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中医馆长 > 第17章 院长的第一把火

第17章 院长的第一把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是我第一次去局长办公室,第一次没穿白大褂和局长说话。

    在这大半年来,局长经常来我们中医馆,每次都是前呼后拥地来,刚开始他走在最前面,昂首阔步;后来他跟在不同的昂首阔步的人旁边。还有两次,他陪着外面来的领导来外面科室看病,病都是小病,但是根儿难剜,比较烦人。后来,局长派人给那两位取药。我给了两次后,转告他们说一个方子不能用到底,要根据病情加减药方,若还没根除的话,诊断后再开药。

    估计这件事给局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单凭这印象,局长不至于要破格给我一个主任当吧。再说,局长似乎只管院长级别的任免,各股室等中层管理人员,由医院任命。想来局长想要插手也 是可以,肯定需要一个比较特殊的理由。狗蛋他们是联系了些“铁杆”患者要为我说理,就算他们已经找到了局长,局长肯给这些平头百姓一个说法,不但不免我的副主任,还要升任主任?

    “咋?咋还不表态?&34;局长哈哈笑着又问。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态,院长这是开玩笑吗?是试探吗?把我专门叫到他办公室,肯定是有重要的事。可院长说的这事儿,也太出乎意料了,让人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

    “呵呵,我听着呢!”我发了几秒钟的呆,支吾着回了句。

    “这个内科主任给你,你能保证把中医这块打出去吧?就这么定了,你必须把中医科建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科室!”局长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在我肩上用力一拍,“叫你来,就这事,好好干!放心干!组织不会亏待用心干事能干事的人!”

    糊里糊涂当上了中医内科主任后,虽没欣喜若狂,但肯定是惊吓和惊喜兼而有之。对于自己怎么在通知罢免副主任的情况下突然晋升科室主任,要说完全不知情那肯定是矫情,但事情的起因转承以及是由哪些偶然或必然的关键环节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确实一无所知,不好意思仔细询问甘草,也不便主动和狗蛋他们主动联系问清情况。

    在这件事上,甘草和狗蛋他们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于他们费了怎样的心思,顶着怎样的压力,我无从揣测。知恩必报,甘草好办,我们即将成为一家人,亲人之间不必言谢,我要给她毕生的忠诚和爱护。狗蛋他们怎么办?请客吃饭肯定不行,只能以更精湛的医术,更精诚的事业心回报社会。

    “葛主任,这藏得也太深了吧,凭直觉,就说你要接王主任的头把交椅,都还不信,说我信口雌黄!都前几天还替你叫屈,今儿升官了!贺,必须大贺!不吃你一个月的绩效,不服啊!”科室的小郑一大早就嚷起来,也不管有病人家属在场。

    “公道自在人心!葛主任,加油干!领着大家伙儿过好日子!”

    “这叫好事多磨,真金不怕火炼!”

    ……

    除了中医内科,对于我刚免副主任就被任命为主任的事,并没引起医院或社会上多少人的注意和议论。也许,医院开始决定撤掉我的副主任以平息医闹的事,也只有少数人知道。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有更重要的事值得人们关注和议论:我们医院的院长也换了人,原来的院长去县康复中心当了主任,我们院的原业务副院长扶了正。从外院调来一个副院长,中医骨科的主任升了副院长。

    不是说好有个副院长的岗位是给我们中医内科的王主任的吗?看来王主任看重的不是工作岗位,是谁当领导,王主任一步不落地跟着我们的原院长去了康复中心。康复中心的副主任和主任一起,是县里发文任命的,不是王主任。王主任没当上中医院副院长,也没当上康复中心副主任,想来肯定是工作中出了点事。康复中心的科室主任的岗位应该不少,也不知给他留了没。

    这不是我要考虑的。新官上任,我还是很有压力的。中医内科小二十号人,虽然护士有护士长管理,医生们也都爱岗敬业,富有担当,但相比王主任当主任时,我突然发现中医内科有太多地方还需要完善,需要事事操心,时时操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决心从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跳出来,谋划更大更重要的事。我主要考虑了三点:在我没有三头六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自己的医术,让我的病人百分百治愈,让中医疗效不断提高;让中医内科平稳高效运转,让中医内科的同事们树立你争我赶追求医术的良好风气,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成为有口皆碑的良医;还要协助葛先生张同志筹备我和甘草的婚礼,赶在年底,也就是我三十岁之前完成结婚大礼。

    这三件事哪件都等不得,都拖延不得。我准备从第一件事做起,一来可以起到身先垂范的作用,圣人说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嘛;二来是对于如何尽快提高自己医术的事,在被免副主任后的这几天里思考研究过,制定了一些计划。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正当我顶着最年轻的科室主任的桂冠、想了一肚子的金点子,雄心勃勃地要落实“名医”+“名科室”的“双名”计划时,新任的院长找上了我。

    “葛主任,咱要干一件大事!”新任的院长付磊一进门就大声说。

    新任的院长其实不新,一直在中医院的工作。我刚到中医院上班时,他就是副院长,仔细看,他人长得高大英俊,又是中西医本科专业毕业,称得起才貌双全,志得意满。遗憾的是,他那时候似乎有点驼背,一直含胸弯腰,走在比他低一个头的院长跟前,并不显得高大。他说话也轻言细语,每句话出口,都要停顿一下,好像自己要先检查一下是否有不妥之处。

    他今天这样铿锵有力的说话腔调,倒真是新鲜。

    新官上任三把火。付院长扶正,肯定也算新官上任,自然要一展拳脚,树立威望。只是,他来找我这个看似最年轻、其实最没“官欲”、也没多少医院管理经验的科室主任来,要干什么?按一般的规律,不是应该找设备科购买最先进的仪器,找基建科建设最气派的办公楼嘛,这样的政绩谁都看得见摸得着,也好操作,万无一失。

    “要干就干大事!”我半开玩笑地顺着付院长的话说。

    我记得前一次和付院长谈话,他还是副院长,我还是副主任,他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告知我医院决定要免去我副主任一职,他还安慰我说,会一如既往地把他的亲戚朋友介绍来让我看病。才几天时间,这医院就像换了个世界,我心里一边感慨,一边迅速揣测院长到底要干一件怎样的大事。

    “我反复考虑过了,这件事,非你不可!”院长继续卖关子,神秘而充满激情地看着我,那眼神,简直像恋人之间的凝视。若不是肯定付院长性取向正常的话,我都要以为他真的要向我表白了。

    “咋?中医大比武?要我参加?”我大胆想象,也只想出了这点。

    “哎,这个也是大事,对提升医院形象很有作用!这个到时候再说!当务之急,是中医院要升格,要名副其实……”因事关医院机密,此处略去院长慷慨激昂的五百句。

    “这个事干好了,不光是中医内科的好事,不光是医院有好处,全县、全市……不对,是造福社会,上对得起祖师爷,下对得起子孙后代!”我一激动起来,就管不住自己的嘴,那些只适合写在书里、适合在电影里说的话就都冒出来了。

    “对,对对儿滴!葛主任,只要你这儿先弄起来,整个医院就火了!”院长说这话作为本次谈话的总结时,我已经完全被鼓舞起来了,激情澎湃,闯劲十足。

    此时,我年届三十,基本过了冲动的年龄。院长的一番话就能让我像连喝了三碗鹿血,像吃了一根山野人参一般,也并不是院长的口才了得,只是,他要和我大干一场的事,和我前几天思考的如何提高我个人医术的计划如出一辙,只不过他站在院长的角度,把这个计划放大了几倍、几十倍。如果说我此前的个人医术提升计划还只是纸上谈兵的话,院长的这个计划就是排兵布阵。

    经过院务会、院长办公会、党支部会议等等名目繁多的会议之后,中医院内设的中医馆项目开始实施。不到一百天,那座相对独立的高楼被装潢一新,两侧新增的纯中式建筑干脆利落地把中医馆从空间上、氛围上与周边的环境区别开来。一走进弥漫着浓浓药香的中医馆,置身于那些古色古香的家当中,不知别的同事是什么感受,我百分百的注意力集中,仿佛自己此生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就要做到大医精诚。

    在这一百天里,中医内科的同事们分两批次远赴全国排名前十的中医院短期线下培训学习。尤其让我吃惊的是,院长通过他的大学导师的导师,替我联系了“屠呦呦班”的旁听生资格。院长也说了,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九年制本博连读中医学的“屠呦呦班”,别说我旁听一个月有什么效果,就算是学习一年,也未必在医术上有什么质的提升。他这样做,主要目的是要树一个标杆,指一个方向。

    除了院长说出来的这些,更实际的、更功利的目标,大约还得由我自己说出来:给我镀一层金,从而照亮我们的中医馆,从而让我们的中医院闪闪发亮。

    由于理解到位,在“屠呦呦班”旁听的这一个月里,我除了认真听每一节课,还削尖脑袋钻进学校的各种学术组织、论坛。县中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主任挤在屠呦呦班这帮学子中,无论我如何进入角色,沉浸到岐黄之术的汪洋中,一眼看去,还是满教室学生中最沧桑的那个。

    而这竟也成了我的优势,毫无悬念的几乎引起了每位授课老师的注意,当他们得知我的身份时,几乎不约而同的表示了欣赏,甚至流露出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不少教授是一线的大医生,他们在讲解某些知识时,常常会联系具体的病案。这块,我就相当有优势,往往成了接得住老师思路的唯一学生。学习临结束时,我在学校期刊上发表了《经方验方与民间土方的临床辩证及应用》,这在以往,是花多少钱托多少人都难以办到的事。这篇论文发表以后,影响出乎意料的好,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必须要说明的是,从文章形成的过程来说,这篇学术论文还应缀上老爸葛先生的大名。不过,我最后灵机一动(或者说良心发现)在第一作者位置写上了院长的名字。父母的养育之恩和领导同事的扶掖之恩,报答的时机和方式很不相同。

    作为对院长的报答,或者是作为一个内科主任、中医馆馆长,我还费尽心机通过我们的导师结交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位学术型领导,非常荣幸地邀请他出席我们的中医馆开业大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来参加一个县中医院内设的中医馆的开业大典?真的,事情就是这么神奇,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样奇妙。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一来,省、市、县的领导也要来。县市的领导早早来帮我们筹划这个典礼。政策、资金也像及时雨似的来了。

    中医馆的开业典礼开得非常成功。我知道的有三大意外收获:一是被确定为省级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项目,同时被命名为市级岐黄文化传承基地。二是县中医医院被确定为两所中医院校和一所中西医结合院校的实习、见习医院。要知道,省城离县城相距千里之遥。三是被省中医学会确定为教学科研基地。

    这可都是破天荒的事。不但我们的院长有了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庄严神圣相,县长、局长也都意气风发,仿佛打通了大小周天的高士,浑身隐隐发光,通身从内到位提升了段位。

    抽椽换檩的外出培训学习、加之搬迁科室,筹备开业大典,按说会影响到正常业务,谁知不管月度还是季度结算,不但我们科室的绩效依旧领先,全院的收入也大幅度提升。啊,简直是奇迹,简直不可思议。

    “有人说就算是一头猪,站对风口的话也会起飞。我们就是那头猪,站在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风口……哈哈,你不能是猪,你要好好儿的当个名医!”院长在小范围的庆功会上这样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我很同意院长的观点,至于是不是猪倒无所谓。

    总之,中医馆的业务风风火火开展起来了。院长领导有方,县长、局长慧眼识珠……新院长的这把火烧得那叫一个前途似锦,皆大欢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