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四咋穿咱的衣服 > 第27章 病逝

第27章 病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都市的繁华背景下,铁铉和盛庸同样震撼不已。

    没想到燕王竟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永乐盛世,之前唯有大唐开元盛世可与之媲美!”

    在这个时代,说它超越汉唐也不过分。

    大厅里,众人惊讶之余,又满是自豪。

    萧然接着说:“永乐二十二年,燕王在第五次亲征蒙古途中病逝。”

    听到这个消息,铁铉、盛庸、耿炳文等人无不肃然起敬。

    铁铉起身,对两位朱棣微微鞠躬,表示敬意。

    “后世称他为永乐大帝,庙号成……太宗!”萧然硬生生憋回了最后的“祖”字。

    “铁铉,你现在还觉得咱们老四不合适吗?”朱元璋说:“这样的功绩,历代帝王中能与之相比的也寥寥无几吧!”

    铁铉和盛庸仍然沉浸在震惊中,未能回过神来。

    朱元璋得意洋洋地继续说:“国师,接着讲!”

    “永乐盛世后,燕王嫡长子朱高炽登基,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可惜在位仅十个月便逝世,庙号仁宗。”

    “仁宗皇帝的嫡长子朱瞻基继位,励精图治,继承了太宗皇帝的武功才华和仁宗的文治才能,将大明推向了巅峰。”

    “后世称为仁宣之治,这是大明国力的巅峰时期。”

    “好了,国师,到这里就可以了。”朱元璋不想提及后续的朝代,此刻提出来有些扫兴。

    “铁铉,现在你知道了,老四不仅武艺超群,文治也不弱。”朱元璋说。

    “是,陛下!”

    “如果不是我出现,大明会因靖难之役损失五十万大军,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我不愿看到那样。”

    “建文一朝的忠臣也是大明的忠臣,我不希望你们反对老四登基而被他杀害,你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现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朱允炆无法比拟,这就足够了。

    铁铉起身下跪,“陛下,臣愿支持燕王殿下,为他的盛世添砖加瓦!”

    建文朱棣闻言大喜。

    盛庸、耿炳文、李景隆也连忙下跪。

    “臣,附议!”

    “快起来!”建文朱棣扶起他们。

    以前铁铉等人宁死不屈,是因为朱棣篡位,发动叛乱。

    现在不同了,朱元璋都认可了,这就是合法继承。

    “我希望你们回去劝劝其他人,我不想这次再发生流血事件,明白了吗?”朱元璋看着他们。

    “陛下,臣明白了!”

    李景隆应该暗自庆幸,在这个平行世界,他至少没有“战神”的称号。

    也不是那个临阵倒戈的叛徒了。

    耿炳文、盛庸、铁铉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如今他们都愿意支持建文朱棣。

    “就这样吧!休息一夜,明日继续南下!”朱元璋说道。

    “啪!”

    朱允炆看到奏章,气得快要发狂。

    铁铉和盛庸也没打就直接投降了。

    “我建文一朝,全是降臣吗?”朱允炆感到一阵麻木。

    “三位大人!”朱允炆看向黄子澄三人。

    “谁能告诉我,我这位四叔究竟是用了何种神通?”

    “再一再二不再三!”

    “他这是要干什么!”朱允炆十分崩溃。

    “啊!他这是要干什么!”

    即使是败仗,朱允炆都能忍受,但这种直接投降,他实在无法接受。

    这给人的感觉是,建文朱棣才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对面民心所向,那么南京朝廷就失去了人心。

    “我这位四叔究竟有何魅力!”

    “耿炳文!未战而降!”

    “李景隆!未战而降!”

    “铁铉!盛庸!也是未战而降!”

    “三位大人!告诉朕!”

    “朕就这么不堪吗?朕派出的人都直接未战而降!”

    黄子澄、齐泰三人不敢回应,主要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四叔!我这位好四叔!”

    “他这是施展了什么神仙手段!”

    “连铁铉都愿意未战而降!”

    齐泰连忙说:“陛下,臣愿与魏国公一同领兵出征!北上抗击燕军,为朝廷集结兵马争取时间!”

    “好!朕准了,朕会下旨让你与魏国公率军北上,你调度兵马,具体指挥交由魏国公!”

    朱允炆信任齐泰,也相信徐辉祖的军事才能。

    让齐泰监督徐辉祖。

    “臣,领旨!”

    “齐大人,如果你也未战而降,朕……朕自己都会怀疑自己是否德不配位!”

    朱允炆真的开始怀疑人生了。

    “陛下,切勿妄自菲薄!”方孝孺连忙说。

    “朕也没亏待他们,为何要背叛!”朱允炆恨得咬牙切齿。

    “陛下,其他人可能被收买,臣相信,但铁铉……铁铉不该如此!”黄子澄说道。

    齐泰和方孝孺点头同意。

    这个人非常特殊,不可能被功名利禄收买。

    他也不畏惧权势,不怕死亡!

    连这样的人都临阵倒戈,朱允炆真的开始怀疑人生了。

    太打击人了!

    “是啊!所以朕才觉得自己失败!”朱允炆淡漠地说:“连铁铉都如此了!”

    “陛下,或许他们有难言之隐,陛下不可妄自菲薄!”齐泰说道。

    朱允炆点点头,“好了,你们退下吧!朕累了!”

    朱允炆现在是真的

    &34;京城的精英部队都被调来了,这次就算齐泰不战而降,朱允炆恐怕也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了。&34;

    萧然略感同情,这样的局面换做常人也难以承受,更别提身为皇帝,面子对他们至关重要。

    &34;父亲,允炆能不能经受住这打击呢?&34; 建文朱棣看着旁边的朱元璋询问。

    &34;哼!如果连这个都承受不住,他就不配坐这个位子!&34; 朱元璋对他的儿子感到失望。

    若非朱允炆,奉天靖难绝不会成功,最大的功臣非他莫属。

    &34;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四弟有能力,可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还输掉,我实在想不通。&34;

    朱元璋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老糊涂了。

    &34;老爷子是天选之人,永乐大帝的命运早已注定,运气占了很大成分,不,应该是气运!&34; 萧然分析道。

    &34;小子,还是说我这老头子实力强大吧!&34; 朱棣心情颇好,毕竟朱元璋这次站在了他这边,亲自助他靖难。

    心中的遗憾算是了却了。

    &34;四弟,前事你已知晓,这次的永乐盛世要是比不上以往,看我怎么收拾你!&34;

    朱元璋看向建文朱棣,目光坚定。

    数日后,齐泰与徐辉祖率大军在长江对岸做好了准备,这里是最佳的防守地形。

    依靠长江天险是明智的选择。

    &34;魏国公,你能行吗?&34; 齐泰心中忧虑重重。

    他和黄子澄是主张削藩的,如今成了建文朱棣首要对付的对象。

    &34;齐大人放心,依仗长江天险,坚守三个月没问题。&34; 徐辉祖充满自信,这些都是徐达教导的,他的实战经验丰富,并非空谈。

    &34;燕军的人数太多了!&34; 齐泰忧虑重重。

    徐辉祖心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才意识到人多的问题。

    &34;有长江天险,别说七十五万,就算一百万也过不来。&34; 徐辉祖指向江面,&34;现在连渡江的船都没了,长江水流湍急,短时间内他们过不来。&34;

    见徐辉祖如此自信,齐泰内心稍感安慰。

    &34;不知道前面的人是怎么回事!&34; 齐泰望着北面。

    &34;这事确实可疑,透着诡异。&34; 徐辉祖也想不通为何能兵不血刃地抵达长江。

    &34;魏国公,你是朝廷最后的指望,不能让皇上失望啊。&34; 齐泰向徐辉祖微微施礼。

    &34;大人放心,徐家两代受皇恩,必定忠于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34;

    徐辉祖虽不满之前的不信任,但仍全力以赴。

    &34;魏国公,别怪皇上,皇上并非不信任你,而是不想让你为难。&34;

    齐泰解释道:&34;若派你去并赢了,你将无法面对家人;输了,其他官员肯定说你故意放水。&34;

    &34;魏国公,理解皇上的用心良苦,你的处境尴尬,皇上才会如此考虑,始终不让你领兵。&34;

    &34;微臣明白,皇恩浩荡,必倾尽全力!&34; 徐辉祖心里清楚。

    徐辉祖不再计较,现在说这些已无意义。

    望着长江,感受其震撼,这条伟大的母亲河。

    &34;第一次见识,这就是长江天险啊。&34; 萧然忍不住感慨。

    &34;这个季节渡江困难,朝廷的船只肯定早带走了。&34; 建文朱棣说。

    &34;问题不大,只要有艘船就够了。&34; 萧然说:&34;大姨父过去就行,其他人留在这里。&34;

    朱元璋点头赞同:&34;少数人过去即可,其他人按原路返回,不必渡江的就不必冒险。&34;

    &34;是,父皇,我马上安排。&34; 建文朱棣转身带着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离开。

    &34;铁铉,带人去找条船,准备渡河。&34; 朱元璋吩咐。

    &34;是,太祖!&34; 铁铉转身去办。

    &34;这江防做得不错,是辉祖的手笔。&34; 徐达满意地点评。

    朱元璋环视四周:&34;十万大军这般布防,足以抵挡百万大军,至少在枯水期前百万大军无法渡江。&34;

    此刻强行渡江无异于自寻死路,对方早已严阵以待。

    徐辉祖的才能毋庸置疑,学到了徐达的精髓。

    徐达培养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亲儿子徐辉祖,另一个就是女婿朱棣。

    朱棣在奉天靖难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碰到了铁铉和徐辉祖,这两人都十分棘手。

    很快找到了船,萧然等人准备渡江,去的人不宜过多,过多未必是好事。

    待建文朱棣安排妥当也会过来,此事他必须亲历。

    &34;徐叔,你这是要给儿子一个惊喜吗?&34; 萧然看向徐达。

    &34;我出现在燕军面前,对他来说恐怕是惊吓而非惊喜。&34; 徐达大致能想象。

    &34;辉祖可惜了!&34; 朱元璋惋惜,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且忠诚无比。

    只因靖难立场不同。

    &34;叔&34;

    徐达打断朱棣:&34;与你无关,这小子有时候脑袋一根筋,转不过弯来。&34;

    在繁华的现代都市,朱棣并未对徐辉祖赶尽杀绝,反而让徐家荣升双国公,徐达对此深感满足。

    朱高炽之后,大明皇室的血脉中也融入了徐家的元素。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这次不会再重蹈覆辙了。”朱元璋平静地说道。

    “如果这次他还不开窍,我亲自出手。”徐达无奈地应道。

    燕军渡过长江的消息,徐辉祖和齐泰自然早已知晓。二人密谋应对,徐辉祖主导决策,齐泰则在一旁倾听,尽管他是门外汉,但他明白自己的位置,不会轻易干预军事,一切由徐辉祖主导。

    齐泰此行的目的是防止徐辉祖关键时刻倒戈,再次出现不战而降的情况,那南京城将面临真正危机。

    八十五万大军压境,南京现有的防守力量难以抗衡。

    一个士兵匆忙跑进指挥部,“将军,江面上有船只驶来。”

    齐泰立刻望向徐辉祖。

    徐辉祖戴上头盔,“我去查看一下!”

    其他人纷纷跟上。

    “燕军才刚渡过江,不应该有船,怎么回事?”徐辉祖记得自己已将所有船只移走。

    “只有一艘小船,不大。”士兵报告道。

    “一艘小船,他们想干什么?”徐辉祖看见宽阔江面上确实有一艘渔船出现,上面的人数不多。

    船头的人是建文朱棣,还有朱元璋、徐达、萧然以及朱棣本人,还有铁铉、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齐泰疑惑不解。

    “问题应该不大,小船上人不多。”徐辉祖看着小船说道。船上的人似乎在闲聊,只有一个人面对南岸。

    船很快靠近,徐辉祖一见,眉头不禁紧锁。

    “这……这不是燕王殿下吗?”徐辉祖震惊道,“他竟敢独自前来?”

    “魏国公,如果是燕王,直接拿下,此事便解决了,皇上肯定会记你首功。”齐泰有些激动。

    “齐大人,你不觉得此事有违常理吗?”徐辉祖有种不祥的预感。

    建文朱棣越靠越近,他看清了朱棣的脸,没错,确实是建文朱棣,那份自信清晰可见。

    这自信让齐泰心里五味杂陈,甚至感到一丝恐惧。

    “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放箭!”徐辉祖下令。

    很快,船只靠近,众人距离越来越近。

    “燕王殿下,皇上仁德,我们应该可以坐下好好谈谈。”齐泰开口。

    建文朱棣对齐泰、黄子澄等人并无好感,不愿理睬他。

    “辉祖,许久不见了!”建文朱棣主动打招呼。

    齐泰警惕地注视着徐辉祖,害怕他也倒戈。

    “燕王殿下,这是何意?”徐辉祖不解这种行为。

    “辉祖,还记得我吗?”朱元璋从一旁走出,站在船头。

    徐辉祖和齐泰如见鬼般,惊愕不已。

    “皇上!”两人连忙跪下。

    他们被吓得不轻,没料到会见到朱元璋。

    船只靠岸,建文朱棣和朱元璋逐一登岸。

    徐辉祖看着来人,竟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大哥,你这是什么表情?不认识了?”徐达看向徐辉祖。

    “不是,爹,你怎么会在这……还有皇上!”徐辉祖一脸困惑地看着他们。

    “起来再说吧!”朱元璋吩咐道。

    齐泰的表情复杂极了。

    看到朱元璋和徐达,徐辉祖和齐泰大致明白了情况。

    瞬间,他们也明白了之前那些人为何不战而降。

    遇到朱元璋和徐达,不战而降实属合理。

    这些人皆认识朱元璋和徐达,见到这两位大佬,谁还敢动手?

    “你们应该猜到了吧!”朱元璋看着两人。

    齐泰直接跪下,“皇上!”

    此刻,齐泰大概猜出了真相,内心恐慌不已。

    朱元璋带着建文朱棣回来,其意图徐辉祖和齐泰心知肚明。

    “回去再说吧!”

    一行人回到指挥部。

    齐泰像是失了魂魄。

    朱元璋带着朱棣出现,肯定不会支持朱允炆。

    建文朱棣大概向徐辉祖和齐泰解释了状况,意思很明确,朱元璋打算换建文朱棣当皇帝。

    “辉祖,你怎么看?”朱元璋问。

    “太祖,徐家蒙受皇恩,自当忠于国家!”徐辉祖的意思是谁正统就支持谁。

    “这样就好!”朱元璋说道:“派人去对面接人,一部分需要过来。”

    “需不需要通知京城里的人?”徐辉祖问道。

    “暂时不必,让士兵保密,这次看看允炆如何应对。”

    这是朱元璋最后的考验。

    齐泰见到朱元璋等人,仿佛失去了灵魂,他知道,建文朱棣一旦称帝,他们要么死,要么废。

    “遵命,太祖!”

    朱元璋的出现,让朱允炆的皇位处境极为尴尬。

    “现在准备回去,去看看允炆吧!”朱元璋说。

    “遵命,太祖,我马上安排。”

    大军开始准备撤离。

    长江离南京不远,这边的变故很快传到南京。

    具体原因虽不清楚,但知道没发生战斗,燕军已过江。

    两军整合完毕,大军直指南京城,这才是最令人恐惧的。

    此时的南京城兵力空虚,除了城防军和禁卫军,附近再无军队可调。

    消息传到朝廷,所有人都坐立不安。

    奉天殿内,朱允炆神情恍惚地坐在龙椅上,慌乱无比,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最信任的齐泰竟直接投降了。

    “皇上,京城守不住,你还是快离开吧!”黄子澄劝说。

    “皇上,快走,只有皇上在,才能号召天下其他藩王勤王。”

    “若皇上有所闪失,那就真的完了。”

    “皇上快走吧!”

    众人跪地请求朱允炆离开。

    一部分是担忧朱允炆,他们是真正的建文忠臣;另一部分则是自保,明白自己难逃一劫。

    他们都催促朱允炆尽快撤离。

    朱允炆木然地看着文武百官。

    “不走了!”朱允炆摇头,他知道大势已去,已无任何机会。

    之前的战争都打不过,离开南京也无法取胜。

    号召其他藩王起兵勤王,只是个笑话,早就有过号召,却无人响应。

    “朕德不配位,我朝满是降臣。”朱允炆看向众人,“或许四叔才是天命所归吧!”

    “皇上,不可妄自菲薄!”方孝孺急忙说道:“皇上是太祖钦点的皇太孙,您才是真

    &34;我这个总裁太过失败了!&34;对于朱允炆而言,打击实在太大。

    四波派遣的团队,全部未经交锋便投降了。

    建文朱棣离开北京,轻而易举地直抵南京城下。

    说不质疑生活是假的。

    &34;全都是投降派!我建文朝尽是降臣啊!&34;

    &34;哈哈……&34;朱允炆苦笑,显得格外凄凉。

    &34;真是个笑话!&34;

    &34;哪怕是四叔想要我的位置,我也要知道原因。&34;朱允炆起身,&34;哪怕死去,我也要做个明白人。&34;

    &34;总裁,千万不可!&34;黄子澄连忙劝阻,&34;如今京城还有几万兵力,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燕军攻不进来,还能调集其他地方的军队支援。&34;

    朱允炆摆手,&34;没意义!派多少都是不战而降!&34;

    &34;费那劲干嘛!&34;

    朱允炆起身,缓步走向奉天大厦外,&34;我建文朝,全是降臣!&34;

    &34;我这个总裁……竟成了笑柄!&34;

    &34;总裁,臣愿同行,与您共存亡!&34;方孝孺急忙跟上。

    &34;臣也愿同行!&34;

    黄子澄紧随其后。接着,又有一群人走出来,表示愿意忠诚到底。

    朱允炆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明白他们是真心陪自己同生共死。

    &34;原来……原来仍有忠臣,是我之前有眼无珠!&34;朱允炆懊悔不已。

    &34;我对不起先祖,辜负了他的信任!&34;

    朱允炆心中悲痛万分。

    &34;总裁,臣誓死追随!&34;

    &34;臣等誓死追随!&34;

    见到众人的表态,朱允炆内心感到些许宽慰。

    &34;反正打不过,与其逃避,不如亲眼看看,我四叔究竟有何神通广大。&34;

    朱允炆说着,转身向外走去。文武百官紧随其后,气氛悲壮,仿佛准备慷慨赴死。

    此时的南京城已人尽皆知,燕军来临,许多人为了避战开始逃离。南京城一片混乱,城防军和禁卫军无人指挥,不知所措。

    原本平静的京城仿佛瞬间变了天,建文朝似乎瞬间垮塌。

    朱允炆狼狈地带人走出皇宫,走出南京城,站在城门口,等待燕军的到来。

    朱允炆只想问问建文朱棣到底有何神奇手段,也想问其他人为什么甘愿不战而降。

    他渴望知道答案,想知道为何自己如此失败。

    很快,朱允炆等人看到了不远处的大军。

    大批民众逃离,朱元璋也听到一些民众说城里已乱作一团,这是他和建文朱棣未曾预料的。

    接近南京城,看见城门口的朱允炆和文武百官,建文朱棣大吃一惊。

    原本以为需要攻城,费一番周折,没想到朱允炆直接出来了。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脸上难以掩饰的失望。

    &34;唉!&34;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没想到此事对朱允炆造成如此打击。

    &34;大伯,你选的接班人,跟朱祁镇比差远了,这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34;萧然看向朱元璋。

    朱祁镇在那种境况下都能存活下来,最后还重登宝座。性格韧性方面,比朱允炆强多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朱祁镇相当坚韧,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

    其他人也有同感,但不敢这么说。作为总裁,这样就自我放弃,朱元璋十分失望。

    &34;从小未经挫折,一帆风顺,现在这点打击就受不了。&34;朱元璋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众人继续朝南京城门走去。

    当望见领头的朱元璋,朱允炆难以置信,以为自己看错了。揉揉眼睛,确认领头的就是朱元璋。

    又惊又惧!神色复杂!

    看到朱元璋的那一刻,所有人心中的疑问都解开了。

    所有人都明白为何耿炳文、李景隆、盛庸、铁铉、齐泰、徐辉祖等人不战而降。

    看到朱元璋,不战而降才显得正常。

    朱允炆直接跪下,其他文武百官情绪复杂地跟着跪下。

    现在他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朱元璋的出现,让朱允炆内心不安。

    朱元璋带着几人来到众人面前,没人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大为震撼。

    &34;皇爷爷,您回来了!&34;朱允炆声音颤抖。

    &34;回宫!&34;朱元璋不想多言,失望透顶。

    其他方面一团糟就算了,心态如此不堪。

    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算了,但他是总裁,那就极其不合格。

    这就撑不住了。

    &34;大伯,你应该庆幸封王时都是朱家子孙,若是异姓王,大明真会二世而亡。&34;

    朱元璋点头,&34;没魄力,畏首畏尾,意志不坚。&34;

    见朱元璋冷漠离开,文武大臣连忙扶起朱允炆。

    &34;总裁,还有机会,先帝回来了,你还有机会。&34;有人低声说。

    &34;你没看到先帝的表情吗?&34;

    他们希望朱元璋能主持公道,到时候指责建文朱棣。

    &34;这是燕王叛乱,与总裁何干?&34;

    &34;够了!&34;卓敬不屑道,&34;你在离间皇家血脉!&34;

    &34;先帝回来了,自有打算,轮不到你指手画脚。若不想死,不想株连九族,就闭嘴吧!&34;

    想起洪武朝,不少官员心有余悸。他们中许多人仍是洪武朝的官员。

    朱元璋对朱允炆失望的神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现在主动权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带着众人回到皇宫,看到宫门,&34;怎么改名了?&34;

    &34;之前不是说了吗?朱允炆喜欢改宫名、殿名。&34;萧然在一旁说。

    &34;铁铉!&34;朱元璋喊了一声。

    &34;先祖,臣在!&34;铁铉前来。

    &34;之前的都改回来。&34;朱元璋不想留下建文朝的痕迹。

    建文朝实在没什么功绩。

    &34;是,先祖!&34;

    &34;召集百官去奉天殿等候!&34;朱元璋看向旁边的建文朱棣。

    &34;是,父亲!&34;

    朱元璋点头,&34;胖虎,走,陪咱去看看!&34;

    朱棣、徐达等人也跟了上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