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哪国语言
地里的大白菜收回来后,今年地里就没活干了。
要是没有其他安排,庄稼人就可以在家里猫冬,等着十来天后过年了。
谢山河每天在家里编簸箕、竹篮子、竹刷子等东西,攒多了可以拿去供销社换钱,虽然钱不多,但能补贴家里一分是一分。
谢温跟着村里人在打零工,现在镇子上在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碎石,谢温他们从周围的山坡荒地里收集乱石。
运到路边,左手用废旧传动皮带做的专用工具套住石块,右手抡锤将其破碎,然后堆成台体,等待工作人员前来收方结算工钱。
谢温每天回来累得沾床就睡,两个手掌上都是伤口,一看就知道这活计非常耗费体力。
谢颖本来也想跟大哥一起打碎石赚钱的,但是大哥把锤子给他,他拿着锤子抡几下后,胳膊就累得抬不起来了,只好放弃这个高难度的赚钱工作。
但是赚钱这事,谢颖还没有放弃。
因为生产队的这头母牛都快不下奶了,以前多的时候,他一天能去生产队三趟、挤六瓶输液吊瓶的牛奶回来给小宝喝。
但是现在他一天加起来都挤不到半瓶牛奶。
虽然小宝现在已经可以吃饭了,但是谢颖听人家说了,小孩喝牛奶对身体好。
他也觉得小宝从来没有生过病,都是因为一直喝奶粉,麦乳精,牛奶,混合交叉地喝着,从来没有断过的缘故。
他就想能一直让小宝喝牛奶,一直长得白白胖胖、没病没灾的。
不过这头母牛不下奶,谢颖也没有办法。
而生产队的另一头母牛要一个多月以后才生小牛犊,他就想着自己能赚点钱,给小宝买一罐麦乳精喝,把小宝把这一个月左右的空奶期给续上。
不过,他从放寒假第一天就开始想了,也拉着三哥谢和一起想,到现在也没想出来现在能赚钱的法子。
这天上午,谢家的堂屋里烧着火炉子,余贵琴坐在旁边拿着锥子做鞋子,谢山河坐在角落里编竹篮子。
方秋莲在做缝衣服,给孩子们做过年的新衣服。
今年一家人赚的钱只够还生产队的一部分债,再没有闲钱给孩子们买新衣服的,甚至连新布匹也没有。
但是大过年的,大人就算了,小孩总要一件新衣服过年穿的才像样。
于是谢山河拿了一件自己的棉袄出来,让余贵琴拆了料子给孩子们做新年衣服穿。
这条棉袄是谢故去部队的第一年给他爹谢山河买的,厚实棉软,料子很不错,谢山河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穿。
而这条袄子做不出五个孩子的衣服的。
虽然谢和跟谢颖都明确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过年不用特地给他们做新衣服,只要给小渊小博和小宝做新衣服就好了。
但几个大人都舍不得,再大也是个半大孩子呢,过年怎么能没有新年衣服穿呢。
最后,余贵琴也拿出自己的一条新棉袄,让方秋莲拆了料子给孩子们做新衣服穿。
方秋莲下不了手,还是余贵琴自己拿剪刀剪开的,好好的棉袄被剪坏了,这下子方秋莲不拆也得拆了。
小渊和小博围在方秋莲身边,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新年衣服是怎么从无到有的。
谢和搬了两个凳子坐在火炉子旁边写寒假作业。
上初中后,为了升高中,他的作业更多了。
谢颖抱着小宝坐在门槛边上,正兴致勃勃地教小宝念诗,小宝,跟着小哥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小宝懵圈,想不起来后面是什么了,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转,然后看着谢颖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谢颖改变策略,一次不教那么多字,教少一点:“小宝,跟着小哥念,锄禾日当午。”
小宝小脑袋扎进谢颖的怀里,一个字也不愿意跟着念了,强烈表达着自己不喜欢这个游戏。
谢和从作业本上抬起头,笑着说:“幺儿,你也太着急了吧,小宝现在还锅锅锅的叫咱呢,你就要教他念书了,你还是先教他把‘哥’叫准了吧。”
谢颖想想也是,于是重新教了起来:“小宝,喊小哥。”
“小锅。”小宝奶声奶气地喊。
哈哈哈,屋里人全都笑了起来。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小宝生气了,瞪着圆滚滚的眼睛朝着大家喊。
大家很识趣地收起了笑声,不敢再将眼神放在小宝身上,埋头故作自己的活计,实际上都在憋笑。
惹谁都不能惹小奶娃,特别是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小奶娃,他虽然说话不利索,但是骂人很利索。
听语气就知道,骂得还挺凶。
谢颖也憋着笑,“好了,小宝,大家夸小宝聪明呢,都会喊小哥了。”
“啊?”小宝问。
谢颖点头,“当然是真的了。”
小宝:“啊。”
谢颖:“小哥从来不骗小宝,对不对。”
小宝也点头:“嗯。”
大家的眼神纷纷不动声色地看过来,想知道这俩人是怎么通过“啊,嗯”这些语气词沟通的。
谢和看得一头雾水,完全看不懂,更听不懂,这是哪国语言?
关键是为什么幺儿听懂了?这俩人自创的语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