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降临正统
朱元璋、朱棣看到朱瞻基出现,都非常开心。
原本朱瞻基还在盘算着要在宣德时期展现一番兵强马壮、国库充裕的盛景。
结果却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朱棣紧紧搂着朱祁钰,已经彻底沉默下去。
最近一段时间,朱棣和朱元璋心情都很好,可是此刻,两人心中都憋了一团火,只想揍人。
朱元璋忽然醒悟过来,大声说:“先前听说朱祁镇那个不成气候的孙子被俘虏了,可他又杀了于谦,然后又被救回来了?”
朱瞻基和朱高煦、朱高燧纷纷看向萧然,都想听听他如何解释朱祁镇是如何回来的。
“原来也先是想打着朱祁镇皇帝的名号到处招摇撞骗,而明朝也清楚也先的意图,因此拒绝了瓦剌的提议。”
“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向孙太后提议,在这危急时刻,国家不能一日无君,于是便拥立了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并尊称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同时命令边境将领,不准私自与瓦剌接触,哪怕对方使用太上皇的名义,也不予理睬。”
“也先气急败坏,率军攻打北京,但在于谦和朱祁钰的带领下,京城人民同仇敌忾,达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
“尽管付出了重大代价,但瓦剌也没捞到任何好处。”
“瓦剌主要依靠骑兵,并不擅长攻城,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恶心明朝的办法。”
朱元璋、朱棣等人心里都在琢磨着瓦剌会用什么手段恶心明朝。
“瓦剌的人剥掉了朱祁镇的衣服,把他带到京城城墙下,当着京城守军的面羞辱他。”
朱元璋、朱棣等人咬牙切齿,实在是奇耻大辱。
“该死!朱祁镇这浑小子!”朱棣愤怒到了极点。
“死很难吗?”朱元璋语气平淡,但大家都明白他对朱祁镇动了杀机。
之前朱元璋并未考虑过杀掉朱祁镇,可听到朱祁镇遭受如此羞辱,朱元璋再也无法忍受。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别说是一个国家的皇帝了,就算是普通士兵也不应受此屈辱。
“胖虎,你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朱元璋恢复了平静,然而眼中闪烁着杀意,他已经真的愤怒了。
那眼神中的杀意既是对瓦剌的,也是对朱祁镇的。
“也先威胁朱祁镇,让他叫城门开门,朱祁镇害怕死亡,走到城墙下喊话,要求明朝打开城门。”
朱瞻基双目血红,全身颤抖,这真是奇耻大辱!这不仅是羞辱朱祁镇一人,更是侮辱了整个大明,践踏了国家的尊严。
朱元璋和朱棣不再激动,两人面色平静,眼神犀利。朱高煦和朱高燧吓得不敢出声,他们都深知这两个狠角色是真的怒了。
“于谦和朱祁钰在场,勉力稳住了局势,但也极大地影响了士气。”
“于谦和朱祁钰建立起的防线险些从内部崩溃。”
“瓦剌攻击京城时带着朱祁镇,没人敢放箭,也没人敢开炮,只能和骑兵硬碰硬地肉搏。”
“处于劣势的京城守军差一点就被攻破,还好撑到了外地援军的到来。”
“也先见朱祁镇叫门无效,这才作罢。”
“在援军的帮助下,于谦和朱祁钰重创瓦剌军队,瓦剌带着朱祁镇退回了草原。”
“一年后,朱祁镇不仅回来了,而且还娶了也先的亲妹妹。”
“有趣得很,真的很有趣!”朱元璋气得反而笑了出来。
萧然接着说:“朱祁钰登基后和于谦一起励精图治,总算把之前的烂摊子收拾好了。”
“朱祁镇回来的第七年,一群奸臣在孙氏的默许下发动政变,杀害了朱祁钰。”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朱棣轻抚朱祁钰的头,“孩子,你还是太仁慈了,你应该杀了他!”
此刻朱元璋和朱棣不只是想教训朱祁镇了,而是想直接宰了他。
“夺门之变”中,朱祁镇复辟成功,不仅朱祁钰死了,就连于谦和保卫京城的功臣也都被他杀害。
“于谦即将被斩首时,全京城的百姓都在痛哭流涕,行刑的刽子手在砍下于谦头颅后也选择了自杀。”
“嘭!”朱元璋手中的茶杯被他生生捏碎。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家竟出了这样的软骨头,丢人现眼,给国家带来了耻辱。”朱元璋起身。
“太爷爷,请您责罚,子不教父之过!朱祁镇如此,是我的责任,我不该立孙氏为后……”
清宁宫内
孙氏带着朱祁镇陪伴着张太后。
“母后,看样子爷爷和太爷爷似乎并不喜欢我们母子俩。”孙氏也感受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冷漠态度。
“确实是……不太对劲儿。”张太后也不解其中缘由。
朱元璋甚至从未见过孙氏,初次见面却对她十分反感。
“之前爷爷定下的皇后人选是胡氏,也许就是因为这件事让爷爷不高兴了吧!”孙氏首先想到了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孙氏实在想不出别的原因。
张太后也曾试图规劝朱瞻基,但他不听。如今,张太后也只能默认现状了。
“既然现在已经这样了,我想你爷爷也应该不会再说了。”张皇后安慰孙氏。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带着锦衣卫走了进来。
“大胆!这里岂是你们可以随意闯入之地?”孙氏对着宦官和锦衣卫大喝一声。
张太后也感觉到了事情不对劲。
小宦官并不畏惧孙氏,而是向着张太后行了个礼,大声宣布道:“太后娘娘,这是皇上旨意,因皇后孙氏失德,并且育儿无方,自今日起,废黜皇后之位,打入冷宫。同时,皇太子朱祁镇也被废除太子之位。”
孙氏和张太后一听,都被宦官的话弄得惊愕不已。这么重大的事情,按理应由文臣武将共同商议决定,但现在竟然连正式的诏书都没有,仅有口头传达。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张太后一脸疑惑地问。
这件事听起来实在离谱,仿佛是在开玩笑。这时,宦官出示了朱瞻基的令牌,表明自己是遵照命令行事,并请求太后不要为难他。
“这样做不合乎礼仪制度,仅凭一道口谕就废皇后,甚至牵扯到太子,简直是胡闹!”张太后赶紧反驳。
孙氏仗着朱瞻基的宠爱,毫不畏惧地质问宦官:“你们竟敢伪造皇上的口谕,难道不怕死吗?”
“微臣不敢,此乃皇上亲赐令牌,而且还有锦衣卫大人在此,若是太后有所质疑,请您亲自去问皇上。微臣对此事详情也并不清楚。”小宦官转向锦衣卫,下令道:“带走!”
锦衣卫随即上前,强行带走了孙氏,即便张太后极力阻拦也无法阻止。
这场景让三岁的小朱祁镇吓得嚎啕大哭,而锦衣卫则毫不在意。张太后看出,此刻已无法阻止锦衣卫的行为,她意识到必须去找朱瞻基解决此事。
于是,张太后带着朱祁镇离开了清宁宫。
尽管朱祁钰是不成器的后代,但他毕竟流淌着朱家的血统。即使他让人丢脸、受人欺负,这件事情也不能坐视不理。至于他所做的混账事,日后再做计较。朱元璋站了起来,原本打算在宣德一朝逗留几天,现在却毫无兴趣了。
“小子,准备兵马,你是他的老子,他丢掉的东西,你得帮他找回来。”朱棣也发话了。
“是的,太爷爷,爷爷,我知道该如何去做。”朱瞻基立即回应。
“三天后,我们会再来,你先准备好兵马吧!”朱元璋转头看向萧然,“胖虎,我们返回洪武一朝。”
“好的,大姨夫!”
朱棣将朱祁钰交给了朱瞻基,评价道:“这孩子虽然内向,但眼神坚定,是个硬汉子。”
“是的,爷爷!”朱瞻基接过了朱祁钰。
随后,萧然带着朱棣、朱元璋、朱高煦和朱高燧离开了宣德一朝。
看着他们离去,朱瞻基抱着朱祁钰疾步赶往清宁宫。恰好遇到张太后带着朱祁镇前来。
还没等朱瞻基开口,张太后抢先问道:“怎么回事?一道口谕你就废皇后,还涉及皇太子,你想做什么?这里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
“娘,这是太爷爷和爷爷的意思,孩儿知道此举不合规矩,但当时情况特殊。”朱瞻基解释道。
“就因为你的爷爷指定了别人而不是孙氏?”张太后先前也曾反对册立胡氏为皇后,但现在不能随意废黜孙氏。
皇后之事关乎国家大事,再加上皇太子,那就更为严重了。
“来人,把朱祁镇也一同送去冷宫!”朱瞻基对朱祁镇的态度瞬间发生了巨大转变。
“儿子,你这是要做什么?”张太后追问。
“娘,你听孩儿慢慢跟你说……”朱瞻基将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一告诉了张太后。
洪武一朝
坤宁宫
萧然等人再度出现,马皇后和玉儿看到了朱元璋一行人。
马皇后注意到朱元璋和朱棣面色不佳,萧然稍好一些,而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脸色也并不好看。
作为铁骨铮铮的朱家人,得知朱祁镇的所作所为,心里不生气才是怪事。
“重八,你们不是要去宣德一朝吗?那可是明朝最为鼎盛的时期,怎么一个个都成了这般模样?”马皇后不解地问。
“妹子,别提了,咱们很久没这么愤怒过了。”朱元璋提起茶杯喝了一口,语气愤慨地说:“不肖子孙,懦弱无能,丢尽了朱家的脸,也丢了……丢了百姓的脸,玷污了国家的尊严,这种人我们不能放过!”
朱元璋至今仍怒气未消。萧然毫不客气地拿起茶杯为大家倒水。
“谢谢国师!”朱高煦和朱高燧连忙道谢。
此时的朱棣压根不想开口说话。
“宣德一朝不至于吧?”马皇后又问。
“瞻基那个时期的宣德一朝确实没什么问题,甚至比我们的洪武一朝还要强盛得多,只是偶然间得知了宣德一朝后面发生的事情。”
“重八,别激动,你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马皇后也想知道是什么能让朱元璋如此气愤。
“高煦,你说!”比起朱祁镇,朱元璋现在更愿意听其他人的意见。
“是,爷爷!”
朱高煦便从头到尾将他们在宣德一朝经历的事情详细讲给马皇后听。
张太后听完朱瞻基讲述的事情后,面无表情,难以置信。她现在明白了朱瞻基为何要这么做。
张太后深知永乐大帝朱棣和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性格。她曾经接触过这两位皇帝,尤其是朱棣,非常熟悉。
对于这样的事情,别说朱元璋和朱棣会愤怒,即便是张太后自己听闻也会无比愤慨。
那两个火爆脾气的人,这次没有立刻处置孙氏和朱祁镇,完全是顾及到朱瞻基的面子以及朱祁镇身为朱家子孙的身份。
若换成他人,恐怕就会落得与王振同样的下场。
朱瞻基紧紧抱住张太后,懊悔地说:“娘,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我差点毁掉了祖先创下的基业,对不起太爷爷和爷爷。”
朱瞻基深感自责。
“儿子,这到底是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十几年后的事,谁能预料得到呢!”张太后心疼的是朱瞻基只剩下短短五年的时间。
“如果听从爷爷的话,如果听从你的建议,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张太后摇摇头,叹了口气,“咱们暂且不提那个话题,你现在身子骨重要,你爹走得早,孩子,你可不能撇下娘不管啊。万一你出了什么岔子,叫娘怎么活下去呢?”
张太后心中五味杂陈。
“娘,您放心好了,之前回家时我跟爷爷他们谈了许多,国师有通天的本领,不仅能带别人来这,还能送人去治病呢。”
“真的?”张太后一脸惊喜地追问。
“先前我忘记告诉你了,外公和爷爷他们以前去过洪熙那一朝,并且已经把爹的病治得差不多痊愈了。”
听闻此言,张太后既惊讶又欣喜,“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不只是外公和爷爷去了,连外婆和奶奶,大外公他们都去了……”
朱瞻基简略地说了说洪熙一朝的事。
张太后紧紧抓住朱瞻基的手,“这么说……我们娘俩是不是也能去看望一下你爹呀?”
朱瞻基点点头,“对,原本我是打算带你去的,不过看见孙氏和朱祁镇的情况,国师提起这事,所以暂时搁置了。”
“那样就好,能去看看就已经很好了,哪怕只是见上一面也好。最近我在梦里偶尔还能梦见你爹,他看上去跟以前一样。”
朱瞻基一直没能再见朱高炽一面,始终是个遗憾,如今终于有机会弥补了。
“朱祁镇虽不争气,但他终究是我的儿子,即便他再不成器,也不能让人家瓦剌欺负。这件事情必须先解决了。”
孙太后连连点头,她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朱祁镇和孙氏的话,此时此刻朱瞻基应当已带着张太后前往洪熙一朝见朱高炽了。
“娘明白!娘明白!”一想到能见到朱高炽,张太后激动得泪流满面。
朱瞻基轻轻替张太后拭去脸上的泪水,“娘,别哭了。”
“娘不哭!”张太后一边说着,一边自己擦眼泪,可是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这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说:“皇上,三位杨大人和其他官员求见,现已在保和殿等候。”
“不见!”朱瞻基转向小太监,命令道,“回去告诉他们,这件事我会给他们一个交待,但现在我没空。另外,传令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御营的精锐将领全部前往保和殿,朕有要事相商。”
朱瞻基打算整饬兵马,替朱祁镇洗刷耻辱。
这是朱棣和朱元璋特意交代的。
现如今,洪武一朝正在南方征战,无暇抽身;洪熙一朝刚开始,朱高炽还要收拾永乐一朝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同样不适合出兵。唯有宣德一朝最合适,且战斗力最强。这件事,朱瞻基责无旁贷。
“遵命,皇上!”小太监离去。
朱瞻基心想,这些人必定得知了废后及太子之事的消息。
朱瞻基只能一个人做决定,这不合乎礼法。
其余人定会追问缘由。
要先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
此刻,朱瞻基并不想去解释,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整备大军,准备随萧然一同前往正统一朝,一雪前耻!
“娘,我想去看看胡氏,这些年真是委屈她了。”
在其他人前来之前,朱瞻基尚有时间去冷宫看望已被废黜的胡氏。
“去吧!你想恢复她的皇后之位吗?”张太后问道。
“这是爷爷和外公的意思,往后皇太子也会是祁钰了。”
“把这些事料理完了,尽早和国师商量一下你的病情,一定要尽快治疗,你千万不能再有什么闪失。”
朱瞻基点点头,“娘,请放心,我还想多活几年,好好培养祁钰,不能让他走上朱祁镇的老路。”
“好,那就这么定了,快去吧!”张太后挥手示意。
朱瞻基转身离开了清宁宫,径直向胡氏所在的冷宫走去。
一想到胡氏,朱瞻基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愧疚,觉得自己对不起胡氏。
他也感到对不起朱棣,对不起大明王朝。
废除胡氏为皇后是一个愚蠢且错误的决定。
相比于皇宫中的其他地方,冷宫显得格外凄凉冷清。
此处本就偏远,人烟稀少。
别的宫殿总有众多宫女太监侍候左右,唯独这里空荡荡的。
朱瞻基来到冷宫大门前,“你们都留在外面不准进来!”
“遵命,皇上!”
太监宫女们恭敬地守在门外,朱瞻基独自推开大门步入其中。
眼前出现了一个孤单的身影,看起来十分瘦弱。
胡氏听见开门声,回头一看,发现是朱瞻基。
她的眼神复杂,既有惊喜,又有恐惧。
胡氏快步走到朱瞻基面前,“臣妾参见皇上……”
朱瞻基立刻上前扶住胡氏,“你怎么把自己弄得这么憔悴?”
此刻的胡氏明显消瘦许多,脸上布满了沧桑与疲惫。
听见朱瞻基的询问,胡氏内心充满自卑。
“皇上,臣妾罪该万死……”
朱瞻基摆了摆手,“这不是你的错,你做得很好。”
听到朱瞻基这般说,胡氏更加惶恐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是朕错了,是朕对不起你!”朱瞻基拥抱着胡氏,“给朕一次机会,让我补偿你。”
胡氏不知所措,实在猜不透朱瞻基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
“皇上,是不是臣妾哪里做错了?”
胡氏总感觉这些话听起来不太真切。
“以后你就明白了!”朱瞻基握住了胡氏的手,带领她走出冷宫。
“皇上,要去哪里?”
“回坤宁宫!”
北平紫禁城是依照南京紫禁城建造的,也有坤宁宫。由于马皇后住在坤宁宫,所以紫禁城内的坤宁宫自然也就是皇后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