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孙坚的选择
孙坚闻讯后,即刻前往朱儁营中面陈情况。
朱儁静听孙坚的汇报,眉宇间透露出深沉的考量,缓缓问道:
“文台,依你之见,当如何是好?”
孙坚谦逊回应:“一切但凭将军高见,末将唯命是从。”
朱儁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望向孙坚,缓缓道出心中权衡:
“于私情,我自然希望你能速回长沙,解郡中之困。然则,从大局考量,此刻正值攻克宛城、解救弘农王并助其登基的关键时刻。
届时,不要说长沙郡,便是加封你为荆州牧,亦非难事。”
言罢,他话锋一转,给予孙坚选择的余地:
“至于与赵风残部的战事,我知你心系长沙,故特许你自行权衡,不必强求参与。”
孙坚领命,恭敬行礼后退出营帐,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营中,部将们闻讯纷纷围拢过来,孙策更是急不可耐地问道:
“父亲,朱将军是何意?”
孙坚将朱儁的考量转述于众。孙策听后,怒不可遏,愤慨道:
“他这是何意?我们浴血奋战,助他平定南阳,如今长沙告急,他却袖手旁观?”
孙坚轻蹙眉头,低声喝止:“策儿,不得无礼。”
孙策情绪难平,继续激愤而言:
“我有何错?坊间早有传言,朱儁与刘表勾结,暗害赵风。他朱儁何德何能,竟敢妄图扶持弘农王登基,简直是白日做梦!”
话音未落,孙坚已严厉打断,沉声训诫:
“策儿,慎言!你欲救长沙,可有良策?此去长沙,沿途皆是刘表、黄祖势力范围,大军恐未至长沙,已先遭不测。”
此言一出,孙策方才愤愤不平地坐下,口中仍喃喃自语:
“我观赵风为人,实乃英豪,朱儁为一己之私,竟行此不义之举。不如舍了他,咱们去长沙逍遥自在。”
孙坚未再理会,独自沉思。此时,程普适时进言:
“主公,既然直接救援长沙不可行,我们何不驻军汉水,以此为筹码,与刘表展开谈判,迫使其放弃对长沙的侵扰。此乃权宜之计,或可解眼前之困。”
孙坚闻言,不禁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无奈与忧虑:
“朱将军之意已明,他恐怕无法给予我们过多的援助。各县之文武官员,皆是朱将军亲信所任,若要攻打襄阳,粮草供应之事,想来亦是困难重重。”
此言一出,营帐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皆是五味杂陈。
就在这凝重的气氛中,孙策挺身而出,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坚决:
“难道我们就此放弃长沙,任由其落入敌手?”
孙坚目光深邃,略作沉吟后,毅然决然地站起身,字字铿锵:
“长沙乃我根基所在,岂能轻言舍弃?依德谋之计,我意于汉水之畔布下疑阵,与刘表周旋,借此吸引其注意。而后,我军当趁夜顺流而下,速战速决。”
言毕,他转而望向祖茂,眼中闪烁着信任与期待:
“祖茂,你乃我左膀右臂,此番重任非你莫属。待我等离去后,你需率领精锐小队,留守此地,伪装成我军主力,营帐亦不必撤,以惑敌心。”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感慨与敬意:
“我孙坚能有今日,全仗朱将军昔日提携之恩,故南阳各县,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但一旦踏入南郡地界,沿途各县若敢阻挠,拒绝供给粮草,我孙坚定当严惩不贷,杀他个片甲不留,以儆效尤!”
历史上的孙坚,就干过不给粮草就砍人的事情,此时做起这种事情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此言一出,众将领命,纷纷离去,各自准备执行既定计划。
孙策更是满脸振奋,领命而去。
另一边,张辽率领一万精兵驰援舞阴县。
抵达舞阴之际,城门内外,早已列队恭候的欢迎队伍蔚为壮观,彰显着对张辽将军的敬仰与期盼。
张辽眉头微蹙,带着几分不解,跨前一步,沉声问道:“袁术贼军,此刻何在?”
一位中年文士,风度翩翩,上前拱手答道:
“或许是得知张将军天威将至,袁术贼军心生畏惧,并没有攻打过舞阴县,一直驻扎在中阳山附近。”
张辽心中铭记郭嘉军师之令,此行誓要斩除袁术,遂决然道:“既如此,我军应立即转战中阳,直捣黄龙!”
中年文士闻言,温文尔雅地劝阻道:
“将军英勇无双,然敌军以逸待劳,我军何不暂且入城,养精蓄锐,待明日晨光初照,再行征讨,岂不更为稳妥?”
张辽略一思忖,觉得此言甚是有理,遂点头应允,随文士步入城中。
途中,张辽心中暗自揣摩,袁术为何未趁势攻城,遂向文士探询。
文士对答如流,言辞间既显智慧又藏玄机,张辽虽未得确切答案,却也未再深究。
夜幕低垂,军营之内,忽闻喧嚣四起,惊喊声不绝于耳。
张辽霍然起身,提刀欲出,却见一卫兵急报:“将军,我军粮草突遭火袭!”
张辽闻言,心中大骇,急率众将赶往现场。幸得扑救及时,损失尚可控制。
随后,一番严密排查,竟揭露了县兵暗中作祟的阴谋。张辽怒不可遏,即刻率队直奔县衙,欲擒元凶。
然而,县衙之内,早已人去楼空,一片狼藉。
张辽面色铁青,疾步奔向县衙粮仓,只见仓内空空如也,粮食早已不翼而飞。
他心中焦急万分,迅速集结兵马,登上城楼眺望。只见城外火光冲天,已将舞阴县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张辽当机立断,率军出城冲杀,然而敌军触之即走,并不应战。
张辽担心中埋伏,不敢深追。
此时的舞阴县已经叛变,城中粮草也已经被搬空,此地已经不是久留之地,张辽连忙率军朝宛城方向走。
行至半路,却见火光四起。
来时的路上,又被另一支兵马堵住。
为首之人,面带戏谑之色,高声笑道:
“张将军,何须再奔宛城?待我主攻克宛城之日,自会与将军共谋天下大事。若将军能识时务,此刻归降,亦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