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也好
说什么穷文富武?不管读书还是练武,想要有所成就,那都要家里起码有钱才行的吧?
为读书要消耗不少笔墨纸砚,为举业买书考试住宿还有请人作保也要花费不少银钱,读书科举是非常耗钱的事,且读书也要家里有些底蕴才更能读好的吧?
这时不是后世那种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报纸媒体和新闻联播以及网络传递灌输乃至引导大众舆论的消息,只有类似报纸的邸抄,但那些普通人家也是拿不到看不见的。
只官宦人家和一些豪富官商通吃的人家才能有邸抄看。
家国大事,普通寒门没听过看过经历过,又没人教,如何能了解这其中的各种门道,并知道如何处理呢?
如此,他们这些人到了考试遇到策论对答以及判案等什么的结合实践的题目,答起来可不就抓瞎了嘛?
寒门难出贵子,不能说没有这个原因。
总之你起点没人家高,又想达到人家的高度,难!
杜蘅之脑里闪过这些话后,扶额思索一时。
他要不是曾对国学感兴趣过,还大学里为挣学分赚奖学金,辅修过一些关于四书五经的国学课程,他其实也是不知道有这些参考书的。
那时候,他就是为了赚奖学金,当然不会用心记老师所讲的内容,且那时他即便听了也没入心学,期末考完试,他就将所学后来都还给老师了。
到如今,书到用时方恨少,他后悔!
“好吧,既然没有,我们就去买。我说的这些书,前面两本都是朱子所著,还有一本好像是唐朝官方编著而成,都比较令人信服。这书我觉得咱们必须得买来看。不然,咱们读不通四书五经,想要更进一步,那肯定是不行的。”
看他说得这么笃定,杜苒之不解:“蘅弟是如何知道这些书和道理的?”
“呃……”杜蘅之愣了下后,面无表情的无赖说:“我那农书上写的,我看了便都记在了心上。”总之,有解释不清的事和话,他就推到他所杜撰的那本农书上。
他记得很清楚,曾经的国学课上,老师说过,朱熹的那几本注解经义的书,还有什么程朱理学,虽然限制了后世人的思想解放什么的玩意,但都是后来明以后的官方科举参考书来着。
这些书最终限制了人的创新思想,有时代局限和其陈腐一面,但还是那句话,他学的是唯物辩证史观,看问题要一体两面,不能绝对。
人既然被称为朱子,是理学代表人物,那便说明人的理念以及思想还是有其进步一面的,对其不能全然反对以及否认。
至于这里的历史和原来的世界不一样,会不会有这些书,他看他堂哥没提出什么反对的话,便觉应该是有的。
杜苒之当然知道那本农书。
过年以及上元节时候,堂弟还带着他买了红纸写了对联去镇上寄卖,他也因此赚到些钱。
杜苒之知道他的对联到底不如堂弟写的通俗易懂有口彩,什么“天地风霜尽,神州气象新”;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什么“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春”……
所以,他的对联卖得也不如堂弟的,但总归,他是赚了些钱和鸡蛋的。
他爹以前帮忙给村里人起名,村里人给的就是鸡蛋。如今他兄弟二人帮忙给村里人写对联,村里人还是给的鸡蛋。
只不过,他爹当时赚的是两个鸡蛋,他们赚的则是三个。
而且吧,读书人不沾铜臭,士农工商,商人又自来地位低贱,本朝又不像前朝乃至更前朝,朝廷很是打压商人,简直对他们打压到了极致,还恢复了“商人三代内不许科举做官”的旧制。
为此,他和他爹就没好意思拿对联往街上卖,只怕被同窗师长什么的指摘满身铜臭。
他堂弟却坦然告诉他:“哥,你学了易经,易字有变通有度的意思,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太绝对不行。朝廷抑商没错,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没错。我从我那农书上看来的道理,希望大哥你做事不要太刻板。”
他们赚的鸡蛋太多,虽冬日里那些鸡蛋也放不坏,但他家和堂弟家里还是为此奢侈的腌制了一罐子咸鸡蛋,他们为此还给三房送了些。
总之,他和家里孩子都挺爱吃咸鸡蛋蛋黄的。
以往他和他爹可从没动过这个主意,想着春节这等节庆,写了对联拿去街上卖了赚些润笔费。
最后,隆盛酒楼的张大掌柜还特意请堂弟给酒楼写了副对子,堂弟给写了“美味佳肴,喜迎八方来客;菜好汤鲜,笑接四海宾朋”的对子,横批则是“生意兴隆”。
隆盛的张大掌柜对他堂弟写的对子很是满意,还给了他堂弟三块碎银,总共三百文,说是润笔费。
他就是这时才得知堂弟的那本农书上头都是颜体字,故而堂弟一直临摹,倒是也能写颜体字,且看起来写的竟然出奇得不错。
他很羡慕他堂弟,似乎学什么都学的十分快且好。
他问堂弟哪里想来的这些对联内容,堂弟便道还是农书上看来的。
其实,也不过是因前世杜蘅之家里的对联后来都是他写的,他自己也时常练书法,他才肚里有些积累罢了。
最近,他堂弟还从那农书上看了华佗的五禽戏,学熟了教给了他,好让他能更好锻炼身体。
杜苒之实在好奇这什么都写的农书,堂弟如今识字全了,便告诉他那农书名为《厚实农书》。
厚实?是后世吧!杜苒之没多问,他相当自觉,从未提出过要看这书。
这时杜苒之愣了下,转而问道:“蘅弟,你可愿去县城找个先生好好跟着读书?如今以你二房的条件,供你读书是没问题的。”
他自己四书五经要义都有许多不通不明白的地方,看起来还不如堂弟这个半路读书突然开悟了的,如今再让他教导堂弟读书且不行。
不知堂哥为何就想到了这里,可这话却给了杜蘅之思路。
他读书的情况如何,有无进步,又进步多少,因着没参照,他是一点不知的。他又不能和堂哥这读了多年的对比参照,毕竟两人读书的起点和年限不同。
“也好。如今我读书的进度如何,和其他人比是快慢好坏也不知,不如去找个先生,在先生那里和同窗一起读书。这样对我也好有竞争压力,让我不至于读书读得惫懒懈怠。我一个人死读书总归是不行的。”
这时候读书,是有先生自己进行的旬考、月考、季考等考试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所以跟了先生读书并非没好处,最起码先生比他堂哥懂得多。
就此,除了他能跟着先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疑惑很快都能得到解答外,他还可通过先生的考试,来和同窗对比,以此来检验自己的读书进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