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
这年七月,元恪下诏重新禁止河东盐池。想来是这两年的实际操作中,他发现了盐池之禁才更有利于国计民生。与此同时,他亦下旨任命赋闲在家两年有余的彦和为太师。诏书说,最近两年,国家水旱灾害频发,阴阳不合,他想让万民爱戴的彦和出任太师一职,协理政务。
彦和虽极力推辞,但元恪始终不气馁,又亲自写信给彦和:“恪言:奉还告承,犹执冲逊,恪实暗寡,政术多秕,匡弼之寄,仰属亲尊。父德望兼重,师训所归,岂得近遗家国,远崇清尚也。便愿纡降,时副倾注之心。”我私心并不愿彦和再参与政事,但我和彦和也都拗不过元恪,否则,在外人看来,便是不知好歹了。
彦和被任命为太师不久,因为于皇后和后宫嫔妃久未生育,其父于劲上表请元恪广纳嫔妃以衍皇嗣。于是,元恪正式下旨选良家子入宫。
十一月底,元恪后宫新选的几个妃子入宫。入宫的这一批妃子有八人。除了民间采选的良家女子四人,还有刚刚守丧结束的王肃长女王普贤,晋朝皇室后裔司马显姿,大臣崔亮的女儿崔氏,元恪舅舅高肇的侄女高英。
元恪的表妹高英被封为三夫人中等级最高的贵嫔,其次是被封为三夫人中略低于贵嫔的贵华司马显姿和贵人王普贤,崔亮之女则被封为九嫔之一的容华嫔,其他四位民间女子则被封为世妇。
行册封礼时,我受元恪和于皇后诏令入宫参与册封礼。册封礼时,我第一次见到了高贵嫔高英。今年十六岁的她,眼波流转,顾盼生姿。她的容貌很出色,但她的眼神却远超出她那个年纪的成熟和深邃。那目光中的神情,分明是笑意融融,不知为何,我却只感受到了一丝透骨的冷冽。这是我与她相见的第一面,然而,我对她丝毫喜欢不起来。
册封礼结束后,于皇后请我暂时留下,去宣光殿陪一陪她。我与元恪整个后宫的来往都少,与于皇后也不过是平素进宫朝拜的交情。她请我留下时,我亦很纳闷,但想到整个册封礼中,她脸上的笑意都很勉强,我便知道她心中的不快是元恪一下子纳了这么多妃嫔。
我刚随她进宣光殿,她就令所有宫人退了出去。殿中只有我们两人时,她拉着我坐下,才带有一丝埋怨地向我说道:“叔母,在诸多长辈中,就数你与我年龄最接近;在众多宗室王妃中,我最喜欢的也是你。还请叔母今日务必要在宫中陪一陪我,我心中不舒服啊!”
我朝她勉强一笑道:“我知道,皇后娘娘不开心是因为陛下一下子纳了八个妃子入宫。”
“我自认为我不是妒忌之人,我没有为难过陛下的东宫旧人,也没想阻拦他再纳妃。只是,看到那些女人一个个地入宫,我心中还是堵得慌。”她一番哀怨后,又说道,“这其实也怨不得陛下。我和陛下成亲两年多,这两年他对我极尽宠爱,后宫嫔妃就如同虚设,我没什么不满足的。只是,我没为他生下孩子,我自己也难受。叔母,你说,我会不会生不了孩子?”
见于皇后小小年纪就因未曾生育而忧心忡忡,我试图开解她道:“皇后娘娘算下来比我小五岁。与其说我是皇后娘娘的叔母,我倒觉得跟娘娘更像姐妹一点。”
“叔母只比我姐姐大一岁,我一直都觉得叔母像我姐姐。”她拧起的眉头舒展开来后,又似笑非笑般地说了这样一句。
想了想,我向她提议道:“不如,我给娘娘讲讲我和彭城王吧。”
见我说要给她讲我和彦和的故事,她一下子来了兴致,说道:“好啊,本宫只知道六叔和叔母的婚事是父皇钦定的,我倒挺好奇六叔这个正人君子私下是如何跟叔母相处的。”
我微微一笑,开始回忆当年:“我和殿下成亲是在太和二十年。那时,先帝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汉化改革。为了加强我们汉人世家与皇室的亲密联系,他亲自下旨给诸位弟弟指定王妃。就是因为先帝的一纸诏书,我才嫁给了殿下。”
“我知道。我小时候听父亲说过当年之事。父亲说,叔母是当年六个王妃中出身最高、最漂亮的。你嫁给六叔时,全城人都在说,李仆射之女与彭城王殿下,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当年我与彦和成亲时,我并没有刻意关注洛阳城中的说辞,只是,身边的亲属都说我俩是天作之合。想到这里,我笑笑:“娘娘惯会取笑我,洛阳城中比我美貌的女子不在少数。”
“论相貌,叔母在外命妇中的确不是最出色的。但相貌比叔母出色的,学识又比不上叔母;学识超过叔母的,相貌又无法与叔母比;相貌、学识与叔母不相上下的,性情、人品与家世又无法与叔母相比。所以,你嫁给六叔后没几年,洛阳城内就流传了一句话,娶妻当娶陇西李,说的就是叔母你呀。自那以后,洛阳城中亲贵,无一不想与你们陇西李家结亲。”
听于皇后这样说起当年我和彦和的婚事,我抿唇一笑,继续说道:“当年,我嫁给殿下时跟娘娘嫁给陛下时是一样的年龄,也是十四岁。我和殿下成亲后,直至太和二十三年先帝去世,将近三年时间,我都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即使那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但我心中还是为此而愧疚万分。每每前往佛寺,我都会祈求子嗣。当时,我的心情就与娘娘今日的心情一样。”
“叔母,当年的你和现在的我不一样。父皇暮年频繁南征,六叔大多数时间都在伴驾,你们聚少离多,没有生下孩子实属正常。可本宫呢,这两年可是深得盛宠,竟然也是如此。”
见于皇后还在自责,我安慰她道:“皇后娘娘不知道,我和殿下成亲后,有段时间他一直在洛阳,但我却没怀上孩子。先帝去世后,我随他到定州是六月,那之后,我们两个一直生活在一起,但也是那年年底才怀上楚华的。那时,我已经十七岁了。当年,殿下经常跟我说,怀孩子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娘娘你现在年龄还小,等过两年,年岁再长些,其实是更适合孕育胎儿的。到那时,你和陛下的孩子,会一个接一个的,怕是天天要被一群调皮蛋烦得心烦意乱呢。”
我安慰完于皇后,她的心情才明显有了好转:“我明白了,多谢叔母。”
见于皇后心情有所好转,我继续安慰她道:“即使,退一万步来讲,再过一段时间娘娘依旧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那也不要紧。娘娘只要记住,你是陛下的皇后,后宫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你是他们的嫡母,这就足够了。当年,我也想过,万一自己不能生育,也不过是自身有遗憾。我是殿下的嫡妻,子直他们都要叫我阿娘的。无论未来的世子是谁,我的身份、地位,依旧不会变。我只需要将殿下的孩子,当作我亲生的对待就可以了。”
见我如此说,她猛然看了看我,目中流露一丝欣喜,说道:“是,谨遵叔母教诲。”
见于皇后的情绪已经平复,我便向她告辞:“时辰不早了,娘娘早点休息,媛华该告退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于皇后拉住我道:“叔母,你能不能在宣光殿陪我一晚上?”
元恪今日广纳妃嫔,晚上肯定要去新册妃嫔的寝宫,于皇后今晚以及近来一段时间肯定要独守空闺了。
我想了想,拒绝了她:“皇后娘娘,我知道你心中郁闷。只是,陛下首先是天下人的陛下,其次才是你的夫君。”于皇后虽然喜欢我,但我并不想与元恪的后妃距离太近,更不要说在皇宫留宿了。
“叔母,若是六叔纳妾了,你还会这样说吗?”她嘟起嘴问我。
彦和自己对我说过,他不会纳妾。但是,我若要安慰于皇后,不能这样对她说。
思考片刻后,我对她说道:“不会。这些年,我自认为我对他,尽到了一个妻子应该尽的全部责任,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是真的爱他。我对他如此,他若还要纳妾,那就先休了我。”
我的一番话语,让她目瞪口呆。见她神情怔忪,我继续说道:“但是,你跟我不一样。因为你的丈夫首先是天子,其次才是你的丈夫。嫁给了天子,就不能天真地以为他一个一国之君这辈子只陪你一个人。”
“当初嫁给陛下时,我就应该想到的。”于皇后喃喃自语道。
离开皇宫时已是深夜,黑色的天幕上,点缀上了点点银星。我回首,看到灯火通明的宣光殿,那个开始孤单的身影。蓦然想起当年,我无比庆幸我的丈夫是彦和。
回到王府已经很晚了,但彦和却没睡,他穿着寝衣在房间看书,看我回来,他才放下书站起。看到烛光下他依旧温润的面容,一日的疲累也瞬间没了。
我上前,紧紧地抱住他:“怎么还不睡?已经很晚了。”
“当年,每每我从宫中回来,无论多晚,你都会等我。如今,我怎么能不等你?”
想到昔日,想到当年每每我等他时,都会困得睡着,我笑道:“可惜我还是耐力不够,总是等你等到睡着。”
“当年你还小,自然嗜睡。不过,现在的确不早了,我也有点困了,你收拾收拾,咱们早点睡。”他由着我抱了他很久才悠悠说道,“今天天气冷,你的手好凉,一会儿上床我给你暖暖。”
侍女服侍我洗漱完,我换上寝衣后,毫无预料的,彦和从我身后抱住了我。他吻着我的耳垂,又吻到了我的颈肩,惹得我心猿意马的。
我转身仰首,把唇贴到他的唇上,长长的一吻后,我才拿食指点了一下他胸膛:“你不是困了吗?现在又来惹我做什么。”
“灯下的你,格外好看,我突然就不困了。”他的笑,虽然还是平日那般温润,但却多了些挑逗的意味,“甚至,还有点意乱情迷。”
“你都意乱情迷了,还不抱我走吗?”我已然知道了他的心思,朝他一笑后,我这样说道。
他与我相视一笑,将我打横抱起。云雨巫山后,我们两个都没有困意,便聊起了天。我窝在彦和怀中向他讲起了于皇后留我在宫里的事情:“今日看到于皇后在宫中不得不装大度地对着那些新入宫的妃子苦笑,还得强迫自己跟她们一起分享自己的丈夫时,我再一次觉得,嫁给你,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彦和笑了:“你得庆幸我不是天子。我若是天子,哪怕自己不愿意,为了皇嗣考虑,我也必然会纳一些妃子。”彦和说得不错,若他是天子,即使他不愿,也不得不广纳嫔妃以衍后嗣;即使我不愿,也不得不劝他广纳嫔妃绵延后嗣以固国本。对于君主而言,后继无人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我轻轻揪了一下他的耳垂,问道:“那现在呢,你只是一个皇叔,你还要纳妾吗?是不是看到陛下纳妃你也有不安分的心思了?”
“那我纳妾你愿意吗?”他问。
我依旧笑着朝他道:“今天于皇后也问我,若是你纳妾了,我会怎么办。你猜我怎么说的?”
“我猜不出来。”他耿直地回答道。
我半开玩笑地说出了真心话:“我说,你要是想纳妾,就先休了我。之后,你与我无关了,想纳多少就纳多少。”我知道彦和无论现在还是以后,都不会纳妾,但我还是在此时说出了我的真心话。
“你跟我成亲七年,为我生育三个子女。事事为我考虑,从来都考虑我的感受。有你这样的妻子,我若还有纳妾的心思,那我还是个人吗?”他揽住我,笑盈盈地说道。
他这个回答,让我更加得意忘形。我朝他说道:“这才对嘛,我李媛华的夫君,果然是靠谱之人。”
听到彦和的轻笑,我继续说道:“当初知道要嫁给你时,虽然知道你很好,也知道你是很多女人的梦中情人,但是,当知道你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孟瑜只比我小六岁时,我那叫一个委屈。我当时就在想,我好歹也是尚书仆射的女儿,我一个黄花大闺女竟然要嫁给一个大我十岁的二婚男人当续弦,还是三个孩子的继母。还好,我遇到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兄弟们,不然,我真的要抑郁而终了。”
当年嫁彦和后,我才知道太和二十年时,咸阳王元禧已有五子两女,赵郡王元幹已有五子一女,广陵王元羽已有一子一女,高阳王元雍已有一子两女,北海王元详已有两子。当年,彦和有子直一个儿子,孟瑜、仲瑛两个女儿,虽然孩子并非是兄弟中最少的,但他诸多兄弟,只有他府中没有侧室。每每想到当年,我都觉得我命真好。
他轻声道:“所以,我才必须要尽我所能对你好。我要让你知道,元勰是个好丈夫,他是值得李媛华用一生来陪伴的男人。”
见他这样说,我只是笑笑。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我能够一直陪伴在彦和身边,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