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可汗
崇祯九年腊月,
同往年一样,蒙古各部的牧区都下起大雪,从牛羊的牧草,到人吃的粮食,诸蒙部全线告急。
按往年的情况,蒙部都是在女真的带领下,闯入关内,攻城掠地,劫掠到足够的粮草后返回草原。
可今年不一样了,配备火器的三万关宁铁骑,已成女真的噩梦,女真大军也只敢在锦州城下百步外徘徊。
而朝鲜现在也开始听令不听调了!
大明边境上的土默特等部因与大明维持着互市,加上大明的接济,安然度过了雪灾。
这样,女真、科尔沁等部即使想绕过锦州进攻大明,土默特等部也不会让他们借道自己的牧区。
更要命的是,土默特等部后面现在也有明军的支持了!
崇祯十年一月,
喀尔喀等部终于扛不住了,偷偷派人过来联系互市和接济的事。
我亲自接见了来使,
“你等喀尔喀部,在高祖时也曾追远抚之。蒙古诸部,与我大明子弟无异。今你等蒙难,我大明理当接济!”
说罢,就安排粮曹交割五千石粮草与来使,并派出一支百人护粮小队大张旗鼓地协助运粮。
来使也没想到大明会如此痛快地答应接济,一直感激涕零。
出边关的时候,我特地让守将提前将三眼铳、佛郎机炮、红夷大炮等火器在城门两侧一字排开。
粮队经过时,喀尔喀部来使满脸尽是惊惧之色。
暗地里,我让人在辽东女真部落和蒙古诸部将接济喀尔喀部之事传播开去。
不到半月,察哈尔部、科尔沁部也都来求援,我一一允之。
这场大雪已经让女真部落内忧外患了!
外部,朝鲜已断,连蒙古部落都已经跟明朝暗中勾结了。
内部,女真部落已兵饥马困,为了不坐以待毙,皇太极孤注一掷,将国号从“大金”改为“大清”,以图振奋民心,在凑齐6万精兵后,准备向明朝发动最后的总攻。
皇太极这一自杀性的布署,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场战火将会给女真部落带来什么!
这个人就是皇太极的亲弟弟多尔衮!
即使皇太极的这6万人能突破关宁铁骑重兵防守的关宁锦防线,到了山海关下时,也会被明朝守军的火器全歼!
女真精锐如果全灭,女真部落离灭族也就不远了。
而多尔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崇祯十年二月,
多尔衮联合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发动政变,软禁了皇太极。
这真是天赐良机!
我当即连下五令,对女真形成威逼之势。
一则遣使朝鲜,让李倧举全国之兵陈兵于鸭绿江畔;
二则令孙元化三万关宁铁骑前出,进逼盛京;
三则遣使蒙古诸部,明令不得援助女真;
四则遣骑兵一万、步卒两万,陈兵于宣府,威慑蒙部后路;
五则遣使女真劝降。
五路同出,女真与蒙部已方寸大乱。
多尔衮想迎战明军,又怕朝鲜抄了后路。如果分兵两路,那败得就更快了。
蒙部那边也多次联络,却久久不见出兵。
科尔沁部、喀尔喀部这边,刚收了大明的接济粮草,也不太好马上翻脸;而且宣府的三万明军,弄不好就要杀到自己的老巢,还不如装聋作哑,按兵不出。
面对四面楚歌,多尔衮忍不住仰天长叹,
“天亡我大清!”
大明派往女真的使者上场了。
盛怒之下的多尔衮本意是要斩杀来使的,但在范文程的拼死阻拦下,才没有得逞。
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最基本的默契。
多尔衮冷静下来,决定先听听遣使的来意。
遣使就说了两条:
一是双方永结世好,休兵止戈。
二是取消国号南向称臣。
虽说女真原本就是大明李成梁治下的辽东子民,但振翅高飞后却不愿再回那樊笼了。
多尔衮当即认为这城下之盟的奇耻大辱,前所未有,自己如若答应,就是女真的罪人!
将遣使杖三十后,赶了回去。
女真各部粮草早已耗尽!
北面就是茫茫的原始森林,等着自己的除了更加严酷的风雪,还有同样饥饿的大虫和熊瞎子!
南边的孙元化和西边的朝鲜,已是连成一体的封锁线!
只有向西,找昔日臣属的蒙部试试机会了!
多尔衮拉下面子,向科尔沁等部遣使求援。
科尔沁部的土谢图汗奥巴,虽说接待了女真来使,但对多尔衮提出的援粮出兵请求,一脸无奈,
“上使有所不知,科尔沁部也是遭遇连月雪灾,早已是人困马乏,粮草也仅够数日用度,小汗也是有心无力了!”
说罢,便让人带着女真来使在部落中走了一圈。
在连天的大雪中,科尔沁部的草原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举目望去,皆是白茫茫一片。
狂风呼啸着刮过草原,只有刺骨的寒冷。
大雪里的牛羊成片倒下,也不知道是找不到牧草饿死的,还是抗不住严冬被冻死的。
部落中的牧民在饥饿和寒冷中挣扎着,同样面临着严重的食物短缺,不得不宰杀饿死和瘦弱的牲畜抵抗着严寒,身体看起来也是虚弱不堪。
大明的接济已所剩无几,科尔沁部也是在等待中煎熬着。
来使看到科尔沁部的情况比女真好不了多少,也不便多言,沮丧地离开了科尔沁。
其他蒙部,不是情况与科尔沁相差无几,就是对女真来使避而不见。
在夹杂着鹅毛大雪的北风中,女真遣使绝望地踏上了回程的路。
这其实也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通过添油式的接济,逐渐让蒙古诸部对大明形成依赖,也防止了接济的粮草流入女真部。
崇祯十年三月,
困兽犹斗的多尔衮,在绝境中做出了自己的最后一搏。
多尔衮认为大明的整个封锁线,东南部的朝鲜是最为薄弱的节点,于是做出向朝鲜突围的决定。
女真各部中,除去已经清除的皇太极死忠,多尔衮召集的五万大军,急行六日到达九连城,以图速战速决。
由于饥饿、天寒的原因,大军沿路的非战军损接近四分之一。
早已陈兵列马于对岸的李倧,虽是以逸待劳,但看着多尔衮这玩命的架势也有点心虚,一直安慰着自己先稳住阵脚,再见机行事。
孙元化的关东铁骑也在多尔衮身后紧跟着,刻意保持了百里的距离。
就在多尔衮号令登船渡江之时,鸭绿江口突然杀出数十条战船。
在我的平辽计划里,为防止多尔衮犯险渡江南窜,暗中也联络了郑芝龙和李国助水师来助。
女真虽强于骑射,但在江面上却成了那待缚的羔羊,不要说南渡进入朝鲜,恐怕在江面半渡时,就要命丧于郑芝龙和李国助的坚船利炮之下。
没有武力威慑的仁慈是软弱,不施仁慈的武力却是暴虐!
形势总归是比人强,已入绝境的多尔衮无奈之中认了天命,接受了大明的招抚。
多尔衮取消了大清的国号,大金的国号也不可能存在了。
女真军中数万精壮男子,打散后内迁至关内各省区。
剩余人口分为建州左、建州右、叶赫、乌拉、哈达、辉发、渥集、瓦尔喀、库尔喀等九部,各设酋首,相互节制。
孙元化也改任辽东总兵,内制女真各部,外慑蒙古诸部。
原“辽东八站”,在锦州、辽阳、沈阳、开原、铁岭、广宁、海州、凌海按内地制式开府治边,广招内地流民。
至于多尔衮,朱由检在京师为其封王开府,是为“金顺王”。
名义上,多尔衮还是女真各部的酋首,但所出之令都是朱由检派驻的侍郎拟定,经朝廷审定后,再发往女真各部。
王位可世袭罔替,但须由朝廷在其宗室子孙中择贤继之,并经朝廷册封后方能继位,世居京师,非诏不得离京。
不数年,在辽东各府免税分地的刺激下,迁居辽东的内地流民已达数百万。
大势之下,多尔衮郁郁而终。
多尔衮无子,其弟多铎之子多尔博继任金顺王,并尊朱由检为“天可汗”。
蒙古诸部在女真的带动下,也逐渐认可了朱由检的“天可汗”尊位。
朱由检也由后世的亡国之君变为今世的汉地、女真、蒙部、海外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