释】

    1髦:古代儿童头发下垂至眉的一种发式。

    2冒:覆盖,笼罩。

    3覆冒:蒙盖,掩蔽。头额:额头,脑门子。额,原作“颈”,据许克勤校改。许克勤曰:“‘颈’当作‘额’,字之误也。《诗》毛传及《说文》并解为‘发至眉’,则髦为覆冒头额甚明。”

    【译文】

    髦,得名于“冒”,蒙盖住额头。

    825 眉,媚也1,有妩媚也2。

    【注释】

    1媚:娇艳,美好。

    2有:助词,无义。用作形容词词头。妩媚:姿容美好可爱。

    【译文】

    眉,得名于“媚”,姿容美好可爱。

    826 头,独也1,于体高而独也2。

    【注释】

    1独:独特,特别。

    2体:身体。

    【译文】

    头,得名于“独”,在身体上居高而又独特。

    827 首1,始也2。

    【注释】

    1首:头。

    2始:开首,起头。

    【译文】

    首,得名于“始”。

    828 面1,漫也2。

    【注释】

    1面:脸部,头的前部。

    2漫:同“曼”。细润,柔美。

    【译文】

    面,得名于“漫”。

    829 额,鄂也1,有垠鄂也2,故幽州人则谓之“鄂”也3。

    【注释】

    1鄂:通“堮(&egrave;)”。边际,界限。

    2有垠鄂:形容高起而边界明显的形状。垠鄂,即“垠堮”。界限,边际。

    3幽州:古九州之一。即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译文】

    额,得名于“鄂”,高起而边际明显,所以幽州的人就叫额头为“鄂”。

    830 角者1,生于额角也2。

    【注释】

    1角:额骨两端。

    2额角:额的两旁。

    【译文】

    角,生在额头的两端。

    831 頞1,鞍也2,偃折如鞍也3。

    【注释】

    1頞(&egrave;):鼻梁。

    2鞍:鞍子。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坐具。上部中段呈凹面,两端凸起。

    3偃折:弯曲,曲折。

    【译文】

    頞,得名于“鞍”,两头高中间凹曲折像马鞍。

    832 目,默也1,默而内识也2。

    【注释】

    1默:静默不语。

    2内识(zh&igrave;):记在心里。识,记住。

    【译文】

    目,得名于“默”,把看到的默默记在心里。

    833 眼1,限也2,瞳子限限而出也3。

    【注释】

    1眼:眼珠。

    2限:期望。一说,阻止,限制。

    3瞳子:瞳仁,瞳孔。亦泛指眼睛。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曰:“‘限限’不见它书,‘限’训‘阻止’,与‘出’义不合,童子亦非可出者。疑本作‘童子限而不出也’,传写致误耳。”疑“而”为“欲”之讹。“欲” “而”二字的草书形似易混,故讹。

    【译文】

    眼,得名于“限”,瞳仁跃跃欲试地想要出来。

    834 睫1,插接也,插于眼眶而相接也。

    【注释】

    1睫(ji&eacute;):眼睑边缘的细毛。

    【译文】

    睫,就是插接,插在眼眶里而上下可以两相接合。

    835 瞳子1:瞳,重也2,肤幕相裹重也3;子,小称也4。主谓其精明者也5。或曰“眸子”6。眸,冒也7,相裹冒也8。

    【注释】

    1瞳子:瞳仁,瞳孔。虹膜中央的小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

    2重(ch&oacute;ng):重叠,重复。

    3肤幕:皮膜。此指上下眼皮、眼角膜、虹膜等组织。幕,通“膜”。

    4称:称呼,称谓。

    5精明:光亮,鲜明。指眼睛明亮。

    6眸子:瞳仁。也泛指眼睛。

    7冒:覆盖,笼罩。

    8裹冒:包裹,覆冒。

    【译文】

    瞳子:瞳,得名于“重”,多层皮膜相互包裹重叠;子,是对小的事物的称呼。“瞳子”主要说的是眼睛最明亮的部分。也叫“眸子”。眸,得名于“冒”,能够包裹蒙盖。

    836 鼻,嘒也1,出气嘒嘒也2。

    【注释】

    1嘒(hu&igrave;):小声。

    2出气:呼吸,喘气。嘒嘒:象声词。形容细微的声音。

    【译文】

    鼻,得名于“嘒”,出气声音细微。

    837 口1,空也2。

    【注释】

    1口:发声和饮食的器官。

    2空(kong):穴,洞。

    【译文】

    口,得名于“空”。

    838 颊1,夹也2,面两旁称也3。亦取挟敛食物也4。

    【注释】

    1颊(ji&aacute;):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之间的部分。

    2夹(jiā):从左右相持或相对。

    3面:原书无,据王先慎校补。王先慎曰:“今本‘两’上脱‘面’字,《御览》引‘面’下脱‘两’字。《急就篇》颜注:‘面两旁曰颊。’即本此,可证。”

    4挟(jiā)敛:挟取收敛。挟,同“夹”。敛,聚集,收获。

    【译文】

    颊,得名于“夹”,脸面两边的称呼。也取名于挟取收敛食物。

    839 舌,泄也1,舒泄所当言也2。

    【注释】

    1泄:发泄,发散。

    2舒泄:抒发,发泄。

    【译文】

    舌,得名于“泄”,发泄该说的话。

    840 齿,始也1,少长之别始乎此也2,以齿食多者长3,食少者幼也。

    【注释】

    1始:开始,开端。与“终”相对。

    2少长(sh&agrave;o zhǎng):年少的和年长的。

    3以齿食多者长:此句末尾原有“也”字,据段玉裁、疏证本校删去。篆字疏证本曰:“今本此处有‘也’字,据《太平御览》引删。”

    【译文】

    齿,得名于“始”,从年少到长大的区别从此开始,使用牙齿吃得多的人是长大了的,吃得少的人是年幼的。

    841 颐1,养也2,动于下,止于上,上下咀物以养人也3。

    【注释】

    1颐(y&iacute;):口腔的下部,俗称下巴。

    2养:供给人食物等,使生活下去。

    3上下:升降。咀:嚼,嚼食。

    【译文】

    颐,得名于“养”,从下边动作,到上边停止,上上下下地咀嚼食物用来滋养人的身体。

    842 牙,樝牙也1,随形言之也2。

    【注释】

    1樝(zhā)牙:又称鉏牙、齖、槎牙、楂枒等。错杂不齐貌。

    2随:依据,按照。

    【译文】

    牙,得名于“樝牙”,是根据形状来说的。

    843 辅车1,其骨强,所以辅持口也2。或曰“牙车”3,牙所载也;或曰“颔车”4,颔5,含也,口含物之车也6;或曰“颊车”7,亦所以载物也;或曰“鼸车”8,鼸鼠之食积于颊9,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凡系于“车”,皆取在下载上物也。

    【注释】

    1辅车:颊骨与上下牙床骨。辅本指车两旁木,所以夹车者。人颊骨似车辅,故称。

    2辅持:辅助,支持。

    3牙车:下颚骨。即下牙床。

    4颔(h&agrave;n)车:原书无“车”字,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校补。颔车,即牙车,下颚骨。

    5颔:下巴。

    6车:牙床。

    7颊(ji&aacute;)车:牙下骨,载齿的腭骨。

    8鼸(xi&agrave;n)车:颊辅与牙床。

    9鼸鼠:田鼠的一种,灰色短尾,能颊中藏食。

    【译文】

    辅车,它的骨头强硬,用以辅助支持口腔。有人叫它“牙车”,是负载牙齿的地方;有人叫它“颔车”,颔,得名于“含”,是嘴里含衔食物的地方;有人叫它“颊车”,也是负载食物的地方;有人叫它“鼸车”,鼸鼠的食物藏在脸颊旁的口腔里,人吃饭像它,所以起了这名。凡是属于“车”的,都是取名于从下面负载上面物体的。

    844 耳,耏也1,耳有一体2,属著两边3,耏耏然也4。

    【注释】

    1耏(&eacute;r):颊毛,胡须。也形容多须的样子。

    2一体:一样,一同。

    3属著(zhu zhu&oacute;):依托,附着。两边:两侧。

    4耏耏:犹“髯髯”。舒展的样子。

    【译文】

    耳,得名于“耏”,耳朵有两只是同样的,附着于两边,自然放松的样子。

    845 唇,缘也1,口之缘也。

    【注释】

    1缘:边沿。

    【译文】

    唇,得名于“缘”,是嘴的边缘。

    846 吻1,免也2,入之则碎,出则免也。又取抆也3,漱唾所出4,恒加抆拭5,因以为名也。

    【注释】

    1吻:嘴唇,嘴角。

    2免:逃避,逃脱。

    3抆(wěn):擦拭。

    4漱唾:吮吸与吐出。漱,吮吸,饮。唾,吐,呕吐。

    5恒:经常,常常。

    【译文】

    吻,得名于“免”,食物进去就被咬碎,出来就会幸免。又取名于“抆”,吮吸和吐出的东西,经常擦拭,因而用作名称。

    847 腃1,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

    【注释】

    1腃(qu&aacute;n):嘴唇,口边。原作“舌”,据疏证本、王鸣盛校意改。疏证本曰:“今本‘因以为名也’之下提行别起,作‘舌,卷也’云云。案:‘舌’已见前,不应重出。郑注《周礼·考工记·梓人》云:‘吻,口腃也。’今本‘舌卷’盖‘口卷’之讹,口卷即‘吻’,当承‘吻’下,故并为一,而以‘或曰’字联合之。”王鸣盛曰:“疑此当作‘或曰口腃,可以卷制’云。”按:虽“口”“舌”字形相近,但增“或曰”二字,则与原文相差太大,故不如改为“腃”字更为合理。

    【译文】

    腃,得名于“卷”,可以用来卷制食物,使其不掉下。

    848 鼻下曰“立人”1,取立于鼻下,狭而长,似人立也。

    【注释】

    1立人:人中。指人的上唇之上正中凹下的部分。

    【译文】

    鼻子下面的人中叫作“立人”,取名于长在鼻子下面,狭窄而细长,好像人立在那儿一样。

    849 口上曰“髭”1。髭,姿也2,为姿容之美也。

    【注释】

    1髭(zi):嘴唇上边的胡子。

    2姿:容貌,姿态。

    【译文】

    嘴唇上边的胡子叫作“髭”。髭,得名于“姿”,成为外貌仪容的美姿。

    850 口下曰“承浆”1,承水浆也2。

    【注释】

    1承浆:穴位名。下唇中央的凹陷处。因其处可承接口涎等,故名。

    2承水浆也:原作“浆水也”,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改。疏证本曰:“承水浆也,今本作‘浆水也’三字,据《太平御览》引增改。”水浆,指饮料或流质食物。也指体液、汁液。

    【译文】

    嘴的下边叫作“承浆”,承接汁液。

    851 颐下曰“须”1。须,秀也2,物成乃秀,人成而须生也。亦取须体干长而后生也3。

    【注释】

    1颐下:下巴的下面。须:下巴或嘴边的毛。

    2秀:植物开花抽穗。

    3须:须要,需要。体干(g&agrave;n):身体,身材。长(zhǎng):长大,成年。

    【译文】

    下巴或嘴边的毛叫作“须”。须,得名于“秀”,植物长成了会开花抽穗,人长成了就会生出胡须。也取名于必须身体长大以后才能生出胡须。

    852 在颊耳旁曰“髯”1,随口动摇,髯髯然也2。

    【注释】

    1髯(r&aacute;n):颊毛。亦泛指胡须。

    2髯髯:多须貌。

    【译文】

    在脸颊耳朵旁边的毛叫作“髯”,随着嘴巴的活动动荡摇摆,毛茸茸的样子。

    853 其上连发曰“鬓”1。鬓,滨也2;滨,崖也3,为面额之崖岸也4。

    【注释】

    1其:指代上条所言之“髯”。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2滨:水边,近水的地方。

    3崖:岸边。也指边际,界域。

    4面额:脸面,面部。崖岸:边际。

    【译文】

    颊毛上面连着头发的毛发叫作“鬓”。鬓,得名于“滨”;滨,就是边际,鬓发是面部的边际。

    854 鬓曲头曰“距”1。距,拒也2,言其曲似拒也。

    【注释】

    1曲头:尾部弯曲。头,犹“端”,此指鬓发尾端。距:雄鸡、雉等腿后突出像脚趾的部分。比喻钩形之物。

    2拒:通“矩”。画方形或直角的用具,即曲尺。下同。

    【译文】

    鬓发尾部弯曲的叫作“距”。距,得名于“拒”,是说它弯曲得像曲尺。

    855 项1,确也2,坚确受枕之处也3。

    【注释】

    1项:脖子的后部。

    2确:坚硬。

    3坚确:坚固,坚实。受枕:接纳枕头。受,接取。

    【译文】

    项,得名于“确”,坚硬结实的它是接纳枕头的部位。

    856 颈1,俓也2,俓挺而长也3。

    【注释】

    1颈:脖子的前部。

    2俓(j&igrave;ng):同“径”。直,直接。

    3俓(j&igrave;ng)挺:同“径挺”。直貌。挺,直,直立。

    【译文】

    颈,得名于“俓”,直立而较长。

    857 咽1,咽物也2。

    【注释】

    1咽(yān):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喉的上方,相应地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通称咽喉。

    2咽(y&agrave;n):吞入,吞食。

    【译文】

    咽,是吞咽食物的。

    858 1,在颐缨理之中也2。青徐谓之“脰”3,物投其中,受而下之也;又谓之“嗌”4,气所流通,阨要之处也5。

    【注释】

    1(yān):咽头,喉结。

    2颐(y&iacute;):口腔的下部,俗称下巴。缨:系冠的带子。以二组系于冠,结在颔下。理:纹理,纹路。

    3青徐:青州和徐州的并称。脰(d&ograve;u):颈肉。转指喉结。

    4嗌(y&igrave;):咽喉。亦指咽头。口腔与食道中间的区域,为漏斗状。

    5阨(&agrave;i):狭窄,险要。要:险要。

    【译文】

    ,在下巴之下系冠缨子的纹路之中。青州和徐州一带把它叫作“脰”,食物投到里边,接纳并咽下;又叫作“嗌”,气体在这里流转通行,是狭窄险要的地方。

    859 胡1,互也2,在咽下垂,能敛互物也3。

    【注释】

    1胡: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2互:交,合。

    3敛互:敛合,收敛包合。敛,收藏。

    【译文】

    胡,得名于“互”,在咽喉下面,能够收敛包藏食物。

    860 胸犹啌也1,啌气所冲也。

    【注释】

    1胸: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啌(xiāng):水或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

    【译文】

    胸犹如说“啌”,是呛气时所冲击的地方。

    861 臆犹抑也1,抑气所塞也2。

    【注释】

    1臆(y&igrave;):胸骨,胸。

    2抑:遏制,阻止。

    【译文】

    臆犹如说“抑”,是闭气时所塞满的地方。

    862 膺1,壅也2,气所壅塞也3。

    【注释】

    1膺(ying):胸。

    2壅:堵塞,阻挡。

    3壅塞:阻塞。

    【译文】

    膺,得名于“壅”,是气息壅塞的地方。

    863 腹,复(複)也1,富也2,肠胃之属以自裹盛3,复(復)于外复(複)之4,其中多品5,似富者也。

    【注释】

    1复(複):重复,重叠。

    2富:充裕,丰厚,多。

    3肠胃:肠与胃。裹盛(ch&eacute;ng):包裹,容纳。

    4复(復):又,更,再。

    5品:物品,物件。

    【译文】

    腹,得名于“复(複)”,也得名于“富”,肠胃之类的用以自我包裹容纳,又在外边重复包裹,里面有很多物品,像是个富有的人。

    864 心,纤也1,所识纤微2,无物不贯心也3。

    【注释】

    1纤:细小,微细。

    2所识(zh&igrave;):记得的事物、事情。纤微:细微。

    3贯心:深入心中。

    【译文】

    心,得名于“纤”,记得的东西纤细微小,没有什么事物和事情不深入到心里。

    865 肝,干也1,五行属木2,故其体状有枝干也3。凡物以木为干也4。

    【注释】

    1干(g&agrave;n):指器物、事物的主干。

    2五行: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指水、火、木、金、土。木:五行之一。

    3体状:形体,形状。枝干:树枝和树干。比喻旁支和主干。

    4木:原作“大”,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木,今本讹作‘大’,据《太平御览》引改。”

    【译文】

    肝,得名于“干”,在五行上属于木,所以它的形状有旁支和主干。凡是器物都以木为主干。

    866 肺,勃也1,言其气勃郁也2。

    【注释】

    1勃:盛貌。

    2气:呼吸,气息。勃郁:茂盛,旺盛。

    【译文】

    肺,得名于“勃”,是说它呼吸的气息勃勃旺盛。

    867 脾,裨也1,在胃下,裨助胃气2,主化谷也3。

    【注释】

    1裨(b&igrave;):增加,增补,补益。

    2裨助:增益,补益。胃气: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

    3主:主宰,掌管。也就是负责某功能。化谷:消化粮食。谷,粮食作物总称。

    【译文】

    脾,得名于“裨”,在胃的下边,补益胃的功能及其精气,负责消化粮食。

    868 肾,引也1,肾属水2,主引水气3,灌注诸脉也4。

    【注释】

    1引:抽取,收纳。

    2水:五行之一。

    3水气:此指五行中水的精气。

    4灌注:流泻,浇灌。脉:血管。

    【译文】

    肾,得名于“引”,肾在五行里属于水,主宰抽取水的精气,浇灌每条血管。

    869 胃,围也,围受食物也1。

    【注释】

    1围受:围裹收纳。

    【译文】

    胃,得名于“围”,是围裹收纳食物的。

    870 肠,畅也1,通畅胃气2,去滓秽也3。

    【注释】

    1畅:通畅,通达。

    2通畅:畅通。胃气: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

    3去:去掉,除去。滓秽(zi hu&igrave;):肮脏污浊,此指粪便。

    【译文】

    肠,得名于“畅”,畅通胃的功能及精气,除去粪便。

    871 脐1,剂也2,肠端之所限剂也3。

    【注释】

    1脐:肚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肚子中间脐带脱落之处。

    2剂(j&igrave;):剪绝,割截。

    3肠端:古人或以为肚脐连着肠子,脐带为肠之一端。限剂:限止,截断。

    【译文】

    脐,得名于“剂”,由肠子的一端截断而成。

    872 胞1,鞄也2。鞄,空虚之言也3,主以虚承水液也4。或曰“膀胱”,言其体短而横广也5。

    【注释】

    1胞:通“脬(pāo)”。尿脬,膀胱。

    2鞄(p&aacute;o):柔革,指车轮外框包的皮革。

    3空虚:空无,不充实。

    4虚:空虚,空无所有。承:接受,承受。水液:液体。此指尿液。液,原作“汋”,为“洂(液)”之形讹。参819注释。873与此同,不赘述。

    5横广:广阔,广大。

    【译文】

    胞,得名于“鞄”。鞄,说的是空无所有,尿脬主管以空虚承接尿液。也叫作“膀胱”,是说它的体形短而宽广。

    873 自脐以下曰“水腹”1,水液所聚也。又曰“少腹”2。少3,小也,比于脐以上为小也。

    【注释】

    1水腹:肚脐以下部位,或指脐下两旁。

    2少(sh&agrave;o)腹:小腹。

    3少:小。

    【译文】

    从肚脐以下叫作“水腹”,是尿液聚集的地方。又叫作“少腹”。少,得名于“小”,与肚脐以上比起来算是小的。

    874 阴1,荫也2,言所在荫翳也3。

    【注释】

    1阴:男女外生殖器。

    2荫(y&igrave;n):遮盖,隐蔽。

    3所在:存在的地方。荫翳:遮蔽。

    【译文】

    阴,得名于“荫”,说的是阴器存在的地方受到遮蔽。

    875 胁1,挟也2,在两旁,臂所挟也。

    【注释】

    1胁(xi&eacute;):身躯两侧自腋下至腰上的部分。亦指肋骨。

    2挟(xi&eacute;):夹在腋下。

    【译文】

    胁,得名于“挟”,长在身体两旁,为胳膊所夹持。

    876 肋1,勒也2,检勒五脏也3。

    【注释】

    1肋(l&egrave;i):肋骨,胸部两侧成对的、扁而弯的长形骨。

    2勒(l&egrave;):约束,抑制。

    3检勒:约束,限制。检,约束。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

    【译文】

    肋,得名于“勒”,约束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

    877 膈1,隔也2,隔塞上下3,使气与谷不相乱也4。

    【注释】

    1膈(g&eacute;):膈膜,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也称横膈膜。

    2隔:遮断,阻塞。原作“塞”,据吴志忠本校改。

    3隔塞:原作“塞”,据卢文弨、疏证本等补出。疏证本曰:“今本脱‘隔’字,据《太平御览》引增。”

    4气:呼吸的气息。相乱:互相混杂。

    【译文】

    膈,得名于“隔”,隔开上部的胸腔和下部的腹腔,使气息与食物不相混杂。

    878 腋1,绎也2,言可张翕寻绎也3。

    【注释】

    1腋:胳肢窝。

    2绎(y&igrave;):寻绎,理出事物的头绪。引申为解析。

    3张翕(xi):张开、关闭。翕,收敛,聚合。寻:伸开双臂测求长度。绎:抽引,收缩。

    【译文】

    腋,得名于“绎”,说的是可以开合伸缩。

    879 肩,坚也1。

    【注释】

    1坚:强劲。

    【译文】

    肩,得名于“坚”。

    880 甲1,阖也2,与胸、胁皆相会阖也3。

    【注释】

    1甲:背脊上部跟两胳膊接连的部分。后作“胛”。

    2阖(h&eacute;):闭合。

    3皆:疏证本、黄丕烈、吴志忠校作“背”。疏证本曰:“背,今本讹作‘皆’,据《太平御览》引改。”会阖:会合,聚集。

    【译文】

    甲,得名于“阖”,与胸、胁均互相会合。

    881 臂,裨也1,在旁曰裨也。

    【注释】

    1裨(p&iacute;):副贰,辅佐。

    【译文】

    臂,得名于“裨”,在旁边辅佐就是裨。

    882 肘,注也1,可隐注也2。

    【注释】

    1注:通“柱”。支撑。

    2隐:用同“稳”。安稳,稳定。

    【译文】

    肘,得名于“注”,可以安稳支柱。

    883 腕,宛也1,言可宛屈也。

    【注释】

    1宛:弯曲,宛转。

    【译文】

    腕,得名于“宛”,可以宛转屈曲。

    884 掌,言可以排掌也1。

    【注释】

    1排:劈击。掌:用手掌拍打。

    【译文】

    掌,说的是能够劈击掌掴。

    885 手,须也1,事业之所须也2。

    【注释】

    1须:依靠。又指须要,需要。

    2事业:古代特指劳役、耕稼等事。

    【译文】

    手,得名于“须”,是劳作干事必须依靠的。

    886 节1,有限节也2。

    【注释】

    1节:骨节,骨骼连接的部分。

    2限节:限制,节制。

    【译文】

    节,说的是有所限定节制。

    887 爪1,绍也2,筋极为爪3,绍续指端也4。

    【注释】

    1爪(zhǎo):指甲,也指手指或手。

    2绍:承继。

    3筋:肌肉,肌腱或附在骨头上的韧带。极:尽头,终了。

    4绍续:继续,承续。指端:手指末端。

    【译文】

    爪,得名于“绍”,筋肉的尽头是爪,它承续手指的末端。

    888 背,倍也1,在后称也。

    【注释】

    1倍:背对,背向。

    【译文】

    背,得名于“倍”,背向前方所以这样称呼。

    889 脊,积也1,积续骨节2,终上下也3。

    【注释】

    1积:累积,堆叠。

    2积续:累积,连续。骨节:骨头,骨头的关节。

    3终:竟,尽。

    【译文】

    脊,得名于“积”,累积接续骨头的关节,直到上下的两个尽头。

    890 尾,微也,承脊之末稍微杀也1。

    【注释】

    1末稍:末端,末尾。稍,禾末,泛指事物的末端。微杀(sh&agrave;i):细小。杀,细小。

    【译文】

    尾,得名于“微”,承接脊骨的末尾变得细微了。

    891 要1,约也2,在体之中,约结而小也3。

    【注释】

    1要(yāo):同“腰”。

    2约:缠束,环束。

    3约结:约束,扎缚。

    【译文】

    腰,得名于“约”,在身体的中间,受到约束扎紧而细小。

    892 髋1,缓也2,其腋皮厚而缓也3。

    【注释】

    1髋(kuān):髋骨,组成骨盆的大骨,通称胯骨。也指髋骨所在部位。

    2缓:宽绰,松弛。

    3腋:吴志忠校:“当有误,各本同。”按,“腋”应是“腴(y&uacute;)”之形讹。腴,腹下肥肉。《灵枢经·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证明腴部皮缓,与《释名》“皮厚而缓”相合。缓,松弛,宽松。与“纵”同义。纵,松缓。《灵枢经》中常见“皮缓”“皮纵”之说,相反地,还可说“皮急”。如《灵枢经·本藏》:“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或作“果”)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不相离者大肠结。”

    【译文】

    髋,得名于“缓”,那里的肥肉表皮丰厚松软。

    893 臀1,殿也2,高厚有殿遌也3。

    【注释】

    1臀:原作“臂”,据郎奎金刻《逸雅》本及段玉裁、朱彬等校改。朱彬曰:“彬谓‘臂’字重,此必‘臀’字之误。古者最后谓之‘殿’,故军败在后为‘殿’,宫殿之‘殿’与尾首之臀,皆取义于‘殿’。”臀,人体后面两股上端和腰相连的部位。

    2殿:通“垠”。界限,边际。

    3有殿遌(&egrave;):形容高起而边界明显的形状。殿遌,犹“垠堮”。边际,悬崖。遌,通“堮”。崖岸,边际。

    【译文】

    臀,得名于“殿”,高起厚实而边界明显。

    894 尻1,廖也2,尻所在廖牢深也3。

    【注释】

    1尻(kāo):肛门。

    2廖(li&aacute;o):同“寥”。空旷,深远。

    3廖牢:犹“寥寥”。空虚貌。亦作“牢牢”,寥廓深远貌。

    【译文】

    尻,得名于“廖”,肛门所在的地方空虚幽深。

    895 枢1,机也2,要、髀、股动摇如枢机也3。

    【注释】

    1枢:本指转轴或承轴之臼。此指髀枢,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也称“髀臼”。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内容分开另立为条。

    2机:关键,枢纽。

    3髀(b&igrave;):股部,大腿外侧。股:大腿。动摇:摇摆晃动。

    【译文】

    枢,得名于“机”,腰部、股部、大腿摇摆晃动就像转轴和枢纽那样。

    896 髀,卑也1,在下称也。

    【注释】

    1卑:低。与“高”相对。

    【译文】

    髀,得名于“卑”,在下肢部位的称呼。

    897 股1,固也2,为强固也3。

    【注释】

    1股:大腿。

    2固:牢固,坚硬。

    3为(w&egrave;i):因为。强固:坚固,牢固。

    【译文】

    股,得名于“固”,因为它坚强牢固。

    898 膝,屈也1,可屈伸也2。

    【注释】

    1屈:原作“伸”,据周祖谟、徐复校改。徐复《〈释名〉补疏》:“‘膝’ ‘伸’声不近,当以‘屈’为义。《世说新语·方正》:‘梅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即用屈义。”屈,弯曲。

    2屈伸:屈曲与伸舒。

    【译文】

    膝,得名于“屈”,因为它可以屈曲与伸舒。

    899 脚1,却也2,以其坐时却在后也3。

    【注释】

    1脚:腿的下端,小腿。后来又指足。

    2却:退。

    3以:因为。坐: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译文】

    脚,得名于“却”,因为它在人坐着的时候退却在后边。

    8100 胫1,茎也2,直而长,似物茎也。

    【注释】

    1胫(j&igrave;ng):小腿。

    2茎:草木干。泛指直立的柱或竿。

    【译文】

    胫,得名于“茎”,又直又长,好像植物的茎干。

    8101 膝头曰“膞”1。膞,团也2,因形团圜而名之也3。或曰“蹁”4。蹁,扁也,亦因形而名之也5。

    【注释】

    1膝头:膝盖。膞(zhuǎn):膝盖。

    2团:原作“围”,据段玉裁、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案《说文·肉部》云:‘膞,切肉也。’《囗部》云:‘团,圜也。’据谊,此当作‘团’。弟‘团’‘膞’同是‘专’声,容可假借。”团,圆。

    3团圜(yu&aacute;n):团圆,圆貌。圜,同“圆”。圆形。

    4或曰:原书“或曰”另起一条,今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与前合并。或,有人,有些人。蹁(pi&aacute;n):膝盖。

    5因形:根据形状。

    【译文】

    膝盖叫作“膞”。膞,得名于“团”,是因为形状团圆而为它命名的。有的人叫“蹁”。蹁,得名于“扁”,也是根据形状而命名的。

    8102 足1,续也2,言续胫也。

    【注释】

    1足:脚。

    2续:连属,连接。

    【译文】

    足,得名于“续”,是说它是接续小腿的。

    8103 趾1,止也,言行一进一止也。

    【注释】

    1趾:脚指头,也泛指脚。

    【译文】

    趾,得名于“止”,说的是行走时一只脚前进一只脚停止。

    8104 蹄1,底也2,在足底也3。

    【注释】

    1蹄:兽畜足趾端的角质物,后借以通称兽畜的脚。

    2底:最低下的地方,物体最下的部位。

    3在足底也:原作“足底也”,另成一条。前面已有“足,续也”,这里不应再有“足”条,据黄丕烈、吴志忠等与“蹄,底也”合并,并据吴志忠本、佚名校增一“在”字。足底,指足下面,即足掌,又称“脚底板”。

    【译文】

    蹄,得名于“底”,因为它在脚底。

    8105 踝1,确也,居足两旁,硗确然也2。亦因其形踝踝然也3。

    【注释】

    1踝(hu&aacute;i):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的部分。由胫骨和腓(f&eacute;i)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

    2硗(qiāo)确:土地坚硬瘠薄。此泛指坚硬。

    3踝踝:单独凸出的样子。

    【译文】

    踝,得名于“确”,长在两只脚的外边,很坚硬的样子。也因为它的形状像是单独凸出的样子。

    8106 足后曰“跟”,在下旁著地1,一体任之2,象木根也3。

    【注释】

    1旁:通“方”。方向,方位。著(zhu&oacute;)地:落地,碰到地面。

    2一体:整个身体。又疑“一”是古文“上”之形讹。“一体”应是“上体”,与下条“上体之所钟聚”之“上体”一致。且脚跟也是整个身体之一部分,再言“一体任之”,稍有未协。又12107“起,启也。启,一举体也”,“一”也疑是“上”之误。启是跪,危坐。古人跪是膝盖着地,臀部抬起,身子上耸,这正是“上举体”之义。任:使,用。引申有凭依、依据之义。

    3木根:树根。

    【译文】

    脚底的后边叫作“跟”,在下边落地,担负着整个身子,像是树的根。

    8107 踵1,钟也2。钟,聚也,上体之所钟聚也3。

    【注释】

    1踵(zhong):脚后跟。也泛指脚。

    2钟:汇聚,集中。

    3钟聚:汇集,聚集。

    【译文】

    踵,得名于“钟”。钟,就是“聚”,上面身体的重量汇聚的地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