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章 书院
三人一出来,姜如意没有让回家。
带着两罐烫菜,一罐蘸料,还有两罐子糖蒜让于大有带路去了书院。
这从古到今,什么人最好骗?清澈的中透着几丝愚蠢的学生们最善良心软。
其实她第一次来卖糖蒜的时候就想了三个地方,酒楼,酱菜铺子,书馆。
酒楼不好进,酱菜铺子肯定要压价,你来我往的砍价太费心。
就只有这群学生们——事儿少钱多人好骗。
没想到在杂货铺给东西卖出去了。所以这次才过来书院卖东西。
“酸甜不辣,皮薄瓣大。走一走,瞧一瞧,酱菜中的上品,爽脆可口,补血提气。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一走,瞧一瞧,看一看嘞!”
果然,没多大会儿,两个系着方头巾的学子端了饭碗过来。
他们是从隔壁两条街端饭回来的,不想坐在小摊子上吃饭,觉得有辱斯文。
“大蒜怎么会是甜的?”
姜如意赶紧从坛子里夹出来一头,隔着绿叶子给剥下一瓣儿递过去,“您快些尝尝。”
那手持扇子的学子接过去一尝,“怎么个卖法儿?”
“白如玉,甜如蜜。咱这大蒜一头十文钱。”
“夺少一斤还是一头?”
“看看你们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你去哪个粮店,杂货店能买来十文钱一斤的蒜!”
是喔!
姜如意又把当初忽悠酒楼账房先生那一套话拿了出来。
这俩人一听信的不能再信了,深以为然的点头。
“那你卖十文钱一头还挣钱吗?毕竟要放那老些的糖,糖可贵。”
姜如意叹一口气,“薄利多销嘛,其实赚不赚钱的无所谓。主要是想来沾沾文曲星们的喜气!”
又是几句夸赞话,给两人夸的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给我们来两头。”
姜如意又夸人。
于大有和孙菊花在一旁看着老娘和那俩人越说越激动。
一个说大娘你快些别这样夸,俺们还没功名呢。
一个说不行!我看你俩长的就像那文曲星像。将来指定是一进考场,就是一举得中!
孙菊花听见老娘越说越上头,到最后要把一罐蘸串串都送给人家,惊的目瞪口呆的。
姜如意还把糖蒜隔着树叶给人一剥,摆了个花的造型,摆在人家买的饭正中间。
“大娘,那我们走了!”
“嗳,孩子,去吧去吧!瓦罐等会儿给大娘送回来就成。
食饭铺子就在隔壁两条街是吧?大娘也去吃个饭,等会儿回来拿啊。”
一直到了馄饨摊儿,于大有两口子也没想明白姜如意为什么把一大罐的串串蘸菜都白给了别人。
“娘,俺们俩不吃。刚喝辣糊汤喝饱了。”
一碗馄饨文钱,还不是肉馅的。肉馅儿的十文。
花这个钱做什么?三碗馄饨都快够买一斤肉。
不吃就不吃,姜如意也没那个心情和他们在这儿推辞来推辞去。
“那你俩也别闲着,去给我问问这一道街上的饭食有什么价格?”
等他们俩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姜如意刚好吃完。
“一般摊子上的素面就是五六文。他们这儿最贵的是大排面,十五文一碗。”
“肉多不”
“肉就两块切的薄薄的大排。面挺实在,不过是二合面。纯白面的话,还得再加五文。”
姜如意点一点头,表示知道了。
于大有忍了又忍,到了是没憋住问了出来,“娘,咱为什么把蘸串送给他们”
姜如意侧头瞪他,“老大呀,你是不是还来这边学堂上过一年学?”
“对呀,那咋的了?”
本朝文风盛,所以哪怕是一个小县城,很多人家家庭条件不错的,都会把家中的子弟送来读书。
也不求读书读出个秀才举人去做官。能识字会算账就行。
老于家,于大有别看现在木愣愣的,一副傻了吧唧的样子。
当年还是被老于头送来读过一段日子的书。虽然读的时间不长,但也能识几个字,会算账。
这条文林街上,有三家书院。全县的书院都在这儿,姜如意上回来都打听清楚了,一家书馆里头少则有四五十名的学生, 多的那家甚至有上百名。
在县上住的学生还好,中午歇息的时候可以回家吃饭。
但是从下面十几个村里来的学生们,就不是那么美了。
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像商队往南边拐的那两个村子来的学生就会住在县书院提供的宿舍里。
会过日子,想省一些钱的学生,有的会在大刘村租个房子。就是离县城第一近的那个村子。
大刘村自己村儿来读书的学生,人家就直接回家住,但是中午歇息时间短,这些人就会在外面买一碗饭吃。
于大有当年就是在大刘村租房读书的,读了一年。
因为于老头觉得,在学馆里入个门,只要识字了就行。
回家后,还能让老大教下面两个弟弟认字儿打算盘。
因为有这样特定的群体存在,所以有一家学馆的先生们收徒的时候也不计较年龄。
于大有是十岁才送过来, 十一岁回去的。
这样大的年龄,人家也接收。而且教的内容也有些不同。
就是认识最常用的字,还教打算盘算账。
姜如意问他,“你当年来这读书的时候,要是有人按时按点给送饭,你愿意不愿意花钱订饭?”
于大有反应过来他娘想干啥了,“那得看多少钱?”
“一天三顿饭,六十文。”
于大有一脸嫌弃的摇了摇头,“那不能,要我绝对不可能花这个钱。”
他又犹豫了一下,“但是像白桐书院那些学生,就是酒楼里的菜,也有的人天天叫外送。”
所以你看,姜如意刚刚才想明白一件事。
人家古代分阶级。
三个书院,白桐书院只收一心科举的学生,坐馆的先生也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出身,补官补不到,心灰意冷之下回乡开了这间书馆。
据说,当初考试的名次很靠前。为了这个,还有其他县里的富户把家中子弟送到这个县读书。
恒盛书院也也差不多, 教授课程的先生也是举人。但年纪较大,不如上一个对如今的局势,各位考官的喜好了解的清楚。
其实现在白桐书院的一小部分学生是从恒盛这里转过去的。这两家书院有一些竞争关系。
能维持现在的和平是白桐书院的束脩比恒盛书院多三倍。
而街边上最后一家的百川书院,就是于大有去上学的那个书院。
先生好像只是个秀才,但姜如意觉得这个先生也很有水平。
他接收的学生甚少有规划着要去科举做官的。
人家就根据需求去教授知识,让他们识最常用的字,学算账,学认草药图,学各地地理风情,学农事。
也因为他教的真的有用,接地气,所以他那里的学生也不少。
但是话说回来,三家书院也只有他那里的学生是接地气的。
就比如刚听于大有说,他那个时候中午也能出来,在小摊子上吃一碗饭,还觉得香的不得了。
早晚都是在村子里拿两个黄面饼子就咸菜吃的。
也不喝粥,整日是喝热水。当时是拿个水囊在学里灌一水囊热水。没感觉这样有啥不对。
其他两家的书生就不一样了,出来吃个饭扭扭捏捏,觉得和短工坐在一起胡天侃地的有辱斯文。
有那家庭条件极好的,还专门从酒楼点菜,按时送。
次一些的也不愿意和附近的短工坐在一起吃饭。
还提出要让店主给他送饭到学堂。人家能答应吗?
大中午正是卖饭的时候,一拿走就是几十上百的碗。
给人家摊主逼得没办法,最后同意让他们拿碗走,不过一顿饭要多收一文。
就多收钱,也有大部分学生同意。
为了这,于大有很是看不上他们。觉得读书读酸了。
因为这里头还有不少的也是村里的孩子,一文钱也是钱,怎么能如此浪费?
所以听完叙述后,姜如意就更能明显的感觉到新的商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