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前方战事!!!
凝视手中那封军情战报,黄玄心中只感觉后军,可谓是出师不利,刚打下玉和县,便遭遇了北地府战事引发的宋廷调集的增援大军。
而这支军队的将领们似乎计划让全军士兵在剿灭叛军的实战中磨练,以期在北地战场迅速适应并提升战斗力,而不是分兵。
同时,信中请求他调派三千营前去支援,以期一举歼灭敌军,从而提升炎军的声望,同时沉重打击宋廷在河中路的士气,就可以让那些贪生怕死的县令投降开城。
黄玄谨慎地将信件收好,神情肃穆地下达命令:“传我军令,令三千营即刻前往后军,不得延误。”
“末将立即领命,率领三千营前往后军支援。”
话音刚落,脱不尔便准备走出大厅,却被黄玄及时拦下,黄玄表示稍后有事要交代。
接着,黄玄转向大厅中其他站立的将领,询问他们是否已明白命令。
众将领齐声回应,表明已完全理解。黄玄点头表示满意,随即命令他们各自忙碌去。
“军师,你稍后离开,我有要事相商。”
当众人陆续离开,大厅中只剩下黄玄、脱不尔和沈三时,黄玄转告脱不尔,稍后将有二千射雕骑兵前来报到,归入三千营,待骑兵到位后,再一同前往后军。
提起这支骑兵,黄玄的眼角不禁微微抽搐。
“助战结束后,即刻带领后军收集到的财宝返回。”
沈三则被指派负责监督灭佛信道的事务,并在三个月内提交一份详细报告。
“末将(属下)令命。”
在他们离开后,黄玄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后军方向,似乎想要穿透空间,目睹后军的战斗情景。
还在心中默默思忖“二千骑兵的招募费用高达八十万两银子,希望这些一人三马的骑兵,能带来物超所值的战果。”
同时,也在心中默默期盼“不知其他三军的战况如何,是否一切顺利?”
就在黄玄陷入沉思之际,玉和县的后军将领们聚集在一个严肃气氛的大厅中,正紧张地讨论着如何破解敌军的攻势。
“将军,我明天应以我军精锐神武甲重武士为矛直攻敌军前军,强弓为辅压制敌军后面的箭阵,其由者为三阵,右,左两阵,佯攻两冀,最后一阵为后阵以为中军,在前阵成功攻破敌军前军后,三阵立刻发起总攻,冲垮敌军阵型,让其迅速溃败。”
在这位部将说完后,马上就有另一位部将,出来反驳道“不可将军,此战法有很大的问题,万不可采用。”
沈武在听完后,也觉得这种战法有很大的缺陷,但还没有等他说,就被人抢答了。
并让出来反驳的将领继续说出他的原因与他觉的可行的办法。
得到示意后,那位部将继续慷慨激昂的说道:“将军,此法虽然可行,但是会让我军中军防守薄弱,让敌人的骑兵有可乘之机,而我军骑兵只有五百人。”
“所以末将觉得应等三千营骑兵到后,在与其主将商量出一个可行的破敌之策,至于我们现在应该以守城为主。”
听到这一番话,沈武摇了摇头,示意那些刚想反驳的将领,让其不要说他来说。
沈武用着沉着冷静的语气道“我听了半天了,觉得诸位的破敌之策都还可以,多多少少都有些缺陷。”
“所以本教在听了如此多的破敌之策后,决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讲出了一套新的破敌之策,大家不妨听一听,看本将这个破敌之策是否有误。”
那些部将纷纷表示愿意听沈武想出来的破敌之策。
沈武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本将认为我军应该分成五阵,一阵为其前,为我军精锐,为防以攻,又分右左中三阵,亦是如此,在为后阵,其敌方骑兵,绕路袭击,扰乱我军阵型。”
三千营行军速度,按我的推测明天我们开战一刻钟后,差不多就会到达,到那时我军则转守为攻。
“然,三千营在开战三刻后,还没有来,仍然转守为攻。”
“诸位觉得此法可行否?”
诸将在听完此话后,纷纷拱手大声道:“我等觉得将军执法可行。”
在得到答复后,沈武站起身来,并大声宣布道“既然诸位都觉得可行,那明天我们便与敌军决一死战。”
“同时负责城防的营,则今晚加紧巡逻,防止敌军偷袭,其余各营,当好生休息。
将军,明日我军当以精锐重甲武士为利矛,直指敌军前锋,辅以强弓手压制其后阵箭雨。
此战阵分为三排,右翼、左翼两阵佯攻,以分散敌军注意力,而中央阵线则为后援,待前阵一击得手,三阵齐发,以雷霆之势冲破敌阵,令其迅速溃散。
然而,此时有部将走出,言道:“不可,将军。此策虽妙,却有不足,不宜轻率采用。”
沈武听那位部将所言,心中亦有所疑,然未及开口,已被他人抢先。
该将领继续慷慨陈词“将军,此策虽可取,但使我军中军防守薄弱,敌骑可乘虚而入。”
“我军骑兵仅五百,难以为继。”
“故末将以为,宜待三千营骑兵至,再与主将共商破敌之策。”
“目前,我军应以守为主。”
沈武将军闻言,微微摇头,示意欲言者勿言,由他来定夺。
沈武沉声道:“诸位,我已聆听多时,各位的计策均有所长,亦有所短。”
“故本将决定吸取各位之长,摒弃其短,提出一套新的破敌之策,各位不妨一听。”
众将纷纷表示愿闻其详。
“本将认为,我军可分五阵,前为精锐,似守似攻,左右中三阵,左古为守,中援,后阵防备敌骑绕后。”
“三千营预计明日战时一刻钟后至,届时我军可由守转攻。”
“然而,若三千营三刻后未至,我军仍当由守转攻,与敌军决一死战。”
“诸位以为如何?”
众将纷纷拱手,高声道:“我等以为将军之策可行。”
沈武遂起身,高声宣布“既如此,明日我军将与敌军决一死战。”
“城防之营,今夜加强巡逻,以防敌军夜袭;其余各营,务必休息充足,为明日之战做好准备。”
“我等遵命!”
与此同时,宋军的气氛明显轻松许多。
宋军主将沈从兴坐在帐中主位,喜形于色“诸位,此乃意外之喜!”
“我军原奉命驰援北地,岂料途中竟遇此机遇。”
“若贱军敢于野战,我将率四万大军一举剿灭之。”
“若敌军闭城不出,我军则征召周边民兵青壮,召工匠建造攻城器械,让新兵见血,以备北地抗敌。”
“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纷纷赞同,却有一小将挺身而出“主将,此事万万不可。”
“我军本为驰援北地而来,岂能因乱民造反而逗留?”
“即便须剿贼,也只需数千大军,配以民兵青壮围城,不出数月,城中贼军必因粮尽而出,届时我军可一举破之,其余大军,则继续驰援北地。”
“所以请主将三思啊!”
沈从兴心里很不痛快,但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语气也尽量显得和蔼。
“小郑将军,请您理解,我并非不愿意那样做,实在是因为从和中路征调的士兵中,只有那一万常年驻守的禁军还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至于其他各地征调来的厢兵,他们哪一个是训练有素,敢战之兵呢?”
“如果让这样一支军队投入战场,小郑将军,您应该清楚那将是怎样的局面。”
“而且,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同意了我的决策,这也说明我的决策是正确的,小郑将军,您就不用再提出反对意见了。”
郑骁似乎还想继续争辩,但周围将领们的纷纷劝说让他不得不闭嘴。
最后,他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
“向沈从兴行了个礼,用带着不甘的声音说:“末将明白了。”
说完,郑骁便转身离去。
沈从兴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自摇头,心想郑骁还是太年轻。
他们这支四万多人的大军中,真正能打仗的军队不过五千人,其余的充其量只能守守城池,对付一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如果面对北边的晋军,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而且事实上,朝廷要求他们从和中路调集整整一万精锐和三万敢战的厢兵,来支援北地的战事。
最关键的是,和中路上报给朝廷的兵册上写着,整个河州路有三万精锐禁军,六万敢战的厢军,以及数十万的民兵。
就连朝廷中的大臣们看了都感到不可思议,所以他们只预计了五万的战兵。
然而,当他下来调兵时,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十万战兵,朝廷预计的五万战兵都没有,勉强能凑齐的也不过一万多人的“禁军”。
还不得不从各地强行征召了近三万看起来还可以的厢兵和民兵。
之后,他便带领着这样一支军队前去支援北地,途中,接到了来自武宁县的求援,得知有人叛乱,他立刻带领军队前来镇压叛军。
同时,沈从兴还希望剿灭叛军的过程能够拖延一些时间,给他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士兵,以便在北地与晋军的交战中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想到这里,沈从兴再次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缓缓地站起了身,对在场的将领们宣布“各位,既然我们已经达成共识,那么请依照我说的话,执行下去。”
“除此之外,加强营军的巡逻,以确保能及时发现并抵御任何可能的突袭。”
“对了,除了我说的这些,别忘了看能不能侦查出那叛军,现在有多少人?。”
“我没有话说了,你们都下去吧!”
众将领在帐中齐声答应“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