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章 单元剧安排
跟湾仔俩人对付着睡了一晚上,洗漱完毕吃吃早餐就已经八点多了,他怕错过父亲的电话就一直坐在小卖店里跟陈父聊天,偶尔给他搭把手,时间也是过的飞快。
八点五十五,电话铃声响起,他赶紧接起来。
那头徐长辉就问他:“徐波是你吗?能听到吗?”
徐波“哎”了一声对他爸爸说:“爸,是我,我能听到。“
”你跟我妈还有其他人在家还好吧?我在这边挺好的。”
“那能不好吗,别废话,你想干啥你直说。”徐长辉感觉儿子很矫情,大老爷们说什么你好我好的,以前那么多苦日子都过来了,这半年每天吃好穿好大把的钱赚着,他这问候纯属多余。
“我要买房,需要的钱挺多的,你把我卧室里的存折找出来,把钱取出来,再通过邮局帮我寄过来。”
“还买啊,家里那套你买之前也没跟我俩商量,这回人生地不熟的,你在那里买啥房子。”
“爸,钱留在存折里也生不出多少小钱,而买房置地就不一样了,这几年你也知道这边发展的很快,所以趁现在还算便宜,没什么人争的时候买最划算了。”
徐长辉还是觉得有点不保把(稳妥的意思),可是钱是儿子挣的,他跟媳妇儿两个人这辈子也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没本事也就罢了,还要对儿子挣钱的方式指手画脚,说出去也不像话。
所以只能答应:“那我寄过去多少钱过去啊?”
“先寄一半儿过来,不够了到时候再说。”
徐波也知道这么大笔钱他爸一个人取一个人寄有点危险,就让他带着侯四儿和张昊远俩人一起去上个双保险。
长途电话费很贵,徐波刚讲完他爸就表示知道了,赶在下一分钟开始前挂掉了电话。
然后一直等到下午二点半,徐长辉才又打电话过来,告诉他给他寄过来四十万,费了老鼻子劲让他别都给霍霍没了。
徐波是巴不得四十万都能花掉,跟廖梅姑商量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房源,有的话就继续找两套。
廖梅姑喜笑颜开地保证一定能尽快谈妥这几套房子,另外的房源也包在她身上,让他放宽心地在这里玩几天,他们好酒好菜地招待他。
玩是不可能玩的,徐波最近空闲时间多了起来,就想起来自己的副业了。
他给郭导打了一个电话问问他们那部叫《刀剑恩仇》的电影大概什么时候能播出,郭导估计正忙着剪片子根本没空理他,还是编剧在一边给他接的电话,告诉他少说也得三个月,多的话就只能等年底了。
那好吧,想看看自己表现的有多菜的愿望看来短时间是实现不了了,他又想起来最近认识的新导演金导,给他打个电话,看看有没有打个短工的机会,不然一天天闲的他五脊六兽的,就在这里干等房子签约以他的个性实属做不出来。
果然机会是靠人主动争取的,金导虽然不是啥著名导演,但是也执导过好几部本省的单元剧,主打的就是一个都市生活和家长里短。
最近他筹拍一个警匪片,还是以广城话为主,但是剧里的反派需要一个东北人,本来是一个无脸孔的反派一号,自从见到了徐波,他就觉得这个反派有了具体的形象。
一定要有一张人畜无害的帅脸,但是这张脸在不笑的时候,就要有非常强大的狠厉气场,这一点在拍广告的时候金导就确认过了。
尤其他的眼眉很长,眼睛是狭长的小内双,只要他冷起脸盯着你看,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有一肚子的阴谋诡计在酝酿。
正愁了好几天联系不到他的时候,徐波就主动送上门来,金导大喜过望,赶紧发来地址让他过来签合同,试戏就不用试戏了,拍广告的时候他已经认可了徐波的实力。
只不过因为是省内的剧,片酬不太高,整部戏二十集片酬才二万,徐波没犹豫,果断地签了,这个时代,这个片酬算可以的了,自己一个配角,要啥自行车。
这部戏定于一周后拍摄,剧本相对简单,服化道也很容易租借到,现在就需要演员熟读剧本做好人物小传,到时候按期拍摄就行。
徐波要饰演的这个人出现的集数很多,多数时间都是穿着警服跟随主角们办案,后来通过一个小小的失窃案,揭发出一连串的反派落马,而他,则是负责给上下游清理证据的黑手套,也是本剧最后一个落马的凶犯。
全剧他都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暖男形象,一口东北话在讲广城话的本地警察群体里显得非常另类和搞笑,他是一个从广城警校毕业二年的小警察,对警局里一众同事都非常礼貌周到,是警局里名副其实的小老弟。
他跟带教警察说他听得懂广城话却缺少语言天分一句当地话也讲不出来,但是每每警队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有一通来自警局的电话通知罪犯,那个人讲的就是广城话。
徐波还挺喜欢这个角色的,这不就是后世那个著名的反差萌嘛!
就在等待拍戏的时间里,廖梅姑带他又看了一处宅子,或者说是一个小厂子。
是以前的村办工厂所在地,墙上面还写着“安全生产,助力脱贫”的标语,廖梅姑告诉他这是以前村里的火柴盒厂,经营不善倒闭了好几年了,一直空在这里没人问。
近来她为了徐波的买房大计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打听到了这房产的归属权。
这厂房占地面积超过四百平,不过全是陈旧的平房,卖家早就打算卖掉这里了,可惜厂房不适合居住一直乏人问津。
廖梅姑连一成功力都没使出来就以六万块钱把合同签到手,剧组开机前一天晚上,所有的房本交割完毕。
徐波的钱花得畅快,人的心情也畅快,把之前说好的佣金痛快地交给廖梅姑,又说要谢谢他们的收留请他们去广福楼吃饭。
湾仔的眼睛盯着那些他手里的房本都快瞅出花儿来了,短短半年,这小子是怎么成为土豪的呢!不行,他上次说的开维修店开中介公司的事儿他得赶紧上点儿心了,整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确实不利于发家致富。
翌日他准时到达广城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拉着他们十几个主要演员去租借的片场做造型,小微剧组,啥啥都需要省着来,连化妆师都是策划兼的,反正咋省钱咋来,都是一群穷警察,化的太脱离群众了显得不真实,只要略微收拾一下他们的眉毛发型什么的就得,主打就是一个敷衍。
不过人家剧情设置的不太敷衍!
第一天拍摄就有很多演员被导演骂哭,像徐波他本人是不搞笑的,但是他的东北话在警局里就是天然的搞笑因子,只要开口必定吸引大量目光。
同事还有模仿他东北话的剧情,这下坏菜了,这模仿一次演员笑场一次,不止模仿的人笑,其他演员也笑,没办法都被导演狠狠训了一顿。
可是,重拍了这一条,还是过不了,都过于严肃了。
绷着脸生怕自己控制不好直接笑场,把导演气的火冒三丈,怀疑自己找徐波来演是不是错了。
可是徐波没错啊,他是刚刚那场戏里唯一一个没笑场的演员呢,难道这对话有什么不为他所知的笑点吗?
他们这样设定是想逗观众笑,没想到先被逗笑的居然是演员本身,一个个都失去了平时那些道貌岸然的演员范儿,笑得像一只只的傻狍子,真是够了!
最后导演给小本本上打叉叉——搞笑元素,大部分演员不及格。
除了轻微搞笑元素,这部戏的主旋律还是阐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警察队伍面临的考验也是层出不穷,不止对外要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对内也要大刀阔斧地肃清队伍中的堕落分子,坚定革命信仰,提高办案的业务水平等。
除此之外,还要加上一点点悬疑因素吊起观众的胃口,强化戏剧的矛盾冲突,争取让观众看进去就出不来,用内容留住观众。
这么多的卖点,导演是真的对剧本爱到不行,一个也不想舍弃,只能慢慢磨戏。
不过,其他的卖点倒是没起什么幺蛾子,尤其是后面的剧情里有一场戏是徐波着便装去暗杀目击者的戏,全程正脸就没露出几个,却通过简单的台词和动作声效营造了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恐怖桥段。
金导是真的爱才,徐波要是好好锻炼几年,他认为足以拿下双金影帝。
磨合了好几天,剧组彻底进入持续爆发期,拍摄进度大大加快。
男女主都是广城的本土剧常驻演员本来配合的就不错,加上徐波这条鲶鱼进来,虽然经过了前几天的阵痛,但是风雨之后见彩虹,如今出片的效果杠杠地。
金导跟吃了兴奋剂一样陷入了创作的海洋。
这种单元剧审核时间就一周,采用边拍边播的形式在广城电视台黄金时段上映,到时候成片一旦在观众面前出现,保证能狠狠抓住观众的眼球,他跟名导的差距他感觉就差了这么一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