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崂山烽火之山妖 > 第83章 黎明前夕

第83章 黎明前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为了逼崂山游击队就范,给青岛市政府施加压力,驻李村日军司令黑须,由李村送出信件,要李先良投降,否则就要调集大部队清剿,届时,游击队员及其家属一个不留。其态度极为蛮横。

    接到黑须的劝降信后,李先良当即做出反应。他在给黑须的回复中说,意大利莫索里尼已经战败,希特勒侵略军节节失利,日本海空运输已被切断,补给异常困难,兵员已近枯竭;尔等连娃娃们都拉上了战场,应该投降的是你们。如果你们再冥顽不化地坚持打下去,等待着你们的将是国将不国。尔等在崂山修筑工事,是自掘坟墓。我们一息尚存,就要抗战到底,决不畏惧,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决不当汉奸,胜利永远属于正义一方!

    黑须接到李先良的信后,大为震怒,声言要活捉李先良,消灭高芳先。

    1945年4月下旬,日军为了加强对崂山、青岛的防御,决心清除崂山游击队,以解后顾之忧,调集驻莱阳伪军姚良臣部和即墨、胶县的伪军计3000余众,配合青岛的1000余名日军和1000余名伪军,对崂山大举扫荡。

    交通中断,信息不畅,给养短缺。就在这种情况下,姚良臣秘密派人进山对李先良详谈了鬼子的扫荡计划。

    姚良臣原为王保元旧部,李先良在莱阳时,两个人关系颇密,姚对李的为人非常尊重,因此对李颇为恭顺。此时,姚已经感到日寇日暮途穷,在中国的战败只在早晚的一天,因此也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才主动派出人与游击队沟通。对此,李先良十分感激。他对前来送情报的人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种,大敌当前更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则上可以对得起国家,下可保护黎民。惟如此,方可重整山河,振兴中华。

    李先良彻夜无眠,他一会儿在房间中踱来踱去,一会儿又站在军事地图前沉思。他在心里面对自己说,敌人这一次是势在必得,加上青岛的日伪军,参战的敌人有五千之众。崂山东、南临海,敌人只可将兵力部署在西、北一线,然后逐步向东南方向压缩;空中有飞机,地上有大炮,海面上有舰艇,随着包围圈的逐渐缩小,我军将被压制在偏东南一隅。此次,虽然有伪姚部为我提供情报,但是,如果敌人采取上述战术,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把部队拉到即墨,那里已经完全伪化,加之过去矛盾重重,是万万去不得的;如果去胶县向姜黎川部靠拢也不是上策,先前被我部摧毁的崂山各据点的伪军多来自于胶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回到胶县又参加了伪军,可谓仇深似海,保不准他们落井下石,届时日伪联手,前后夹击,青保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有道是,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里山高林密,峰岚叠嶂,涧壑迂回,不信小鬼子会跑遍这数百里崂山。别无出路呵,青保唯有死守崂山,于险境之中求生存,方可保得一席之地。

    经过深思熟虑,李先良将作战计划向高芳先几个人和盘托出。接着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确定了五条应敌措施。首先,派出三个人到姚的身边,掌握日伪行踪,同时派出交通员及时将情况送出;第二,加紧军需储备,做好与敌周旋的准备;第三,制造青保大部向即墨、胶县撤离,只留小股部队坚守崂山的假信息,广为传播;第四,部队化整为零,以分队和班为单位,在峰岚涧洞中与敌人躲猫猫,以游击战、袭扰战与敌周旋。要求部队在敌人大部队到达崂山后的前几天时间里,尽量避免与敌人正面接触,等敌人显出疲惫之势时,伺机而动,在运动中打击敌人;第五,在山村和山洞中设立中队、大队、总队联络站,联络暗号白天为布谷鸟叫,夜晚为猫头鹰叫。

    会议结束后,李先良带领中高层干部们来到一个山顶,他指着位于东北的田横岛方向说,数百年前,田横的500壮士为了他们的信念在这个岛上义无反顾地在尽节,今天,我们青保的千余名将士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战。万一不幸,我们唯有效法田横,为民族大义尽忠尽节。那时,就是我们面对地下的祖先,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崂山儿女,为了抗击外侮,我为国捐躯,我死得其所!

    最后他说,当然,纵观世界形势,侵略者必败,日寇必败,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争取到最后的胜利。崂山不仅是崂山人民的,也是青岛人民的,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息尚存,抗战到底!

    在场的人跟着高呼:一息尚存,抗战到底,抗击日寇,死而无憾!

    第二大队和特务大队是崂山游击队的中坚力量,考虑到特务大队大多数队员有武功,并掌握穿插、化装技术,在非常时期应该保留一定的整体性,以备不时之需,高芳先提出,让特务大队的一个中队保留其完整性,这一任务交给了胡兆礼,让胡兆礼带领特务二大队活动于崂西一带,并特别规定了联络地点。

    尽管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但由于姚良臣及时给游击队提供敌人情报,使游击队随时掌握敌人每天的动态,而游击队设立的各联络点又及时传达了总部的命令,因此,与敌人只有小的接触,避免了大的伤亡。一连两天,日伪几乎没发现一个游击队员的影子,这使敌人甚至相信了游击队已经跳出包围圈,转向即墨、胶县的传闻。

    事情发生在第三天上午。天气阴沉沉的,说不上是云还是雾。人们的心情一如这沉闷的天气,也包括搜山的鬼子、伪军们。四五十名日伪军沿着一条山涧向西搜索,胡兆礼带领的二中队第一分队就在山顶的石洞中,周围还有许京武带领的二、三分队。搜山的敌人朝山顶上瞭望了一下,见山上怪石嶙峋,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松树在云雾中摇曳,根本藏不住人,而前面又是一座壁立的大山。疲劳已极的敌人准备放弃对前面的搜索,转向东边的山头,而这个山坡上恰有游击队总队的高层和卫队,如果敌人上山搜索,后果不堪设想。

    情急之下,胡兆当即命令队员们向敌人开火,将这批日伪军吸引过来。胡兆礼一声令下,手枪、步枪一齐射向敌人,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走在前面的七八名敌人瞬间倒了下去,后面的敌人哇哇怪叫着向山坡上冲来。胡兆礼命令战士们不许恋战,且战且退,吸引着敌人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

    山下的敌人已成疲劳之师,本来游击队完全可以就地消灭这部分日伪,但考虑到总队领导的安全,如果将敌人消灭在这里,敌人的大队人马很快就会将这一片区域包围,总部的人就会深陷敌人的重围之中。胡兆礼率领一分队战士以石岩、密林为掩护,停停打打,将敌人引入密林中。上面就是壁立的山峰,胡兆礼鼓励战士们向山顶攀登。敌人弄不清楚前面的游击队确切人数,只道是残兵败将,便一门心思地猛打穷追。奈何游击队员身脚灵活,将后面的敌人拖得疲惫不堪,待胡兆礼率领的游击队员爬上了山顶,追击他们的敌人依然在半山腰喘息。胡兆礼估算了一下,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离总队上层们的藏身之地出来约有四五里山路,如果不遇特殊情况,总队的人应该是安全了。现在的关键则是考虑他带领的这支小分队的去向问题了。他察看了一下地形,对面又是一座山高林密的山峰,非常适合部队藏身,即使敌人追了上来,部队要脱身也是十分容易的,于是他命令队员们迅速冲下山去,钻入对面山坡的密林。

    当胡兆礼这边与敌人交上火后,藏身不远处山洞的高芳先等人心里就是一震,卫队长动员高芳先立即撤离。高芳先命令哨兵先侦察清楚情况,很快便得到报告,称一小分队战士与敌人交上了火,现正向西北方向而去。高芳先知道是特务大队的人。听到枪声渐渐远去,高芳先赞叹道,特务大队的弟兄们是有意暴露自己,掩护总队部,不管这支小分队是胜是败,都应该给他们记上一功!

    事情往往是接二连三。就在胡兆礼他们将这一小股敌人引向大山深处的时候,敌人的其他两个穿插中队已经逼近了市政府的藏身之处,情况万分危急。危难之中,市政府卫队一部分队员不顾李先良的固执反对,趁着敌人还未发现这里,架起李先良往安全地带撤离。其他卫队队员则冒死充当敌人的诱饵,拼死将敌人往绝地里引诱,方才使市政府官员化险为夷。

    天地灵气,就在敌人咬住市政府官员及其卫队不放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当鬼子追击游击队进入一条涧底的时候,突然发现追击的目标不见了,一位白发银须的老者出现在不远处,像是在林中采药的样子。而那位老者发现有鬼子时,显出一副很慌张的样子,拔腿就跑。鬼子也不知道中了哪门子邪,不去追赶游击队,反而朝采药的老者追赶过来。

    也不知什么时候,大雾从山顶上弥漫覆盖下来,涧底一下子变得阴暗起来;大雾浓锁,视线不足十米,一时,日伪军们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只是沿着山道往前走。左右两侧的树木时隐时现。一头扎进雾中涧底的日伪军,总感觉前面似是有人在引导他们,却又不见人的踪迹。大雾象是在跟他们捉迷藏,总是游离于其周围,一切景色尽被无情收藏起来,只看得清崖下近处的几株竹子在微微山风中摇曳,再远处又有一二株高大的树木,却看不清枝叶,就让日伪军们发生很多猜疑,不知道那到底是怎样一档子事,远处又是怎样一幅景色。在大雾中转了半天,倏然,天空豁然晴朗起来,直到此时,日伪军们方才发现,原来他们瞎转了半天,居然又回到了先前发现老者的地方。日兵军官气急败坏地吼叫道,回去,开路的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