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新闻不死
“你很像当年的我。”
余闻之这话让夏大雨莫名感动。
喝了一口茶,仿佛喝的是一杯烈酒,52度以上的烈酒。
竟喝出了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
余闻之往夏大雨杯子里续茶水。
茶是好茶,明前春尖。
茶具是青花瓷。
看起来很有些讲究。
要是再有个穿着国风旗袍的古典美人在一旁拨弄古筝那就完美了。
——夏大雨想。这想法有些出戏啊。
余闻之自己也续了杯。
两人不紧不慢地喝着茶,随意谈天。
就像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
夏大雨感觉得到,余闻之对他的态度很和蔼、很亲切。
就像一个长者有意提携晚辈。
余闻之没有说,但氛围说明了一切。
夏大雨恭敬而谦卑,但也不拘谨。
他知道,在一个单位,学会与领导相处是一门学问。
“二十多年前,也是二十多岁……”余闻之饶有兴致地讲起了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的往事——
“最开始,我也是做校对。当时觉得不被器重,心里还愤愤不平的。觉得怀才不遇嘛!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理解了老领导的良苦用心。
“校对这项工作,让我很快熟悉了各种稿件的类型、结构、表达,细细揣摩,还可以品读出作者的用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了。
“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我的心性。做媒体就是要有坐得下来的心性。后来,我又换了很多岗位,记者、编辑、组版、照排、印刷……
“那还是铅字印刷时代。记者写稿靠手写,写在方格稿纸里。就是通常所说的‘爬格子’。编辑在版纸上用尺子量、铅笔画。这个得计算好字数,多100字少100字都很麻烦。很多编辑画版都画哭过……
“版画好了,用信封装好,连同稿子一起送到印刷厂。用什么字体,什么字号,居中,几栏,都用红笔标好。
“印刷工人在字架之间奔来走去,一个字一个字找,一个字一个字拣。现在,你们校对室的阿木主任就在过印刷厂。
“他厉害着呢。他闭着眼睛,也能左手拣出‘中国特色’,右手拣出‘社会主义’。
“再就是排字、拼版、倒版、压型、浇版,换字体字号。一个铅版有几十斤重呢。
“夏天,要经受化铅炉的灼烤;冬天,那铅字冰冷得很。长时间站立容易造成静脉曲张;铅有毒,对身体健康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这些,对于你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了。其实也就是几年前的事情。激光照排技术的推广、普及,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印刷,也改变了报纸。胶片出来,几两重的ps版取代了笨重的滚筒。
“我在日报的时候,出过一次错误。闹得很大。报纸印出来才发现,一版头条大标题里有个‘大’字,印成了‘太’字。查来查去,原来是胶片上粘了只蚊子。
“当时,我是副总编辑,值班终审领导。就背了个处分。幸好那只蚊子停在了‘大’字的左腿上,要是它多飞几厘米,歇在右肩上那就怕是要被撤职了。
“日报还经历过‘铅’与‘火’的淬炼。晚报创刊,直接就进入了激光照排时代。以后,还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
夏大雨听得入了神。
余闻之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报纸会消失,会死去。你说,有一天,报纸会死吗?”
夏大雨没想到有此一问,不知怎么回答。
自己才刚刚踏入这一行业,根本就未曾想过这一问题。
“从目前来看,正是报纸的‘黄金期’。本报还在往上走。但从长远看,报纸终究会走到尽头。
“我初步判断,报纸的‘黄金期’应该还有十年左右。你们要抓住机遇,大胆去闯、去拼、去试,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
“十年,或者十五年后,报纸可能会经历一个下滑期、阵痛期,不得不转型或关停。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
“现在,进入电脑时代。我分析,把报纸搬上电脑只是迟早之事。我们要未雨绸缪,尽早研究这个问题。我看要先办一个新闻网站。
“这个事宜早不宜迟。早了可以占先机,晚了恐怕连汤都喝不到了。你说对吧,大雨?”
“余社长您想得远。”夏大雨说。
“想得远才能办成事。前两年,我提出要办一个晚报,很多人不理解,说日报活得好好的,何必折腾呢?
“现在看看,现在看看,晚报多红火呀!报业集团一个日报、一个晚报,两条腿走路,不是挺好的吗?
“万一哪天日报断奶,晚报也可以,也完全有能力把日报养起来。这就叫做反哺。”余闻之谈兴愈浓。
其间,夏大雨拿着泡茶壶去饮水机接了两次水。
“以后呀,可能会有新的媒体出现。我暂且称之为‘电脑媒体’吧。‘电脑媒体’必须做起来。万一哪天手机也可以接上互联网,我们还得做‘手机媒体’。
“有一天,报纸肯定不会再印,这是大势所趋。但报纸可能会以其他形态存在,从纸质变成……变成电子质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报纸死了,但新闻不会死。大雨,你记住我这句话,报纸将死,新闻不死!”
夏大雨听得动容,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真正的新闻人!
大写的新闻人!
余闻之掏出两支烟,递一支给夏大雨。
夏大雨摆手说:“不会。”
余闻之自己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吐了出来。
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抽了一阵烟,他简单地谈了夏大雨的两个稿子。
“总体不错,细处需要打磨。”——这是他的基本评价。
夏大雨说:“请社长多多指点。”
“把你放在校对室,是我的安排。就先不动了,暂定为期半年吧。至于下一步怎么办,我会考虑。”余闻之说。
夏大雨说:“谢谢社长。”
余闻之还想说些什么,这时敲门声响了。
“进!”余闻之大声道,中气十足。
进来的是江艳艳。
她手里拿着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