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史书不必留我名 > 第11章 张咨亡阎象考校

第11章 张咨亡阎象考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通事谒者通俗一点的叫法就是使者,平时啥事没有。让尹志当通事谒者只是让他有个九品官的品阶,毕竟其他九品官职专业性太强,不太适合一个人单独处理。

    而仓曹掾的官职虽然只是从九品,但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多寡直接影响一支军队的决策,甚至是一场战役的胜负。

    哪怕每个掾官都会有2-3个属官协作,为何阎象敢于将如此重要的岗位交由从来没有入过仕的尹志。其原因有三:

    一是阎象这个从事中郎直管仓曹,作为主管的他不仅能更好的指导尹志,还能保护他不被其他曹掾属穿小鞋,更能在尹志犯错误时及时补救。

    二是尹志的父亲颇得荆州各郡士族认可,袁术能把他儿子放在这么重要的地方,也是给荆州其他家族一个态度。

    三是袁术如今屯兵鲁阳,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由尹志这个南阳本地人去征粮,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今日,尹志初入职场便迎来一项重大任务——阎象手持孙坚及其麾下程普寄来的信函交予尹志阅览。

    程普的信笺如此写道:已然自襄阳启程,由于水路不便,我压粮草取道陆路前行,料想抵达鲁阳之时会较孙将军稍迟些许。

    而孙坚所书之信则言明:乘舟沿汉水北上,现已抵达宛城。张咨行为怪诞不羁,不肯资财相助吾等征讨董贼,故将其诛灭。如今已集结城中步卒,并将物资尽数搜敛,不久后即可抵达鲁阳。

    等尹志看完信件内容后,满脸的不解,此等暴露行程的机密信件是他一个小小九品能看的么?

    还未等尹志发问,阎象便考校般问到:

    “孙坚此举利弊如何?下步行动该往何处?”

    尹志原以为阎象会问他职责上的问题,比如孙坚带回的粮草能支撑大部队多久。并未想到阎象会问他如此刁钻的问题,于是站起身,来回在房内踱着步,思考着阎象此中深意,自己又该如何回答。

    阎象也不着急,坐在案桌旁处理起各曹掾汇报的资料。约莫过了两刻钟,尹志在阎象面前站定,拱了拱手说道:

    “属下以为孙将军此举弊大于利。其利有二,其弊有三。”

    阎象本来就没有对尹志的回答抱太大期望,毕竟之前问过很多人都没得到满意答案,但此刻听到尹志竟然分析得有模有样,不禁感到有些惊讶。

    尹志满怀自信地点点头,然后条理清晰地答道:&34;首先,连续攻克江陵、襄阳、宛城这些军事要冲,使得整个荆州地区都听闻了孙将军的威名。如此一来,日后但凡我们提出任何要求或命令,荆州各郡县必定不敢违抗,这便是其一利;其次,孙将军一路走来,不仅收服了沿途各个郡县的士兵,还收缴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这样既增强了我方军队的整体实力,又解决了目前面临的粮草短缺问题,此乃其二利。&34;

    不等阎象开口,尹志语速提快,声音严厉地继续说道:

    “可孙将军每到一处便洗劫一空,横征暴敛苛虐百姓,致使怨声载道,军队失去了民意,是其弊一;刺史王叡和郡守张咨,二人虽无治世之才,但对治下百姓亦无严苛之举,孙将军连斩二人致使士族见我军畏之如虎,军队伤了士族的心,是其弊二。”

    说完尹志便站于案桌一侧不再开口。

    阎象见尹志突然不说了,不禁好奇的追问:

    “那弊端之三又是什么呢?”

    尹志再次上前朝阎象拜了拜,漫不经心地回复到:

    “阎公受累!”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得适可而止,尹志不相信阎象听不明白。

    阎象霍然起身,双眸紧紧凝视着尹志,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穿他内心深处的秘密。尹志先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如最后这句来得震撼人心。

    谁能想到,那个平日里总是唯命是从、显得有些怯懦的尹志,竟然有着如此犀利的洞察力和深藏不露的心机?

    阎象不禁陷入沉思,开始琢磨为什么此刻尹志要将自己隐藏已久的真面目展现在自己眼前。

    实际上,几天前当尹志出现在阎象面前时,阎象确实曾打算借助他的士族背景,为袁术在荆州开辟一片新天地。

    尽管此前袁术多次未能听从建议,错失了吞并荆州的绝佳时机,但尹志的出现恰好给了他们一个挽回局势的契机。

    然而,经过孙坚这样一搅和,荆州之地已然变得难以掌控,即便是尹益在世,恐怕袁术也休想再沾染半分。

    今日阎象前来找尹志查看信件,原本只是想借机试探一下他。可没想到这一试探,却险些让自己惊愕不已。

    尹志见目的已然达成,也留了个心眼,未将后续解决办法告知阎象。而是抓住时机趁势而上,毫不犹豫地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一吐为快:

    “若是我未曾踏入仕途,必定会选择低调行事、收敛锋芒以静待时机。然而,如今既然我已决定依附于袁将军麾下,那么仅仅担任一个小小的通事谒者和仓曹掾之职,绝非我所期望的。”

    “哪怕只是暂职。”

    说到此处,他微微一顿,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

    “我的弟弟尹平或许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杀敌立功,但对于我而言可没有那么多时间!”

    言语之中透露出一种急迫感。

    站在旁观者或者说上帝视角审视这一切时,毫无疑问,尹志此时此刻的行为确实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但眼下形势紧迫,根本容不得他按照常规步骤逐步发展。若不能迅速扭转袁术目前所面临的困局,恐怕这位满怀雄心壮志的袁大将军也只有在鲁阳城坐以待毙这条路可走了。

    不过尹志心里很清楚,今天向阎象说的这些话已经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太可能立刻得到明确的答复。

    因此他巧妙地转换了话题,谈到了关于自己儿子尹济求学拜师之事。

    阎象只觉得还未从之前的震惊里回过神,尹志又给他雷了一大瓜:我跟你说国家大事,你跟我谈舐犊情深?

    阎象便有些乏味的卖了个人情:

    “朱穆之子朱野如今正在鲁阳,同为宛城人,想必尹世侄也听说过此人吧。”

    朱穆,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其祖父乃是已故丞相朱晖。他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其中包括《崇厚论》和《绝交论》等名篇佳作。这些著作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人们在交往中应秉持公正无私的原则。

    朱穆为人正直刚毅,坚守正道,绝不屈服于权势。他被世人赞誉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可见其才华与品德俱佳。

    他的儿子朱野同样年少成名,气节高尚,继承了朱家的优良传统。曾经担任过河南尹一职,但后来因为朋友畏惧董卓的权势,便一同逃往南阳郡躲避。目前,暂时居住在鲁阳县。

    尹志拜谢,知道今日已无大事,尹济的问题也解决了,便不再多留,转身离去。留给阎象一个独处的空间,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诉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