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章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自我感觉“天下第一”,成年人眼中神神怪怪的事落到他们身上,反而有种“天选之人”的自负。
俞谦午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俞家家教使然,中二之魂短暂地燃烧过后,谨慎探索未知才是正途。
更何况这项能力也并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潇洒自如。
厚重的榆木办公桌古朴庄严,俞锋手肘撑在桌面边缘,捏了捏山根缓解疲惫,没有给出回应,在俞谦午饱含求知欲的目光中,突兀地下达指令,“我让人在你学校附近找个房子,明天早上就送你过去。现在,回去睡觉。”
是行伍出身久居上位者的气势。
俞谦午脑子没反应过来,身体却反射性地照做。
书房门关闭的那一刻,他隐约看到桌后的人嘴唇动了动……
回到房间后,后知后觉到关于他高中择校的事爷爷、小舅、他爸一直还没个定夺,大舅要在哪儿给他找房子?
俞谦午随母亲俞淼的姓,但户口落在父亲穆清许的老家——嘉省平市。
他幼时体弱,俞家废了不少心思在家里给他安置了一套完备的医疗设施,在首都上了三年小学,大多时候是在家里自学或是家教上门。
十岁那年突遭变故,之后的三年再没去过学校,初中转去了平市,在他父亲一个世交家的长辈创办的私立学校读书。
中考志愿也是按照平市的模板填的,第一志愿填的平市区排名第一的高中——平市一中,并且中考时,平日里中游水准的成绩超常发挥踩线入围。
母校就是平市一中的穆清许觉得孩子自己考出来的难能可贵,乐呵呵地跟他分享自己高中时的辉煌。
如今在距平市两小时车程的嘉省省会莳安市发展的小舅一家初中三年里对他多有照顾。作为一个爱好艺术天赋点在绘画和摄影上的小天才,小舅妈宁韵是俞谦午的引路人。无论出于对小辈的关爱,还是对同行后辈的关照,宁韵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
俞老爷子年纪大了,老伴走得早,子女聚少离多,年纪还小还能争取一下留在身边的小辈就这么一个,也以首都的教育资源优势想把俞谦午留住。
当然最终又说尊重他的选择。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结果已经由不得他了。
话说,大舅刚刚最后说了句什么来着?
俞谦午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前最后想道。
第二天一早,俞谦午在餐桌上知道了自己的择校结果——平市的新承一中。
最不被看好的一个选项。
俞家在首都地位特殊,建国以来多次局势动荡,虽不可避免地会在狂风暴雨中摇曳,但风浪过后始终岿然不动甚至节节攀升。
尤其如今这位俞爷爷的父亲早在他们这一脉发达前,就与那些近亲、远亲断了往来,如今三世同堂,凑在一起坐不满一张桌子,却个个都是根正苗红。在首都一众嫡系旁系繁多的大家族中实在是一股清流。
这样家庭的孩子即便不追求延续家族荣光,自幼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生活未来也离不开“名利”二字。他们的社交规则雏形是幼时建立,要么一个圈子的同龄人,要么爱好一致的同伴,往往会伴随一生。
何况俞谦午并不是大脑空空的二世祖。
即便是表面上对母校多有推崇的老穆同志也更偏向于让孩子留在首都。
本想早餐后跟小外甥聊聊学校事宜的宁韵颇为怅惘地点了下手机,费心整理的资料用不上了。触屏灵敏被点亮,她又按键关闭。
因为发话的人是俞锋,且当事人本人也未对此表示异议,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饭后俞谦午就被拎上了车向平市出发。
一中过几天有个入学考试,以这个借口可以让他顺理成章地搬出去。
这一片地处郊外,车子驶出警备森严的别墅区,是一条朴实无华的水泥路。
某一个瞬间,俞谦午脑中几日来一刻不停的杂音忽地狂躁了起来,苍蝇蚊虫的嗡嗡声乍然提高,耳鸣声刺得听觉神经生疼。
俞谦午下意识捂耳,然而这种程度的物理抵抗根本无济于事。
一旁的俞锋第一时间注意到他的异常,及时稳住他倒向车窗的身体,神情慌乱,似乎联想到什么不好的事。
“怎么了?哪儿不舒服?”
“刚刚……突然很吵……头……要炸了……”
断断续续地说完这句话,俞谦午就痛得晕厥过去,眼口鼻耳都在往外渗血。
失去意识前,他听到有人在耳边大吼:“快!快去医院!”
同时,相同音色的一道声音在脑中响起,仓皇又无措,不知在问谁,【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