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朝堂之争
炎国京都,晨曦初露,百官们身着华服,在郑钤和赵礼的引领下,已在城门前等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喜悦之色,他们大炎的陛下北征凯旋,将于今日归来,京城所有官员都在此处等待,翘首以盼,突然,一位眼尖的官员指向远方,大喊:“看,在那里!”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旌旗招展,一队队人马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而来。
“回来了!”有人激动地喊道,看到队伍由远及近,百官们纷纷站好队列,他们身着华服,神情肃穆,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边。
一辆华丽的马车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微的颠簸声,而后缓缓停稳,一阵细微的沙沙声伴随着马车的轻微摇晃,周煜缓慢地从马车车厢中踏出,郑钤见此,急忙带领着百官齐刷刷地跪地,口中高呼万岁,声音如雷贯耳,响彻云霄。
周煜微微抬头,感受着微风中熟悉的气息,随后高举手中宝剑,对着百官高声道:“朕!赢了!”
“臣等恭贺陛下凯旋!陛下万岁!炎国万岁!”
&34;陛下,李枢密之言,万万不可。”
“陛下,臣以为郑相之言实属荒谬”
“陛下,臣以为&34;
周煜凝视着眼前议论纷纷的朝堂,面色铁青,果然,无论是何时何事,这朝堂吵闹的气氛始终如一,周煜归来已有数日,这几日,他详细阅读了枢密院递交的各将领的战功报告,今日早朝,便是与众臣商议对各将领论功行赏,可不成想刚一开始,下面的朝堂便吵成了这番摸样,看着面红耳赤的百官,周煜不禁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陛下,陛下!”周煜的愣神被赵礼的声音打断,周煜看看了仍旧面红耳赤,但已不再搭理对方的大臣们,便开口道:“诸位可吵商议出结果了?”
“此时还请陛下圣裁,”赵礼忙躬身,而后道:“臣认为正是祁温良之策,祁宜之勇方才能大败北凉,所以战后之功,当以祁家为先,不知陛下如何认为。&34;
“祁家在此战的确立下汗马功劳。”周煜点了点头,又看向其他大臣道:“不知诸位如何看待。”
“陛下!”枢密使孙继宣迈步走出,躬身道:“陛下,臣认为清流关主将呼延莆当为首功,以薄弱兵力围困北凉皇帝慕容乾七日之久,北凉军队被困于谷中,死伤无数,方才有此大胜,陛下,那祁宜贪功冒进,让慕容乾突围而出,以致不能全胜,祁家何以被称为诸将战功之首!“
“那呼延莆临阵畏缩,差点酿成大错,若非祁宜赶到,岂能有此大胜!”
看着又要争论起来的朝堂,周煜轻咳了几声,待众人安静之后,便问道:”不知这王霍能否当的上诸将战功之首呢?”
朝堂众臣闻此言皆有些沉默,过了一阵,方有一红袍官员步出,高声道:“陛下,臣认为王霍当得上!”
诸臣闻听此言,同时看去,此人正是与周煜一同亲征的兵部侍郎——秦缙。
“陛下,王霍不可”
只是孙继宣之言尚未说完,秦缙便高声打断道:“遂城之战,奔袭幽州皆为大胜,王霍如何担不起这诸将战功之首。”
“陛下!”赵礼也拱手道:“王霍虽立战功,可遂州之战,若非祁宜率军赶到,恐怕遂城早已失守,而奔袭幽州,也只是未能成功拦截达山的无奈之举,如此战功,怎可为诸将之首!”
“陛下”见秦缙还想在争辩,周煜摆了摆手,道:“此事慢慢细谈,诸位可递上札子,朕自会决断。”
“遵命。”众大臣齐声道。
周煜步履匆匆地离开了大殿,没有登上步辇,便直接朝着前往延和殿的连廊走去,他面色阴沉,眉头紧蹙,步伐急促,心中憋着一团怒火,身后的何承恩见状,也只能一路小跑跟上,不敢轻易开口说话。
自大炎立国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时间如此之久,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早已盘根错节,此前,朝堂上虽然偶尔会有争议,但是因有北凉在侧,各方也算矛头一致对外,选拔人才时也相对公正,然而,如今北凉的威胁刚刚减轻一些,朝堂上就开始为了各自的私利争吵不休。
赵礼和祁温良相识已久,他们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十多年以前,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赵礼在朝堂上发言时,便自然而然地倾向于祁家一方。
而呼延莆曾是孙继宣手下的得力战将,凭借着与孙继宣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他的袒护和支持,然而,王霍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尽管他在此战之中也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但由于王家在朝堂上尚未站稳脚跟,根基尚浅,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推荐他。
这种局面若长期持续下去,朝堂将逐渐沦为党派之争的舞台,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争斗,这样一来,发展科技、提升民力等国家大事便将被搁置一旁,到那时,如何有精力发展大炎。
想到这里,周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此风绝不可以蔓延,不论如何,及时掐灭才是正确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