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胡扯
道客巴巴十亿文档/文辑
道家学说中的因性和因道阐析﹣
1991年第1期
道家学说中的因性和因道阐析
邵汉明
s
道家的奠基性人物系生活于春秋末年的老子,其著作谓《道德经》;道家的集大成者系生活于战国中期的庄子,其著作《庄子》后人亦称之为《南华经》。道家学派就以老庄为代表。固然,道家也还有其他一些人物,如杨朱,但杨朱的学说旨趣与老庄相距甚远。因此,严格而言,杨朱要算是道家的歧出,我们讨论道家学说,无疑只能就老庄立论,把握了老庄,也就把握了道家文化。
老庄之间虽有差异,但从总体上看,他们二人的思想一脉相承,且都主即世而又超世,都主自然无为,而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品格和刚健有为精神大异其趣。
人们往往只看到老庄思想的隐世或超世倾向,而忽略老庄思想的积极的内在涵蕴,以致将老庄学说归为纯粹消极的精神存在。事实上,老庄学说虽存有将人们引向隐世或超世的可能与契机,但它绝非简单地要人们离开人间世,离开人伦世界,它所谓&34;即世而又超世&34;,旨在劝导人们生活于人伦世界之中,却超出人伦世界之外,不为世俗之事事物物所系缚,从而谋得人生的自由与逍遥。这一点,我们通过对道家学说的一个侧面﹣﹣因性和因道的阐析,即会看得愈加清楚。
prg
因性意识反映了道家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是道家尊重人性和尊重人的理论表现。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34;因性&34;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中显然已经蕴涵&34;因性&34;的べ内容;庄子则不仅明确提出了&34;因性&34;的概念,且竭力张扬了&34;因性&34;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老庄看来,人性之善乃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只在人之善的具体内容及其如何对待人之善性。老庄认为,人之善性的内容绝非如同儒家所说是什么仁义礼智,而是人的自然性、原始性,其特点在天真未凿,不容丝毫人为的损益。仁义礼智不过是大道丧失、人性丧失以后才出现的道德现象,是&34;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4;(《道德经·三十八章》,下凡引《道德经》,只注章次)。宏扬仁义礼智,实施道德教化,只能使人性失而不得复归。人的自然原始本性是十分神圣的东西,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论基础,是人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内在依据。人的自然原始本性的丧失,即是人的真善美的统一的打破。儒家将人性规定为仁义礼智,并由此出发,强调道德教化,表面上看好象是在提升人、重视人,然实际效果却是适得其反,不仅人未被提升,相反,人却因此而受到它的桎梏与系缚。照老庄的意思,儒家的这种做法本身即是在践踏、摧残人性,而践踏、摧残人性即是践踏、摧残人。故而老庄主张,从消极的意义上说,必须绝仁弃义,绝贤弃智;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则当因性而行,顺性而动。
13
所谓绝仁弃义、绝贤弃智,就是断绝一切人为的伦常关系,摒弃一切世俗的道德规范,去除一切外在的贤圣智巧,以使人类恢复到原始自然纯朴的理想状态。在老庄看来,这虽是消极的做法和手段,然却是为因性顺性的积极的过程开辟道路,因而它构成因性顺性过程的前提条件和特定环节。老子首先对传统的仁义道德、伦常礼法旗帜鲜明地取否定、批判的立场,他尖锐地指出:&3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4;(《十八章》,这实是说,世俗所谓仁义道德与人类的自然原始本性是水火不相容的,提倡仁义教化,必然阻隔大道的流行,乃至导致人与人的相互欺诈、争斗和社会的混乱。固然,老子也意识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情况下,道德教化也不失为一种救世的办法,但老子深信,这充其量只是治末而非治本的办法。老子认为,若是大道盛行,人人皆不失其为德,就用不着宣扬倡导仁义教化,这就好比人的身体无病,就用不着服药是同样的道理,因之老子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强调绝仁弃义,方使&34;民复孝慈&34;;绝贤弃智,方使&34;民利百倍&34;十九),如此看来,老子是一个非道德非伦理与反智主义者,然如果我们站在老子的立场、站在道的立场看,则可以说老子是尊道贵德且崇智的。其所摒所弃,乃传统、世俗所谓道德,如儒家仁义忠孝繁文褥节是也;其所尊所贵,乃道德的绝对性、纯粹性,老子谓&34;上德&34;。即自然无为是也。人们立身处世,着眼于自然无为,就能真正符合道德,与道德契合无间,否则只能走向道德的反面。同时,老子所摒之智,并非一般地指智慧、知识,而是引申为智巧伪诈,因而老子摒智就不是一般地反对知识文化的积累和运用,而旨在克除伴随知识文化的进步而来的虚饰诈伪现象;老子主愚,亦非一般地要把人们引向不识不知的路径,而旨在使人们恢复到淳朴厚实的自然状态。老子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哲学家,他的议论是有感于人性的普遍堕落而发。外在的仁义礼乐来规范、制约人们的行为动 生活统一于一个单一的模式之中,超出这一模式,即被指责为大逆不道。在庄子看来,&34;毁道德以为仁义&34;乃&34;圣人之过&34;(马蹄)。因此,&34;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34;&34;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抛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培斗折衡,而民不争……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34;(肢),庄子和老子开启了中国古代批判哲学的先河,庄子的这些震聋发聩的谴词毋宁就是一封封对儒家的圣人人格及其为圣人人格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的死刑判决书。照庄子之意,圣人出,礼乐兴。仁义起,反是损害人类生活的自然和谐与人类本性的根源,只有圣人死,礼乐弃,仁义绝,才能恢复人性的天真纯朴,恢复人类生活的自然和谐。于是,庄子从对世俗社会人性的普遍堕落的深层忧患和对儒家圣人人格与仁义道德的严厉抨击,转到对无所谓圣人、无所谓道德的远古时代的赞美、向往、憧憬和追求。他把远古的神农之世看成是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即&34;至德之世。&34;他指出,在&34;至德之世&34;,没有君子小人之分、贵贱亲疏之别与尚贤使能之举,人们&34;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34;(天地),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那样和谐、那样美好。庄子&34;至德之世&34;的乌托邦构想有一个理论上的前提,这就是:&34;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理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34;(马蹄),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都自然而然地符合物性、符合人性、符合道德,-38-
还用得着圣人出来进行道德仁义说教吗?!由此可见,老庄所以对传统的仁义礼智深恶痛绝并予以猛烈的批判,乃因其是人性之自然发展的直接障碍;消除这一障碍,人性复归之路才能通畅。
所谓因性而行,顺性而动,就是在绝贤弃智、绝仁弃义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任人之原始纯真本性自然伸发、自然展露,不加任何人为的干扰和阻隔。老庄视此为常保人性的完满无缺和使人性复归的正面路径。按照老庄的观点,人的自然纯真本性即人之内在的性命之情,它是不可违悖、不可造作、不可压制的。因而因性顺性,顾名思义,即是遵循人性的规律,即是顺乎人之性命之情。老子说:&34;人法地,地法天,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