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卦第五十九
有正就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
涣卦本意涣散,聚合是涣散的前提,涣散是聚合的解体,两者相反相成。
【题解】
人一高兴愉悦就会显得精神焕发。虽然涣卦的“涣”是水旁而不是火旁,但从卦意看,涣卦的涣散接兑卦的善说而来,跟高兴愉悦也很有关系,是说而悦,悦而涣然冰释,开心一乐,气血由凝结而舒散的结果。就涣卦的本质而言,“涣”就是涣散。涣散是聚合的反面,是离散、分散的意思。有正就会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聚合是涣散的前提,涣散是聚合的解体,两者相反相成。
涣散在自然界里,是一定的系统在内部运动和外界影响下,发生显著结构变化的解体消散现象,其中又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水的固体、液体、气体变化为最明显和常见。老子所说的“涣呵其若冰释”,说的正是春天来到,坚冰化水的涣散现象。而易学的涣卦,坎下巽上,水在风下,也是水面在风吹而过的外界影响下,水纹被风力吹得四散而去的意象。可以说,聚与散,萃与涣,是万物发展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时段和组合形式。易家将“涣”象列入易学范畴,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哲学贡献,它生动说明了古易家看问题全面而不片面的辩证观点。
【原文】
涣1,[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序卦》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人说,忘其劳死,而后可散之以征役,离之以家邦,故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涣。涣者,离也’。”]亨,王假2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注释】
1涣:卦名。卦义:涣散,流散,离散等。
2假:至,到。
【译文】
涣卦象征涣散,亨通顺利,君王以至诚之心到宗庙祈祷保有庙祭,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利于坚守正道。
【解说】
涣是冰融解破裂,离散的意思。这一卦,下卦坎是水,上卦巽是风,风吹水上,形成水波离散的现象,所以称作涣卦,象征喜悦使郁闷涣散,或者相反。
本卦九二刚爻得中,前临重阴,所以亨通。上巽木,下坎水,象征木舟行在水上,所以“利涉大川”。当天下离散时,君王应以至诚,到宗庙祈祷(王假有庙;假是至),获得神的保祐,使人民看到君王的诚意,因而感化,再重新聚结,所以“利贞”。
【原文】
《彖》曰:涣,亨1。刚来而不穷2,柔得位乎外而上同3。[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卢氏曰:“此本否卦。乾之九四,来居坤中,刚来成坎,水流而不穷也。坤之六二,上升乾四,柔得位乎外,上承贵王,与上同也。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4。“利涉大川”,乘木有功5也。[王弼注:“乘木,即涉难也。木者,专所以涉川也。”]
【注释】
1亨:通达。
2刚来而不穷:此句和以下几句都是以涣卦的卦象和有关各爻的爻位爻象为说的。涣卦的下卦中位九二是阳爻,表刚,上卦的中位九五也是阳爻,也表刚,所以说是“刚来而不穷”。不穷,就是没有穷尽。
3柔得位乎外而上同:涣卦上卦的六四是以阴爻居于阴位,表柔,上卦又称为外卦,所以说是“柔得位乎外”。六四表柔,九五表刚,六四居于九五之下,是柔顺从于刚,下顺从于上,所以说是“上同”,即同于上。
4王乃在中也:九五居于全卦的尊位,即上卦的中位,既是阳爻居于阳位,又是居于中位,所以说是“王乃在中也”。
5乘木有功:上巽为木,喻船,下坎为水,木乘水,可用涉大川。
【译文】
《彖传》说:涣散,亨通顺利。阳刚汹涌而来居阴柔之中而不致穷困,阴柔获得高正位并与阳刚同德同心。“君王以至诚之心到宗庙祈祷保有庙祭”,说明君王处居众人之正中。“利于涉越江河巨流”,说明乘着木舟而得风助必会建功立业。
【解说】
涣卦三阴三阳,是由否卦九四刚爻与六二柔爻换位演变来的。其中柔爻上到外卦四位,与上卦其他的刚爻融为一体,所以是“柔得位乎外而上同”。刚爻下来改变了否卦阴阳否塞不通和阴欲灭阳的状况,所以“刚来而不穷”,所以亨通。刚爻下到二位居中,就是“王乃在中也”。
【原文】
《象》曰:风行水上1,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注释】
1风行水上:涣卦,下坎为水,上巽为风,因而说“风行水上”。
【译文】
《象传》说:风吹行于平静水上,象征涣散。先代君王观此象,隆重地祭祀上帝,建立宗庙,从而以归系人心。
【解说】
涣卦上巽风,下坎水,称为风水涣。风吹行到水面上,水象披离解散,君子由衷地感到,应当建立宗庙,祭享先王,以至诚祭祀,来凝聚人心。
【原文】
初六,用拯1马壮,吉。[王弼注:“不在危剧而后乃逃窜,故曰‘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注释】
1拯:健壮。
【译文】
初六,借助健壮的兵马勉力拯济可获吉祥。
《象传》说:初六的吉祥,是因为顺应时势的缘故。
【解说】
初六居坎下,坎为险,为美脊马,象征初六遇险有良马来拯救。初六柔顺,是能顺九二之阳,九二是坎中之刚,就是美脊马。初位是涣散的开始,还不严重,用健壮的马追赶,就可以拯救,转为吉祥。
【原文】
九二,涣奔其机1,悔亡。[王弼注:“机,承物者也,谓初也。”]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注释】
1机:通“阶”,台阶,引申意义为安全之地。
【译文】
九二,涣散之时直奔安全之地,悔恨消亡。
《象传》说:“涣散之时直奔安全之地”,说明达成了阴阳聚合的愿望。
【解说】
“涣奔其机”就是水流奔到房子台阶。九二居坎险之中,本有悔,但因以阳刚居中位,前遇重阴,志得行,所以是“得愿也”。九二化险为夷是赖以刚中和险中有机遇。
【原文】
六三,涣其躬1,无悔。[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涣,水冲洗也。‘涣其躬’谓以水冲洗其身之污垢以清除德行之邪恶。”]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志在外’者,释六三所以能涣其躬者,正为身在于内,而应在上九,是志意在外也。”]
【注释】
1躬:身体。
【译文】
六三,涣散不惜自身受损,无悔恨。
《象传》说:“涣散不惜自身受损”,说明心志在于向外发展。
【解说】
“涣其躬”就是大水冲击自身。六三居坎险之终,与上九相应,故济难之志在于外卦上九之应缘(志在外也),遇涣险而能出险。
【原文】
六四,涣其群1,元吉。涣有丘2,匪3夷4所思。[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位半艮山,故称丘。匪,非也。夷谓震,四应在初,三变坎为思,故‘匪夷所思’也。”]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注释】
1群:人群。
2丘:山丘。
3匪:通“非”。
4夷:平。
【译文】
六四,涣散朋党,至为吉祥。涣散小团体,而结成山丘般的大团体,这是常人的思虑达不到的。
《象传》说:“涣散朋党,至为吉祥”,说明行为光明正大。
【解说】
“涣其群”,大水冲散了人群。互艮(三四五爻)为丘,聚则成丘,六四上承九五之阳,因为有九五这个大水中的丘山,大涣散后仍能大聚合,这是平常怎样都不能想象的。六四是从二位上到四位的,在涣之时,能上顺承九五得救,所以元吉,“光大也”。
【原文】
九五,涣汗其大号1,涣王居,无咎。[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谓五建二,为诸侯使下君国,故宣布号令。百姓被泽,若汗之出身,不还反也。此本否卦。体乾为首,来下处二,成坎水,汗之象也;阳称大,故曰‘涣汗其大号’也。”]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注释】
1号:命令。
【译文】
九五,像发汗一般发布君王的命令,散发君王居积的财富,没有过错。
《象传》说:“散发君王居积的财富”,说明君王尊位正当而坚固。
【解说】
五位是君位,就是“王居”。大水冲到了王居处,王居是“王乃在中也”,王即颁布光显其号令。九五刚爻居刚位,中且正,下有六四顺从,所以是“正位”,位正就可以得到拥护。涣散之中,不知其谁是臣、谁是主,“王居”的大号令一出,则众有所归,重新凝聚,所以“无咎”。九五之君是以正大来克服水涣的。
【原文】
上九,涣1其血,去2逖3出,[孔颖达《周易正义》“逖当作惕”。]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注释】
1涣:流。
2去:离开。
3逖:忧患。
【译文】
上九,散流体内瘀血,除去忧患,没有过错。
《象传》说:“散流瘀血”,是说当彻底远离祸害。
【解说】
血为古文“恤”字,逖与“惕”通用。皆忧患之意。上九相应于六三,六三在坎险上部,而上九高出卦上。离坎险远,下临互艮为山为止,止其水涣,忧惕解除,所以“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