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四咋穿咱的衣服 > 第46章 并无太大差异

第46章 并无太大差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34;那些文武百官,他们便是需要教训的存在。&34;朱元璋沉声道。

    &34;您已禅位让贤,何须操此烦忧?&34;萧然笑道:&34;如今大哥才智非凡,您的担忧实属多余。&34;

    &34;小子,你可乱了尊卑了!&34;朱棣斥道。

    &34;老爷子,各论各的,无妨。&34;萧然笑着回应。

    &34;这倒是无碍。&34;朱元璋并不介意。毕竟,他们来自不同的天域。

    朱棣也懒得计较,萧然称呼马皇后为姨母,称朱标为兄长,倒也合理。

    &34;大哥的想法是否与高炽相同?&34;朱棣问。

    朱标点头道:&34;是的,我偏爱洪熙时代的和谐,无须杀伐,亦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34;

    &34;胖虎,你的见解如何?&34;朱元璋看向萧然。

    &34;绝妙我猜大明盛世将会提前降临。&34;萧然推测。

    &34;与我说说。&34;萧然是六百年后的旅者,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朱标、朱棣截然不同。

    &34;永乐盛世是在靖难之役后出现的,现在大明尚处洪武中期,虽不及洪武晚期,却定胜靖难时期的大明。&34;

    朱元璋点头赞同。

    &34;洪熙帝与大哥性格相近,执政理念几乎一致,再加上年轻的燕王朱棣,永乐盛世的两大功臣不就齐全了吗?&34;

    &34;如今我们提前知晓诸多事宜,再辅以其他助力,超越永乐盛世自不在话下。&34;

    &34;这不是完美之策吗?&34;

    朱标与朱高炽志趣相投,朱棣作为北伐大将军的角色并无太大差异。

    未曾历经靖难之役,实现盛世的速度只会更快。

    &34;胖虎所言似乎颇有道理。&34;朱元璋认同他的看法。

    只要大明强盛,一切都好。

    永乐时期的朱高炽,无法与如今的朱标相比。加上朱元璋和萧然的辅助,起点远胜永乐时代。

    &34;爹,我也是这般想的。&34;朱标说:&34;原本我的治理理念便与高炽相同,加之永乐盛世的先例,孩儿没有理由拒绝这个蓝图!&34;

    &34;好,你去做吧!只要你喜欢就好。&34;朱元璋不再反对。

    朱标乐意,又能令大明强大,足矣。

    &34;孩儿已任命四弟为左都督,筹备组建三大营。&34;

    如今有了矿产分布图,制造大炮所需的铜铁矿产一应俱全。

    朱棣在永乐年间组建三大营尚在摸索,如今相当于拥有成熟的体系,直接应用即可。

    &34;最佳人选应从宣德和洪熙时期挑选经验丰富的将士,燕王对此并不太熟悉。&34;

    萧然也提出建议。小朱棣虽研究过三大营的构建,但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

    &34;甚好!甚好!&34;朱元璋拍手称赞,&34;咱之前并未想到此法。&34;

    &34;国师,依你之见,训练戚家军应找真正的戚继光。&34;朱标提议。

    无人比戚继光更懂戚家军,无人比他更擅长对付倭寇。

    &34;胖虎,老大这主意不错!&34;朱元璋觉得可行。

    让戚继光训练抗倭军队,东南沿海的压力顿时减轻。

    &34;是,倭寇减少,国师之前提到的开海,海上贸易才能更好地展开,形成良性循环。&34;朱标此刻胸怀壮志。

    需得戚继光这样的英才协助清除沿海的倭寇问题。

    &34;戚继光在嘉靖朝,下一个是成化朝吧?&34;萧然问道。

    &34;不必按顺序来,嘉靖与成化之间应该还有几个朝代吧?&34;朱元璋反问。

    &34;成化之后是弘治,再后是正德,然后才是嘉靖。&34;

    &34;我们先去嘉靖朝请戚继光,让他先在这里助老大一臂之力,培养一批人才,再去帮助其他平行世界。&34;

    朱元璋计划让所有平行世界开放海岸,发展海上贸易。

    开放沿海,发展海上贸易,倭寇与海盗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付倭寇海盗,若戚继光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34;也好!&34;萧然去哪儿无所谓。

    朱棣则难以平静。

    前往嘉靖朝,明成祖的庙号将暴露无遗。

    朱棣颇为头疼。

    &34;老四,你怎么了?&34;马皇后看出朱棣面色不对。

    &34;娘,没事!&34;朱标挥手道。

    &34;老爷子,现在就说吧!&34;萧然望向朱棣,马皇后和朱标都在,此时说总比去嘉靖朝再说好。

    &34;说什么?&34;朱元璋看看萧然,又看看朱棣。

    &34;你们俩是不是有什么瞒着咱?&34;朱元璋问道。

    朱棣点头,却不知如何开口。

    &34;姨丈,其实老爷子有两个庙号。&34;萧然坦白。

    &34;两个庙号就两个庙号,咱也不介意,朱祁镇那败家子还有两个年号呢!&34;

    朱元璋毫不在意

    &34;父亲,年号历代帝皇可以众多,但庙号却非同小可。&34;朱标向朱元璋提醒,蕴含着神秘的暗示。

    朱元璋心中亦察觉到了异样。

    朱棣的反应显然透露出不寻常的信息。

    &34;你不是太宗吗?&34;朱元璋质问。

    &34;实则,还有一个称号——明成祖!&34;萧然平静地回应。

    &34;什么?&34;朱元璋霍然起身,&34;老四成长如此,竟自封为祖了?难道与那靖难之乱有关?&34;

    朱标和马皇后同样未曾料到朱棣还有明成祖这一庙号。

    &34;父亲,这与我无关啊!&34;朱棣连忙辩解,面对朱元璋无法强硬。

    提起靖难之乱,朱元璋心中便五味杂陈,如今又知朱棣庙号为明成祖,更是如梗在喉。

    &34;大姨夫,此事与他无关!&34;萧然劝朱元璋坐下,&34;庙号乃帝王驾崩后所赐,与先帝有何相干?&34;

    &34;话虽如此,还不是因老四那靖难之乱!&34;朱元璋语气不佳,&34;老四,这是要与我平起平坐了!&34;

    &34;并非如此,改庙号的是嘉靖朝的皇帝,理由荒谬,与靖难之乱关系不大。&34;萧然解释。

    &34;究竟是何缘由?&34;朱元璋追问,&34;再说,成祖这个庙号之前未有,听来怪异。&34;

    &34;之前未有,之后也未有,唯有先帝独享。&34;萧然微笑道。

    朱棣比朱元璋更想对嘉靖朝的朱厚熜痛下杀手。

    朱元璋心生不悦,朱棣更为恼火。

    朱棣一心只想拥有太宗这个庙号。

    而成祖之名,仿佛让他与朱元璋并立。

    &34;胖虎,快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34;朱元璋追问。

    &34;是因为嘉靖朝的皇帝,为了让自身及父亲进入太庙,才改了先帝的庙号。&34;萧然解释。

    这就是朱棣由太宗变为成祖的原因。

    简单来说,朱厚熜只想要自己父子进入太庙。

    朱元璋、朱标等人一脸困惑。

    &34;国师,嘉靖朝皇帝他们父子入太庙很正常,但这与改庙号有何关联?&34;

    朱标未能理解。

    &34;嘉靖朝之前是正德朝,正德皇帝朱厚照无子嗣,因此皇位传给了嘉靖皇帝&34;

    萧然大致说明了原委。

    &34;竟然如此离奇?&34;朱标怎么也想不到竟是这种原因。

    &34;所以老四的庙号变成了明成祖?&34;朱元璋看向萧然。

    &34;大多数人习惯称明成祖,少数人才提太宗。&34;

    朱棣此刻恨不得亲手扼死朱厚熜。

    他对朱厚熜的恨,仅仅稍逊于对朱祁镇的。

    &34;混账东西!&34;朱元璋怒火中烧,&34;我大明有两个祖,成何体统!&34;

    朱元璋同样愤慨。

    虽然他早认定了朱棣的功绩与自己不相上下,但朱棣自称祖,听来就是不舒服。

    何况还是个奇特的成祖,一个前所未有的庙号。

    他只能暗自叹服。

    &34;影响不大,大姨父别多虑。&34;

    &34;这个嘉靖朝的朱厚熜戚继光在世时,大明军队早已腐朽不堪了吧?&34;

    朱元璋恍然大悟。

    萧前所述倭寇与大明军队的恐怖对比,正是发生在那个时期。

    &34;大明军队的腐败始于土木堡之变,成化年间朱见深做得还算不错。&34;

    &34;彻底腐败则是从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开始。&34;

    &34;先说说朱厚熜,这混账究竟干了些什么。&34;朱元璋问道。

    &34;后世之人对朱厚熜印象颇深,是个颇为特殊的皇帝。&34;

    &34;他做了什么?&34;朱元璋心中已有不祥预感。

    &34;沉迷修仙,二十余年不理朝政,却牢牢掌控朝廷。&34;

    &34;啪!&34;朱元璋拍案而起,&34;原来那二十年不理朝政的蠢货就是他!&34;

    朱元璋猛地站起,&34;老子非揍他不可!&34;

    &34;大姨父,冷静些,先别急!&34;萧然拉住朱元璋坐下。

    &34;二十余年啊!&34;朱元璋痛心疾首,&34;老四永乐盛世才二十二年,高炽与瞻基的仁宣之治仅十年。&34;

    &34;这混账东西,非无能之辈,却二十余年不问朝政。&34;

    &34;若与仁宣之治一样,我也无话可说,想想那时大明军队的腐败,倭寇肆虐横行。&34;

    朱元璋越想越气,&34;他有能力却沉迷修仙!&34;

    &34;非掐死他不可!&34;

    朱元璋怒气难消。

    朱祁镇能力不足,而这个嘉靖朝的朱厚熜是有能力的。

    &34;重八,你这是做什么?&34;马皇后连忙安抚朱元璋。

    &34;气死我了!&34;朱元璋道,&34;不肖子孙!二十余年做什么不好,偏要去修仙!&34;

    &34;父亲,您冷静点,国师在此,总能挽回吧?&34;朱标连忙宽慰。

    朱棣递上茶杯给朱元璋,&34;父亲,您喝茶,我去为您教训他!&34;

    朱棣对朱厚熜的恨,比朱元璋还要深沉。

    &34;胖虎,继续讲下去!&34;朱元璋饮了一口灵泉之水,目光灼灼,问道,&34;关于这个嘉靖年代的朱厚熜,你详细讲讲吧。&34;

    内心渐渐沉静下来,萧然应了一声:&34;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仙逝,膝下并无子嗣。&34;

    &34;其生母圣母皇太后张氏,连同首席宰辅杨廷和,决议由血缘最近的皇族、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接任帝位。&34;

    &34;朱厚熜初登大宝,借大礼之争逐渐巩固皇权。&34;

    &34;早年,他睿智严谨,严管官员,宽待百姓,整治朝纲,减免赋税,被誉为嘉靖新政。&34;

    &34;真是难得的明君啊!如能持续下去,必是中兴之主!&34;朱元璋也叹服不已。

    许多人也为嘉靖一朝感到惋惜,嘉靖皇帝朱厚熜确有手腕,只是后期沉迷道教,宠信奸臣严嵩,导致朝政腐败。

    萧然继续道:&34;后期他崇信道教,宠爱严嵩等人,致使朝廷败坏。&34;

    &34;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中,他险些命丧宫女之手,自此疏于朝政,迷信方士,耗费民力,终致民怨沸腾,爆发动乱。&34;

    &34;同时,北方的蒙古俺答汗常年侵犯边境,直至嘉靖二十九年,直逼京都,史称庚戌之变。东南沿海,倭寇肆虐。&34;

    &34;南倭北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嘉靖时期,对大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34;

    &34;有能力,却不用在正途上,实在是可恨!&34;朱元璋紧握拳头,愤慨不已。

    &34;南倭北虏不仅是嘉靖一朝的问题,严格说来,自成化时期起,大明便面临此困局,只能被动防守,无法主动出击。&34;萧然看向朱元璋。

    &34;这都是土木堡之变遗留的后患啊!&34;朱元璋此刻恨不得再次清算朱祁镇。

    根源祸首仍是朱祁镇。在此之前,大明还算强盛,土木堡之后便千疮百孔。

    朱见深费尽心力,也只能勉强收拾残局,真正的问题已无法解决。

    朱元璋的洪武一朝开拓疆土不提,朱棣的永乐年间武力确实强大。

    四方不服者,都被一一征服。

    &34;大明的领土自仁宣之治起,严重萎缩!&34;萧然言道。

    朱元璋等人看着萧然。

    萧然接着说:&34;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直到最后崇祯帝,他也宁死不降,给后世留下了悲壮的画面。&34;

    &34;不割地,不赔款,按理说,大明后期的领土应与前期相仿,但事实并非如此。&34;

    &34;到了明朝中后期,领土面积大幅缩减,几乎只有鼎盛时期的半数。&34;

    &34;怎么会少了这么多?&34;朱棣心痛如绞,这意味着永乐一朝夺取的土地都丢失了。

    &34;老爷子在位时,大明疆域最广阔。之后,版图一再缩减,到末期,仅控制着两京十三省的汉族地带。&34;

    &34;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老爷子仙逝后,大明开始实行收缩政策。&34;

    早在洪武时期,朱元璋便怀有统御天下的雄心,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的是朱棣。

    永乐大帝并未采取朱元璋所期望的德化手段,而是凭借强硬的外交和军事压制。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文雅而不尚武,典型的文人帝王。

    而他去世后继位的明宣帝朱瞻基,虽文武双全,但在军事眼光和手段上,与祖父永乐大帝朱棣相去甚远。

    无力治理这个庞大且动荡的帝国时,朱瞻基选择了收缩势力,放弃了对边疆蛮夷的控制,专注于中原的治理。

    朱瞻基放弃了朱棣苦心经营的越南,使其独立。

    随后,他又放弃了明军进击草原的据点,撤销了朱棣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明朝势力退出黑龙江流域,领土大大缩水。

    &34;唉!事与愿违啊!&34;朱元璋摇头感慨。

    虽然仁宣之治是综合国力的巅峰,但失去如此广袤的土地,朱元璋和朱棣都深感痛惜。

    疆域对于一个王朝而言至关重要。

    如果在仁宣时期,明朝因处盛世,还能保持强大的综合国力,勉强控制少数民族和边疆,那么当明朝由盛转衰后,后续的皇帝更加失去先机,状况愈发糟糕。

    此时,明朝用来管理少数民族和边疆的羁縻制度,成为了大明领土不断萎缩的第二大原因。

    羁縻制度,中原王朝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习俗和政治经济发展差异,利用当地贵族进行管理的政治制度。

    本意良好,但在执行中,常因地方贵族的强大权力和势力,动摇中央的统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