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铁之秋 > 第一章 冤家路窄-技术处新来的美人(2)

第一章 冤家路窄-技术处新来的美人(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老林、老季、老范,是一机厂的三个老人。老林是厂质管处处长林建洪,老季是厂采购处处长季伟,老范是厂贸易处主任范文章,三人当中老林年纪最长,老范最年轻,但老范也已五十挂零。

    昔日的黄埔军校有“黄埔三杰”,一机厂也有“一机三杰”,也美其名曰:老林的笔赶不上老季的腿,都赶不上老范的一张嘴。

    老林,和厂办副主任甄卫星,是厂里唯二的笔杆子,一个擅长党政、宣传类,一个擅长管理、质量类。

    老季作为采购处长,虽然年过五十,但一进入厂区就脚底生风,车间、库房、办公室到处跑,难得坐在采购处他的处长宝座上。

    老范,则是厂里沿运河路设立的六间门市部的负责人,负责工厂劳保用品、油盐酱茶类日常用品,既供应工厂、本厂员工,也对外零售。

    三个人差不多是同期进厂,都在厂二十多年,都是工厂元老级的人物。老范和老林、老季不同的是,老范爱结交年轻的知识分子,而袁梁就是他爱结交的人,由此,夏爱祥拉着范文章来找袁梁。

    范文章虽然不是一机厂建厂初期的那拨人,那拨人大多已离休退休,但对一机厂的历史,他也是了如指掌,说起来滔滔不绝。

    范文章是工人出身,但在工厂二十多年却很少在车间干活,大多混迹在不同的部门,游手好闲、耍耍嘴皮的那种,他对于工厂的历史、产品、设备等莫不滚瓜烂熟,尤其是对于工厂的人事关系,公开的不公开的、官方的小道的,一概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尤其是对工厂高层关系以及工厂的大政方针,讲起来是滔滔不绝、天花乱坠。

    范文章端着茶杯,灯光映照下他那没有几根头发的脑门闪闪发亮,圆红的脸膛上一双大大的眼睛虽略显浑浊,却偶露精厉之气。只有小学毕业的范文章吃亏就在学历上,不过,老天有好生之德,给了他一张薄溜溜嘴唇的好嘴,果真是一张好嘴吃四方,嘴唇永远是油光闪亮样。

    范文章道,大概是1959年,伟大领袖发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伟大号召,于是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两千多家农机修造厂、两千多家机械制造厂,而一机厂正是在此时应运而生。

    最初的一机厂,也是恰逢计划经济时代,当然是跟着国家的发展步伐、以及国家的调拨、国家的行政干预而存在,那时吃的自然是皇粮,都是国家调拨。但是,19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受到冲击的自然也少不了这些中小型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日趋老化,从企业生存的根本出发,一机厂始终走在改革、发展的路子上,几乎是每年都有新产品开发、生产。用厂长吴侠的话来说:不开发新产品就是等死,开发新产品是找死,我们宁愿找死也不能等死。

    1980年,在厂党总支书记卢建学的力主下,通过国家机械部,工厂引进国外产品样机h80/10产品,转型生产工程、矿山、原料等加工的破碎机械,恰逢国家改革开放高速发展,基建、能源、原料的大量使用,产品一炮打响,畅销国内的中南、西北、东北、华东市场,并陆续出口到南美、非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自此开始,工厂一鼓作气,此类产品已经形成三大系列十余种产品。仅仅不到十年的发展,工厂从最初的八十几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并一跃成为国家二级先进企业、机械部同类行业排头兵企业、所在城市武城市的重点企业,除了排名靠前的化工厂、化肥厂外,名列武城市百余家企业三甲之列。

    经过了最初几年的高速发展,企业实力逐年大增,但对于一机厂的管理层来说,从来没有过丝毫的满足,一直在抓管理、抓质量、引人才,尤其是在开发新产品上更是不吝投入。一机厂正是引进了国外先进产品,才得以起死回生、重塑辉煌,同难兄难弟的二机厂相比,仅仅几年的时间却云泥之别,天上地下之分,当二机厂仍然还在苟延残喘之际,一机厂却成为武城市员工收入最高、员工福利最好的企业,即使武城市化工厂也被其甩在身后。

    一机厂非常重视新产品开发,但也恰因如此,在计划每年一个新产品开发的同时,暴露了许多问题,一些项目、产品被盲目、仓促上马,而导致不断有开发的新产品或胎死腹中或不幸夭折,于是乎,技术处一听到开发新产品就打怵,但在厂长吴侠“不开发新产品就是等死,开发新产品是找死,我们宁愿找死也不能等死”信念的加持下,技术处也只有前赴后继。但对于技术员们来说,新产品的开发莫不是烫手的山芋,没有人主动承揽,因为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几率太高,开发成功了还好,那是领导的功劳大家的功劳,而一旦未能如期开发成功,则有可能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今后的数年内都会被大家津津乐道。

    技术处副处长夏爱祥小脸瘦削,两个颧骨挺起来老高,一副黑边的眼睛则罩住了其大半个脸,一头凌乱的头发竟然有几个白发在闪动:“技术处没有人愿意接新活,手上的活不说,大家都不愿意担责,上次开发的筛选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成形,但试机就搁车,我们的技术能力根本就达不到,更别说车间的加工能力了。郑宝晓为了开发这个产品,三个月瘦了十几斤。”

    范文章接到:“就郑宝晓的技术水平,能力还是差点,关键是周副厂长打心里就和他不对付,给他个产品,其实就是挖了个坑,一丁点的支持对没有,就郑宝晓一个人光棍耍大刀,赶鸭子上架,鸭飞鸡叫架子塌。不过也好,郑宝晓的傲气倒是没了,也不和黄博叫阵了。黄博是东南科技毕业,呱呱叫的名校,他干这个处长不只是和周副厂长是校友,关键是黄博真有水平。”

    技术处里,黄博是处长,夏爱祥是副处长,但二人也有分工,黄博当然主持技术处工作,而产品开发也是他负责,夏爱祥负责工艺及车间对接。

    范文章接着说:“这次开发ysd300产品,ysd300产品不同于厂里传统的产品,属于跨行业啊,周副厂长当然不会以黄博为主开发,他刚刚力主提拔的技术处长,他可不想有什么闪失,更不用说他们校友的关系,在整个的技术处他视黄博的水平为第一。”

    夏爱祥点燃了一根烟说:“水平再高,黄博和我一样都是机械专业,和电气专业隔着一条街啊,尤其是样机是日本产的,日本的产品整个一高大上,我是做不来。”夏爱祥天天在车间里转悠,凭着他分管工艺这一块,材料定额、工时定额对于分厂、车间来说就是钱啊,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递烟,车间走一圈下来耳朵上没有空过。

    范文章说:“这两年吴厂长是憋着一口气,现有的工厂主导产品是卢建学开发的,没有这些主导产品就没有工厂的今天,全厂员工都念着卢建学的好,而吴厂长作为厂里的老大,他必须有所作为。其实也不用计较太多,大家都知道是老大力主开发的,不成功也是他负主要责任,卢建学们才不会把账算到你的头上。你如果看得开,你连挡箭牌都不是,只是一个技术员,干拿工资而已,领导叫干啥就干啥。”

    袁梁说:“我才毕业一年,独当一面做这样重大的项目,还真是胆颤。”

    范文章说:“开发新产品不是一个人的事,去年,郑宝晓憨憨乎乎,单枪匹马一味蛮干,能干成才怪。ysd300产品的开发要好好谋划,该给厂里要的资源一样不能含糊,先摆周副厂长一道,给他要人要资源,不行就直接找吴厂长,他主导的项目肯定会大力支持。”

    袁梁说:“决不能一人干,我得拉几个人进来,组成一个项目组,在技术处随时请求援助没有持续性,不能用添油战术,最好前期就一步到位。”

    范文章说:“技术处的人手搭配,你和周副厂长、黄博去说,不能一个人,千万要拉人进来,我看了一下样品,图纸的出图量就不少。既然是电气产品,厂里除了你以外还真没有电气专业的,那就只有矬子里面拔高了,电工车间的施继伟水平不次于车间主任杜兆平,就选施继伟,杜兆平嘴碎牢骚多、好嫉妒人,有小动作,犟起来能把牛顶翻,水平再高也不能用,他才不会听你指挥,他只听朱副厂长的。施继伟一直受他压制,巴不得有出头之日,少在杜兆平的眼皮底下受拿捏他才高兴。六分厂里,你就选解利民,那是一把好手,技术水平高,整天笑嘻嘻,你说怎么搞就怎么搞。当然样机的制作少不了六分厂厂长秦秀国的支持,老秦那里我去说,他是个老好人,这个老家伙就等着退休了,昨天见了我,黝黑的脸膛泛着红光,给我说,我给他的治老腰的方子管用了,竟然夜里把老伴折腾了好久,老伴大清早的摊了他最爱吃的鸡蛋面糊。这个老不要脸的。”

    夏爱祥接到:“他们还说,你还有治疗阳痿的秘方,厂里凡阳不举的都找你,是吗?”夏爱祥一脸坏笑。

    范文章讪讪笑道:“都是几个老伙计开开玩笑,生活也要来点情趣不是。车间里天天干活,两手黑一身油,拉拉下三路的事也是活跃活跃气氛,减轻减轻疲劳。”

    夏爱祥说:“车间里就是这个氛围。ysd300产品的开发,你要做好分工,做好开发计划,计划越详细越好,不能顾此失彼、丢三忘四,尤其是各部门的协调,拖起来让人上火。”

    袁梁接道:“我列个计划,好好掂量掂量,我才不会吃这个霸王餐,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逞英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