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赵飞云送牛
就这样,大概维持了两年时间。
后来赵飞云觉得为了犁几天田却花一年的时间来放牛,实在是亏本的买卖,便想把牛的另一半也卖给弟弟了。
他跟他弟弟说:“飞雨,我想了想,两家人一起放牛挺不方便的,这样吧,这头牛以后就给你了。”
弟弟不敢相信他哥说的是真的:“真的吗?那你不就吃亏了?”。
赵飞云把掉下来的头发往后面拨了拨,“哥哥啥时候骗过你,等到农忙时,让我耕几天田就行了。”
弟弟大喜过望,欣然同意了。
等到农忙的时候,赵飞云便和弟弟打个招呼,自己拉着牛去耕田了。
这时,弟弟家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本来两个人放牛,现在你一天牛不放,却能免费用牛。
自己累死累活,牛粪也不是自己的,这头牛也没下过一个崽来。
这牛虽说是自己家的,但是只要不变现,他就像一张空头支票。
赵飞雨夫妇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阴谋,越想越觉得掉进了一个圈套,夫妻二人一合计,达成了一个共识。
等到答应老平头的三年期满,弟弟家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牛卖了,以后种地都跟老丈人借,自己就不养牛了。
这下弟弟家总算是把家里的这张支票变现了,但是哥哥家不同意了。
赵飞云又一次坐在家里的石桌旁的葛优椅上,卷起了三无牌香烟
他喊了一嗓子:“飞雨,来一下!”
弟弟赵飞雨再一次穿过他们家间的暗门,在石桌旁坐下。
赵飞云泡好了茶,端起一杯放在弟弟身前的石桌位置,开口说:“飞雨啊!你卖牛咋不跟哥哥说一声呢?”
弟弟回答:“哥,你不是把牛给我了吗?”
赵飞云叹了口气,“是给你了,但是我们这头牛是耕牛啊!你把它卖了,以后我们拿什么耕牛啊?”
赵飞雨现在左右不是人,不卖,自己成了免费的劳动力,卖又说没有牛耕地。
但是他还是想为自己辩解一下,他说:“这牛几年也不下个崽,养着不划算。”
赵飞云吐了一口烟圈,弹了弹烟灰,“这倒是实情,要不你再买一头新牛吧?这次买年轻点的,保证一年生一胎牛犊子。”
弟弟一想,这不又成免费劳动力了吗?他回答道:“哥,算了吧,养牛太麻烦了,以后就借牛耕田吧?”
赵飞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借牛这种事没那么容易的,好大的人情的,农村这种事,你也知道,人情大于天,还不完的。”
弟弟被赵飞云说的哑口无言,无计可施,终于妥协。
“哥,卖牛的钱,一半还给你,你要买牛的话你自己去买吧,反正我是不买了。”
赵飞云拿起桌子上的塑料袋,又卷起他的三无牌香烟,等他掏完烟丝,又把塑料袋递给弟弟。
弟弟接过袋子,这时,赵飞云又开口了。
“那行吧!分开也好,我看看,有合适的牛我就买一头,以后你要耕地尽管开口。”
于是赵飞云又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半财产。
不过牛肉涨价了,这头牛误打误撞,被他弟弟卖了八千。两家人养了三年牛,用了三年牛,也算是赚了三千。
还好他们没说,不然老平头非气出血不可。老平头经常不甘不愿地帮赵飞云放牛,等于还是自己放牛。
只是弟弟赵飞雨耕地用牛问题容易解决了,因为他老丈人家有牛,可以免费给他用。
但赵飞云却没有,他还是每年都要借牛。虽然他老丈人也养牛,但是赵飞云和他的大舅哥关系不好,老借他家的牛,大舅哥家也有意见。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赵飞云这人借牛从来不把牛当外牛,从来不会怜香惜玉。
别人犁田都是先割几担上好的草料,等牛吃饱了,吃开心了,才“海海海”地喊,驱赶着牛拉犁。
遇到田头田尾调头还得喊“孩孩孩”,“钻钻钻”,先让牛停下来,再调头。
但赵飞云不同,他犁田永远都是“攻攻攻”,一边攻一边抽着牛。
村里自有人居住开始便有用水牛拉犁的传统,为了驾驭水牛,劳动人民总结出了一套驭牛术。
不知道是牛语还是只是条件反射,这套驭牛术提炼出来就四个字:海,孩,转,钻。
“海”代表前进,“孩”代表短暂停,“转”代表长暂停,“钻”代表转弯。跟篮球比赛规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赵飞云觉得这几个字区分度不够,容易误解,便创造性地发明了他自己的一套驭牛术。
他喜欢看历史,喜欢讲战略战术。于是便形成了一套有战争特色的驭牛语。
他的驭牛术只有三个字:攻,守,撤。
攻代表前进,守代表别动,撤代表调头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