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工作成为谋私工具
他们向东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发现一块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说:“来,我们做砖,把砖烧透吧!”他们就把砖当作石头,又把石漆当作灰泥。他们又说:“来,我们建座城,造一座塔,塔顶要通天。我们要为自己立名,免得分散在全地上。”
——《创世记》11:2-4
为自己立名
工作变得徒劳无益且无意义,原因之一即是人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将工作及其好处作为衡量个人意义与身份的主要依据。此时,工作已不再如加尔文所言,是为了创造并展现创造秩序的奇妙,或如路德所言,是上帝护理的工具,为了满足邻舍的基本需要。相反,工作成为炫耀自我、向世界展现自我、证明自己多么与众不同的方式。它帮助我们积聚权势感和安全感,掌控自己的命运。传道者所言极是,“我看见各样的劳碌和各样精巧的工作,都是出于人与人彼此的竞争。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4:4)。
《创世记》前十一章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工作性质的转变:原本人应在工作中以感恩之心善用自己的恩赐,如今却苦心经莒以创造自己的价值。在《创世记》1-2章,工作是为了人类以及上帝之名的愉悦耕耘(创1:28,2:15)。到了《创世记》4章,科技已经成为通往权力的手段。在《创世记》11章,我们读到了著名的建造巴别塔的故事。
建造巴别塔原因有二。示拿人说:“&39;我们做砖,把砖烧透吧。&39;他们就把砖当作石头”(3节)有人发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做砖技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造出史无前例的最高建筑。他们希望在大“城市”运用才华和各样发明创造。从那时起,最具创意的人开始在城市中寻找可以放飞梦想的沃土。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他们的城市建设工程还有另一个深层原因:“我们要为自己立名,免得分散在全地上。”(4节)巴别塔建造者的建塔动机是什么如今大多数雄心勃勃的上班族的工作动机又是什么第4节做出了生动的回答——而这个动机至今没有改变。那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得权力、荣耀和自主性。然而,这样夸下海口,恰恰揭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他们建造那城是在以成就“为(他们)自己立名”——如果我们寂寂无名,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为自己立名”在圣经中的意思是为自己构建身份。我们要么借着上帝为我们和在我们里面所做的一切(启2:17)而得名,即我们的本质、安全感、价值和独特性,要么通过我们自己所做的一切为自己立名。旧约学者德里克基德纳写道:“这个故事反映出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精神特质。这是一个典型的好大喜功的工程;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仿佛它就是最高成就与此同时,人们聚集一处,试图保全自己的身份、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正暴露出他们的不安
建造巴别塔的人通过工作立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塔顶要通天”的宏伟声明,显示他们正在赋予工作和成就感以属灵的价值。他们试图借着工作得到本应由上帝所赐予的意义。这就导致了物质主义,因为我们是用劳动成果来证明自己健康、安全。第二,不愿“分散在全地上”,表明他们通过聚居而立名,其权势感和安全感部分源于城市及其居民的规模和财富。第一种身份构建来自于崇拜个人才能与成就,第二种则来自于对群体的崇拜。这必然导致谄上欺下,以及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
在巴别塔故事的最后一幕,上帝前来审判这座城,请留意他惩罚的方式。他没有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用闪电和地震将它摧毁,而是“混乱了全地所有的人的语言”(创11:9),把他们分散开来。
此处,我们看到一条贯穿圣经始终的原则:罪有其必然后果。人类心灵的罪欲辖制了现实世界的结构,终致分崩离析。我们的骄傲和对个人意义的追寻必然引致争竞、分裂与冲突。因此,自傲是无法使人们彼此相爱的。这或者导致个人崇拜(进而导致个人主义文化中的纷争),或者导致群体祟拜(进而导致部落或集体文化中对个人自由的压制)。我们迫切渴望的两者一一荣耀和关系一一只能在上帝那里和平共存。
巴别塔事件充分说明,若不超越自我、扎根于上帝,任何集体行为——无论社会、组织还是运动——都无法成功。其他任何造神的努力注定要以失望告终。若上帝以外的事物——无论家庭、个人、民族自豪感还是个人财富的积累,最终成为人生命中的底线,或曰至善(summum bonum),就是我们指望它为我们立名。正如德里克·基德纳所言:“这座半途而废的城市可谓一座完美的纪念碑,明明昭示出人类的这一本性。”
示拿人希望建造出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几千年来,这种努力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几乎年年都有为纪念某人拔地而起的新建筑,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世界最高纪录。这生动反映出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争竞和攀比。虽然这对推动创新和提高效率大有裨益,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
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你需要明白,骄傲从根本上是竞争性的,它生性喜欢竞争傲慢不以拥有为乐,只以比旁边的人拥有更多为乐。我们说人们以富有、聪明、漂亮为骄傲,其实不是。他们以比别人更富有、更聪明、更漂亮为骄傲。
路易斯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出于追求卓越、服务他人的原则不断设置新的目标(更雄伟的建筑、更快的计算机、更廉价的航空公司、更豪华的酒店),也可以如同搞军备竞赛一般推动我们的机构及我们自身达至可以傲视群雄的地位。后者导致了道德危机和对竞争对手的迫害。
我想强调一点,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为了满足他人利益而活。即便最有爱心、道德高尚的人也难免落入利己、恐惧和追求荣耀的网罗。我们一旦认识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破碎,就会常常回到上帝面前,明白我们有时靠自己无法行义。事实上,那种将乐于奉献之人定义为“好人”、将追求自身价值和利益之人定义为“坏人”的做法极不可取。自我中心和竞争性的骄傲,其实刻在我们每个人的dna里。
旧约《以斯帖记》对个人利益、权力和职业等主题着墨颇多。这卷书讲述的故事发生于犹太人分散在波斯帝国时期。我们从第1章了解到波斯王亚哈随鲁废黜了王后瓦实提,因为她胆大包天得罪了王。在重新选立王后时他发现了以斯帖这位年轻漂亮的犹太少女,于是与她同寝,她也讨得王的欢心。以斯帖隐瞒了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一路高升,被立为王后。
几乎所有读者都对《以斯帖记》的开篇感到不悦。女权主义者对以斯帖的顺从表示愤慨。有人不满以斯帖闭口不提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因不像同处异教宫廷的但以理那样公开表明自己的身份。持守传统道德观念的人无法认同她未婚同居的行为。经历了种种道德上的妥协,以斯帖高升至权力顶峰。于是问题来了:在这种道德、文化与精神都含混不清的情況下,上帝是否依然与我们同工并使用我们这卷书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以斯帖记》4章开篇部分,当第二幕拉开之时,我们得知位高权重的哈曼说服王,将犹太人视为帝国的威胁,并获准颁布法令,将来某日,王国各省各族的人可以将散布各处的犹太人赶尽杀绝,并抢夺他们的财富(斯3:1-15)。以斯帖的亲戚末底改是一名犹太领袖,他告诉以斯帖必须利用她在官中的地位扭转时局。这不是一般的请求。这位相信上帝的弱女子在公共事务中势单力薄,却被呼召用其个人魅力与文化资本建立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未底改对她说:“谁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了挽救现今的危机吗”(斯4:14)
《以斯帖记》与圣经中但以理和约瑟的故事极为相似。他们三人都相信以色列的上帝;都是在多元且不信上帝的政府和文化环境中身居高位。他们都不是神职人员——先知、祭司、长老或文士。他们都在世俗政治中登上权力高峰。上帝大大地使用了他们。
“置身宫中”的危险
以斯帖的顾虑不是多余的;未底改的要求令她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彼时彼地,失去王的宠幸不仅意味着丟掉工作,更意味着丧失性命。以斯帖回复未底改说,凡没有奉召就去见王的一律要处以死刑,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赐他免死现在我没有奉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天了。”(斯4:11)以斯帖当然记得,昔日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她不自量力!
末底改不知道自己向以斯帖所求的是什么;她可能会因此失去一切。
未底改回应说,这些他都知道。他从神学角度义正词严、娓娓道来地将故事推向高潮:
“你不要心里想,你在王宮里比所有的犹大人都安全。这时你若是缄默不言,犹大人必会从别的地方得着解救,那时你和你的父家就必死亡。”(斯4:13-14)
未底改的意思是,如果以斯帖冒着失去宫中地位的风险行事,她可能失去一切;但如果不冒险一试,她必将失去一切。这听起来十分残酷。如果所有犹太人惨遭杀戮,以斯帖也在劫难逃。如果犹太人没被赶尽杀绝,以斯帖将被视为叛徒。最后,末底改鼓励她说:“谁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了挽救现今的危机吗”(14节)未底改的话对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实际帮助。
事实上,末底改的话符合正确的职业观,他与那位拉美裔牧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如果你的权势、资历和财力没有服务于宮外的人民,王于你而言就是一座监狱;它已经为你立了名。你可能总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那是因为你的欲望在不断膨胀;其实你已得到很多,并且,上帝呼召你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身份系于宫中的地位;将安全感系于应对人生各个变量的驾驭能力;将意义系于对某个圈子施加的影响力。但是,如果你不愿为邻舍冒失掉宫中地位的风险,那你就被王宫所控制了。
你若离开王宫,怎样才能得一个新名字呢答案即是恩典。未底改对以斯帖说:“谁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了挽救现今的危机吗”
被译为“得了”的希伯来语原文是一个被动动词。更准确的翻译是:“谁知你被赐予王后的位分,不是为了挽救现今的危机吗”他提醒以斯帖,若不是恩典,她不会得到今天的位分。她的美貌是天生的,不是靠自己挣得的;她的机遇也不是靠自己创造的;一切都源于恩典。你是否想过自己也是如此当别人把你在事业上的成就归功于恩典,你是否认为他们不了解你曾多么努力地考入大学,多么辛苦地学习和实习,如何努力工作才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而,你的才华不是靠努力得来的,而是被赋予的;机遇之门不是你自己打造的,它们恰恰为你敞开。可见,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本乎恩典,因此,你可以大胆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去服务社会,正如你可以借着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
在宫中活出你的伟大
以斯帖开始行动了。我们从1章和2章了解到的以斯帖一那位秀美端庄、为了留在宫中而隐瞒种族身份的王后逐渐消失了。那位低调的从不兴风作浪的以斯帖开始发号施令。她差人捎话给末底改:“你要去,把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都召集起来,为我禁食三天,就是三日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婢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就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是死,就死吧。”(斯4:16)
接下来发生的是圣经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一,经过一连串所谓的“巧合”(它们当然不是巧合)以及以斯帖自身的勇敢,她得到王的悦纳,击败了仇敌哈曼的诡计,最终哈曼被处死,犹太民族得救了。
故事尚未就此结束。仅从以斯帖的事迹获得启发存在某种隐患。你想到以斯帖,于是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位以及智力、社会资源和金融资本。你不再将权势视为升迁的手段,而决意用它来服务人民;你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以伸张正义。你发觉自己长期闭口不谈信仰,于是决定大声宣告并与众人分享自己的信仰。以上冲动都是可取的,请大胆去行但仅仅有冲动动是不够的。首先,你的决心不可能持续太久。如果你只是被某个事迹启发,比如想成为以斯帖那样的人,或想要按照那位拉美裔牧师所说的去做,那么内疚很可能是你的基本动机。你的内疚或出于自私自利,或出于精英主义的优越感或者忘恩负义。由此展开行动未尝不可,但如果你的动机仅仅停留在内疚上,不出几日这种情绪就会减退,因为开始全新的生活方式谈何容易。
此外,你可能因备受鼓舞而反应过激。我常遇到一些曾绝口不提信仰的人,矫枉过正之后却令人厌烦。他们決意做直言不讳、有原则之人,不再当“柜子里的基督徒”。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离开王宫,因为他们转而借着做一名“更优秀”的基督徒而寻找自己的名分。他们并没有生命的更新;他们因勇于公开认信而自以为或许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在王宫中活出诚实、正直且伟大的一生。你可以将以斯帖看作路标或线索,而不仅仅视为榜样。要知道,上帝创造了每一个人,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帝赐予的,我们生命的分分秒秒都有他的保守;我们本应为这一切向他献上感恩。但是我们没有。我们活着,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我们随心所欲地用手中的资源为自己立名。即便非信徒在自我反思时,也知道这是有问题的。无论按照什么标准,人类与上帝的关系都是破碎的。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宗教虽然在具体情节和起因上存在分歧,却都一致认为:我们与神明之间存在裂隙,或说鸿沟。有些宗教认为,我们需要通过供奉祭牲宗教礼仪、转变意识或道德行为来跨越这条鸿沟。但不管怎样,我们需要一架桥梁来弥合这样的差距。怎么找到呢
答案可从圣经《以斯帖记》中找出。以斯帖通过身份认同与成为中保,拯救了她的民族。当她的族人被定罪,她选择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背负这样的命运。她不顾个人安危,说:“我若是死,就死吧。”她认同自己的民族,因此甘愿在权力宝座前作众人唯一的中保;她在宝座前蒙恩惠,她的人民也因而被恩待。通过身份认同与成为中保来拯救人民,这是否让你联想起一个人——耶稣,上帝的独生子,拥有无可比拟的荣耀与荣美,居住在至高无上的圣殿中,却甘愿舍掉这一切。《腓立比书》2章说,他本与父神地位平等,却放弃天上的尊荣,倒空自己,成为人的样式,担负起人类的罪孽。他这样做不只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而是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他没有说,“我若是死,就死吧”,而是说,“我死的时候到了,我就要死。”他走上十字架受死,作了众人的赎罪祭。如今他站在高天的宝座前,我们因信他而得享他在父神面前所蒙的恩惠。他是真正的中保。
当你不再将以斯帖视为榜样,而是耶稣的预表;当你不再将耶稣视为榜样,而是个人生命的救主,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他眼里是何等宝贵。
默想这些,真理之光将改变你的身份,显明你不可估量的真实价值。讽刺的是,一旦你感受到自己如何被深爱着,就会越发无私地工作。你生命中的许多东西——你的工作、你的权力、履历、福利,于你而言只是身外之物。你可以放胆使用它们,并不害怕失去它们。你是自由的。以斯帖基于上帝是满有恩典的神这一模糊认识,拯救了一个民族。如今我们对上帝的认识更为充分。她不曾想到上帝会亲自来到人间,重演她的历史,且范围、代价及带给人类的福祉远在其上。我们如今对上帝的恩典、我们在他眼中的价值以及我们的未来,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当你看到耶稣基督放弃他至高无上的王宫为你所做的一切,你就会甘愿在王宫中的位分上侍奉上帝与邻舍。卡伦乔布斯(karen jobes)在《以斯帖记》注释书中写道,以斯帖共计十四次被称为王后以斯帖,其中的十三次出现于她说“我若是死”之后。她的伟大不在于试图为自己立名;你若想活出伟大的一生,也不是靠自我努力,而是通过事奉曾经对父神说“愿你的旨意成全”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