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全麻了 > 第54章 皇帝教育应该怎么抓?儒家不配教!

第54章 皇帝教育应该怎么抓?儒家不配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

    【至于苏洵&苏辙,这两位都不是以诗歌闻名,以散文闻名。

    作品题材涉猎广,政论、生活哲理兼具,家国情怀与个人境遇融为一体,更加全面,如苏洵《六国论》、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这六个人,我认为档次是这样的:曹植和苏轼算是t1那档,曹操和曹丕应该在t2那档,苏洵和苏辙估计是t3。

    这父子俩是写申论的,好比是现今在某日报上写时评政论的胡锡进,长处在于逻辑、在于观点、在于洞见,不在文采。

    所以车轮战的话,不论是田忌赛马还是爹打爹儿打儿,只要是单打独斗三局两胜,都是三曹获胜。

    除非打团战,苏轼一打三。

    你要非得当面锣对面鼓地把这些人的作品都翻出来,大家在一个考场上比,那我觉得苏轼可以一打三。

    但这中间隔的八百年就当不存在了吗?

    从曹植去世的232年,到苏辙去世的1112年,这是880年。

    《我的三体》里有句台词,“此去一别,便是沧海桑田了吧。”

    将近九百年时光,亦如沧海桑田。

    魏晋南北朝,还有整整一个大唐,这中间文学的发展和积累,八百年的文学养分,这怎么算?

    我学过相对论我就比牛顿聪明吗?不能这么比吧。

    苏轼能学李杜,他还能学曹植。

    那是不是得给他扣点分?爱因斯坦也学过牛顿,那他俩谁聪明?……

    如果考虑到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的话,三曹胜。

    三曹之于文学是有开创之功的。

    曹操之于四言诗,曹丕之于七言诗,曹植之于五言诗都有奠基革新之功。

    三苏在这方面能打的是苏轼。

    苏轼可以说是词的集大成者,但是宋词革新之功当首推柳永,之后还有周邦彦。

    苏轼对词的革新之功实在有限。

    苏洵和苏辙散文成就最高,但散文到宋朝早就成形了,苏洵和苏辙也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所以综合起来看,三曹应该是要压三苏一头的。】

    网友弹幕:

    【苏轼的作品90以上流传了下来,而曹植流传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苏轼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成就高自然不必说。】

    【曹操比苏轼早了800多年啊,我的力学知识可比400年前的牛顿强多了,可是现代人认为我啥也不是。】

    【挺佩服曹操和曹丕的,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应该是政治、军事,这些都需要巨大精力投入。

    偏偏他们留点精力去文学创作,就流芳百世1800年,还是排在顶级那种!气人不?】

    【用修真小说里的说法就是这俩人都是大乘期圆满境界,离白日羽化、举霞飞升也就只差半步了,这俩人拼起来没个七天七夜不打个几千招估计连谁稍占上风都分不出来。

    那么好,现在就是二曹对二苏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阿瞒的。】

    【博主真敢评啊,我这种一辈子写不出人家半句的,真不敢评价这个,嫌磕碜。】

    【历史诗词前十,必有苏轼,曹植,可能会有曹操。

    前二十必有曹操,曹丕。

    前五十或许会有苏洵苏辙。】

    【最要命的是曹操曹丕的主要精力肯定不在诗词歌赋,曹植短命。

    这能气死一大批文人墨客,特别是现在的贾平凸、贾浅浅之流】

    【最要命的是三曹的作品亡佚的太多了,当时的人是可以读到的,太可惜了】

    【换言之,在每一个领域,苏轼都是最顶尖之一,而不是曹植这样几乎统治了整个魏晋南北朝】

    ……

    在明朝的某个宁静午后,唐伯虎,这位以画技高超、诗词卓越的才子,正悠闲地坐在书房中。

    窗外的阳光斑驳地洒在书桌上,为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暖意。

    唐伯虎手中握着一支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窗外的天幕。

    天幕上,那些关于曹操三父子和苏轼三父子文采高低的讨论与盘点正热烈地进行着。

    他微微一笑,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思绪。

    这些盘点和比较,仿佛成为文人们永远乐此不疲的话题。

    唐伯虎放下手中的笔,思索了一番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深知,文采这东西,本就是主观而难以量化的。

    每个人的喜好、审美、经历都各不相同,又怎能简单地以高低来评判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唐伯虎自言自语道。

    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曹操三父子的豪放与深沉,苏轼三父子的细腻与真挚,都是他们各自独特的魅力所在。

    这些魅力,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唐伯虎明白,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风格,无法简单地用高低来衡量。

    而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才使得文学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唐伯虎重新拿起笔,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只有不断地努力与探索,才能在文学的世界里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而那些关于文采高低的盘点与比较,或许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真正重要的是创作出那些能够触动人心、流传千古的佳作。

    ……

    天幕之上,刷向下一个视频:

    【一个视频告诉你,为啥历代帝王从小学习帝王术,还是会被推翻灭亡?】

    【真正的皇帝应该受什么样的教育?

    看看样板,汉代文景武三位皇帝,这三位才是真正接受皇家教育该有的样子。

    可惜,从西汉开始,皇家教育就已经被居心叵测之人操纵了,汉宣帝怎么说太子的,我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看看,汉代开始,皇家教育就有问题了。

    明朝,就是遇到了汉宣帝的情况,你老朱再厉害,人家朝你子孙的教育下手。

    儒家的教育,从来就是“如何当职业经理”。

    而帝王教育,核心在于“如何当老板”。

    以儒家思想,来教育帝王,纯粹是错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