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将离
朱高炽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房间,眼神凝视着朱棣,脑海中不断闪现着此次行程的艰难险阻以及可能无法归来的结局,内心充满无尽的哀伤与悲痛之情,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朱棣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位世子,心中同样满怀着不舍之意。他伸出颤抖的手,似乎想要再次触摸一下自己那三个儿子稚嫩的脸庞,但最终还是强忍着冲动将手收了回去。
他用低沉而温和的声音轻轻嘱咐道:“高煦、高燧啊,此番前往应天务必听从你们大哥的安排,须知那里绝非咱家可比,处处暗藏危机,务必要小心谨慎才行。高炽啊,你身为长兄,定要尽心尽力照料好你的两位弟弟。”
朱高炽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略微发颤地回应道:“父王请安心,儿臣定然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与嘱托。只是此去山高路远,前途未卜,也不知道何时方能回到家中。在此期间,还望父王和母妃多多保重身体!”说罢,他忍不住又掉下几滴眼泪。
朱棣此刻哪还有平日的威严,他强忍着眼泪,但为了不让自己悲伤的神情让儿子们看到,他便别过头去,回了一声:“嗯。”
朱高炽看着一直恭敬地站在朱棣身旁的小太监,轻声说道:“马兄弟,父王近日身体欠安,实在让人忧心不已。还望你在此侍奉期间能够多加用心照料。”马三保闻言,赶忙躬身施礼,惶恐地回答道:“世子爷言重了,能为王爷尽一份心力乃是小人的荣幸。您与两位小爷此番入京,路途遥远,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朱高炽平素对待府中的仆役们宽厚仁慈,从不轻易责骂或惩罚他们,反而时常关怀备至。
马三保思绪翻涌,想起来当年,当年,明朝大军平定云南之乱时,自己不幸被朝廷军队俘虏,并被强行押送至京师,惨遭阉割之刑。此后,又被贬谪至燕王府服役。然而,凭借着机智聪慧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很快便得到了燕王朱棣的赏识,成为其身边的亲信之人。而朱高炽同样待他如亲人一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
正因如此,燕王府内的仆从们皆对这位宅心仁厚的世子充满敬意。
朱高炽兄弟三人给朱棣行三跪九叩之礼,道:“父王,儿臣去了!说罢,兄弟三人便走了出去。”
脚步渐起,直到再无回声,朱棣才起身下床,他看着窗外,眼神充满着坚毅,却不自觉地流下了几滴眼泪。
朱高炽三人走出王府,一名骑兵上前拱手行礼,然后恭敬道:“世子爷,二位小爷,末将名叫齐司义,职为锦衣卫千户,本次三位小爷路上的安全,由末将全权负责。”
说罢,齐司义又用极小的声音说道:“末将未入仕前在江湖谋生,幸得魏国公他老人家的赏识,被推荐入宫,才得以此官职,还请三位小爷放心,去了京城后,宫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我都会偷偷禀报,三位小爷路上少说话,后面的骑兵里有陛下的亲信。”
兄弟三人心中一惊,想来便知此事多半也是自己父王安排的,心中暗喜,但脸上并无表情。
朱高炽点头,正要上马,一名堪称倾城绝色的女子从燕王府走了出来,她怀着身孕,一手扶着墙,一手衬着腰,朝他喊道:“郎君!”
来人正是朱高炽的正妃——张嫣。
“阿嫣!你怎么出来了,怎么也没个下人搀扶?”朱高炽看到来人后,立刻有些担心地问道。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是有些惊讶,喊了声:“嫂子!”
朱高炽回头,对齐司义说道:“齐大人,还请再等待片刻。”
齐司义拱手道:“无妨,世子殿下,还请快去吧。”
朱高炽身体有些肥胖,平日走上几步就会冒汗喘气,但此时他还是小跑过去。
朱高炽连忙上前几步,伸出手稳稳地扶住张嫣。他的心中满是急切与心疼,呼吸也因这情绪的波动而略显急促,有些喘息着轻声问道:“嫣儿,刚刚在房里不是都跟你都说过了么,你怎么又出来了?”
他看着张嫣,眼中满是关切与爱意,接着说道:“快回去吧,好好歇息,别忘了孩子可快要出世了,你一定要好好养着自己的身子呀。”说完,他满是担忧地看着张嫣,眼神中透着浓浓的眷恋与不放心。
张嫣拿出手帕,擦了擦朱高炽稍微冒汗的额头,随即笑道:“阿炽,你方才出房门的时候,孩子动了,他也想为他父亲送行,我便出来,让他送自己父亲和两位叔叔一程。”
朱高炽听闻此言,心中那汹涌的悲伤差点儿抑制不住地翻涌而出。但他咬了咬牙,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缓缓地转过身来,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张嫣。他轻轻地伸出双臂,温柔而有力地拥住了张嫣,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一般。
他那饱含深情的眼眸凝视着张嫣,柔声说道:“等我回来,你和这小子都等我回来。”说完,他缓缓地俯下身去,在张嫣那光洁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那轻柔的一吻仿佛承载了他无尽的爱意与眷恋。
随后,他慢慢地松开了张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挺拔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而他的妻子张嫣,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痴痴地注视着他逐渐远去的身影,眼眶微微泛红,满是眷恋与不舍。
微风轻轻拂过,吹起张嫣的发丝,她的嘴唇轻轻嚅动着,用极其轻柔的声音说道:“殿下,早日还家。”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思念与期盼,在空中悠悠地飘荡着,却也只能随着风渐渐地消散,而她的身影在这伤感的氛围下,显得那般单薄。
朱高炽跨上骏马,在缰绳的轻轻抖动下,刚缓缓往前走了几步。随后,他似是心有所感,又回过头来,目光深情地看了一眼那威严庄重的燕王府以及站在府前的张嫣。
这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万般的不舍,那浓烈的眷恋之情如潮水般翻涌,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纵然心中有再多的不舍与无奈,也只能咬咬牙,狠下心来转过头去,继续策马,朝军阵走去。
他的夫人已有身孕,不出意外的话,他再过几个月就要当父亲了,如今却要远离家乡和妻儿,当真是让人心中痛苦,但他是世子,若是逃避,朝中大臣则会对自己的父王口诛笔伐,再加以诬陷,那么不久后,父王就会步自己五叔的后尘。
兄弟三人在百名精锐骑兵的紧密拥护之下,缓缓前行。他们迎着那高悬天空、即将抵达正午时分的炽热阳光,那光芒照耀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他们三人并肩而行,神色坚定而从容,迈着有力的步伐一同朝着南方稳步走去。身下的马蹄声此起彼伏,如阵阵闷雷般响彻四周,每一步都踏出沉闷的声响,马蹄扬起的一片尘土在他们身后弥漫开来,形成一道朦胧的尘雾,仿佛一条蜿蜒的黄龙,随着他们的前行而缓缓飘动。
朱高炽静静地坐在马背上,目光有些悠远,思绪渐渐地飘回到自己幼时在京城生活的那些日子。在那漫长的记忆长河中,他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了一件事,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幕仿佛电影般在他的眼前不断地放映着,让他的神情也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下达命令,让燕王世子、秦王世子以及晋王世子一同代替自己去参与新招募军队的阅兵仪式。毫无疑问,此次这样的活动,其实是朱元璋在有意考验这三位世子对于统兵方面的能力。
然而当大家都已经到齐了的时候,朱高炽这才缓缓抵达,相比众人而言是稍晚了一些。朱元璋见状,不禁皱起了眉头,面色严肃地问道:“燕世子,你为何会来迟啊?”
朱高炽的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态度极其恭敬地回复道:“回皇爷爷的话,今日早晨的天气甚是寒冷,那些士兵们还来不及吃上早饭便要早起进行集合,孙儿的心中实在是有些不忍。所以,孙儿便和士兵们一同用了早饭,因此来的才稍微晚了一些。”
朱元璋听了这番解释,眉头也舒展开来,流露出欣慰的表情。他对朱高炽赞许道:“不错,为人君者,当先施以仁政,仁政而民和。你日后为一方王者,也不要失了今日的本心。”然后转头对秦、晋世子说道:“朕说的,也适用于你们。”
三位世子面容庄重而严肃,他们恭敬地俯身向前,动作整齐而一致。
接着,他们齐声高呼道:“孙儿定然会将您的教诲深深铭记于心中,绝不会有丝毫的懈怠与遗忘,定会时刻以此为准则,在行事中时刻谨记,万不敢有丝毫违背!”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所有的一切都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也不是当年的那般模样了。那位曾经对自己孙儿无比慈祥、和蔼可亲的皇爷爷,也早已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然而,紫禁城里的一草一木依然在那里顽强地生长着,它们自在地摇曳着,生生不息,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