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明日拼搏
本周一,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预热采访新闻通气会上公布了一个数据,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了30万亿元。在我国经济版图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实早在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就上升为了国家战略,意在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年来,一些改变悄然发生:基础设施进一步互联互通、产业和科创进一步做大做强,在这背后,最让当地百姓有感的,就是推动了173项政务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其中不少跨省通办的事项,就是最早在长三角试点,然后慢慢向全国辐射的。这种打破省界之间的藩篱,给群众和企业带来便利、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动力的做法,还有哪些?将来,三省一市的一体化,还可以从哪些领域深化?《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一体化发展究竟取得哪些新成效?本周一,在杭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新闻通气会上,发言人介绍道,2023年,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7,这个数据占全国比重的244。这个数据背后,对于民众来说,在带来着方方面面具体的变化。
沈先生在二十多年前就患有高血压,治疗的药物需要长期服用。由于过去主要工作和生活在江阴市,他的医保只能在江阴使用。而退休后他也时常在上海生活,因此在这里的买药问题在前几年一直困扰着他。
长江一体化管理后,《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推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其中,就医购药方面是重点之一。像沈先生这样的异地购药者,现在仅需做好异地就医的备案手续,就可以在上海的药店直接购药,省去了很多程序,而购药的医保报销比例也和原居住地持平。“三省一市”范围内的其它城市,也在跟紧步伐做到购药就医便利化。
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 王伟俊:去年我们上海市已经开通了异地就医、购药的直接结算,也就是在上海开通异地就医购药的定点药店可以直接刷卡结算购药,我们9月份在长三角示范区开始做了一个试点,并且在去年12月份在全市做了一个全面的推广,我们现在全市大概有2040余家药店开通了,基本上可以做到应开尽开了。
目前,三省一市医保系统在持续加大直接结算的病种范围。全医保服务领域的异地结算以及互联网结算系统,为长三角地区的民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医保结算服务,缓解着就医垫资,以及路程消耗等痛点问题。除了医疗服务,跨省政务事项也正在提升。新闻通气会上提到,经过六年的沉淀,现已推动17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而最新的一个拓宽项目,即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
上海市长宁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副主任 张宇峰:上个月,也就是4月25日,是我们长宁区和杭州携手共同完成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第一单业务。孙女士是上海人,在杭州有一套住房,她想来咨询一下,是不是可以把手里三本证变成一本证,而且同时也想咨询一下,能不能把她老公的名字加到房产证里面去,在杭州和在上海的登记类别里面有着不同的理解,上海配偶加名字是属于变更登记,在杭州则属于转移登记,这些细节都要一一确定好。
以往,这类业务需要亲自前往房屋所在地办理,但现在,仅需在家附近的事务中心即可完成远程办理。孙女士和家属带着证件来到上海市长宁区的事务中心,办理杭州余杭区房产的变更登记,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的线上“虚拟窗口”,长宁区与杭州市登记服务中心进行了连线,仅30分钟时间,孙女士的诉求便得以解决,新办的房产证通过快递寄送到他们手中。截至目前,该事务中心已完成两起异地事务处理。本周,门店陆续有人前来咨询。
沪苏浙皖四地都正在构建“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服务模式,这样一来,便能够通过网络以及各省市合作机制,从而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合理地节省民众的办事时间和经济成本。属地之间的藩篱与隔阂,正在被不断打破。
复旦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军:“三省一市”有40多个地级市,这里面的万亿gdp城市就更多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的份额。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国家要推动的区域融合的试验田,具有引领作用,很多制度上的创新、政策上的协调就形成了很明显的所谓的同城效应。我们设计一个制度能够让投资在更大的范围里面,根据市场原则自由选择,但是同时它所带来的收入能够在相关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享,这样就更加畅通了。所以现在在示范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根据这个想法、根据这个思路来设计相关的利益共享这样的机制、政策。
作为中国经济开放度和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无论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还是教育医疗、社会民生等软实力,都位居全国前列,长三角的发展除了有亮眼的数据,也有一些老百姓有感的话题: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只有两月左右时间,很多人却会问:义乌准备好了吗?近期,“奥运临近、义乌爆单”的话题登上热搜,足以看出当地外贸市场的活力,但这种活力又是如何造就的?仅靠义乌一座城市就能实现吗?
随着奥运会的脚步临近,距离巴黎九千多公里的浙江义乌,做足了准备。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体育相关产品的销售量明显提升。
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总经理 杨云:整体订单量增加了30以上,义乌是商品销售的一个前沿,它的背后有几千家生产企业、中小微企业给义乌做一些赋能,它的整体销售背后离不开整个长三角地区。
县级市义乌被海外采购商称为“世界超市”,之所以外商能在义乌便捷地买到心仪的商品,是因为义乌所处的长三角,有着完善且高效的产业链。对此,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温从见颇有感触。
17年前,温从见开始在义乌售卖球迷服装,同样一件球衣、不同国家的客户有着不同的款式需求。在这间不大的铺面背后,温从见还有一支高效的设计团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给出设计方案,得益于此,他的球衣能销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温从见:因为世界大赛针对性很强,销售季节可能也是比较短的,所以说顾客有什么需求,如果要调整要修改,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