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张鹤龄就是当世司马懿!
张鹤龄拎着铁棍,藏身于竹林之中,看着士子们陆续进场,本来平静的园林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在这个时期,士子们是受到追捧的,张鹤龄发现,有不少家仆也藏进了竹林,他们看着远处一身华服的士子,眼中流露出深深地羡慕。
藏在这里面的,基本上都是散修。
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大家坐在地上一块聊聊天,点评一下当代的士子们,顺便交流交流当年做过的那些牛逼事。
有人道:“诸位请看,走在最前方的,就是湛若水,他是本次诗坛的发起人,他擅长佛学,提倡六根清净。据传,他曾三个月没和发妻同过床,就是为了钻研佛道。”
张鹤龄叹口气,没想到有人把阳痿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还有左边那个穿蓝色衣服的,叫做何景明,是李梦阳的至交好友,擅长写诗作画,他作的一幅画,曾在京城卖出三百两的高价,不过卖家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张鹤龄振振有词道:“肯定是自己找人买的,目的就是抬高身价。”
此人看了张鹤龄一眼,又介绍道:“还有最后那个中年人,叫做季朝,看起来有点呆呆的,其实聪明绝顶,被称为小诸葛……”
本来张鹤龄觉得,躲在竹林里肯定很无聊,没想到和这么一群散修待着,竟然还涨了不少见识。
要不是散修们介绍人物生平,恐怕他连这些士子都认不全。
张鹤龄忍不住嗤笑一声:“什么小诸葛,要是诸葛亮在世,非要活活气死不可!”
“这位朋友,话可不能这样说,就算诸葛亮神机妙算,最后也没能光复大汉啊,还不是被司马懿给打败了,说到底,司马懿才厉害。”
张鹤龄傲然说道:“诸葛亮多少兵力?司马懿多少兵力?而诸葛亮能压着司马懿打,难道还不能说明自己的才能吗?”
随即,两人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辩论。
张鹤龄开口道:“据野史记载,黄月英其实是司马懿假扮的,目的是榨干诸葛亮。要不然,诸葛亮送司马懿妇人衣服时,司马懿会如此高兴吗?”
那人顿时一愣,随即也说出了典故:“那你可知道赵云为何能在长坂坡七进七出?”
张鹤龄摇头道:“不知。”
“因为赵云当时玉面白袍,束发散落,怀中抱着阿斗,眼中充满慈爱与柔美……故而被曹操认作人妇,刻意手下留情,要求只能生擒赵云……”
张鹤龄也是一愣,野史不一定保真,还真是够野啊!
这个偷窥天机的散修,似乎真是见多识广!
两人仿佛大儒在世,也不管什么正史与野史,反正就是乱说一通,什么诸葛亮与小乔有一腿,吴国太与张昭不得不说的事……
反正就是乱编一通,以此彰显自己的博学。
看着面前的卧龙凤雏,戚景通眼神复杂,自家公子……似乎已经忘了此前的目的。
“人到齐了!”戚景通只能无奈的提醒道。
张鹤龄顿时一愣,急忙看去,那人也在一旁喋喋不休道:“像咱们这些人啊,只能远远的看着,根本没机会融入其中啊。”
正说着,他偏头看向张鹤龄,只见此时张鹤龄提着铁棍,眯眼看着远处的士子们,宛如一头想要猎食的猛兽般。
“你想做什么……”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张鹤龄噌的一下从竹林中窜了出去,迅速朝士子们奔去。
如今士子们已经走到廊下,聚在了一起,他们相互说笑着,正巧看到了奔来的张鹤龄,瞧着雄壮大汉扛着铁棍,腰中还系着葫芦,众人齐刷刷的大惊失色。
“此人正是那张鹤龄!”
“他为何出现在此地?!”
有家仆想上前盘问,根本挡不住雄壮的张鹤龄,只见他铁棍轻挑,只用了三两招,就把家仆们全部打倒在地。
随后铁棍猛然一指,渊渟岳峙,众目睽睽之下,张鹤龄大叫道:“我今日前来,为的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公平,公平,还是他么的公平!”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这个骁勇的壮汉,手持铁棍站在中央,浑身散发着威不可挡的气势,让众人不由的倒退几步。
没想到啊,众人眼中的文坛之敌,就这样眼睁睁的出现在了面前。
这是要鱼死网破吗?
要上演一出张鹤龄风雨山神园吗?
主办者湛若水大声呵斥道:“我们在此地谈论诗词歌赋,张鹤龄你突然闯进来,意欲何为?难道真敢对我们动手?难道你就不怕被朝廷责罚吗?”
张鹤龄不屑一笑,骂道:“别以为你们要做什么,今日之举,只为公平,绝无他意!”
“李梦阳此僚,屡次对我造谣生事,甚至不惜死谏……此乃狂悖污蔑之言,对我造成了极大的人身伤害,所以我为求自保,只能出此下策!”
众人顿时一愣,惊疑不定的看着张鹤龄。
张鹤龄扫视过众人,道:“龄生平不好斗,唯好解斗。所以今日要与李梦阳较量学问,我若是失败,任凭李梦阳攻讦。李梦阳要是失败,今后他见到我,要低着头走路!”
众人立马看向李梦阳,李梦阳也很惊愕,反问道:“你确定?”
“嗯,你可以找帮手!”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张鹤龄大声道:“诸位,此事乃我与李梦阳的私人恩怨,你们可作壁上观,不参与此事!”
湛若水当即怒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难道要打击报复吗?我现在就要上奏天子,治你的罪!”
张鹤龄立马打了一个响哨,园外忽然响起了破风声,随后几支箭矢落了下来。
“实话告诉你们,园外藏了一千锦衣卫,一千皇城司,还有大理寺的侍卫。今日,你们要是不给我一个说法,连一只鸟也飞不出去!”
众人惊呆了,没想到张鹤龄做足了准备,把他们围困在这园林中。
“现在,你们确定还要帮李梦阳吗?”见众人不信,张鹤龄只能起誓道:“我张鹤龄对着这条河水发誓,只要今日你们弃暗投明,我绝不会追究此事!”
众人顿时一愣,相互对视一眼,心中猛然浮现出一个人名。
洛水之盟的司马懿!
草,张鹤龄的作风和司马懿还真像啊,先围困,再施恩,如果不出所料,只要他们相信了张鹤龄的鬼话,必然会迎来更剧烈的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