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压岁钱
春节该置办的年货,该准备的美味佳肴都已经准备好,此刻,正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为这个春节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
孩子们玩耍着,充满了乐趣。
家家户户的门前的路灯都亮了起来,送电的供电局挺给力的,春节居然没有停电。
而且,大人们也挺舍得,路灯开着,客厅的灯开了通宵,这是木兰乡除夕夜的习俗牛!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喜庆吉祥的对联,晓雅家的对联是子言写的,他毛笔字写的极好,苍劲有力,不像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
红色的装饰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村中的大人们会聚在一起,谈论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和收获。
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有鸡鸭鱼肉、蔬菜、肉糕、糍粑等。
家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相互敬酒,互相祝愿,一边聊着家常,享受着团圆的时光。
晚饭后,人们会聚集在村子的空地上,有邻居家外出打工赚到钱了,直接将黑白电视换成了彩色电视机。
大过年的,邻居也不吝啬,直接将彩色电视机搬出来,摆放好,让大家看春节联欢晚会。
当时,晓雅家的黑白电视被计划生育的人收走了,所以,看不到春节晚会,只能拿着小板凳去邻居那里蹭电视了。
可别说,彩色电视机看电视就是不一样。
特别好看,又很真实,大家边看,边欢呼着、赞叹着,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被这绚烂的烟花所驱散。
晓雅和两个弟弟简直羡慕得不行。
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妈妈准备给孩子们压岁钱。
在1998年,中国流通的人民币面值主要是第四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的面值包括: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和1角。
这些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当时农村的物价相对较低,具体表现如下:
食品消费方面,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主,其中细粮的消费量有所增加,而粗粮的消费量有所减少。
此外,食糖的消费量也呈现增长趋势。
从当时具体数值来看,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大,但由于食物价格的下降,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总支出并未显著增加。
居住环境方面,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有所提高,新建房屋的面积和价值均有所增长。
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的房屋面积增长尤为明显。
耐用品消费方面,除了自行车外,其他耐用品如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的拥有数量均有所增加,当然,在木兰乡全部配齐这些家电的家庭比较少。
只是,彩色电视机的购买量增长有所明显,这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也呈现增长趋势。
其中,学杂费的增加尤为突出,在 1998 年的木兰乡,初中学生们面临着学杂费的问题。
具体的学杂费数额因地区、学校以及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那时,家庭经济条件成为了许多学生能否顺利接受教育的关键。
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学杂费可能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可能需要拼凑每一分钱,甚至借债来支付孩子的学费。
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面临辍学的风险。
孩子们渴望知识,却被经济的困境所阻挡。
这无疑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挫折,也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一个体现。
然而,也有一些幸运的学生,他们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学杂费,能够顺利地进入学校学习。
初一的早上,爸爸妈妈分别给了四个孩子每个人10元钱的红包。
几个孩子都非常惊讶!
没有想到今年父母给的压岁钱这么多。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
那些简单而真挚的祝福,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仿佛忘记了生活的艰辛和疲惫,只留下了快乐和温馨。
那个年代的春节,虽然没有如今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现代化的设施,但却有着最纯粹、最真挚的情感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