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长大
“小主子,奴才陪你去王府吧。”
“锦安,阿琛说的有道理。你要去的是王府,不是其他地方。有阿琛在你身旁保护你,我也安心些。”
“好。”
三日后,可欣看着眼前的锦安和阿琛,讽刺笑着,这不还是乖乖的来了。锦安,以前姑姑就是对你太好了。
“今后你就在姑姑的院子里好生的住下吧。”
“是,姑姑。”
锦安静静地坐在她未来的屋子里,心中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得她几乎无法呼吸。难道说,从今往后自己真的就要在这座王府中度过余生了吗?
自己才五岁啊,自己不要,也不想。
而此刻,锦安来到王府的消息已经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不出半个时辰便已人尽皆知。
乐嫣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满脸通红,跺着脚大喊,“母亲,我才不要跟那个野杂种一起上课。”
“嫣儿听话!这是你父亲做出的决定,娘亲没办法反驳。”
然而,倔强的乐嫣却不依不饶,继续嚷道,“那我再也不去上课了!”
“简直就是胡闹!你再这般胡言乱语下去,娘亲可要动怒了!你怎能如此轻易地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呢?” 看着乐嫣耍性子,王妃也忍不住发起火来。
这还是乐嫣生平头一次见到母亲对自己露出这样的神情,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母亲真正的愤怒。她顿时慌了神,急忙认错道,“母亲您别生气,嫣儿知道错了。嫣儿只是害怕被别人耻笑,不想跟那个野杂种共处一室罢了。嫣儿真的知错了,请母亲原谅。”
“嫣儿,你早已不是三岁小儿,你要懂礼数,不然你这个样子出去是会被别人笑话的。”
“母亲,嫣儿知道了。”
另一旁,知珩在知晓锦安入府后,想去见她。可是,知珩刚站起来,就坐了下来。
自己不能表现的太过急切,不然欣姨娘该察觉出来了。
翌日,知珩一大早来给欣姨娘请安。看着欣姨娘身旁的锦安,脸上隐隐约约的露出了笑容。
“儿子给母亲请安。”
“坐吧。陪母亲一起用膳。”
“是,母亲。”
片刻后,可欣看着锦安,“今后锦安就在府内安顿下来了,知珩要帮母亲多照顾些妹妹。”
“儿子知道了。”
知珩看着身旁低头走路,没精打采的锦安,“怎么了,锦安妹妹?昨夜没有睡好?还是不喜欢上学?”
“没事,有些不适应罢了。”
知珩拉起锦安的手,“锦安放心,我在你身旁,我会照顾你的。”
锦安看着被知珩拉起来的手,浑身不自在,挣脱了出来,后退了几步,道“多谢。”
知珩被锦安的行为伤着了,不过一会儿思索了片刻,也是,现在是在外面,自己这么主动的拉锦安,确实不合礼数。
锦安刚步入学堂,就感受到学堂内传来的眼光。锦安望了过去,赵乐嫣?真是冤家路窄啊。
两人目光相对,一直到先生进来后,才坐在此次的座位上。
“人都来了吗?我们上课吧。”
赵乐嫣站起来,道“先生,今日来了位新生,不如先生先考考她,看看她能不能适应咱们的节奏?若是真的拖了咱们的后腿,只怕是进度完成不了啊。”
“好,郡主说的有道理。那锦安小姐为师考考你如何?”
锦安起身,低头示意,“先生请。”
“那就最简单的开始吧。锦安小姐先背一下《三字经》,让老夫听听。”
“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堂,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不错,《千字文》可读过?能背否?”
“回先生,能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好,好,好。锦安小姐掌握的不错。”
赵乐婷知道赵乐嫣不喜欢锦安,自己现在在王府无人依靠,只能成为赵乐嫣的狗腿子。起身道,“先生,就算是锦安妹妹背下来了又如何?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背。锦安妹妹学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才叫做本事。”
只见赵乐嫣脸色一变,自己就不会背。
只听到锦安的声音再一次响彻在学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只见先生目瞪口呆,双手颤抖,身子仿佛被雷击中一般,无法相信眼前自己看到的场景。
“还有谁不服,都可以站起来与锦安小姐一战。”看着底下一群脑袋都快低到了地上,“既然没有,那就上课。”
下课后,赵乐嫣看着锦安被人围成了一圈,都在说,“锦安,你好厉害啊。”“锦安,你怎么背下来的?”……
赵乐婷看着赵乐嫣不理会自己直接离开的身影,自己这次真是拍马屁拍错了地方。眼神瞪着锦安,都怪她。哼。
是夜,王妃听闻此事后,“言儿,这个狐媚子……不,锦安真的如此聪明?”
“母亲,儿子也才和锦安妹妹见面,儿子不知道。”
“母亲,她就是在出风头。哼,你等着瞧吧。等过几天,她就原形毕露了。”
王妃眼神迷茫,是这样吗?
王爷听闻此事后,惋惜道,“李富贵,你说这锦安为何不是本王的女儿?”
“王爷,现如今锦安小姐是欣姨娘的养女。按照礼数,锦安小姐不也是王爷的女儿。”
“说的有道理。唉,乐嫣和锦安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没法比较啊。”
可欣在得到王爷的赞赏后,心里对把锦安接进王府的事情越发表示自己当初做的对。
三个月后的一次测试中,锦安彻底一炮而红,让所有都知道了,她原先不是在卖弄,而是真凭实据。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908年,锦安已经适应了在王府的生活。锦安起床后先是跟着阿琛练武,之后上学堂,下课后跟随礼仪嬷嬷学习礼数。不仅如此,还听从欣姨娘的安排,学习了舞蹈。这让锦安日夜忙碌,没有半点儿休息的日子。
不过值得开心的是,可欣并没有软禁锦安,锦安休闲时还是可以回到药堂。
908年,大周太后和朝廷大臣对皇帝越发不满,想趁机夺得政权。时光回溯到900年,自从那场战争之后,大周开始大规模派遣人才前往大秦取经,深入研究大秦的各项制度。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太后以及百官察觉到皇上对改革派的欣赏,一不做二不休,在皇上的饮食中下了药。同年,皇上因病驾崩,由年仅三岁的孩童登基。
905年,推行改革的那群人在大秦的首都丹阳城内初步组建完成,确定了恢复中原的使命,这支队伍被百姓命名为百家起义,是一支为了百姓才发动的起义。同年,他们在长安城内建立复兴团,优南就是其中的一员。
903年,优南知晓了这支队伍存在,并加入了其中。905年,优南离开丹阳前往长安,正式开始了自己保家卫国的篇章。
优南在长安城的这些年里,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之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将大秦赶出中原。这里的每一个人无一不在为此拼搏奋斗。
身处其中的优南被这种热烈氛围深深感染着,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强大且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中原正逐渐崛起。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无情令人惋惜不已,仅靠满腔热忱和宏伟抱负显然难以真正实现理想抱负。
911年,大周皇上将在大周国土上挖出来的石油卖给大秦,企图让大秦看到自己的诚意,让自己的皇位坐的更加稳当。此举瞬间彻底激起了京城、长安、山东等各地百姓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护石油的运动,运动在山东地带内尤其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总督共逮捕保护石油的代表团队数人,枪杀数百请愿百姓。此举彻底激怒了山东百姓,山东地区提出了彻底废除大周的旗号。
大周皇上为扑灭山东地带的人民起义,派出朝中大臣率领长安城内的部分新军入山东镇压,致使大周军队在长安城内的防御力量减弱,因此复兴团决定在长安城内发动起义。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制,联合附近的山西起义军共同反周。约定以枪声为号,于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
911年10月10日晚,复兴团打响了百家起义军的第一枪,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尔后,长安城内外的百姓也纷纷加入到队伍中,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子时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长安总督打破督署后墙,骑马逃走,而留下的将领们仍旧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长安城。
911年10月10日深夜,京城内的百姓第一时间得知起义发生的情况,立即将京城前往长安的道路阻断。大周军队镇压起义运动的行程也由此被耽搁。
长安、东北等地的复兴团也闻风而动,分别于911年10月11日夜、911年10月12日发动起义。就在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东北三省、长安以及山东等地纷纷宣布脱离大周皇上的统治,宣布独立。912年1月1日,临时在长安城成立民国,自此中原地区开始了新的篇章。
同年,大周皇上退位,大周灭亡。
912年底,百家起义军以及复兴团的领导人孙广退位。后经推举由李志鹏接任。李志鹏上位后,以北京城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
而此刻的大秦皇上年老体弱,做事逐渐优柔寡断。在得知复兴团成功推翻大周,建立民国后,对刚成立的民国实施了观望的态度,并试图从现在混乱不堪的民国政权中寻找出对自己最佳的利益。
可是大秦皇上的此举却让朝堂百官不满,尤其是在大周灭亡的那一刻,皇上竟然否决了趁机出兵北上的决定。这让朝堂上有野心的官员开始明里暗里结交皇子,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李志鹏上位不久,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团的国家,随后还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同时,李志鹏竟然私下里还积极与大秦的贵族交涉,企图和大秦达成同盟,两国和平相处。
915年,李志鹏在京城正式登基,国号天雍,彻底脱离出民国的统治。
召令一下,全国百姓都发起了愤怒与反对。本就深受大周国和大秦国的压迫的百姓,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临了,自己也能当家做主了,怎可能还想着退回去过苦日子呢?
一时间李志鹏的天雍国激起了民愤,百姓再一次发动起义,将李志鹏拖下来了皇位。
916年,李志鹏建立中央集团的幻想彻底被打破。李志鹏被百姓赶下台,由呼声最高的李志伟登基上位,成为了民国第三任皇上,自此历史上第一个“百姓做主”的国家正式成立。
百姓可以畅所欲言,朝廷官员也要接受百姓的监督,百姓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说“不”。而皇上也不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也开始为百姓做主。
可是你细品一下,都会发现前朝大周的国姓和当今皇上的姓氏是一样的,这国家还是在李家人手里。这些举措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没有真正的拯救国家,拯救百姓。
优南看着再一次沉浸在灰暗中的中原,也随之陷入了迷茫。同年,一支全新的人民起义军在长安城内初露锋芒。优南再一次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自己效忠了十三年的队伍,开始了新的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