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童年的琐事 > 第19章 旧“盐”换新貌

第19章 旧“盐”换新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完全实现预期目标,取得很好的成效,通过验收!”

    “成果丰硕,为继续立项打下基础。”

    “将技术措施标准化,让更多人一学就会。”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成果验收总结会上,参评专家纷纷对五原县盐碱地改良成效予以充分的肯定。

    2017年巴彦淖尔市启动实施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项目区就放丕代表性较强、盐碱地治理基础相对扎实的五原县。

    2018年正月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园区破土动工,一场如火如荼的“改地革命”正式展开。

    三年来,曾经了无生机的盐碱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__以示范项目为引擎,五原县走出一条盐碱地改良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创建相结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

    五原县千亩优质河套小麦种植园的小麦亩产突破1000斤,创历史新高。种植大户又年麦粒满仓,他告诉记者,这样的丰收,在“改盐”前根本不敢想。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士一比尽撂荒。”这是过去五原县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改盐”的进行,曾经“不打粮”的贫瘠地,如今也成为了高产田。

    瘠田变良田,巨变是五原县三年耕耘成果的缩影。项目实施以来,五原县集全县之力推进盐碱地改良工程,与中国农科院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试验改盐技术,改盐产品,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土壤5万亩,叠加实施“上膜下秸”技术,“暗管排盐”技术。

    降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模式,试项目的独到之处在于将“改盐”和整地相结合,以盐碱地改良为起手,大面积盘活土地资源,着力破解农田碎片化、积土多,地力等级低等难题,以求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步到位。

    示范项目实施以来,五原县新耕地4500亩,耕地地力提升,节肥,减药,节水,种植结构由4种作物调整为7种,亩产值增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五原县盐碱地改良实践交出的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地力基础。

    如今,行走在项目园区,昔日的盐碱白变成了今天满目的生态绿,盐碱滩变成一幅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沟相通,红花葵花相映成趣,稻麦鱼虾和谐共生的田园画卷。

    试验效果显著,模式成熟可行,吸引了各地纷纷向五原取经求教。在五原打响了“头炮”后,内蒙古其他旗县区大面积推广“改盐”项目,并将盐碱地改良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同时立项耕地地力提升项目。

    “试验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充分证明内蒙古盐碱滩的地力短板不仅是完全可以补上,而且还能发持出耕地面积优势,为农业产业提供广阔空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