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章 开分店
店里散发出来的香气,吸引了许多路过的行人驻足围观。
何雨柱忙完手头的事,便站在门口热情地向路人讲解着。
当他们听到一份烤鱼可以够几个人吃,而且还有免费配菜时,那些和朋友一起的立刻跃跃欲试,想要尝一尝。
何雨柱连忙笑着解释道:“几位同志,真是不好意思啊!我们店里现在已经没有空位了,要不您几位晚些时候再来?”
那几个人看着店里确实座无虚席,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时间来到下午三点多钟,一百多斤的鱼已经全部售罄。
夫妻俩仔细一算账,除去成本,光是卖烤鱼就净赚了一百多元,再加上米饭和汽水的收入,那更是一笔不少的数目。而且晚上的饭点还能再挣上一笔呢。
虽然做烤鱼没有炒菜的利润高,但它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繁琐的工序。
何雨柱当即就下定决心,以后店里都卖烤鱼。
次日清晨,天才刚亮,何雨柱便迫不及待地赶往农贸市场。
远远望去,铁牛一如既往地蹲在角落里,今天他带的鱼不多,只有一桶。
何雨柱见赶忙迎上前去,一口气都买了,并让他回家再拉两桶过来。
只要鲤鱼和草鱼,个头要大一些。
铁牛开心极了,连忙帮他把鱼抬到店里,然后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捞鱼。
趁着这个空档,何雨柱又跑到供销社买了两只大水缸,还请人帮忙将它们抬回店里。
刚刚安排妥当,店里居然就迎来了第一批顾客。何雨柱低头看了看表,现在才早上十点半。
赵玲玲也像往常一样前来帮忙,两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就这样忙碌了整整半个月之后,何雨柱毅然将隔壁空闲的两家店面也一并租下并打通。眨眼间,店面一下子变得宽敞了许多。
如今人手不足,何雨柱还好些,后厨虽然忙,但他还勉强能应付得来。
现在客人多了,他也不再用炭火慢慢烤制,而是直接将鱼放入锅中油炸,这样味道也很鲜香,速度也快。
赵玲玲在前厅就惨了,一天到晚的走动个不停。每晚回去的时候,她的手脚都酸胀的抬不起来。
看样子,得招人帮工了。
何雨柱打算再招一名厨师、一名帮工和两名伙计。他和赵玲玲不能每天都耗费在店里,连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在这个年头,显然不能大大咧咧地在门口张贴招工启事的,还是需要通过熟人介绍。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马华。
自从何雨柱离开后,食堂又来了一位主厨,倒也还行。
但他喜欢盯着人干活,马华不喜欢这样,觉得做事不方便,有些束手束脚。
现在何雨柱一来,马华立刻表示要撂挑子不干了。
何雨柱笑着说:“你可要想清楚啊,这可是铁饭碗,一旦不要就再也没有了。”
马华回答道:“这铁饭碗干得太憋屈了,我宁愿不要。再说了,有师傅您在,难道还会让我饿肚子吗?”
之前他们两个接私活,赚了都有小几千了。这笔数目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马华对于何雨柱那可是百分百的信任。
何雨柱见他如此,便跟他详细地说了薪资待遇,马华一个月工资五十,帮厨四十,伙计三十六。还有奖金,根据当月业绩计算。
马华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五十块工资,比他现在要多十好几块。
立刻拍着胸脯向何雨柱保证一定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没过几天,马华果然不负所望,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店里。他向何雨柱逐一介绍,帮厨名叫邓德福。
两位伙计,一个叫周平,另一个叫黄西北。
这几人看上去都是三十多岁的模样。
何雨柱简单地询问了几句,又看这几人手脚都挺麻利的,心中十分满意,于是将他们全都留了下来。
随后,何雨柱把烤鱼的诀窍细细的跟马华讲解了一遍,并亲自示范给他看。等马华尝试了几次后,渐渐掌握了要领,何雨柱才把整个后厨都交给他负责。
……
除了铁牛家的鱼之外,何雨柱还特意去找了两家承包鱼塘的养殖户。
现在店里的消耗量实在是太大,仅依靠铁牛一家提供的货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自从铁牛家通过向何雨柱供应鱼类而赚了不少钱后,他们附近的村子有许多人家纷纷争抢着承包起了村里的鱼塘。
这样一来,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何雨柱都不必再为货源问题发愁了。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何雨柱接连开设了三家新的分店。
同时,他又招聘了几位厨师。为了防止烤鱼的配方泄露。
何雨柱都是把鱼宰杀处理妥当,腌制完成后,再逐一向各家分店配送。
然而,这个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夏季,容易变质,不容易保存。
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暂时如此应对。
到了第二年,分店已经扩展到了十家。
何雨柱计划成立一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然而他自身并非管理型人才,如今又不像后世,各种精英人才层出不穷。
现在大学生都极为罕见。
只能慢慢找了。
此时,何雨柱正坐在总店的收银台内,满面愁容。
忽然听到旁边一桌客人在交谈,其中一人说道:“老谭着实是怕了,他急着想要把房子卖掉,离开这里。然而这年头,谁会有那么多钱,去买一个破旧的四合院?即便有,也没人敢买啊。”
“谁说不是呢,”他的同伴应和道:“若是再来一场……”
后面的话他并未说出口,但两人都心照不宣。
何雨柱听了他们的话,顿时大喜过望。
他走上前去,拱手说道:“两位同志,我刚才听到说,你们有位朋友想要卖房?”
那两人对视一眼,谨慎地问道:“您这是有什么事?”
何雨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低声说道:“不瞒二位,我如今也正为房子的事情发愁呢。
我家里只有一间房子,一家四口,生活起居都在里面。所以想再买一间。
打听了许久,都没听到有谁要卖房子的,刚才听二位提到朋友要卖房,所以想请二位帮忙牵线搭桥,若是事成了,我一定有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