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牛娃儿
德福整天安静而快乐,但有时候也有苦恼,他羡慕两个姐姐都去生产队帮忙做事了,为家里挣工分了,他不想一个人吃闲饭。
他几次给家里提出,他也要去干活,他着急地拍着自己的胸脯,还把手举过头顶。
爷爷奶奶当然明白,也是,14岁的德福已经很高了,是个小大人了,可是他们犯愁啊,有什么活适合德福干呢,他稚嫩的肩膀还背不动重物,耳朵也听不见。
爷爷找到田会计,跟他说了德福想去生产队干活的事情,田会计想了会儿,说到“可以啊,让他喂牛吧,刚好喂牛的老张生病卧床了,喂不了牛了,昨天我去看了,他还放心不下那几个伙计呢,我去给队长讲。”
爷爷说回家商量了再给田会计回话。
爷爷回到家一说,奶奶立即反对,她觉得这个活儿看似轻松,实则不容易,三头牛啊,那头老黄牛肚子里还怀着牛崽子呢,要小心伺候,再说德福耳朵听不见,怕牛伤到他。
爷爷觉得奶奶是多虑了,德福那么细心,没问题的,关键还是得看德福自己的意见。
爷爷告诉德福了,给他比划了半天,生怕他没弄懂,其实他明白了,不住地笑着点头,拉着爷爷就往外跑。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打谷场旁边的牛圈。
那是低矮的三间土墙屋,屋顶盖着石板,最左边的那间里关着两头水牛,很肥壮,它们看到人来,“哞哞哞”地叫起来,其中一头还跑到门边用它那硬的牛角顶门呢。
爷爷立即过去拉着德福,担心他会害怕,哪知道德福不害怕,他笑着望着那几头牛,眼睛流露出别样的光芒,也许他已经在计划怎样养好这几头牛啦。
中间那间空着,右边那间关着那头老黄牛,它比较瘦,看着也很疲惫,躺在干枯的稻草上,没有站起来,倒是转过头来了,看着门边的父子俩,眼神深邃而幽怨。
它可是生产队的大功臣呢,好多的地都是它耕出来的,每隔一年多它就产下一头小牛崽,已经产下好几头了,都喂大了卖掉了,为队里挣了不少钱。德福真想上前摸摸它,眼里满是心疼。
德福坚定地抓着着爷爷的手,不住地点头,他决定了。
德福接下了放牛的任务,成了村里有名的“放牛娃儿”,提到田家村的放牛娃儿,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很认真,也很勤快,每天天还未完全亮时,他就起床出发了,背着大叉背,拿着镰刀,开始去割草了。
从此,德福的生活紧紧和那几头牛栓在一起了,他不是在放牛就是在割草,或者是在清理牛圈
德福放牛时,村里有几个小孩放学了总爱来凑热闹,德福笑着望着他们,有个小名叫贵娃儿的男孩很调皮,他想骑水牛玩,他给德福比划,说他可以帮忙放牛,叫德福休息去,德福当然知道他的小心思,他就是寸步不离,就盯着牛。
他可舍不得让人骑牛呢。没办法了,孩子们再也不打坏主意了,倒是为了请德福帮忙做木枪,不停地讨好他,经常帮他牵牛赶牛。
放牛的德福每天都乐呵呵的,他和牛越来越亲了。
人们常常看到一个英俊的少年,瘦高瘦高的,穿着有些泛白的藏青色的涤卡上衣,粗粗的裤子挽起来了,膝盖上有黑黑的补丁,脚上蹬着一双草鞋,赶着三头牛走在小路上、走在小溪边、走在晚霞里
当然也有不省心的时候,就在那个夏天,天气炎热,德福送两头牛去小溪边的水水塘里泡澡,他自己也想去小溪里泡会儿,就把牛绳子拴在了旁边的树桩上。
小溪里好多嬉戏的男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德福也开心得玩起来,哪知道,牛挣脱了绳子,跑了,去了庄稼地,偷吃了晚玉米苗。
有人看到了,大喊起来,可孩子们哪听得到,还好有大人跑过来拉走了牛,找到了德福。
德福很愧疚,也很自责,低着头闷闷不乐地把牛牵回去了。他又低着头去给队长认错,队长什么都没说,还给了他两个红薯,摸了摸他头,也是,德福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只是个意外。
从此,德福更用心了,他把牛养得很好。秋收时,德福把牛喂得饱饱的送去打谷场,有时候天黑了牛还在拖着石磙一圈一圈转,德福就守在旁边,赶牛的人让他回家睡觉,保证把牛送回去,他不干,他总是要亲自把牛送进圈里关好了他才安心。
看着德福这么辛苦,眼看着那头黄牛肚子也越来越大了,爷爷奶奶只好在自家房子旁边修了简易个牛棚,打算把它接过来,帮着德福一起照看。
转眼就到了冬天,天气很冷,下起了雪,还好德福准备充分,他收集了很多的稻草、玉米梗、晒干的大豆叶、葛藤叶等,足够宝贝牛们过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