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毫无意义的工作
因此我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事,都使我厌烦。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传道书》2:17
日光之下
在前面几章我们已经看到,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工作可能会不结果实。同时,工作也会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人们会在工作中感到疏离的另一方面。许多人因为能力不足或是对工作的渴望未被满足而感到受挫,另一些人尽管已经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期望且小有成就,却仍不满足。圣经中有一古老书卷对工作的无意义感作了精辟的描述,这就是《传道书》。
希伯来语用“koheleth”一词描述《传道书》中的叙述者。它可以被译成“老师”甚或“哲学家”。为了理解《传道书》到底如何描述工作,我们首先要理解这卷书的文学形式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
但凡读过整卷书的人都会感到迷惑,因为其中很多教导仿佛与圣经其他经文相抵触。圣经其他书卷都挑战我们要过一个完全智慧、公义的生活,《传道书》却警告人们既不要过分“行义”,也不要过分“行恶”,而是要过一个中庸的生活——既不要太道德,也不要太邪恶;既不要太智慧,也不要太愚蠢(传7:15一17)。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一悖论呢
旧约学者特伦佩尔朗曼(tremper longman)指出,当时有一种名为“虚构自传”的文学体裁。在这种文学形式中,作者可以虚构一个人物,记叙主人公的一生,最终从对其经历的研究中总结教训、提出见解。从《传道书》中我们可以区分出两个声音。首先,作者在开场白中介绍了虚构人物传道者。随后传道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在日光之下寻求满足和人生意义的各种方式。“日光之下”这一短语是理解传道者所有观点的重中之重。整体而言,这里讲述的是这个世界中的生活,没有任何超越之处,也非指向未来的永恒。传道者所追求的仅仅是从物质世界寻找人生的意义:成就、愉悦和学问。最后,作者再次回到自己的身份,并在尾声中做出总结(12:8-14)。作者通过戏剧化的描述道出即使是那些最智慧、最富有、最有恩赐的人,也不能在今生获得满足。
读圣经其他经卷,就如同听一位牧者向我们讲述应该如何生活(例如新约《雅各书》或旧约《箴言》)。然而,阅读《传道书》却如同在上哲学课,教授以令人头疼的苏格拉底式问题和一些奇特案例分析挑战你,带领你在对话中发现真理。书中的传道者迫使你查看自己人生的基石,并问一些我们本想极力回避的问题:“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你做这一切目的何在为何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恶行你又当如何面对”
《传道书》的作者让我们理解上帝超越的独特性和认识上帝的必要性。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为人生提供意义的基础。如果我们的人生基于工作、成就、爱情、愉悦,抑或学识,那么我们终会变得焦虑和脆弱。因为人生中凡事都可能会威胁到这些“基石”,而死亡必然会夺取一切我们视为宝贵的东西。《传道书》的论点就是要我们实际依赖一位恩慈的创造主。上帝不是一个抽象的信念,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坚定不移、充满意义。
像许多人一样,凯瑟琳阿尔斯多夫来我们教会时事业成功,三方面的追求她全占了:通过大学的学习寻找人生意义,毕业后尽情享乐和猎奇,三十多岁开始拼命工作来获得满足。她开始取得成就,甚至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渐渐地,她感到巨大的压力,甚至产生了苦毒。她描述了自己那时心中的苦毒,因为有些人没有全然付出却享受着美好人生的果实。她对自己的成就永不满足,认为自己获得的利益永远不够。正如凯瑟琳自己所说:“我不能接受这一切都是虚空,因此我更加埋头苦干。”最终,她开始思考基督的福音,因为属世的哲学不能让她从这些苦闷中走出来。生命的空虚驱使她寻求,最终她理解了上帝超越的独一性。
亳无意义的工作
传道者按不同阶段讲述他的故事。《传道书》开卷便是所谓的三段“人生旅程”,每一步都尝试如何在日常中寻求人生意义。第一段是通过知识和智慧(传1:12-18;2:12-16),第二段是通过追求欢愉而感到满足(传2:1-11)
传道者开始的第三段旅程是通过努力工作而驱走无意义感(传2:1726)。在追求知识和愉悦后,他试图通过实现具体的目标和取得财富与影响力来让人生有价值。但最后他总结出,工作本身无法赋予人生意义。“因此我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事,都使我厌烦。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2:17)传道者为何得出如此结论
我们在工作时希望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也就是从工作中获得认可,或是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或是让世界变得更为美好。最令我们满足的莫过于在工作中取得永恒的成就。然而传道者惊人地告诉我们,即使你成为少数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人,并且也实现了自己切的渴望,这一切仍不过是虚空,最终不存在永恒的成就。“我恨恶我的一切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不得不把艻碌的成果留给后人。那人将来是智是愚,有谁晓得呢可是他竟要掌管一切我劳碌得来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得来的。这又是虚空。于是我转念,对日光之下我所劳碌的一切,心感绝望。”(传2:18-20)
无论快慢,我们一切的努力最终都会被遗忘在历史中。接替你掌管公司,或是接替你在机构中职位的人,可能会让你之前所做的一切荡然无存。当然,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改写了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人类社会。但这类人少之又少,而最终即使是最著名的人,也“没有人永远记念他们”(传2:16)。因为日光之下的一切成就和一切工作最终将灰飞烟灭,就算是人类文明也不能幸免。人类所有的工作,即使是最具历史意义的,最终都会被忘记,而且其影响也会完全消失(传1:3-11)。
总而言之,如果“日光之下”的生命就是所有的一切,那么即使你的工作取得了成就,最终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工作使我们疏离
日光之下的工作全是虚空,因为它不能永存,从而带走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工作也使我们与上帝和他人疏离,因此它也带走了我们当下的欢乐。
我们可能会同情《上帝的宠儿》中的安东尼奥·萨列里。他极其渴望创作出美妙的音乐,却受限于自己的才华。在同莫扎特的交往中,他发现自己音乐天赋平平。他祈求上帝赐给他创造的才华,然而祷告却未蒙应允。萨列里陷入对上帝深深的愤恨中,因此他对上帝说:“从现在起,你是我的敌人因为你不肯进入我里面,满足我对你的需要;因为你轻视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你不公义、不公平、不良善”萨列里对上帝产生了苦毒,而且用尽一切方式推毁上帝的器皿莫扎特。
上帝是否真的不公平、不良善如果他是,那么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岂止萨列里一人。可以说,历史上能与莫扎特匹敌的音乐家寥寥无几。但是,萨列里的反应出奇地阴暗、绝望,因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建立在对音乐的梦想以及由此而来的名望中。他从一开始就让上帝背上了债。
当我父亲真诚地祈求上帝保护他的生意的时候,我暗暗地以一个小男孩所能想到的最自豪的方式祈祷。主啊,求你让我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让我通过音乐来荣耀你,并使我成名!亲爱的上帝啊,求你让我在这个世界上扬名,让我永垂不朽!在我死后,让人们永远因着热爱我写的音乐而谈论我的名字!
“不朽”一词成为萨列里内心想法的核心。他的野心成为他错位的救赎。因此,无论多大的成就也无法使他满足。他经历的不仅是超乎一般的失望,更是疏离和痛彻心扉,因为他的成就不如莫扎特。
“人的一切劳碌和操心,就是他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其实终其一生,他的担子既痛苦又烦恼,在夜间也不能安。这也是虚空。”(传2:22-23)悲伤和痛苦甚至让他无法体息:这就是一个将自己灵魂完全建立在工作上的人的境況。在这个令人心酸的画面中,作者有意识地将我们与那在劳作后拥有真正安息的上帝相比(创2:2),并下意识地与能在风暴中熟睡的耶稣(可4:38)相比。
工作带来疏离的另一个原因是,任何社会系统都存在着不公和丧失人性之处,这也经常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本质。例如在《传道书》5:8,传道者说:“如果你在一省之中,看到穷人遭受欺压,公正和公义被夺去,也不必因此惊讶,因为高位者之上有较高的照应,在他们之上还有更高的。”旧约学者迈克尔a伊顿( michael a eaton)写道,传道者考虑到难以忍受的官僚主义带来的挫败感,因为它无止境地拖延和推责任层级制度使得公平丧失贻尽”。在传道者的时代,唯有政府机构足够大,オ可以产生官僚制。然而在近两百年中,我们看到了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公司的兴起。卡尔马克思在十九世纪早期欧洲工业革命最鼎盛的时候,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劳动”的理论指出,“上千的工人拥挤在工厂中,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做着身心俱疲的工作即使在最好的状态,工作也不过仅仅是一种为了果腹而克己的残酷的生存方式。
当然,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人为了生存忍受着极其辛苦的劳作。在一些小型农场或商店中,人们至少能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可是在工厂中,工人要在三十秒之内将螺母安装到车轮防滑钉上,日复一日,不停地重复这样的工作。在《工作》(working)一书中,作者斯塔德特克尔(studs terkel)采访了许多工厂的工人,麦克就是其中一位。麦克的工作是将钢制零件放到机架上,然后浸到颜料桶中,再将机架从颜料桶中提上来,最后把零件取下来。“&39;放上去,取下来,放上去,取下来。我在这中间甚至都无需思考&39;。麦克从事的是一份典型的生产流水线的工作,即使公司白领的工作亦是如此,因为这些办公室的工作出于提高效率和产量的缘故而被简化、细分成一项项琐碎的杂事。”
从工业经济到知识和服务型经济的伟大转型已经极大地改进了许多人的工作环境,却又使得无数人从事低薪的服务业工作,这些低薪的服务业工作也令人经历同样的疏离,与工作成果或产品相分离。甚至是在诸如金融业等许多领域,工人工资尽管比“血汗工厂”高出许多,但现今全球化公司的复杂程度,已经让即便是高管们,也难以完全了解自己所生产的到底是什么。小镇上发放抵押按揭和小企业货款业务的银行家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工作的目的和成果,而将上千次级货款打包、买卖的银行职员相对更难回答“你为何而工作”这个问题。
工作甚至让我们彼此疏离。“有人孤单无依,没有儿子,没有兄弟,仍劳碌不体,眼目也不以自己的财富为足。他问:我劳劳碌碌,刻薄自己不去享受,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劳苦的担子。”(传4:8)这个人因为工作,变得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在世独居。工作能够让你相信自己是为了家人和朋友而努力,但恰恰你被事业心引诱,忽略了他们。工作让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延迟的喜悦和牺牲。但他问道:“我到底是为谁而劳苦,并剥夺了自己的享受”最后,他发现为自己工作并不值得。解经家德里克基德纳说:“我们可能过分要求努力工作带给我们祝福,这幅孤独、亳无意义、忙碌的图画,给我们的要求泼了盆冷水。
传道者说:“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劳碌中自得其乐;我看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手。”(传2:24)讽刺的是,如今许多人之所以感到工作不满意,是因为与以前相比,现代人有更多权利去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最近在《纽约时报》上提到了一个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主持、由在校和刚毕业的学生参加的在线讨论。讨论议题是为何大部分最优秀大学的毕业生都选择从事金融或咨询类的职业。有些人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出辩护,有些人则抱怨道:“最聪明的人应该致力于消除贫困、消灭疾病并服侍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布鲁克斯说,这个讨论十分具有启发性,但其中不言而喻的假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多学生在做选择时思路狭窄。投资银行虽然粗俗但却富有。非盈利机构薪酬虽低但却高尚。而新兴的高科技公司最迷人,既能提供财富又很酷。但是甚少有人对政府部门、军队、教牧工作、学术研究及其他无数领域感兴趣。此外,绝少有学生对制造业工作感兴趣
社区服务成了道德补丁。如今许多人不知道应当用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美德,品德到底由何组成,以及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因此,人们仅仅谈论社区服务无论你从事哪个领域,你都会面对贪婪、受挫和失败。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遭遇到抑郁、酗酒、悖逆上帝、愚蠢和自我放纵的挑战此外你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你是否能够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还是将人生看做实现自我成就的过程你可以将生命倾注到社区服务,成为一个傻瓜。你也可以将心血投入到华尔街,成为一名英雄。要理解英雄主义和傻瓜主义,不需要excel表格,而是需要多读几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和《约伯记》。
布鲁克斯第一点谈到的是,许多大学生择业时并非按照自身能力和才华来考虑,而是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想象的如何利用这份工作来提升自我形象进行选择。能够给人带来高地位的工作只有三类:高薪,能够直接满足社会需要,以及那些令人感到很酷的工作。由于对所有工作都具有尊严这种观念缺之有效的共识,更意识不到所有工作都是服侍人类社会,只不过上帝是借着我们的手来服侍。所以在这些大学生看来,自己的择业面十分有限。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进入一个竞争异常激烈、多数人无法胜任的行业。由此而导致很多人备感不满,或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
或许这一现象与现代城市文化中较强的流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区的瓦解有关。但是在纽约,许多年轻人将择业视作建立自我形象的过程,而非发掘自己恩赐和激情并将这些贡献给人类社会的过程。一位年轻人曾这样解释道:“我之所以选择管理咨询的工作,是因为这个行业里有很多聪明人,而我喜欢同聪明人在一起。”另一位说道:“我觉得如果我呆在教育行业,那么毕业五年同学重聚时,我会感到尴尬,所以我计划到法学院进修。”我们的父辈可能以家庭出身生活成长的城市亦或某一教会或俱乐部成员身份定义自我,而如今的年轻人则以工作的地位定义自我。
那么圣经在择业观上给了我们什么智慧呢首先,如果我们能够奢侈地自由选择职业,我们可能会去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这份工作应与我们的才华和恩赐相符。选择能够胜任的工作就如同在土壤肥沃的花园中栽培我们自己一样,这为最大化地成为称职的工人留出了空间。其次,因为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服侍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应选择对他人有益的工作。我们需要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能够帮助他人变得更好,还是迎合了对方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此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实际上这个答案会因人而异。在一本关于基督徒职业选择的著作中,作者约翰伯恩鲍姆(john bernbaum)和西蒙斯蒂尔(simon steer)举了黛比的例子。黛比在科罗拉多阿斯彭的一家室内装修公司工作,收入颇丰。室内装修和建筑或任何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能够积极地造福人类。但是黛比发现自己使用资源的方式常常不能与追求公共利益相符。最终,她辞去室内装修的工作,之后先是在教会工作,后来为一位美国议员工作。黛比说:“室内装修的工作并不需要我说谎或是做非法的事,但我的工资主要由回扣而来:大概占到毛利的百分之三十。有位客户花了两万美金(在八十年代初)装修一间十二平方米的屋子。我开始质疑自己鼓励客户花巨资买家具的动机。所以我毅然选择了辞职。”举这个例子,并不在于论证室内装修工作是否有价值,或拿回扣的激励机制是否妥当;而是要表明,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如何服侍他人有清晰的认识。
面对同样的处境,有些人会选择留下,专注于为客户打造漂亮的房屋,而把回扣看做是装饰之美所带来的价值的合理体现。
第三,如果可能,我们不仅仅希望为家人、为整个人类社会以及为自己带来福利,同时也要为所从事的领域本身带来利益。在《创世记》1-2章,我们看到上帝不仅栽培万物,而且创造了更多的栽培者。同样,我们的目标也不应仅仅是作工,而是要提高人类耕耘上帝所造世界的能力。如果可能,为自己所在领域作出贡献是个十分有意义的目标,即找到一个更好、更深刻、更公平、更专业、更高尚的方式来从事自己的工作。多萝西塞耶斯在她著名的《为何工作》一文中也论到此观点。她承认我们应该为了“公共利益”和“他人”而工作(就像我们在本书第3章所看到的),但她不希望我们仅止于此,她认为工作的人必须“服侍工作本身”。
时下最流行的说法便是每个人都有责任服务社会,但其实服务社会实则是工作的一个悖论,因为如果将工作的目的直接设立为服务社会,那么这本身就歪曲了工作的意义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何有此悖论:如果只想到服务他人,你就开始认为别人应为你所承受的痛苦负责。你就会自以为有权对社会做出要求。开始讨要回报和别人的喝彩,一日没有获得认可便心怀不平。可是如果你的思想是建立在服侍工作本身,那么你就会明白,你别无所图,工作能给你的回报就是专注于完满地完成工作而带来的满足感。工作的回报就是它本身。而服侍工作就是出于纯粹的爱的劳动。
唯一真正服务社会的方式就是真正理解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然后服侍工作。工作就是服务社会,而工人作工就是服侍工作本身。
塞耶斯的观点易于获得认同,但却常被误解。我们很容易想象由于自己所做的工作十分受欢迎,所以自己是在“服务社会”,至少一段时间内会是如此。然而,你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在服侍社会,而是以此感到自己被赞许。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十分出色,因着上帝的恩典,你的工作帮助了那些可能永远不会感谢你的人,或那些会比你做得更优秀的后起之辈,那么你就能真的体会到自己是在“服侍工作”了,而且真的是在爱自己的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