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论武中国
“技术电影的发展对传统动作电影的冲击也不小!”由于影片中李联杰所饰演的灵猴悟空有变身的戏份,所以他和工业光魔的几位特效设计师经常在一起聊天,这让他对好莱坞技术电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李联杰甚至毫不怀疑在未来,技术电影所制作出的视觉效果,将会超越真人武打。
而且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是,程龙和李联杰年龄都不小了,体力迟早会滑坡。“现在再请我跳楼,我已经完成不了了。至于功夫片下一步怎么走我真的不知道,能拍的都拍过了,没有什么新的了。现在真有点拍不下去的感觉了。”程龙苦笑着说。
整个打斗场面设计古意盎然,袁何平似乎有意将一种怀旧的意味加入到这段巅峰对决之中。这让萧逸臣不由得想起了在北京时和姜文的中国电影未来之路的一番探讨,其中就有涉及到有关功夫电影未来的发展。在当晚的饭桌上,他向在座的袁何平、程龙和李联杰提到了这个问题。
“这也不能怪现在的年轻人,只怕再过几年,等到电脑能够完全的模拟功夫套路的时候,我们这些人都得回家养老去了!”在影片中变身的片段,李联杰都只需要摆一个架势,然后电脑会完成接下来的所有动作合成。可以说影片只是借用了演员的一个架子、一张脸谱,真正的主角其实电脑特效。
因为萧逸臣美籍华人的特殊身份,所以他在北京受到了中央政协主席的接见。在中外记者的闪光灯下,这次会谈没有任何的实质内容。政协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对萧逸臣投资大陆的举动表示欢迎,并强调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意义。而萧逸臣也清楚这次会谈中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他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表示了欣喜,并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他希望今后中美双方能够在更深层次的领域展开合作。
李联杰在总结电影圈的鳄鱼生存法则时,也讲到自己在香港和好莱坞的心得。他在香港地区基本不交际应酬,坚持不讲粤语,也不打算融入香港电影圈,可他的电影一开工就意味着已经回本赚钱。很多人还记得,蔡子明正是因为做了李联杰的经纪人,使这棵摇钱树不能谁都来摇,引来杀身之祸,也导致李联杰离开香港地区。
“功夫电影只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分支,人们或许会图一时的新奇。一部电影真正想要获得成功其实还是要依靠具有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理念。只有主料质量上乘,佐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华语电影这些年的发展,其实都是有些舍本逐末了!”萧逸臣说到这里,在座的几人都是一阵觑嘘,大家都深感华语电影未来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华语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走向世界,但是文化差异就像一道无形的墙,不找到突破这道墙的办法,华语要想真正的发展起来真的很困难。原本功夫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可惜它的辉煌也只是昙花一现,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好莱坞电影中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中国电影元素。我们几个多打拼几年,希望能为后来人探探路,提供一些经验。”程龙谈到这个问题,倒是很有大哥的风度。
到美国后,他更体验到“数据”的厉害。他接拍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致命武器4》时,制片方出价100万美元,他犹豫了,后来答应,对方说:“75万美元。”他迟疑后又答应了,人家降到50万美元。这部戏当晚数据出来,影评人给主角梅尔·吉布森的打分是88,给他75,而他只有三场戏,第二天就有公司捧着钱来找他,最辉煌时有老板下跪求他。如果数字一旦掉下来,无论他积累下多少人脉,也不会再有人理会他们。
“功夫”其实是西方人的叫法,中国人更喜欢讲“武侠”,但西方人不管这些。在他们眼中,如果中国还有电影的话,“功夫”是唯一主题。事实上,萧逸臣无时无刻不在担忧西方人会像香港和内地观众一样,厌倦那些古装打片,竹林、瀑布、用滥的桥段与动作。
两位功夫巨星在影片中有长达8分钟的交手,为了设计这些动作,刚刚从《神探飞机头3》剧组赶过来的袁何平算是绞尽了脑子,很多香港武侠电影中的经典招式,都在这段对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程龙经典的醉拳,李联杰的少林拳法套路,都被袁何平融入到了对打中。
萧逸臣的这个比喻很贴切,但最让人关心的还是他这番话背后的意味,袁何平、程龙和李联杰几人都是由功夫起家,面对这样的话题,他们的心情也显得有些沉重。近两年,功夫电影在华语电影市场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功夫电影在好莱坞的成功其本质在于好莱坞的导演们很清楚功夫电影元素只是一剂商业电影、票房的“佐料”,没有真正核心的内涵,妄谈成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萧逸臣的这次到中国计划了一个星期的行程,在北京停留了三天之后,他又到上海转了一圈,然后直奔闽南。萧逸臣赶到影片外景拍摄现场的时候,剧组正在拍摄竹林中程龙和李联杰的对手戏。两人所饰演的熊猫阿七和灵猴悟空为了争夺龙女感情的归属,在没有变身的状态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这是一场单纯的武打戏,只有到最后,两人争斗不分胜负,气急之下才双双变身,随后龙女出现阻止了两人的这场恶斗。
袁何平的经历就可以证明:上世纪80年代初功夫片拍烦了,他改做幻术电影。之后他又转拍时装动作片。90年代初,清装功夫片成为主流。香港地区武打片退潮后,他又到好莱坞接着指导《加勒比海盗》。功夫电影的地位,也由一道主菜变成了佐料。对于功夫电影的式微,袁何平自己也是深有感触。
中国政府对萧逸臣的访华很重视,这从韩三平对萧逸臣极为热情的态度就看出一些端倪。但是萧逸臣这个时候还不想和中国政府走得太近。在政府层面的应酬,他都是浅尝辄止,分寸把握得很好,既没有拂了主人的热情,又没有表现出很亲密的关系。
萧逸臣知道这个“有点”已经是袁何平很含蓄的说法了,功夫导演们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徐克在1994年的片场发掘赵文卓,张鑫炎在1995年起用吴京,但他们并没有达到接棒要求。但正如李联杰所说:“观众看不顺眼,世界冠军也没用。”和李联杰一起出道的那么多武术运动员,不是没有比他更经得起摔打的,但观众只认他。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拍摄一部真正以中国文化为内涵的好莱坞大片,华语电影在好莱坞才会被真正的得到认同!”袁何平一语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如今的年轻人,愿意像我们当年那样专心练武的都没有几个,现在的明星越来越注重外在的包装,真正内涵的东西,反而不被人们重视。别说是衰落,恐怕再过几年,功夫电影只怕是后继无人了。”袁何平轻轻的叹了口气,外国媒体称赞程龙和李联杰比施瓦辛格、尚格云顿更热爱功夫,视其为荣誉之徽,艺术生命是美国打星的好几倍。可袁何平知道这种人为延长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人可以接替他们。“中国的功夫电影后已经有点断层了,需要有人接班。”
“我觉得还是需要慢慢地搞‘文化渗透’,让不愿意了解别人的美国人也知道中国神话人物的由来、性格、兵器,让我们的题材被别人接受,这样才能够拓宽华语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程龙在好莱坞也呆了一段时间,他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仅靠着几个演员、“武指”混得好是没有用的。好莱坞除了萧逸臣,其他人根本不会为他们量身订制剧本,因为总共就这几个人,万一哪个演不成就黄了。从这个意义而言,萧逸臣当初写剧本的时候还担负了不小的风险。
敲定和姜文的合作事宜之后,萧逸臣悬在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姜文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好合作,这次他这么配合,多半还是要归功于剧本的缘故。何况萧逸臣这次亲自前来,诚意十足。即便是有几分恃才傲物的姜文,也要给萧逸臣这位年轻的派拉蒙主席几分面子。
“功夫元素就像一种佐料,一开始人们由于没有尝过这种东西,所以对它抱有很大的兴趣。可是没有好的主料,佐料再精美也无济于事,它代替不料主菜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口味的提升,当这种佐料满足不了人们需求的时候,没有主菜的支撑,它将何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