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何谓灵魂?
日升日落,花开花落,时光如梭,转瞬间我已从稚嫩的小学生长成了挺拔的初中生。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带走了童年的欢声笑语,也带来了青春的懵懂与探索。
说起来有些奇妙,自从那次遭遇落水事件之后,我的生活似乎回归了平凡。
初中的日子波澜不惊,每日里便是上课、放学、与同学嬉戏打闹,平淡如水,过着与大多数同龄人无异的生活,仿佛被时间拉长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那么漫长。
然而再一次因为某件事,在我的眼中,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层他人看不见的神秘面纱。
那件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1996年,中国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了城管的身影。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给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晚自习之前的休息时间,学生们纷纷走出校门觅食,其中自然少不了我这个好吃嘴。
走到学校门口时,我被一阵香气吸引,顺着香味望去,只见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大婶正在忙碌着。
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不一会儿,一个个香气四溢的煎饼果子就出锅了。
正当我准备上前购买时,一阵嘈杂声传来。
只见一个身穿制服的城管平头小伙子下车后,趾高气昂地用食指指着大婶骂骂咧咧一阵,大婶最初是唯唯诺诺的应承着,卑微到了尘埃里面去,只不过小平头骂过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收缴大婶改装后的三轮车。
大婶肯定不干噻,两人一阵扯皮,场面顿时变得混乱起来。
我放下手中的筷子,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大婶在拉扯中突然发飙,用煎饼和火腿肠之类的食材向小伙子扔去。
小伙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火冒三丈。
他眉眼倒竖,手脚身形移动间赫然使出一个过肩摔,把大婶倒栽葱似的摔在地上,头部着地,鲜血顿时流了出来。
周围的人群一阵惊呼,有人立刻拨打了120。
我也被眼前的场景吓得不轻,心跳加速,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那个大婶很快就被抬上了救护车,帽子叔叔也来了,不过并没有铐那个小平头,那时候的我也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但是我知道我大概率吃不到那位阿姨的煎饼果子了。
倒不是我看到了救护车上盖白布的画面,而是在大妈躺地上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身周有荧光一瞬即逝。
那一刻,我确信自己能够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回家后,我急切地问老爸:“那是不是‘鬼’?”
老爸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鬼其实和大熊猫一样,都是珍稀动物。那个东西准确来说叫‘灵’。万物皆有灵,唯人最强。所以人之灵最容易形成‘鬼物’,但也是百万中无一的。毕竟要形成的条件太过苛刻,绝不是什么穿红衣、有怨念、冤死就可以成‘鬼’的,真的那样的话侵华战争也就不会打八年了。”
所以千万不要有什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我死给你看,死后化为厉鬼找你报仇”之类的愚蠢想法,生命诚可贵,人死灵出,即刻消散于天地间。
灵者,魂也,魂者如云,似有形有质,又稍纵即逝。
现代人常把“鬼”“魂”混为一谈,其实古人早就总结出了各种精怪的不同,“魑魅魍魉”就是四种鬼,魂只是鬼的一种初级形态而已,这种形态肉体死亡而出,出即消散,为天地所不容,不可长存,只有遇到了特殊的环境或者能量这种状态才可长存,也大多有时间限制。
老爸的话让我对“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我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身边的一切,试图寻找更多关于“灵”的线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升入了高中。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挑战……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而我,也在这变化中逐渐成长。
高中生活比初中更加紧张而充实。我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还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
然而,就在这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着我,让我无法安心入睡。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又被什么“灵”缠上了,但每次仔细检查后,又什么都没发现。
直到有一天,我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了一本关于灵魂研究的书。
书中详细记录了各种关于灵魂的实验和研究成果。
原来不止中国古人,自诩为科学立国的美利坚100年前就曾经做过追寻灵魂的实验。
190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非常有名的医生——邓肯·麦克杜格尔做了一个震惊国内外的实验,他和相关的工作人员把六个将死(也就是还有一口气没咽下去)的病人放在一个特制的天平上,当然这个天平是特制的,精确度非常高,能准确乘量出人在死亡时重量的变化,其实这个实验在准备前期就有很大的阻碍,毕竟同时集齐六个将死的人难度系数太高了,终于最后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始实验。
经过麦克杜格尔医生的实验表明,人在死的那一瞬间体重会下降213克,这就是著名电影《21克》的原型。
十年后,美国另一位心灵学研究专家卡特博士读了麦克杜格尔博士早年的报告,以及告尔诺博士关于“透过名叫迪亚西宁染料染过的布幕看人体,可看到发自人体的如雾发光体”论之后,他做了有关灵魂的另一个实验。
他依照上述两篇论文所述,制作一个布幕及体重计,果真看到发自病人身上如雾般微发光体映在布幕上,不久,它就缓慢变成如躺在床上的病人形体,接著缓慢地飘浮起来,飞向窗外,然后神秘地消失。
不过他的助手声称“人体光幕”现象自己肉眼并没有观察到,让这个实验陷入了真假疑云中。
几十年以后,民主德国2名医生又对200多名弥留之际的人的体重和死后的体重,进行过测量。
结果发现这些人的体重都轻了0285克,他们认为这就是人类灵魂的重量。
那个年代美国和德国的数据大相径庭,相差百倍,其中原因可能是计量器具的问题,也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暂时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
就是人在现代医学界定的“死亡”亦即“脑死亡”的前后,机体质量会有微小差别,死去后的机体比还算“活着”的前一刻,略轻了些。
这种“质量差”会因死亡者死亡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枉死者“质量差”明显大于自然死亡者。
近代,有人给这个质量差取了个不那么严肃的别称,叫做“溜走的记忆”,“灵魂”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记忆,这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仿佛是无稽之谈。
不过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教授john d kubiatowicz表示,记忆也有重量,但非常小,只有大约01-08皮克。
这个重量目前尚不可测,因为现在人类最敏感的电子测量工具也不能精确到1皮克。
1皮克≈0000000000001克!
kubiatowicz博士说:“神经细胞中的电子总数不会因存储数据变化而改变,但存有信息的细胞比没有存信息细胞的能量多。”据保守估计,1比特大约会多10-15焦耳的能量。
根据公式e=mc2可知,记忆确有重量,而科学实验室不同年份的记录差异,正是说明了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更接近正确的答案。
21克缩小100倍—>02克,02克缩小万亿倍—>02皮克,这不仅仅是一组逐渐缩小的数字,一组越来越大的倍率,这是人类对灵魂学发起的一次次冲锋!一次更比一次接近真相的奋斗!
长此以往,若干年后,也许会真的应了那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人类最终实现“机械飞升”!
也正因为都是能量,所以“灵”大白天产生的话会在万分之微秒即幻灭,肉眼根本不可能捕捉到,那是真正的人死如灯灭。
强光手电筒看似很亮,但其光强度只有几千流明,而太阳光的光强度则达到100亿流明。
这样强大的能量冲击下不要说是“灵”了,“鬼”乃至于“魑魅魍魉”这些特殊环境造就,具有一定守恒能量的异物,也必将飞灰湮灭。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灵魂、灵异、超自然……这些看似神秘而遥不可及的领域,其实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如果机缘合适,你留心观察总会找到蛛丝马迹,而我以后正是因为这样才走上了一条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